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意表达”的课堂观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l200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的意义是什么?语文课堂的核心要素在哪里?语文课堂教学又有什么核心价值追求?就在今天,面对题海术、学案制、理科化的语文教学,我们重申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与境界已然成为一种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如果从课堂的生命意义出发,从语文的“心理”角度阐述,你会发现,除了那些同质性的物理与物性概念,语文课堂应该有更为高远的追求,我们把这种追求定义为“诗意的栖居”——它应该是一个全新的心理空间与精神空间,所有的语言、思维、情感和心智在这里交汇。它以生命的诗意为依据,以生命的往来与诗意的发现为指向,在多元的、多维的、多层次的、多理解的交互中,融合成一个丰富而活泼的时空,形成一种独有的“课堂气象”。
  一、 “儿童诗意表达”何以成为课堂可能
  “儿童诗意表达”既是一种方法论,也是结构论,更是价值论。我们以诗意的高度来建构表达的意义、语文的意义以及儿童生命的意义,并以课堂为载体,通过诗意的指向来实现认知的深度、表达的自然、成长的个性。在充分尊重儿童的意志与选择中,不断放大他们的丰富想象、精彩观念,以更“宽容”的姿态去建构一个全新的生命场。
  1.经验视域:基于课堂的评价尺度
  实践中,关于对课堂的理解,我讨论更多的是“什么是有效课堂?”“什么是深度课堂?”“什么是高效课堂?”从“效果达成”的角度而言,有效、深度、高效确实为课堂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当然,这也为“效果”本身的达成陷入了一种莫衷一是的境地,因为我们的视角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课堂有什么”,而忽略了“课堂没有什么”。那换言之,相对于“有效课堂”,什么是“无效课堂”呢?学生不愿意参与的课堂是无效的;学生不会学习的课堂是无效的;学生始终学不会的课堂是无效的。这也意味着“不愿参与”“不会学习”“始终不会”的课堂一定是和“有效”背道而驰的。所以,真正的“有效”一定与学生的状态有关,一定与学习的机制有关,一定与教学的效果有关。所以,“儿童诗意表达”的课堂一定是基于“有效”展开的,一定是基于学生的状态、学习的机制与教学的效果的。这样的一种关联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是强加施与,更多强调的是状态本身的自然而然,机制本身的灵活变式,效果本身的生成生动。
  2.研究视角:基于需求的教学转型
  课堂教学的改革总是在不断的推进中形成新的思路、新的范式和新的成效。语文课堂教学以其鲜明的学科属性,从解放初期的关注逐字逐句的微言大义阐释、知识要素的“回讲”,到六七十年代的串讲纠偏、精讲多练,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现如今的串联语文要素,关注语用生成。一系列的变革,让语文课堂教学从关注知识性走向艺术性,从关注规律性走向品质性。我们不仅深入地探讨“什么是语文”,更关注如何以学生的视角来“实现语文”。所以,“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建构就是基于儿童的语文认识而展开的,就是基于儿童语文学习的热忱而定位的,就是关注到儿童学习语文,形成语用素养而建构的。它不仅注重语文要素的知识性落地,更关注语文教学的艺术性阐释,还有针对性地進行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性探讨,并从知识、艺术、规律中不断生成“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品质性建构。
  3.关系视野:基于现象的原理分析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建构就是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目标,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所以,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基于个性发展的语文教学内涵,处理好“儿童诗意表达”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我们往往把“教学”理解为一个行为,这也导致我们不能真正理解“教与学”的内在机制与意义。从某种程度而言,在“儿童诗意表达”的课堂建构过程中:“教”是方法,“学”是目标;“教”是载体,“学”是指向;“教”是知识的外显,“学”是诗意的内核;“教”是量变的积累,“学”是质变的过程;“教”是对于客观本质的聚焦,“学”则强调主观意识的发散。教学的完整过程应该是尝试、是试错、是体验,是一种想象、是一种表达、是一种建构。从认知迁移的角度而言,“教”是“学”的指向,“学”是“教”的归旨。“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关注于“教”的使然、“学”的自然。
  二、 “儿童诗意表达”课堂建构的三种境界
  “儿童诗意表达”是具有学科特质的。所谓的学科特质,第一是强调这样的一种表达是以语文学科为载体的教与学的实践;第二是强调“表达”本身即是一种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来实现语文学习转化、语言交际互动;第三是强调“表达”的意义在凸显语文学科对于儿童诗意生活的启发、诗意生命的塑造。当然,归根到底,“儿童诗意表达”指向的是“儿童”,关键在“表达”,突破在“课堂”,目的在“育人”,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意象,致力于儿童诗意的生成。
  1.“儿童诗意表达”让语文课就像“语文课”
  语文课堂教学向来具有独特的鲜明性,这样的一种鲜明性从某种程度而言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多样性。鲜明性、多样性让语文教学改革呈现出活泼生动、精彩纷呈的局面,也为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鲜明性与多样性规避了语文教学基本尺度的把握,而“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建构则是基于语文“尺度”教学的再认识、再理解与再实践。当然,“尺度”不是一味地遮蔽“语文味”,也不是一味地凸显“语文味”,而是在语文课堂与“儿童诗意表达”之间建立平衡,并以此为基点,寻找儿童语言发展与语言智能发展的新的平衡点。当然,“尺度”也告诉我们,“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像“语文课”,那就意味着,首先要有语文元素,其次要有语文的结构,再次需要有语文的效果,只有这样,“表达”才立得住,“诗意”才出得来。
  2.“儿童诗意表达”让语文课不是“语文课”
  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往往不一定有什么固化的章法,它有时甚至是仅仅存在的一种感觉。在这种感觉中,有一种氛围引领儿童欣然地表达,教师智慧地演绎,知识自然地流淌。我们会发现这其实也就是“儿童诗意表达”语文课堂最真实的样态,我们往往追求的不是某个语文知识点,语文要素的铺排、习得、生成,更期待一种不太像语文或者是超越语文的、引申出去的东西。这种“东西”既是一种思想意念,更是一种知识经验,还是一种学习素养。当然,它还是有其独有的特征的,比如它具有跨界性,因为语文素养不仅仅只是学科素养,它更应该是一个人的艺术素养,甚至是综合素养,这种素养一定不是某堂课、某个知识点能够达成的,它一定是具有学科跨越性,涉及多学科知识的整合、融合,形成一种新的认知。其次它拥有想象力,语文的学习一定是具有画面感的,尤其是当它转化成儿童的“表达”,这种对于画面的想象直指表达的深意,让抽象的概念变成具象的场景,让具象的结构变成抽象的思辨,并不断生成一种全新的境界(诗意)。再者,它赋有生活化,课堂中的任何一个知识都应该是有关联的,这种“关联”首先一定是打通儿童与语文的界限,其次是构筑语文与生活的情境,再者是建立儿童与生活的对话,引导儿童从语文走向生活、融入生活。   3.“儿童诗意表达”让语文课唤醒“语文课”
  语文教学究其根本就是语文教育,教育之“育”总是能够引发我们无数的遐想。比如,这个“育”可以是孕育,可以是养育,可以是培育,可以是化育……你会发现,这种遐想中呈现的每一个词都集聚生命质感,都是一个需要等待与唤醒、缓慢而柔和的生命过程。“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就是一种生命的课堂,就是一种唤醒的过程。我们期待这样的一种课堂,在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与成长节律的同时,不断滋养他们对于母语的亲近、热爱,不断富足他们生命的给养、价值,不断地在发现母语、拥抱母语和享受母语的过程中,以“表达”来实现一种学习的愉悦感与成就感。“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建构实质上就是一种儿童亲近母语的意识唤醒,就是一种儿童享受表达的智慧唤醒,就是一种儿童诗意栖居的精神唤醒。在唤醒中实现了语文课的再次超越,那就是“诗意与远方”的追寻。
  三、 提升“儿童诗意表达”的课堂三意识
  在我们看来,“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不仅是对于学科性质、学科要素、学科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体认,更在于它能够持续地、稳定地促进生命的生长,并不断地实现一种诗意的精神灿烂。这样的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对于语文生命状态的观照,就是对于语文课堂生命气韵的营造,就是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的考量。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师生与生活之间以“表达”来构筑一种诗意的生长关系,并随着个体意识的突围,不断渐进生命的最近发展区,实现一种生命本源的激活。
  1.问题意识:想问,让课堂个性张扬
  问题意识其实就是思辨意识,它体现着个体思维的活跃性与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本身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儿童诗意表达”一定是儿童自然的表达,儿童自然的表达的首要前提一定是思维的自然,然后才是表达的自然。思维的自然告诉我们表达是有经验基础的,是有兴趣基点的,是有意识价值的。当然,表达的自然也再次反馈这种经验、兴趣、意识的纯粹、娴熟和稳定。这样的一种思维还有一个关键的要素叫作好奇心。当萌生好奇心的一刻便情不自禁地“想问”,“想问”一定是有主语的,这个主语是“我”——“我”想要问。这也意味着一定是先“想”而后“问”。在想的过程中,表达在生成;在问的过程中,智慧在生成;在想问的过程中,一种持续生长的学习经验在生成。
  2.表达意识:想说,让课堂尽情绽放
  如果说不擅问、不好问、不会问是引发课堂孤立的诱因,那么,不会说、不擅说、不敢说则会让课堂陷入一种绝境。所以,我们提出“儿童诗意表达”的重点就是以“表达”来构筑课堂的情境,建立课堂的生态。当然,表达的前提是“想说”,“想”意味着有思考、有判断、有觉察,“说”则是“想”的内核转化。对于语文学习而言,总是需要一点感悟、需要一点想法的。因为有“想法”,才能生成更多的“新想法”,至于那些所谓的“会想”与“不会想”,首先还是要“想”,“想”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想”了,至于“想法”好不好,我们在不断“想”的过程中自然能够洞悉其中的好坏。“说”亦是如此,在“想”的基础上,唯有大胆地说、自由地说才能“说出来”,“说”多了,也就慢慢地能流畅、有层次,能够蕴含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联系才能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在表达中不断绽放出精彩。
  3.建模意识:想想,让课堂意犹未尽
  在實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不会表达始终是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显示,“学生不会表达”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知道怎么表达”,而“不知道怎么表达”的背后其实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想”。“想”其实就是一种思维重组与建立的过程,脑科学中,把这样的一种建立过程叫“建模”。当然,语文的本质也是科学,“儿童诗意表达”其实并不是纯粹的感性主义,它的理性源于对学科独到的感性表达,我们从来不回避、不遮蔽那些真正有助于“表达”生成的非语文“手段”,也会期待一种非正式的思维与行为渐入过程,让表达更自然、更真实、更生动。所以,我们也试图通过语言建模来寻找语言表达的规律,同时用建模的方式,让更多的想法点燃表达,并在表达中,形成一种全新的价值判断与行为思辨。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如何进行思维的有效训练呢?对此,笔者借助思维导图,并将其加以教学改造和丰富,使其为学生的思维、语言服务,并渗透审美文化。  一、从经验出发,引导个性化的思路生成  低年级学生的言语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最为显著的一点是“情境性建构”,即他们无法仅仅凭借符号性的抽象文字建构起自己的语言。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创设情境常常被窄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感受作者的语言  特点。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金蛇狂舞》。(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音乐,如《恭喜》《步步高》等。)  2.谈话引入。  听到这首音乐,
摘要为解决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局限性,给出了一种插入Windows Media Player视频控件的方法。  关键词 PowerPoint课件;视频控件;插入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7)01-0030-01  How to Insert Video Control into PowerPoint Courseware/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教育界前辈一贯重视习作教学的实用性。统编本教材增加了不少实用类习作,其中事物类习作共安排了11次(不包括课后“小练笔”、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单元的“初试身手”)。现笔者结合这类习作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描写事物类习作的价值取向  1.传递信息  统编本教材描写事物类习作,主题分别为:我最喜爱的玩具、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我的植物朋友、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国宝大熊
一、有故事的男人们  这是一个关于三个男人的故事。一个是法国飞行员“旋风”,一个是美洲印第安人“白鸟”,一个是印第安人的儿子——金石子。  金石子在黎明破晓时出生,伴着他的第一声啼哭,天空仿佛碎成了无数个小金块,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金石子。金石子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也是见证人。  飞行员生活在欧洲大陆,他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残酷的战争中,他的生命比一片飘在暴风雨中的羽毛还要脆弱。幸运的是,他再也不
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5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里的线索和个人经验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审辨式思维。  3.一边读一边猜想,发现“可预测”类故事的特点,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唤起个人经验,借题预测内容  1.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胡子吗?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读一个和胡子有关的故事,一起读题目——《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注意“萝
那一年,身为教研员的我,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被派往教育厅直属学校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挂职。一年的时间里,使我有机会近距离了解这所百年名校,真切地走进优秀教师云集的群体,也切身感受到了老师们教育教学活动“小把戏”中的爱心与智慧。  早就听说庄蕾老师带班很有一套,副班主任制度行之有效,真的很想具体了解其中的奥秘。虽没能如愿,但和庄老师共同值周时亲眼目睹的一件事情让我感受到了庄老师的“厉害”。那天,我俩站
读过《短篇小说》2018年12期刊发的小说《别无选择》,不禁为题亚娟这个极富美感的女教师形象所打动。她的一言一行是那么鲜明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可亲可敬又可爱,呼之欲出。   题亚娟本来有一个十分幸福的家庭。可是,丈夫的突然离世把一切都粉碎了,一个人拖着一双儿女,使她的生活和工作都陷入到难以摆脱的窘境之中。就个人生活而言,照顾一双儿女的生活、学习令她不堪重负,不得不麻烦父母和姐姐帮忙,如何尽快地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可见,指导学生互相批改习作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纵观当下众多的习作教学公开课,基本只有“习作指导课”和“习作讲评课”两种课型,均重在“如何写”本身,缺少对习作互批方法指导的研究。在一线教学实践中,老师们虽有让学生互批习作的做法,但是缺乏专门指导,学生的互批大多限于修改病句和
树立统筹发展、持续发展和以师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改变传统的思想和模式,积极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新时期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方面。以期进一步规范教育内部市场管理行为,推动学校后勤工作的社会效益、育人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迈上新的台阶。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解放思想,谋划发展,明晰后勤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  2009年,硚口区教育局结合区情拟定并实施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