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记事起,每年的春天,当位于湟水谷地的故乡田野里的蒲公英开过黄花,蒲公英的种子像一把把袖珍降落伞一样在田野里随微风飞扬时,马莲成为田野里最显眼的野草。星期天当我赶着冬日里母羊产下的已学会吃草的羊羔到田野里放牧,羊羔们看到马莲那翠绿的宽而硬且又长的叶子时,跑去用鼻子闻了闻,用乳牙试咬,却怎么也咬不动,就遗憾地走开了。在地里干了一上午农活的牛马驴们,被一根长绳子固定在长满马莲的草滩上,见了马莲直接绕着走。在田野里马莲成为绿草中牲畜都不喜欢吃的野草,却给自己的成长提供了空间,不经意间已长到尺把高了。宽阔的叶片之间开满蓝色的花朵,犹如一只只蓝色蝴蝶飞舞于绿叶之间。
最喜欢马莲的还是放学或假期里喜欢在田野疯玩的我和我的伙伴们。那还是生产队那会儿,母亲和生产队的妇女们在麦子地里拿着小铲子仔细地拣拔燕麦、灰条和马刺盖等杂草,我和小伙伴们走向田野,走向一墩一墩的马莲,使出吃奶的力气,拔下一根根马莲叶,在田野里找到正在拔草的母亲,给编个水磨轮,在河滩或田野的水渠边修一条属于自己的小渠,用小石块和泥巴架起水磨轮,那马莲叶在水的冲动下,无声地转动起来。马莲磨儿在不停地转动,有的小伙伴又去马莲墩里折来一支支浅蓝色的马莲花,把那花瓣一片片揪下来,放在水渠里,花瓣随水波飘荡,犹如一条条蓝色的鱼儿在游动。中午歇息时,母亲用宽阔的马莲叶编制出会跳跃的马,只要拉动马尾巴,马的四条腿就会迈动。有会咬人的蛇,只要你把手指伸到蛇的口中,然后拉动蛇尾,手指就会被咬住。还有会跳跃的青蛙,长长的马莲垛。当又一个星期天时再来到田野,那蓝色的花朵已变成长圆形的绿色果实,果实上有六条明显的肋,沿肋缝剥开时里面布满米粒大小的白嫩嫩的种子,犹如商店玻璃铺柜里的果冻,吸引得人直流口水,吃起来却有一股苦涩味。顽童特有的好奇心迫使我们揪下一个个果实,剥开吃到嘴里,又不得不咧着嘴吐在地上。母亲说已吸满果仁,而还没变硬变黑的马莲果实烧熟后可以吃。于是在暑假里我和伙伴们背着背篼给猪挖野菜时,顺便折上一支支马莲果,回到家趁母亲做饭时,把马莲果扎成一束一束的,在灶火里烧,烧熟的马莲子依然有一股苦涩味,但淀粉含量高,可以充饥,因味道苦涩吃上一两个就不想吃。在我成长的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马莲子儿也是丰富口味不可多得的奢侈品。待又想吃去采时,那马莲的果实已长成熟了,原来乳白色的种子已变得又黑又硬。一个临近秋天的日子,原来嫩绿色的果实已变成褐色,有的已沿室背裂成3瓣,那些黑色的种子被弹到周围的草丛里。我们知道明年的草丛里会长出许多小马莲。童年和少年时代数不清的足迹留在了这片布满马莲墩的故乡田野里。
村庄外的马莲的世界更丰富多彩。18岁那年我走出村庄,走进高原森林,走进草原,走进三江源,走进柴达木,走进祁连山,走出省门、国门,看到了村庄外灿烂的植物世界。以前只在故乡田野里见到的开紫蓝花的马莲,有着庞大的家族成员,长着有共同特性却形状不一样的叶子,开着白、黄和蓝色的花,分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还发挥着重要的园林绿化作用。
开放在故乡田野的马莲花,还叫马兰花、旱蒲、马韭等,在植物分类上属于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因花瓣形如鸢鸟尾巴而得名。开在故乡田野的蓝花马莲中文学名叫马蔺。鸢尾科有80个属1800多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鸢尾科在植物界属于显花植物的一类,大多数种类有花茎,花朵颇大而色泽艳丽,花型奇特,许多种类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及人工杂交种很多,花型及色泽变化很大。属于鸢尾科的世界著名的花卉唐菖蒲原产于南非好望角,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花茎高出叶子,花色有红、黄色、紫、白、蓝等单色或复色品种,青海人只能在兰州以东的西安和南方才能看到。看后心里烫烫地想,要是青海也能栽活唐菖蒲,让唐菖蒲五颜六色的花开在河湟谷地,开在西宁,该有多美!西宁的园林专家们也在一直努力引种唐菖蒲等名贵花卉。经过多年引种栽培,唐菖蒲终于在西宁扎了根,开了花。在高原灿烂的阳光映照下开得更加绚丽。特别是鸢尾属的植物因耐旱耐寒,在高原园林绿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宁园林部门引进的德国鸢尾,株高达60厘米,叶片如剑,紫蓝色的花形如蝴蝶。
更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马莲作为野生地被植物,广泛应用于西宁市区的园林绿化。近年来西宁街道和园林绿化越来越美丽,用于绿化的园林植物也越来越丰富,那些花草们总是吸引我周末或晚饭后行走在街道人行道,看着绿化带中的一片片马莲,犹如走在故乡田野里。在西宁各条街道的绿化带和园林绿化区,都能看到一束束马莲宽阔而高大的叶片,春天伴着柳树一起发芽,最早给高原古城带来春的信息。古城人坐在柳荫下开始夏都生活时,草绿色的马莲叶间又开满充满野性的马莲花。行走在西宁街道和公园,总使人感觉到马莲在西宁绿化和美化中已形成一种全新、独特和自然的景观。
看着西宁城里的马莲,无意间总想起自己在从事青海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时,在野外看到的那些开着白花、黄花的不同种类的鸢尾花。它们长着和马莲差不多的叶子,开着不同颜色的花。西宁人生活在湟水谷地,看到的野生马莲只是在青海各地广泛分布的植株高大、叶片宽厚、开蓝花,给许多河湟人带来童年欢乐的马蔺。马莲所在的鸢尾家族的成员在中国有80多种,南方和北方都有分布。在南方因气候湿润温暖,许多鸢尾成为常绿植物,一年开两次花,结两次果。而生长在青海的鸢尾科鸢尾属植物有9种之多,因青海地域广袤,环境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区的鸢尾为适应生存环境,形成不同的生态习性。生长在东部农业区的马蔺,因气候条件较好,生长期较长,5月开花,6月结果,一直到中秋时果实才慢慢成熟。在共和盆地有白花马蔺,叶子形状和高度与蓝花马蔺一样,只是花为白色。东部脑山地区的山坡,分布着锐果鸢尾,高度只有20多厘米,叶子比马蔺细而尖,花雪青色,小儿灵巧,最明显的特征是椭圆形的果实有个喙。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遥远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分布着开黄花的卷鞘鸢尾,喜欢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石质山坡或干山坡,在可可西里只能长到20厘米,花开时花冠却能达到5厘米。为了节省开花的时间,花蕾刚从植株的基部抽出就开了,硕大的花冠遮住了芊细的植株,仿佛花是从地面钻出来的。与黄花卷鞘鸢尾相伴的是蓝花卷鞘鸢尾,它是黄花卷鞘鸢尾的变种,在没开花前枝叶和黄花卷鞘鸢尾长得很相似,难以分辨,只有它们的花开放时,才能辨认,有时黄、蓝两种紧挨在一起开放。
可可西里的生长期只有盛夏和初秋短短的一百天左右。在这一百来天里,每株花草都必须完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否则它们就完不成产生种子的任务,也就无法在可可西里繁衍生息。卷鞘鸢尾高度只有20厘米,花朵卻颇大而艳丽,花朵大可以在动物稀少的环境中招蜂引蝶,传粉受精,繁衍后代。面对强烈紫外线的辐射,只能增加体内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吸收紫外线,保护遗传基因。花瓣中的类胡萝卜素增加可使花瓣呈现黄色,花青素增加可使花瓣显露为蓝色或紫色。紫外线越强烈,花瓣中的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就越多,花瓣的颜色也就越丰富多彩,卷鞘鸢尾在可可西里开出黄色和蓝色的花,是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
许多把马莲花叫马兰花的人听着名字带兰,叶子也像兰花,以为马莲是兰花的一种,也有一定植物学常识的人以为是兰科植物,其实马莲和兰科植物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别。首先兰科植物的花朵都是外三瓣,分别为两副瓣,一主瓣,内三瓣,分别为两棒瓣、一舌瓣,而马莲的花犹如鸢子的尾巴,其次两者的根不一样,兰科植物都是肉质根,犹如中药天麻、佛手参等,而马莲,包括鸢尾科所有植物都是须根。
高原上马莲家族的成员们以植物特有的方式带给人们童年的快乐,也开出花的灿烂。古城人盼望着那些长着不同叶形、开着白花、黄花和常绿的马莲家族的成员们走进西宁古城,在西宁形成一个五彩缤纷的马莲世界。
最喜欢马莲的还是放学或假期里喜欢在田野疯玩的我和我的伙伴们。那还是生产队那会儿,母亲和生产队的妇女们在麦子地里拿着小铲子仔细地拣拔燕麦、灰条和马刺盖等杂草,我和小伙伴们走向田野,走向一墩一墩的马莲,使出吃奶的力气,拔下一根根马莲叶,在田野里找到正在拔草的母亲,给编个水磨轮,在河滩或田野的水渠边修一条属于自己的小渠,用小石块和泥巴架起水磨轮,那马莲叶在水的冲动下,无声地转动起来。马莲磨儿在不停地转动,有的小伙伴又去马莲墩里折来一支支浅蓝色的马莲花,把那花瓣一片片揪下来,放在水渠里,花瓣随水波飘荡,犹如一条条蓝色的鱼儿在游动。中午歇息时,母亲用宽阔的马莲叶编制出会跳跃的马,只要拉动马尾巴,马的四条腿就会迈动。有会咬人的蛇,只要你把手指伸到蛇的口中,然后拉动蛇尾,手指就会被咬住。还有会跳跃的青蛙,长长的马莲垛。当又一个星期天时再来到田野,那蓝色的花朵已变成长圆形的绿色果实,果实上有六条明显的肋,沿肋缝剥开时里面布满米粒大小的白嫩嫩的种子,犹如商店玻璃铺柜里的果冻,吸引得人直流口水,吃起来却有一股苦涩味。顽童特有的好奇心迫使我们揪下一个个果实,剥开吃到嘴里,又不得不咧着嘴吐在地上。母亲说已吸满果仁,而还没变硬变黑的马莲果实烧熟后可以吃。于是在暑假里我和伙伴们背着背篼给猪挖野菜时,顺便折上一支支马莲果,回到家趁母亲做饭时,把马莲果扎成一束一束的,在灶火里烧,烧熟的马莲子依然有一股苦涩味,但淀粉含量高,可以充饥,因味道苦涩吃上一两个就不想吃。在我成长的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马莲子儿也是丰富口味不可多得的奢侈品。待又想吃去采时,那马莲的果实已长成熟了,原来乳白色的种子已变得又黑又硬。一个临近秋天的日子,原来嫩绿色的果实已变成褐色,有的已沿室背裂成3瓣,那些黑色的种子被弹到周围的草丛里。我们知道明年的草丛里会长出许多小马莲。童年和少年时代数不清的足迹留在了这片布满马莲墩的故乡田野里。
村庄外的马莲的世界更丰富多彩。18岁那年我走出村庄,走进高原森林,走进草原,走进三江源,走进柴达木,走进祁连山,走出省门、国门,看到了村庄外灿烂的植物世界。以前只在故乡田野里见到的开紫蓝花的马莲,有着庞大的家族成员,长着有共同特性却形状不一样的叶子,开着白、黄和蓝色的花,分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还发挥着重要的园林绿化作用。
开放在故乡田野的马莲花,还叫马兰花、旱蒲、马韭等,在植物分类上属于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因花瓣形如鸢鸟尾巴而得名。开在故乡田野的蓝花马莲中文学名叫马蔺。鸢尾科有80个属1800多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鸢尾科在植物界属于显花植物的一类,大多数种类有花茎,花朵颇大而色泽艳丽,花型奇特,许多种类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及人工杂交种很多,花型及色泽变化很大。属于鸢尾科的世界著名的花卉唐菖蒲原产于南非好望角,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花茎高出叶子,花色有红、黄色、紫、白、蓝等单色或复色品种,青海人只能在兰州以东的西安和南方才能看到。看后心里烫烫地想,要是青海也能栽活唐菖蒲,让唐菖蒲五颜六色的花开在河湟谷地,开在西宁,该有多美!西宁的园林专家们也在一直努力引种唐菖蒲等名贵花卉。经过多年引种栽培,唐菖蒲终于在西宁扎了根,开了花。在高原灿烂的阳光映照下开得更加绚丽。特别是鸢尾属的植物因耐旱耐寒,在高原园林绿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宁园林部门引进的德国鸢尾,株高达60厘米,叶片如剑,紫蓝色的花形如蝴蝶。
更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马莲作为野生地被植物,广泛应用于西宁市区的园林绿化。近年来西宁街道和园林绿化越来越美丽,用于绿化的园林植物也越来越丰富,那些花草们总是吸引我周末或晚饭后行走在街道人行道,看着绿化带中的一片片马莲,犹如走在故乡田野里。在西宁各条街道的绿化带和园林绿化区,都能看到一束束马莲宽阔而高大的叶片,春天伴着柳树一起发芽,最早给高原古城带来春的信息。古城人坐在柳荫下开始夏都生活时,草绿色的马莲叶间又开满充满野性的马莲花。行走在西宁街道和公园,总使人感觉到马莲在西宁绿化和美化中已形成一种全新、独特和自然的景观。
看着西宁城里的马莲,无意间总想起自己在从事青海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时,在野外看到的那些开着白花、黄花的不同种类的鸢尾花。它们长着和马莲差不多的叶子,开着不同颜色的花。西宁人生活在湟水谷地,看到的野生马莲只是在青海各地广泛分布的植株高大、叶片宽厚、开蓝花,给许多河湟人带来童年欢乐的马蔺。马莲所在的鸢尾家族的成员在中国有80多种,南方和北方都有分布。在南方因气候湿润温暖,许多鸢尾成为常绿植物,一年开两次花,结两次果。而生长在青海的鸢尾科鸢尾属植物有9种之多,因青海地域广袤,环境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区的鸢尾为适应生存环境,形成不同的生态习性。生长在东部农业区的马蔺,因气候条件较好,生长期较长,5月开花,6月结果,一直到中秋时果实才慢慢成熟。在共和盆地有白花马蔺,叶子形状和高度与蓝花马蔺一样,只是花为白色。东部脑山地区的山坡,分布着锐果鸢尾,高度只有20多厘米,叶子比马蔺细而尖,花雪青色,小儿灵巧,最明显的特征是椭圆形的果实有个喙。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遥远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分布着开黄花的卷鞘鸢尾,喜欢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石质山坡或干山坡,在可可西里只能长到20厘米,花开时花冠却能达到5厘米。为了节省开花的时间,花蕾刚从植株的基部抽出就开了,硕大的花冠遮住了芊细的植株,仿佛花是从地面钻出来的。与黄花卷鞘鸢尾相伴的是蓝花卷鞘鸢尾,它是黄花卷鞘鸢尾的变种,在没开花前枝叶和黄花卷鞘鸢尾长得很相似,难以分辨,只有它们的花开放时,才能辨认,有时黄、蓝两种紧挨在一起开放。
可可西里的生长期只有盛夏和初秋短短的一百天左右。在这一百来天里,每株花草都必须完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否则它们就完不成产生种子的任务,也就无法在可可西里繁衍生息。卷鞘鸢尾高度只有20厘米,花朵卻颇大而艳丽,花朵大可以在动物稀少的环境中招蜂引蝶,传粉受精,繁衍后代。面对强烈紫外线的辐射,只能增加体内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吸收紫外线,保护遗传基因。花瓣中的类胡萝卜素增加可使花瓣呈现黄色,花青素增加可使花瓣显露为蓝色或紫色。紫外线越强烈,花瓣中的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就越多,花瓣的颜色也就越丰富多彩,卷鞘鸢尾在可可西里开出黄色和蓝色的花,是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
许多把马莲花叫马兰花的人听着名字带兰,叶子也像兰花,以为马莲是兰花的一种,也有一定植物学常识的人以为是兰科植物,其实马莲和兰科植物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别。首先兰科植物的花朵都是外三瓣,分别为两副瓣,一主瓣,内三瓣,分别为两棒瓣、一舌瓣,而马莲的花犹如鸢子的尾巴,其次两者的根不一样,兰科植物都是肉质根,犹如中药天麻、佛手参等,而马莲,包括鸢尾科所有植物都是须根。
高原上马莲家族的成员们以植物特有的方式带给人们童年的快乐,也开出花的灿烂。古城人盼望着那些长着不同叶形、开着白花、黄花和常绿的马莲家族的成员们走进西宁古城,在西宁形成一个五彩缤纷的马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