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历史教学以新课标为指导,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改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都应在科学理念和创新思维的指导下,结合实际学习情况,推动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变革,构建科学、高效的历史课堂,为新课改深入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初中历史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实践,从巧妙设置历史问题、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健全评价机制四个维度入手,全面分析了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具体策略。
一、巧妙设置历史问题,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问题的巧妙设置和提出,能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和状态,使学生转向主动、深入的学习、探究。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重视历史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要点知识,结合学生的认识和思考,设计出具有启发性、开放性、趣味性的问题,创设出充满悬念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主动对问题及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
例如,在讲授“两汉经济发展”课程时,这节课程内容是使学生掌握两汉时期手工业、农业、商业发展的表现。所以,上课后,笔者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简单了解两汉经济发展过程。接着,笔者在该教材中设置了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解析教材,问题如下:除了治理黄河外,还有其它水利工程建设吗?什么农具出现在农业发展中?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的目的何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思考边分析教材内容,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促进学生知识理解
历史知识比较复杂,而且非常抽象,学生往往不能通过思维和教师的语言进行讲解、板书板书对知识有直接而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尝试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合理、巧妙地运用先进的历史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辅助历史教学,对历史知识进行信息化、动态化的加工和处理,创造出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转换,增进学生知识理解。
例如,在讲授“三国鼎立”时,学生对三国时期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课程开始后,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以影视资料介绍课程内容。笔者打开多媒体后,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视频上,这时笔者又结合视频介绍了本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三国鼎立的形成因素,让学生详细了解历史的真实情况。
三、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发展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层,避免学生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思维层次、知识结构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优、中、差三个不同层次,进而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提出差异化教学要求,实施针对性教学、应用多元化教学评价等,去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去促进学生共同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教授“经济重心南移”课程中,笔者运用了分层教学法。首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方法,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要求C层次学生说出宋代比较著名的商业城市、指导经济重心南移发生在南宋的这一点;要求B层次学生能够在完成C层次学生任务的基础上,列举出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的表现;要求A层次学生能够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并能够分析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形成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
四、健全评价机制,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判断和反馈,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依据。所以,历史教师必须更加关注和重视课堂评价,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具体地说,教师应改变以往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单一模式,采取多元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从而评价中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建立强大的学习自信心,最终帮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和提升。例如,在“两漢经济发展”一课教学中,笔者优化了课堂评价环节。如,笔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具体表现,让学生感受被表扬的快乐,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也会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各学科课堂教学要适应新任务、新要求,更要发挥其应用的功能与价值,全面地改变和提升。因此,可以说,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必须把握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和本质要求,并结合实际学情,展开积极主动的探索,以实现创新策略的运用,从而推进历史教学的转型、创新,提升历史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敬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8(32):64-66.
[2]陆琴芬.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3.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初中历史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实践,从巧妙设置历史问题、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健全评价机制四个维度入手,全面分析了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具体策略。
一、巧妙设置历史问题,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问题的巧妙设置和提出,能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和状态,使学生转向主动、深入的学习、探究。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重视历史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要点知识,结合学生的认识和思考,设计出具有启发性、开放性、趣味性的问题,创设出充满悬念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主动对问题及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
例如,在讲授“两汉经济发展”课程时,这节课程内容是使学生掌握两汉时期手工业、农业、商业发展的表现。所以,上课后,笔者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简单了解两汉经济发展过程。接着,笔者在该教材中设置了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解析教材,问题如下:除了治理黄河外,还有其它水利工程建设吗?什么农具出现在农业发展中?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的目的何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思考边分析教材内容,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促进学生知识理解
历史知识比较复杂,而且非常抽象,学生往往不能通过思维和教师的语言进行讲解、板书板书对知识有直接而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尝试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合理、巧妙地运用先进的历史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辅助历史教学,对历史知识进行信息化、动态化的加工和处理,创造出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转换,增进学生知识理解。
例如,在讲授“三国鼎立”时,学生对三国时期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课程开始后,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以影视资料介绍课程内容。笔者打开多媒体后,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视频上,这时笔者又结合视频介绍了本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三国鼎立的形成因素,让学生详细了解历史的真实情况。
三、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发展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层,避免学生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思维层次、知识结构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优、中、差三个不同层次,进而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提出差异化教学要求,实施针对性教学、应用多元化教学评价等,去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去促进学生共同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教授“经济重心南移”课程中,笔者运用了分层教学法。首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方法,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要求C层次学生说出宋代比较著名的商业城市、指导经济重心南移发生在南宋的这一点;要求B层次学生能够在完成C层次学生任务的基础上,列举出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的表现;要求A层次学生能够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并能够分析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形成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
四、健全评价机制,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判断和反馈,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依据。所以,历史教师必须更加关注和重视课堂评价,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具体地说,教师应改变以往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单一模式,采取多元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从而评价中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建立强大的学习自信心,最终帮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和提升。例如,在“两漢经济发展”一课教学中,笔者优化了课堂评价环节。如,笔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具体表现,让学生感受被表扬的快乐,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也会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各学科课堂教学要适应新任务、新要求,更要发挥其应用的功能与价值,全面地改变和提升。因此,可以说,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必须把握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和本质要求,并结合实际学情,展开积极主动的探索,以实现创新策略的运用,从而推进历史教学的转型、创新,提升历史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敬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8(32):64-66.
[2]陆琴芬.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