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对于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义重大,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成为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内部普遍热议的话题之一。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加强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学校后勤社会化操作水平。本文针对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展开深入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学校后勤社会化;完善策略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了显著的优势。当前,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充分发挥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价值,实现学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目标。
一、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概述
1.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学校后勤社会化相融合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论与实践双重体系,推动学校后勤工作的高效运行。主要体现在:
(1)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使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施成果,推动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朝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2)打破了原有的管理壁垒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管理制度改革的推进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及时更新了学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制度,进而建立起全新的管理体系。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不足
(1)缺乏先进科学的后勤管理理念
传统的高校后勤工作往往借助于行政手段。学校未充分了解市场运作的规律,后勤部门的竞争意识不强,一些后勤人员出现了较为消极的工作态度。
(2)缺少较为完善的后勤管理机制
在现行的高校后勤工作中,后勤企业仍从属于学校部门,企业与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混淆、模糊现象,难以合理区分,缺少明确的权责范围,所以必须加以改革,建立健全完善的科学管理机制,加大对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落实力度。
二、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学校后勤社会化的完善策略
1. 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优化运营模式
(1)实施股份制试点改革
要加快后勤社会化发展进程,后勤实体可实施股份制试点改革,实行与实际发展配套可行的运营模式。在推行股份制时,后勤实体的经营管理方式、分配制度以及人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变动性。权责范围明确的企业,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操作。
(2)积极开拓后勤服务市场
师生基本生活的服务性项目是学校后勤的重要工作内容。后勤部门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对学校各项活动的实施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一些服务项目的运行成本不断增加。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一些单位和部门已经不属于后勤服务项目范围内,往往都是由后勤专业化公司来进行管理。因此,在学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学校要积极实施校企合作,不断增强高校后勤实体的竞争水平,打造更为优质的服务品牌。
(3)实行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与市场环境的变动性比较强,阻碍着高校后勤的生存与发展。学校后勤要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高校后勤在企业制度的建立中,必须明确和理解学校的后勤法人财产权与资产所有权之间的关系。其中,要确定出合理的后勤和高校的产权比例,深入评估后勤资产运营状况,实现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的独立。
2. 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实施人才激励机制
社会化是高校后勤改革的前进方向。高校要建立起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相契合的新型学校后勤保障体系,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确保学校后勤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学校要勇于引进优质的社会资源和其他學校后勤服务资源。
此外,要实施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结合高校后勤实施情况来制订薪酬体系,增强薪酬计算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保障性基础薪酬控制在合理限度内。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有利于保证后勤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学校要将新公共管理理论合理融入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建立新型学校后勤管理体制,扩大后勤服务市场范围,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利用,进而为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鹤良.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下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对策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9):282-284.
[2]杨一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探索及新形势下深化改革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5(3):10-13.
作者简介:王勇(1988— ),男,汉族,本科,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学校后勤社会化;完善策略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了显著的优势。当前,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充分发挥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价值,实现学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目标。
一、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概述
1.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学校后勤社会化相融合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论与实践双重体系,推动学校后勤工作的高效运行。主要体现在:
(1)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新公共管理理论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使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施成果,推动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朝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2)打破了原有的管理壁垒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管理制度改革的推进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及时更新了学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制度,进而建立起全新的管理体系。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不足
(1)缺乏先进科学的后勤管理理念
传统的高校后勤工作往往借助于行政手段。学校未充分了解市场运作的规律,后勤部门的竞争意识不强,一些后勤人员出现了较为消极的工作态度。
(2)缺少较为完善的后勤管理机制
在现行的高校后勤工作中,后勤企业仍从属于学校部门,企业与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混淆、模糊现象,难以合理区分,缺少明确的权责范围,所以必须加以改革,建立健全完善的科学管理机制,加大对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落实力度。
二、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学校后勤社会化的完善策略
1. 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优化运营模式
(1)实施股份制试点改革
要加快后勤社会化发展进程,后勤实体可实施股份制试点改革,实行与实际发展配套可行的运营模式。在推行股份制时,后勤实体的经营管理方式、分配制度以及人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变动性。权责范围明确的企业,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操作。
(2)积极开拓后勤服务市场
师生基本生活的服务性项目是学校后勤的重要工作内容。后勤部门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对学校各项活动的实施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一些服务项目的运行成本不断增加。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一些单位和部门已经不属于后勤服务项目范围内,往往都是由后勤专业化公司来进行管理。因此,在学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学校要积极实施校企合作,不断增强高校后勤实体的竞争水平,打造更为优质的服务品牌。
(3)实行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与市场环境的变动性比较强,阻碍着高校后勤的生存与发展。学校后勤要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高校后勤在企业制度的建立中,必须明确和理解学校的后勤法人财产权与资产所有权之间的关系。其中,要确定出合理的后勤和高校的产权比例,深入评估后勤资产运营状况,实现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的独立。
2. 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实施人才激励机制
社会化是高校后勤改革的前进方向。高校要建立起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相契合的新型学校后勤保障体系,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确保学校后勤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学校要勇于引进优质的社会资源和其他學校后勤服务资源。
此外,要实施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结合高校后勤实施情况来制订薪酬体系,增强薪酬计算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保障性基础薪酬控制在合理限度内。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有利于保证后勤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学校要将新公共管理理论合理融入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建立新型学校后勤管理体制,扩大后勤服务市场范围,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利用,进而为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鹤良.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下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对策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9):282-284.
[2]杨一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探索及新形势下深化改革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5(3):10-13.
作者简介:王勇(1988— ),男,汉族,本科,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