从《我们来养蚕》浅谈体验式学习

来源 :大众科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iyo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社会的学习这块儿是越发的要求孩子们注重体验式的学习,也就是所谓的科学学习,需要孩子们通过体验式或者说是亲身经历的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来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是孩子们学习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的途径,效果也确实极佳。体验在这里边有两种意思,一种呢是体会,就是自己去亲身经历、去感受,另一种呢就是验证,验证自己的体会,体会与验证结合,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实践来了解弄清楚身边的大小事务,邓小平主席说过,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这样的。孩子们需要做的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实践环节,去感受、去体会实践中所蕴含的知识和道理,然后达到再创造(类似举一反三),最后学有所成。
  关键词:《我们来养蚕》;体验式学习
  前言:新课标中也是强烈指出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新课标中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可以说都是真理,那么,也就可见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了。为什么要体验式教学?科学的分析一下,小孩子们对知识直接的接受能力比较弱,因为大脑还不够成熟,又没有什么经验可谈,有的就仅仅是好奇心,体验式教学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就随之产生了,学的能不好吗。
  一、我们来养蚕
  先对我们来养蚕这一堂课做个简单阐述,这节课只有一个课时,是一趟小学科学下的课堂,面向的是小学生。教学目的很明确,是让孩子们通过探究、研究培育方法、观察蚕的卵、测量蚕周期内的长度体重等来学会、了解到养蚕的基本方式方法,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蚕卵是可以孵化出幼虫的等知识点,很有意思。其中养蚕的方式可以说是整个过程里面最最难的了,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然后说到的就是养蚕之前的准备工作,蚕卵是必不可少的吧,因为蚕卵比较小,最好戴上放大镜,在准备一些羽毛、一台投影仪等等。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任务,并且自己可以向大家展示出养蚕的整个过程以及疑难点就ok了。
  二、从活动展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孩子来说,更是不言而喻,小学生阶段,孩子们的身体特别是大脑刚开始起步,肯定很不灵活,再加上年龄小,不可能存在经验之谈,所以对一些理论知识的直接接收就显得非常的困难,那怎么办呢?小孩子也有他们的优势,那就是活泼、好奇心极强,那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让他们动手实操,产生好奇心,兴趣就随之产生了,那接下来的学习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了[1]。
  这个活动以我们来养蚕为例,比方说没有实践活动,老师只是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口述的方式将蚕的一生的生长蓝图讲述给孩子们,全是一些文字,就算孩子们记住了,知道了蚕这辈子的整个生长历程,然后呢?根本就产生不了继续学习、继续探究的热情与兴趣,那兴趣都没有了,像这些探究、思考等的优良的学习方式还怎么来培养,甭说是这门科学课程了,就是学习别的课程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方式也就很难学好,影响极其严重。相反,老师在这节课上设计一个小小的实践环节,两者配合着来,效果就不一样了,譬如说,让孩子们分组来养蚕,通过观察记录蚕成长的整个过程来提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做到将知识真正的消化吸收,永世难忘。而且,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学会了探讨、思考、合作、沟通等,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未来不可限量[2]。
  三、实践中发展思维,培养探究的学习方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练就了自己不怕困难的勇气,毕竟探究的是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会抓住孩子们的特长,这里指的就是好奇心,来带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还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独立探讨,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以及创造能力、学习能力。
  我们来养蚕一节中,通过让孩子们自行喂食蚕,知道他长大到死亡,这样就会让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对科学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喂食的整个过程中,通过观察蚕的身体变化,结合着老师口述的蚕的成长过程,产生联想、产生深思,“蚕蛾是怎样从蚕茧中飞出来的?”,“我们为什么不将蚕茧给搞破呢?”“蚕蛾是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到蚕茧里面去呢?”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都是孩子们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并且认真思考的证据,非常棒,这样就让孩子们学会了探究,发展了思维,学习速度、学习效率就提升了数倍。
  结语:教材中的这种探究活动的加入,作用真的是相当的明显,种类还特别的多,完全满足了孩子们的需要,满足了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做到了以学生个人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教学理念,这样对孩子们的帮助很大,对学生个人的学习思维、学习方式、创新意识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也为孩子们别的各种方面的学习处事等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是促进了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最最重要的是促进了我国人才的发展,经济、科技也随之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晓峰. 以《我们来养蚕》为例 试谈探究性学习[J]. 名师在线, 2017,56(18):23-24.
  [2]庄雪敏. 巧用学科资源 丰富习作素材——从《我们来养蚕》浅谈体验式习作[J].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7,45(3):4-5.
其他文献
摘 要:智障学生由于智力的缺陷,语言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与人们的交流与沟通。为了使智障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教师就要给与这些孩子搭建与人们交往的平台,通过课堂学习,积累词语、学习方法的指导,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心里上的指导等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智障学生说话训练融入社会  智力障碍的孩子由于自身的特点,智力水平低下,语言发展缓慢,语法简单不完善。但同样具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口语表达能力弱
期刊
摘 要: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任何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词汇,汉语也是如此。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字词更是重中之重。学生字词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但同时字词教学又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要学的生词比较多,而且本身字词教学就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对字词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如何保证学生字词学习的质量,也成了广大语文教师必须面
期刊
摘 要:在现如今的社会下,网络资源在我们的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有很高的应用,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我们就必须要匹配一些网络资源在里面,这样才能既有利于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学,还有利于高职院校里面的学生的学习与进步,具体有什么样的应用措施,我们还要根据以下的文章内容,进行合理分析。  关键词:网络资源;高职;教学  在现代社会下,其实我们国家不管在任何的教育领域上,对于网络资源的使用都是普遍呈现出一种提升的状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经常是只管为学生讲述教材当中的数学知识,却很少考虑数学教学课堂是否充满趣味性,学生是否有兴趣和动力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导致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学生不乐意学习数学知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高。鉴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本文以自身教学经验为例,对提高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发展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面临一个发展的岔路口,而新课程的推行使得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初中是学生接触英语写作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新课程视域下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英语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让学生英语学科素养不断提升。本文将以新课程视域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为重点,从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素材积累和写作实践三个方面围绕初中写作教学展开系统地
期刊
摘 要: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节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可以称得上是音乐的骨架,没有节奏,音乐也就无法得到呈现。因而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学好音乐,节奏的训练是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小学音乐教师还需要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让自己对学生的节奏训练变得高效起来。接下来笔者就从融入趣味游戏、设计生动儿歌和结合有效律动三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音乐教学;节奏训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为了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英语文化意识,教师需要综合性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思考最切合学生实际的英语教学方法。为此,教师需要引入英语文化的知识内容,为学生营造相应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相应的语言文化环境下进行细致深入的学习,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化意识;英语教学;影响
期刊
摘 要:在这个科技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和各种各样的科学产品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并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得以运用。教育行业同样如此,在当代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当中,也迎来了科技教学的改革。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一定程度上也挑战着老师的教学水平与应变水平,老师如果能够适应这一教学改革,不但能够创建更多的教学方式来迎合学生的课堂胃口,还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理
期刊
摘 要:科学探究这一子领域中的目标一就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教育家陈鹤琴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的研究。”亲自然情感培养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幼儿喜欢、热爱大自然,并由此产生与大自然的亲近之感,进而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  关键词:亲自然情感;培养;能力  对于幼儿而言,如果事实是知识和智慧产生的种子,那么情感和印象就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创造了更优的条件——但这只是一个工具性的提升,并不意味着教学质效的必然提升——教师是否有能力将这个技术条件用好,才是更关键的因素。而且,基于学生素养发展建设的需求,在信息环境下不唯教师需要信息素养,而且学生也需要信息素养的培养建设。  关键词:小学;师生;信息素养;意义;策略  确实,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飞跃性的。在我们因信息技术在学校得到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