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间是一把刻刀,为文明刻下岁月的痕迹。古老国度的一砖一瓦都在讲述尘封的历史。《故宫100》是央视推出的一部历史性题材纪录片,共100集,每集时长在六分钟左右。此部篇幅短小的纪录片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短篇幅又具有怎样的播出优势,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纪录片 《故宫100》 审美
一、纪录片美学
1、画面及文本之美
感官刺激和视觉享受是当代观众对影像的主导需求,画面的精雕细琢有利于吸引观众。摄影、光线、构图、音乐及画面的剪辑节奏,共同搭建起《故宫100》的审美内涵。
《故宫100》全篇100集采用统一的摄影风格,以运动镜头为主,大量采用推、拉、摇、移的动态镜头,配合轨道、摇臂等摄影运动器具,建筑、器物等静物被鲜活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这是由所展现的静物主体所决定的,运动的镜头可以使静止的物体呈现出动态美、避免僵化的视觉效果。在拍摄过程中,大量采用逐格镜头,风卷云舒,四季光影变化营造出唯美的视觉冲击力。运动镜头的大量使用,也是世界其它同类题材纪录片的惯用手法。
画面构图具有形式美感,总体构图呈现对称和规整的感觉。这种构图设计展现出故宫的大气磅礴,与这座千年宫殿的气质相符合。画面用光经过精心设计,突出光影对比及明暗变化,十分考究。以电影的制作方式来对纪录片的用光镜头进行雕琢,很多建筑物都是同一景别角度,用四季不同的画面进行叠化,时间就在这一静一动中流转开来。自然光多利用清晨和傍晚的天光时刻进行拍摄,以追求环境镜头的画面层次。室内和静物的拍摄则全部采用人造光源,将玉器的玲珑剔透或金属器具的厚重质感最大限度地进行展现。
故宫所经历的风雨,是值得穷尽笔墨来书写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单纯凭借影像进行叙事,很难讲述清楚历史事件的原委。在这种情况下,解说词一方面介绍故宫的历史故事,对历史文物进行说明性的介绍。另一方面,写作语言充满诗情、诗意,看似很感性的文字,实则将历史的沉淀和对过去的沉思融入其中。如解说词中的一句,“中,天地万物最神秘的那个点,静与动、爱与恨、进与退、治与乱,大千世界的平衡就决定在某个微小的点上。”京城之“中”、中国之“中”、华夏之“中”,一言而涵。
2、虚构情境之美
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美学样式,有着丰富的意涵。①一座饱受历史沧桑的宫殿,单纯凭借对建筑和历史文物的拍摄是无法串连起一个完整的叙事线索的。《故宫100》的叙事策略是尽可能恢复历史故事的原本面貌,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采用适当的虚构手段,进行拍摄。虚构的桥段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历史故事的回顾中,皇帝的身影,大臣的脚步,妃子的婀娜,宫内重要的节日、皇家的庆典等,都通过演员的出演还原当时的历史面貌,体现历史的美感。如《皇帝归宿》一集中,开篇是古代元宵节热闹的街道,放烟花的孩子和充满节日气氛的灯笼,镜头蒙太奇转场后是道光皇帝在写遗诏。
《故宫100》沿用《故宫》叙事方式,一方面解读历史,恢复原貌;另一方面,在艺术创作的同时,重构故宫。空间是真实存在的,通过虚构扮演的手段,在过去的时间节点上将所发生的故事呈现出来,是虚构表现的一个美学手段。
创作者在对故宫的实景拍摄中,通过“情景再现”等虚构手法,在建筑的、凝固的、遗存的空间中“活化”了历史,使历史的时间重新又流淌在我们的眼前。几乎所有的“搬演”镜头,创作者都进行了虚化、模糊化(影像模糊、表现模糊)的处理,使观众很清晰地明了叙事的主线与虚构手段的辅助地位。通过搬演人物的动作细节,复现当年的场面、气氛,使纪录片的虚构表意以自身的形象性、丰富性与历史事实的叙事融合、并进,充分发挥出了纪录片虚构表意的功能。以多纬度的表现手法,步步逼近史实。同时,创作者通过一些场景的铺陈、渲染,通过一些镜头的设计、剪辑、特写的运用,使观众感受着当年的情景。②
二、纪录片文化
1、普及历史文化
广义的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种层次。纪录影像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其本身也包含着物质层面、理论体系和精神内核这三个层次。它的物质层面是指纪录的技术依托及由此带来的表现手段等;其理论体系是指其艺术观点和艺术主张;精神内核则是其体现的思维方式、人生体验、审美选择等。③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切入,借助一座宫殿,探寻中华文明的缩影是此部纪录片的文化定位,文化价值在此得到凸显。
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是中国纪录片参与国际竞争所特有的文化资源,也是纪录片最能感染观众,打动观众的地方。电视纪录片在具体叙事中,编导充分发挥电视纪录片的影像语言的特点和魅力,将民族文化转变为具体可感的物象,使一个个承载着文化信息的事物呈现出自身的文化蕴含。
如在《至大无外》一集中对“紫禁城”名字由来的解读,对“廷院”从古至今的演变形式进行介绍,由此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相互关怀、照应和守望的伦理价值和亲情。又如《四面玲珑》中,详尽描述了故宫角楼的搭建,介绍角楼的由来及我国古典的建筑文化。《故宫100》每集一个主题,四字为一个题目,每一集展现的都是一次文化之旅,所介绍的涵盖了人物、地名、建筑、字画、传说等。从一砖一瓦如何搭建起世间罕见的宫殿到一草一木见证过多少人的身世沉浮,都随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被讲述。宫廷器具是如何制造的,诗词骈赋是由谁书写的,历史王朝的更迭经历了哪些波折,无一不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2、故事讲述文化
纪录片虽然以纪录为宗旨,再现为目的,但许多纪录片为了能够吸引观众都经常使用故事化的手法,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以增强其可视性。④《故宫100》通过一个个简短的小故事将历史文化展现出来,既有内涵又不失趣味。大多数故事都是有详细考证的记载,虽然出于正史,但是故事的情节性和文化性都很深刻。如《深宫传说》中所讲述的一个故事,嘉靖年间,皇帝居所要放置二十七张床,由这一悬念开头引出故事,讲述了一个十几名宫女刺杀皇帝的命案。“嘉靖住进紫禁城十几年后,京城发生了一件惊天大案。十几名宫女合谋刺杀皇帝,史称壬寅宫变。据记嘉靖沉迷炼丹术,手段神秘而残酷,给身边宫女带来性命之忧,宫女们不堪忍受,终于铤而走险。”特殊的居所设计和扣人心弦的故事,非常吸引观众。也从一个侧面揭示君王应以爱民为本,体恤民生便是爱护自身的道理。
【关键词】纪录片 《故宫100》 审美
一、纪录片美学
1、画面及文本之美
感官刺激和视觉享受是当代观众对影像的主导需求,画面的精雕细琢有利于吸引观众。摄影、光线、构图、音乐及画面的剪辑节奏,共同搭建起《故宫100》的审美内涵。
《故宫100》全篇100集采用统一的摄影风格,以运动镜头为主,大量采用推、拉、摇、移的动态镜头,配合轨道、摇臂等摄影运动器具,建筑、器物等静物被鲜活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这是由所展现的静物主体所决定的,运动的镜头可以使静止的物体呈现出动态美、避免僵化的视觉效果。在拍摄过程中,大量采用逐格镜头,风卷云舒,四季光影变化营造出唯美的视觉冲击力。运动镜头的大量使用,也是世界其它同类题材纪录片的惯用手法。
画面构图具有形式美感,总体构图呈现对称和规整的感觉。这种构图设计展现出故宫的大气磅礴,与这座千年宫殿的气质相符合。画面用光经过精心设计,突出光影对比及明暗变化,十分考究。以电影的制作方式来对纪录片的用光镜头进行雕琢,很多建筑物都是同一景别角度,用四季不同的画面进行叠化,时间就在这一静一动中流转开来。自然光多利用清晨和傍晚的天光时刻进行拍摄,以追求环境镜头的画面层次。室内和静物的拍摄则全部采用人造光源,将玉器的玲珑剔透或金属器具的厚重质感最大限度地进行展现。
故宫所经历的风雨,是值得穷尽笔墨来书写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单纯凭借影像进行叙事,很难讲述清楚历史事件的原委。在这种情况下,解说词一方面介绍故宫的历史故事,对历史文物进行说明性的介绍。另一方面,写作语言充满诗情、诗意,看似很感性的文字,实则将历史的沉淀和对过去的沉思融入其中。如解说词中的一句,“中,天地万物最神秘的那个点,静与动、爱与恨、进与退、治与乱,大千世界的平衡就决定在某个微小的点上。”京城之“中”、中国之“中”、华夏之“中”,一言而涵。
2、虚构情境之美
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美学样式,有着丰富的意涵。①一座饱受历史沧桑的宫殿,单纯凭借对建筑和历史文物的拍摄是无法串连起一个完整的叙事线索的。《故宫100》的叙事策略是尽可能恢复历史故事的原本面貌,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采用适当的虚构手段,进行拍摄。虚构的桥段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历史故事的回顾中,皇帝的身影,大臣的脚步,妃子的婀娜,宫内重要的节日、皇家的庆典等,都通过演员的出演还原当时的历史面貌,体现历史的美感。如《皇帝归宿》一集中,开篇是古代元宵节热闹的街道,放烟花的孩子和充满节日气氛的灯笼,镜头蒙太奇转场后是道光皇帝在写遗诏。
《故宫100》沿用《故宫》叙事方式,一方面解读历史,恢复原貌;另一方面,在艺术创作的同时,重构故宫。空间是真实存在的,通过虚构扮演的手段,在过去的时间节点上将所发生的故事呈现出来,是虚构表现的一个美学手段。
创作者在对故宫的实景拍摄中,通过“情景再现”等虚构手法,在建筑的、凝固的、遗存的空间中“活化”了历史,使历史的时间重新又流淌在我们的眼前。几乎所有的“搬演”镜头,创作者都进行了虚化、模糊化(影像模糊、表现模糊)的处理,使观众很清晰地明了叙事的主线与虚构手段的辅助地位。通过搬演人物的动作细节,复现当年的场面、气氛,使纪录片的虚构表意以自身的形象性、丰富性与历史事实的叙事融合、并进,充分发挥出了纪录片虚构表意的功能。以多纬度的表现手法,步步逼近史实。同时,创作者通过一些场景的铺陈、渲染,通过一些镜头的设计、剪辑、特写的运用,使观众感受着当年的情景。②
二、纪录片文化
1、普及历史文化
广义的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种层次。纪录影像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其本身也包含着物质层面、理论体系和精神内核这三个层次。它的物质层面是指纪录的技术依托及由此带来的表现手段等;其理论体系是指其艺术观点和艺术主张;精神内核则是其体现的思维方式、人生体验、审美选择等。③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切入,借助一座宫殿,探寻中华文明的缩影是此部纪录片的文化定位,文化价值在此得到凸显。
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是中国纪录片参与国际竞争所特有的文化资源,也是纪录片最能感染观众,打动观众的地方。电视纪录片在具体叙事中,编导充分发挥电视纪录片的影像语言的特点和魅力,将民族文化转变为具体可感的物象,使一个个承载着文化信息的事物呈现出自身的文化蕴含。
如在《至大无外》一集中对“紫禁城”名字由来的解读,对“廷院”从古至今的演变形式进行介绍,由此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相互关怀、照应和守望的伦理价值和亲情。又如《四面玲珑》中,详尽描述了故宫角楼的搭建,介绍角楼的由来及我国古典的建筑文化。《故宫100》每集一个主题,四字为一个题目,每一集展现的都是一次文化之旅,所介绍的涵盖了人物、地名、建筑、字画、传说等。从一砖一瓦如何搭建起世间罕见的宫殿到一草一木见证过多少人的身世沉浮,都随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被讲述。宫廷器具是如何制造的,诗词骈赋是由谁书写的,历史王朝的更迭经历了哪些波折,无一不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2、故事讲述文化
纪录片虽然以纪录为宗旨,再现为目的,但许多纪录片为了能够吸引观众都经常使用故事化的手法,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以增强其可视性。④《故宫100》通过一个个简短的小故事将历史文化展现出来,既有内涵又不失趣味。大多数故事都是有详细考证的记载,虽然出于正史,但是故事的情节性和文化性都很深刻。如《深宫传说》中所讲述的一个故事,嘉靖年间,皇帝居所要放置二十七张床,由这一悬念开头引出故事,讲述了一个十几名宫女刺杀皇帝的命案。“嘉靖住进紫禁城十几年后,京城发生了一件惊天大案。十几名宫女合谋刺杀皇帝,史称壬寅宫变。据记嘉靖沉迷炼丹术,手段神秘而残酷,给身边宫女带来性命之忧,宫女们不堪忍受,终于铤而走险。”特殊的居所设计和扣人心弦的故事,非常吸引观众。也从一个侧面揭示君王应以爱民为本,体恤民生便是爱护自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