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迟子建从成名作1986年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到2015年新作长篇小说《群山之巅》,始终从立着的那片大地上汲取养分,又用隽永的笔触构筑出一个丰富、神秘、苍茫而充满魅力的中国北世界。她创作颇丰,并在文坛上屡获重要奖项,长期受到读者的欢迎。综览三十多年以来对于迟子建小说的研究,学界收获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内容的空白和深度的匮乏,这都值得进一步思考、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迟子建;小说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郑枢(1990-),男,广西平南县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5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04
自1983年开始创作以来,迟子建至今已经发表了以小说、散文、随笔等为主的文学作品六百多万字。其作品长期受到读者欢迎,也获得文坛青睐——三次鲁迅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奖,以及一次冰心散文奖。在不同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她的关照点始终不曾远离生于斯长于斯的那片黑土地,以独特的审视方式和强烈的人性关怀,以含义隽永、抒情淡雅的笔致,对土地上的个体、民族、文化、历史、人性等进行着言说。而关于其作品的研究却呈现出不温不火的状态,对其的研究理论也大多是滞后的。文学史对她的定位也模糊不清,有论者认为可以将其置于乡土文学谱系中的一员,认为它是乡土写作的一个新范式,或将之添为“风俗史”的一页,诸多高校文学史教程中对其评价不高,或将其置于女性写作的范畴之中,如认为她以女性的笔触“表现历史变迁和民族演变的史诗性作品,最突出的是《额尔古纳河右岸》”[1]。如此暧昧的说辞和评论,无疑是与迟子建实际的小说创作水平是不符的。爬疏分析作家的小说研究,有助于对这位东北作家的创作历程重新审视,也能对既有研究中的疏漏、不足和缺陷进行指瑕,挖掘新的切入点和学术生长点。
一
1985年到1989年是迟子建小说创作的第一个时期,以中短篇为主。她的第一篇小说是短篇《那丢失的……》,发表于《北方文学》1985年第1期,文本在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表现技巧方面都还比较稚嫩。而此后发表的短篇《沉睡的大固其固》、中篇《北极村童话》,才逐渐引起文坛的关注,评论家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层面进行评述。
喻权中可以视为是对迟子建小说研究的发轫之人,在主题思想上,费振钟与他的观点较为一致,认为她的作品主要是叙说着黑土地上的人和事,自然的神奇力量和人类生存的沉重呈现在所构造的世界中,是历史与现实的浑融交合,但仍透露出诗意,总体呈现出一种悲剧和童话色彩。[2]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迟子建笔下有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童年人物形象,如楠楠、灯子等,论者指出作者是用“一双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在洞察人生”,“与莫言等人运用童年视角不同,迟子建并不是借助童年视角拉开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她的童年视角既是手段也是目的。”[3]此外她还勾勒了傻子形象、动物形象、“老女人”形象等。在艺术特色方面,胡德培评论“迟子建创作中的一大特色,就是在她笔下总是竭力回忆这类童年的见闻,童年的生活。”并以“现实的直接描述”“童年回忆方式”“现实和历史融合的方式”等三种方式来进行表述的。[4]喻权中从原型批评入手,认为小说源于民族精神欲望的积淀,是在实现自我解脱、自我超越之后,又以原始神话原型来观察这片黑土地,通过人物性格的不同命运与原始神话和传说的繁衍变化,从较高的方位窥测民族文化意识发展的轨迹,谱出一曲民族魂的挽歌。[5]
这一时期作家凭借其才力和灵性,显示出创造力的自由腾飞状态,但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粗糙的一面。李树声等论者指出,她还不能纯熟圆润地使用童年视角,如《沉睡的大固其固》《北极村童话》中以孩子的口吻直接陈述那些深奥道理,超过了童年视角所能承担的阈限,而用生硬的声音破坏小说的真实性和整体流畅感。
对迟子建早期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研究者多从单个作品分析出发,虽也有从北大荒文学的角度进行宏观把握,其中还不乏中肯、精彩之论,但由于作品不多,风格稚嫩,文坛更注意的是那些致力于形式探索和文体实验的先锋小说,造成迟子建小说研究挖掘程度不够深、研究数量也较少的局面。这在客观上也给了“极地才女”自由写作、野蛮生长的空间,为九十年代的新创作奠定了基础。
二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伴随着商业浪潮的卷席、先锋文学高扬转而式微的时代背景,迟子建却立足于自身创作了一系列优秀中短篇小说,也开始了长篇小说的书写,在1991年创作了《树下》,1994年创作了《晨钟响彻黄昏》。1990年到1994年是她创作的第二个阶段,作家在艺术表现技巧上更加完善,一方面继续拓展着文学地理上的北国世界,一方面对人性的挖掘和表现也更深入和复杂,反映出作家对人生和世界的观察、思考和领悟。这一时期的小说研究视野比之初期更广阔,论者引入叙事学、人类学、文化学等批评方法和批评视域,使得研究方向朝纵深发展。
90年代迟子建发表了以《秧歌》、《逝川》等为代表的中短篇小说,她越出成长经验的桎梏,进入了探索转型期。诸多论者都敏锐觉察到其文本风格的嬗变,戴洪龄通过两个文本——《北极村童话》和《原始风景》——的细读和分析,梳理其作品发展轨迹,指出创作手法、艺术构思、叙事风格、语言表现的创新。同样以童年经验面对家乡、追忆往事,新作品除承继和加深了诗意和温馨的笔墨外,在风格上又明显多了一层感伤的基调,“她打破了过去小说创作中那种刻意营造式的结构方法,采用一种更为随机开放的创作手法,使小说形式上比较洒脱,内容的包容量也较为博大,从而摆脱了以往小家子气的束缚。”[6]马风则点出试图“超越”的新走向,她“积极地把思考、判断引入到直觉和感觉之中,借以强化小说的理性张力,赋予其‘形而上’的品格,最终使小说进入哲学境界。”[7]许镇强撰文考察了迟子建“嬗变的趋向、程度和利弊”,认为《怀想时节》和《炉火依然》是她在艺术手法上首次运用“意识流”或者说是“直觉主义”的作品,无疑是转型期的一类代表。他还观照了迟子建小说中的“死亡情结”,从心理学和美学层面阐释,认为长篇《树下》“连同《秧歌》、《旧时代的磨房》表现出个别的人的存在方式或死亡方式”。[8]遗憾的是论者虽指出作品中以对生命、死亡的冥思体现出对人本思考的深化,但只做了列举式的“死亡”情节陈述,对作品及作品之间诸种“死亡”和整体的生命意识的形式、隐喻和联系分析得还较为浅薄。张洪德以“地方的习俗风物”、“人物情感”、“生活故事”的三元结构入手,解读迟子建的叙事方式的运用和变化,并以此指出其作品的成与败。[9]
关键词:迟子建;小说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郑枢(1990-),男,广西平南县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5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04
自1983年开始创作以来,迟子建至今已经发表了以小说、散文、随笔等为主的文学作品六百多万字。其作品长期受到读者欢迎,也获得文坛青睐——三次鲁迅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奖,以及一次冰心散文奖。在不同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她的关照点始终不曾远离生于斯长于斯的那片黑土地,以独特的审视方式和强烈的人性关怀,以含义隽永、抒情淡雅的笔致,对土地上的个体、民族、文化、历史、人性等进行着言说。而关于其作品的研究却呈现出不温不火的状态,对其的研究理论也大多是滞后的。文学史对她的定位也模糊不清,有论者认为可以将其置于乡土文学谱系中的一员,认为它是乡土写作的一个新范式,或将之添为“风俗史”的一页,诸多高校文学史教程中对其评价不高,或将其置于女性写作的范畴之中,如认为她以女性的笔触“表现历史变迁和民族演变的史诗性作品,最突出的是《额尔古纳河右岸》”[1]。如此暧昧的说辞和评论,无疑是与迟子建实际的小说创作水平是不符的。爬疏分析作家的小说研究,有助于对这位东北作家的创作历程重新审视,也能对既有研究中的疏漏、不足和缺陷进行指瑕,挖掘新的切入点和学术生长点。
一
1985年到1989年是迟子建小说创作的第一个时期,以中短篇为主。她的第一篇小说是短篇《那丢失的……》,发表于《北方文学》1985年第1期,文本在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表现技巧方面都还比较稚嫩。而此后发表的短篇《沉睡的大固其固》、中篇《北极村童话》,才逐渐引起文坛的关注,评论家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层面进行评述。
喻权中可以视为是对迟子建小说研究的发轫之人,在主题思想上,费振钟与他的观点较为一致,认为她的作品主要是叙说着黑土地上的人和事,自然的神奇力量和人类生存的沉重呈现在所构造的世界中,是历史与现实的浑融交合,但仍透露出诗意,总体呈现出一种悲剧和童话色彩。[2]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迟子建笔下有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童年人物形象,如楠楠、灯子等,论者指出作者是用“一双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在洞察人生”,“与莫言等人运用童年视角不同,迟子建并不是借助童年视角拉开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她的童年视角既是手段也是目的。”[3]此外她还勾勒了傻子形象、动物形象、“老女人”形象等。在艺术特色方面,胡德培评论“迟子建创作中的一大特色,就是在她笔下总是竭力回忆这类童年的见闻,童年的生活。”并以“现实的直接描述”“童年回忆方式”“现实和历史融合的方式”等三种方式来进行表述的。[4]喻权中从原型批评入手,认为小说源于民族精神欲望的积淀,是在实现自我解脱、自我超越之后,又以原始神话原型来观察这片黑土地,通过人物性格的不同命运与原始神话和传说的繁衍变化,从较高的方位窥测民族文化意识发展的轨迹,谱出一曲民族魂的挽歌。[5]
这一时期作家凭借其才力和灵性,显示出创造力的自由腾飞状态,但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粗糙的一面。李树声等论者指出,她还不能纯熟圆润地使用童年视角,如《沉睡的大固其固》《北极村童话》中以孩子的口吻直接陈述那些深奥道理,超过了童年视角所能承担的阈限,而用生硬的声音破坏小说的真实性和整体流畅感。
对迟子建早期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研究者多从单个作品分析出发,虽也有从北大荒文学的角度进行宏观把握,其中还不乏中肯、精彩之论,但由于作品不多,风格稚嫩,文坛更注意的是那些致力于形式探索和文体实验的先锋小说,造成迟子建小说研究挖掘程度不够深、研究数量也较少的局面。这在客观上也给了“极地才女”自由写作、野蛮生长的空间,为九十年代的新创作奠定了基础。
二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伴随着商业浪潮的卷席、先锋文学高扬转而式微的时代背景,迟子建却立足于自身创作了一系列优秀中短篇小说,也开始了长篇小说的书写,在1991年创作了《树下》,1994年创作了《晨钟响彻黄昏》。1990年到1994年是她创作的第二个阶段,作家在艺术表现技巧上更加完善,一方面继续拓展着文学地理上的北国世界,一方面对人性的挖掘和表现也更深入和复杂,反映出作家对人生和世界的观察、思考和领悟。这一时期的小说研究视野比之初期更广阔,论者引入叙事学、人类学、文化学等批评方法和批评视域,使得研究方向朝纵深发展。
90年代迟子建发表了以《秧歌》、《逝川》等为代表的中短篇小说,她越出成长经验的桎梏,进入了探索转型期。诸多论者都敏锐觉察到其文本风格的嬗变,戴洪龄通过两个文本——《北极村童话》和《原始风景》——的细读和分析,梳理其作品发展轨迹,指出创作手法、艺术构思、叙事风格、语言表现的创新。同样以童年经验面对家乡、追忆往事,新作品除承继和加深了诗意和温馨的笔墨外,在风格上又明显多了一层感伤的基调,“她打破了过去小说创作中那种刻意营造式的结构方法,采用一种更为随机开放的创作手法,使小说形式上比较洒脱,内容的包容量也较为博大,从而摆脱了以往小家子气的束缚。”[6]马风则点出试图“超越”的新走向,她“积极地把思考、判断引入到直觉和感觉之中,借以强化小说的理性张力,赋予其‘形而上’的品格,最终使小说进入哲学境界。”[7]许镇强撰文考察了迟子建“嬗变的趋向、程度和利弊”,认为《怀想时节》和《炉火依然》是她在艺术手法上首次运用“意识流”或者说是“直觉主义”的作品,无疑是转型期的一类代表。他还观照了迟子建小说中的“死亡情结”,从心理学和美学层面阐释,认为长篇《树下》“连同《秧歌》、《旧时代的磨房》表现出个别的人的存在方式或死亡方式”。[8]遗憾的是论者虽指出作品中以对生命、死亡的冥思体现出对人本思考的深化,但只做了列举式的“死亡”情节陈述,对作品及作品之间诸种“死亡”和整体的生命意识的形式、隐喻和联系分析得还较为浅薄。张洪德以“地方的习俗风物”、“人物情感”、“生活故事”的三元结构入手,解读迟子建的叙事方式的运用和变化,并以此指出其作品的成与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