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实施正名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dx0544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正名制度”,是指检察机关在查清涉嫌职务犯罪举报失实后,对经调查核实确属错告、诬告的被举报对象,由办案部门主动在一定范围内为被举报人澄清事实、恢复名誉、消除举报给被举报人及其所在单位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制度。
  一、检察机关实施正名制度的利弊分析
  检察机关实施正名制度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和积极的社会意义:一是符合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的刑事法治精神。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就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检察机关对查实构成职务犯罪的要坚决打击,对查否不构成职务犯罪的要予以保护,如果只注重打击犯罪,忽视保护人权而不顾及因检察机关初查后对当事人所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就可能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不利于遏制诬告陷害现象,从而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与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根本宗旨相违背。二是实行正名制度是《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内在要求。《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32条第1款规定:“对于属于错告的,如果对被控告人、被举报人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向有关部门澄清事实。”在错告即举报失实的情况下,由于人民检察院已经根据举报线索进行审查、初查,可能会对被控告人、被举报人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人民检察院应当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向有关部门澄清事实,为被举报人正名,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这里的“有关部门”一般是指被举报人的所在单位,有时也包括其上级领导部门。三是实行正名制度可以有效保护无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对被错误举报的无罪当事人进行“正名”,从保护公民私权利的角度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检察实践中,举报为办案部门提供了大量的案源,但是其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错告、诬告情况。从以往办案实践中看,一些被举报人由于被举报,心理上受到很大压力,尽管最终查无实据,但周围群众并不知情,容易妄加猜测、以讹传讹,导致议论纷纷。这一方面极大地伤害了被举报人的情感,使其情绪焦虑、紧张、低落,承受着心灵上的煎熬,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影响了其在群众中的声誉和威信。检察机关以法律的名义进行,将失实举报对当事人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无罪当事人的利益,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为改革和发展服务。通过实行正名制度,也向群众宣传了法制,促进了检务公开,引导诚信举报,避免和减少错告诬告现象的发生,防止有人滥用举报,伤害无辜,有利于促进检察机关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检察实践中也确实受到发案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欢迎。但是正名制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有人也有不同看法和忧虑:一是有损检察机关的正面形象。查否有可能是检察机关办案无能,没有获取有罪证据的结果,并不等于当事人无罪;而且正名后,万一检察机关初查不实,当事人确实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就会有损检察机关的形象,陷人进退维谷的境地,使群众失去对检察机关的信任。二是招致举报人不满,打击群众举报积极性。举报人不是当事人,不可能对其犯罪行为都了如指掌,很多情况下是出于怀疑或掌握部分证据而进行举报,检察机关应保护其举报权利和举报积极性。如果仓促正名,对举报人特别是实名举报人不利,可能使其陷入被动,甚至受到打击报复。举报作为群众对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手段,不可能每次都能完全正确,错误的举报难以避免,如果过分夸大错误举报对当事人的伤害,就是在对举报设置障碍,也会影响到周围群众的举报积极性。三是有悖法理,不经济,无效益。初查是在决定立案之前而进行的初步审查,决定下一步是否立案。事实上,此项工作是所有案件的必经程序,此时还并未启动对于案件的侦查程序,距离法院对案件实体部分的判决更是有相当远的距离。那么根据我国刑事司法所确定的“无罪推定”原则,被初查的被举报人,在初查阶段显然是清白的,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初查秘密进行,被初查的人员对于检察院的行动是不知晓的,也就更谈不上不良影响了。从另一个角度讲,初查是对于所有案件必然采取的司法措施,不论最终经法院判決是否有犯罪事实存在,必须对案件进行初查。让检察院经过初查后,再专门为被举报人“正名”,显然有悖法律精神,也是不经济,不效益的。
  二、检察机关实施正名制度要注意趋利避害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主题,而正名制度就是检察机关保障司法公正和公民人权的法律监督措施创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正名制度有着充分的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也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欢迎。由于正名制度尚在试行阶段,实施的时间不长,尚乏先例可循,加之有人出于部门利益、办案部门面子等的考虑而对实行该制度尚存疑虑,因此正名制度还没有得到有效推广。笔者认识正名制度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的生活范围相对狭小、人与人之间相对知根知底的情况下可以不实行正名制,“身正不怕影子歪”, “公道自在人心”, 这种社会自然纠错方式既不破坏人际和谐,又能日久见人心,而且澄清是非的成本和代价也最小。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范围和人际交往越来越超越时空限制,信息传播的手段、途径、速度越来越快捷便利,其影响力之大、之深远非过去所能比拟,单靠“无为而治”的社会自然纠错方式应对流言蜚语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党和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检察机关从建设和谐社会,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高度应该充分行使检察职能,大力推行正名制度,还无辜者以清白,给错告者以解释,对诬告者以惩戒。同时检察机关也要正视正名制度的一些负面效应。检察机关在初查时要全面细致,在对被举报人进行正名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尽量避免出差错,万一出了差错也要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将被举报人绳之以法,再通过各种渠道对群众解释清楚,保护其举报积极性,对涉嫌诬告陷害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争取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举报失实的,属于错告的举报人对其解释清楚法律规定,保护其举报积极性,对涉嫌诬告陷害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兴利除弊,通过严格把握正名的条件和方式,对“正名制”工作进行规范,对拟正名的案件要严格审查把关:对符合“正名制”条件的案件,要认真做好为被举报人正名的工作,还被举报人清白;对不符合“正名制”条件的案件,坚决不予正名,以防止滥用“正名制”,造成工作被动,甚至给检察机关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要明确规定,办理“正名制”案件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对不该正名而滥行正名,并由此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该检察院领导和相关办案人员的责任。
  三、检察机关实施正名制度要实行实体和程序双重法律规制
  不是所有案件都适宜实行正名制度,主要是经初查不立案的涉嫌贪污挪用案件。原因是此案案件证据易获取,有罪无罪有大量书证和物证证明,办案人员查否后能很快做出不立案决定,而且发生错案概率较小。对涉嫌贪污挪用的案件也要具体分析,对绝对不构成的犯罪的可以进行正名,而对存疑不立案的则不予正名。同时也不是对所有绝对不立案的涉嫌贪污挪用的案件都进行正名处理,因此办案部门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利用,在办案任务日益繁重的前提下只能是选择被多次控告、多头控告、越级控告、集体控告、社会影响大等情形的被错告者采用正名制度,恢复名誉。正名的范围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对于需要正名的当事人,检察机关可以选择三种方式:一是对本人进行通报,让其卸下思想包袱,重新轻装上阵;二是向当事人的上级领导机关进行通报,让领导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放心地提拔、使用;三是召开“举报调查通报会”,向当事人所在单位进行通报,在群众当中为当事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在程序上主要是由作出不立案决定的的办案部门实施正名制度,因为作为办案部门了解案情,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实施正名制度要依照当事人的意愿,在当事人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的情况下,先由案件承办人对被举报人的“正名”要求进行审查,对于符合标准的,由承办人提出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和分管副检察长审核后,再报检察长最后审批,方可实施。正名过程中要针对查否的确实没有有罪证据,绝对不构成犯罪的案件进行有针对性地说明问题,防止发生负面影响,同时要正名前后要允许被举报人或有关单位群众进行申诉,告之群众将来掌握证据的话仍可追究被举报人的责任,检察机关发现被正名人新的犯罪事实可以重新初查,构成犯罪的则予以立案。控申举报部门要对正名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办案部门要在正名后的3天内,将有关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控申举报部门备案。纪检监察部门也要介入正名制度,实施监督,防止出现利用正名制度实施违法违纪行为。
  (作者通讯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人民检察院,天津 大港 300270)
其他文献
检察机关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指对检察诉讼环节的刑事案件,在刑事被害人遭受犯罪行为侵害,无法及时获得有效赔偿的情况下,由国家给予适当经济资助,帮助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缓解经济困难,舒解精神痛苦的抚慰性救助制度。  一、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操作程序  1、申请程序。由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本人提出申请,或者经承办部门审查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因其他原因没有提出申请的,承办案件的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请求救助的权
期刊
检察文书是各级人民检察院在行使检察权和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過程中针对具体案件或特定事件而依法制作的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法律文书。随着检察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检察改革的逐步推进,检察文书改革开始提上日程,笔者现就检察文书改革中的制作规范与立法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同仁。  一、当前制作检察文书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制约了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填充式文书在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填写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贷款金融业务的日益发展,诈骗贷款违法犯罪活动也随之产生并愈益严重,现行刑法明确规定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就不能以贷款诈骗罪来定罪处理,造成了大量的单位贷款诈骗行为无法按贷款诈骗罪来定罪量刑。本文从案例入手,归纳不同的分析意见,提出单位成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的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单位;贷款诈骗;主体  一、基本案情  1997年3月,犯罪嫌疑人洪某注册成立
期刊
摘要:相对不起诉制度是刑事不起诉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项符合诉讼发展规律和方向,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的制度。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罚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可以作出的不起诉决定。相对不起诉制度不仅体现了刑事诉讼的谦抑性,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刑罚的个别化和刑罚的特殊预防目的。但是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相对不起诉监督制约制度,
期刊
摘要:检察系统内司法警察部门发展迅速,履职不断细化,编队管理不断完善。但做为检察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人民检察院法警大队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实现编队管理,受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一系列问题。 本文着重阐述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司法警察的作用。  关键词:司法警察;提高队伍素质;检警一体化;提高办案效率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担负着维护检察机关工作秩序,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妨碍检察活
期刊
近年来,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检察工作大局,始终坚持把检察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作为战略任务和基础工作常抓不懈,检察队伍队伍素质结构不断优化,法律监督能力不断提升,执法形象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检察队伍形象进一步树立。党的十八大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是检察机关要通过检察权的行使
期刊
当前,由于经济社会转型,社会矛盾发生率急剧上升,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数量增多,尖锐和对立的程度加剧,涉及范围扩大。大量社会矛盾以案件形式汇聚到司法机关,由此所引发的涉法涉诉信访不断增多。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院,处在化解矛盾的第一线,认真研究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产生原因、种类和特点,对于有效预防、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特点和
期刊
从“佘祥林案”到“赵作海案”,再到最近轰动全国的“张高平叔侄案”,无不令舆论哗然,它毁掉的是一个人的自由与希望,也毁掉了一个家庭的安定与幸福。更甚者,它破坏了人们心中对法律公平正义的信仰,也损害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进程。究其这些冤假错案背后,都有刑讯逼供的存在,都是因为刑讯逼供才使得案件当中有了“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而这些供述蒙住了检察机关和法院的双眼,使得错误的判决得以产生。  刑讯逼供
期刊
摘要:刑事和解是近年来我国各地检察机关努力探索的一种新的刑事案件处理方式。笔者通过对2008年至2013年诸暨市人民检察院刑事和解的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刑事和解在程序上缺乏法律的明文规定,且存在刑事和解形式单一、缺乏必要配套措施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应界定刑事和解的程序,引导刑事和解形式的多元化,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以期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刑事和解制度。  关键词:刑事和解;现状;存在问题;完善
期刊
摘要:陪审制是近现代普通公民参与国家司法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司法民主的体现,也是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项“舶来品”,陪审制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经过几十年的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制度已初见成效。但是,考察人民陪审制在我国实践中的运行效果,发现其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司法民主理念,也未完全实现其本应承载的制度价值。因此,研究人民陪审制遭遇困境的原因并提出改革与完善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