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大地的苍凉与魅力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meizi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迟子建从成名作1986年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到2015年新作长篇小说《群山之巅》,始终从立着的那片大地上汲取养分,又用隽永的笔触构筑出一个丰富、神秘、苍茫而充满魅力的中国北世界。她创作颇丰,并在文坛上屡获重要奖项,长期受到读者的欢迎。综览三十多年以来对于迟子建小说的研究,学界收获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内容的空白和深度的匮乏,这都值得进一步思考、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迟子建;小说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郑枢(1990-),男,广西平南县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5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04
  自1983年开始创作以来,迟子建至今已经发表了以小说、散文、随笔等为主的文学作品六百多万字。其作品长期受到读者欢迎,也获得文坛青睐——三次鲁迅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奖,以及一次冰心散文奖。在不同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她的关照点始终不曾远离生于斯长于斯的那片黑土地,以独特的审视方式和强烈的人性关怀,以含义隽永、抒情淡雅的笔致,对土地上的个体、民族、文化、历史、人性等进行着言说。而关于其作品的研究却呈现出不温不火的状态,对其的研究理论也大多是滞后的。文学史对她的定位也模糊不清,有论者认为可以将其置于乡土文学谱系中的一员,认为它是乡土写作的一个新范式,或将之添为“风俗史”的一页,诸多高校文学史教程中对其评价不高,或将其置于女性写作的范畴之中,如认为她以女性的笔触“表现历史变迁和民族演变的史诗性作品,最突出的是《额尔古纳河右岸》”[1]。如此暧昧的说辞和评论,无疑是与迟子建实际的小说创作水平是不符的。爬疏分析作家的小说研究,有助于对这位东北作家的创作历程重新审视,也能对既有研究中的疏漏、不足和缺陷进行指瑕,挖掘新的切入点和学术生长点。
  一
  1985年到1989年是迟子建小说创作的第一个时期,以中短篇为主。她的第一篇小说是短篇《那丢失的……》,发表于《北方文学》1985年第1期,文本在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表现技巧方面都还比较稚嫩。而此后发表的短篇《沉睡的大固其固》、中篇《北极村童话》,才逐渐引起文坛的关注,评论家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层面进行评述。
  喻权中可以视为是对迟子建小说研究的发轫之人,在主题思想上,费振钟与他的观点较为一致,认为她的作品主要是叙说着黑土地上的人和事,自然的神奇力量和人类生存的沉重呈现在所构造的世界中,是历史与现实的浑融交合,但仍透露出诗意,总体呈现出一种悲剧和童话色彩。[2]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迟子建笔下有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童年人物形象,如楠楠、灯子等,论者指出作者是用“一双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在洞察人生”,“与莫言等人运用童年视角不同,迟子建并不是借助童年视角拉开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她的童年视角既是手段也是目的。”[3]此外她还勾勒了傻子形象、动物形象、“老女人”形象等。在艺术特色方面,胡德培评论“迟子建创作中的一大特色,就是在她笔下总是竭力回忆这类童年的见闻,童年的生活。”并以“现实的直接描述”“童年回忆方式”“现实和历史融合的方式”等三种方式来进行表述的。[4]喻权中从原型批评入手,认为小说源于民族精神欲望的积淀,是在实现自我解脱、自我超越之后,又以原始神话原型来观察这片黑土地,通过人物性格的不同命运与原始神话和传说的繁衍变化,从较高的方位窥测民族文化意识发展的轨迹,谱出一曲民族魂的挽歌。[5]
  这一时期作家凭借其才力和灵性,显示出创造力的自由腾飞状态,但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粗糙的一面。李树声等论者指出,她还不能纯熟圆润地使用童年视角,如《沉睡的大固其固》《北极村童话》中以孩子的口吻直接陈述那些深奥道理,超过了童年视角所能承担的阈限,而用生硬的声音破坏小说的真实性和整体流畅感。
  对迟子建早期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研究者多从单个作品分析出发,虽也有从北大荒文学的角度进行宏观把握,其中还不乏中肯、精彩之论,但由于作品不多,风格稚嫩,文坛更注意的是那些致力于形式探索和文体实验的先锋小说,造成迟子建小说研究挖掘程度不够深、研究数量也较少的局面。这在客观上也给了“极地才女”自由写作、野蛮生长的空间,为九十年代的新创作奠定了基础。
  二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伴随着商业浪潮的卷席、先锋文学高扬转而式微的时代背景,迟子建却立足于自身创作了一系列优秀中短篇小说,也开始了长篇小说的书写,在1991年创作了《树下》,1994年创作了《晨钟响彻黄昏》。1990年到1994年是她创作的第二个阶段,作家在艺术表现技巧上更加完善,一方面继续拓展着文学地理上的北国世界,一方面对人性的挖掘和表现也更深入和复杂,反映出作家对人生和世界的观察、思考和领悟。这一时期的小说研究视野比之初期更广阔,论者引入叙事学、人类学、文化学等批评方法和批评视域,使得研究方向朝纵深发展。
  90年代迟子建发表了以《秧歌》、《逝川》等为代表的中短篇小说,她越出成长经验的桎梏,进入了探索转型期。诸多论者都敏锐觉察到其文本风格的嬗变,戴洪龄通过两个文本——《北极村童话》和《原始风景》——的细读和分析,梳理其作品发展轨迹,指出创作手法、艺术构思、叙事风格、语言表现的创新。同样以童年经验面对家乡、追忆往事,新作品除承继和加深了诗意和温馨的笔墨外,在风格上又明显多了一层感伤的基调,“她打破了过去小说创作中那种刻意营造式的结构方法,采用一种更为随机开放的创作手法,使小说形式上比较洒脱,内容的包容量也较为博大,从而摆脱了以往小家子气的束缚。”[6]马风则点出试图“超越”的新走向,她“积极地把思考、判断引入到直觉和感觉之中,借以强化小说的理性张力,赋予其‘形而上’的品格,最终使小说进入哲学境界。”[7]许镇强撰文考察了迟子建“嬗变的趋向、程度和利弊”,认为《怀想时节》和《炉火依然》是她在艺术手法上首次运用“意识流”或者说是“直觉主义”的作品,无疑是转型期的一类代表。他还观照了迟子建小说中的“死亡情结”,从心理学和美学层面阐释,认为长篇《树下》“连同《秧歌》、《旧时代的磨房》表现出个别的人的存在方式或死亡方式”。[8]遗憾的是论者虽指出作品中以对生命、死亡的冥思体现出对人本思考的深化,但只做了列举式的“死亡”情节陈述,对作品及作品之间诸种“死亡”和整体的生命意识的形式、隐喻和联系分析得还较为浅薄。张洪德以“地方的习俗风物”、“人物情感”、“生活故事”的三元结构入手,解读迟子建的叙事方式的运用和变化,并以此指出其作品的成与败。[9]
其他文献
摘 要:《史记》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荆轲亦是其中之一。面对强秦的掠夺,太子丹的怀疑,秦武阳的外强中干,荆轲只能以一人之力,负一国之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荆轲为我们谱写了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之歌。  关键词:荆轲形象;悲壮美;抗暴英雄  作者简介:刘渊,就教于江西省余干二中多年,执教期间深受学生的喜爱,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林家铺子》通过叙述江南水乡小镇上的一处普通的日用品杂货铺,由艰难挣扎求生到最后困顿失败破产的全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1930年代广大百姓生活的悲惨境况。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林老板的经典形象,自从小说发表之后,学术界对林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多见的形象分析是侧重于把他归为小资产阶级,从阶级分析出发,剖析他身上的弱点和缺陷,我对此有不同看法,为此,对于这一人物形象,我做了一点新的
摘 要:叶尔克西的《永生羊》讲述了人与动物相互交流、相互感念的一段生命历程。小羊“萨尔巴斯”能够感念、预知自然,它感知到洪水将要来临,于是用眼神交流传达信息救了小女孩;它感知自己将要面临死亡,于是用意识传递的方式安慰小女孩并淡定从容。大自然的死亡仪式和鲜活生命的死亡仪式让小女孩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小羊淡然生死却珍爱生命的这一精神在小女孩的心中永生。灾难中的死亡仪式让人深刻体会到生命超越时间的永生意义
基金项目:文章系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正确姿态》动画短片及周边产品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1513646011Y)成果之一。  摘 要:中国剪纸艺术是传统艺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以及民族凝聚力的一种体现,她是极古老也极具特色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文化之一。质朴、灵巧、精湛都融于小小的一片纸上,一剪一刻一琢磨都凝聚着千百年来的传承和深邃的思想文化精神品
摘 要:《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它的悲剧性主题主要通过意象来体现。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李尔王》中的“暴风雨”意象来揭示《李尔王》的悲剧性主题,指出“暴风雨”作为摧毁性力量带给了李尔王沉重的打击,同时,带着重建性力量使李尔王人性复苏,加深了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关键词:意象;暴风雨;摧毁;重建  作者简介:周娟(1992-),女,贵州毕节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
项目课题:此论文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课题。项目名称:《“空间战”——生态空间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5XJDCA057。  摘 要:随着人们对室内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绿色生态空间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也变得愈加重要,在室内设计中加强空间绿化设计,会对室内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绿色,不但具有生态学方面的意义,还具有改善室内立面景观、丰富室
复旦大学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熊月之。作为上海史和近代思想文化史的专家,他为在座的师生们细细梳理了近代上海的演变脉络,结合城市构造、社会制度等方面解释了海派文化的成因和特征。  近代以前,上海不是荒凉渔村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近代之前的上海只是一个荒凉的渔村,但事实并非如此。熊月之介绍说,在开埠以前的1843年,上海是中国的第12大城市,在长三角的地位虽比不上南京、杭州和苏州,但也不是默默
摘 要:本文就笔者阅读的相关文献,对钱中文的文学意识形态论进行简要分析,他提出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将意识形态做了文学的和政治的两种区分,阐明了文学的本质属性,对当代文學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钱中文;文学的本质;审美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武海涛(1990-),女,汉族,山西晋城市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5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本文从伯尔的三篇短故事《应有事发生》、《关于道德沦丧的轶事》、《像糟糕的小说一样》着手,通过分析故事主人公的遭遇,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全面客观的认识“经济奇迹”下的德国社会,解开其浮华的面纱,探究背后的阴霾。  关键词:经济奇迹;利益;异化;存在;无意义  作者简介:谢敏(1986-),女,福建厦门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近现代德语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
课题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自选课题:《红楼梦》对辽宁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课题编号:lnsky17zx074。  摘 要:《红楼梦》对辽宁少数民族文学影响深远。辽宁清末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创作的《一层楼》及其续书《泣红亭》和现代作家陶明濬创作的《红楼梦别本》、清代蒙古族红学家哈斯宝和现当代满族作家端木蕻良的《红楼梦》研究等都与经典作品《红楼梦》有互文性关系。它们构成的文本系统可以窥见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