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自任教以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一直研究和探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教学模式。基础学科探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保证教学的高质量。要做到“负担轻”,就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加大课堂容量和密度,树立课堂上随堂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为此,我常常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坚持教改、教研、科研一体化,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研究启发式、探究式教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发挥课堂最大效益。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此总结一下:
一、教学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1.参与社会竞争的需要。在社会激烈竞争下,一间学校如何求得生存、求得发展?教学质量就是生命线。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用我们创造性的工作,办出自己的特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家长和学生的愿望。我校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很多都是留守儿童,隔代抚养,来源复杂,许多家长由于外出工作繁忙,常年不回家几次,无暇顾及孩子,只要求学校管好孩子“别出事”,这就造成我校的教育教学责任更大。随着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不出事”,而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考上理想的高中,读上如意的大学。随着良好的校风校纪形成,不仅优秀学生勤奋好学,而且问题学生也期盼进步。家长的希望、学生的期盼给我们提山了严峻的课题——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家长放心、学生满意?因此,做好培优转差,促中间工作就是我们攻关重点。
3.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初中教育的目的由向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和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转变为“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各级各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的公民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教育目的的转变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我们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我們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防差、转差”,而且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4.我校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我校开发了综合能力课程、个性特长课程并纳入课程计划,排进课程表。探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教学模式,就是要确保学生学好基础学科课程,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基础,进行综合能力课和个性特长课的学习和研究。
二、教学模式探索的途径
在“负担轻、质量高”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我们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并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主要的方式是师生全员参与。
1.全体教师参与“负担轻、质量高”教学模式方案的制定。
2.全体教师根据个人对方案的理解,独立设计教学方案,人人上研究课,及时总结。
3.综合集体智慧,骨干教师就不同课型上示范课,再总结、提炼为同课型的模式雏形。
4.所有师生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5.从评价中找经验,从经验中找规律,让教学模式经得起实践检验。
三、教学模式探究举例
下面介绍一下以练习课“忆·讲·练·测”的四题组教学模式。与忆、讲、练、测相对应的题组分别是复习题组、教练题组、巩固题组、检测题组。
1.忆:学生通过完成“复习题组”,回顾基本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法则、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这组题的题量可根据内容灵活确定,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解决的,并且所花的时间不宜太长。
2.讲:教师精心设计“教练题组”,揉和知识、解决技巧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这组题题型要尽可能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典型习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习题课的关键部分,这里的“讲”,不单指教师的讲解,也包括学生解决问题的表述,给机会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陈述能力,综合概况能力。
例如:在“三角形、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习题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题目:如下图一,在梯形ABCD中,AB∥CD,以AD、AC为边作□ACED.DC延长线交EB于F。求证:EF=FB。此题先由学生讨论,相互启发,拓宽证题思路,通过添加辅助线(见下列图二~图五))找到四种不同证法;教师再补充归纳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构造三角形中位线,或梯形中位线,或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等。
3.练:这是为深化知识、巩固提高、提炼方法而编制的一组“巩固题组”。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来回巡视提示,给问题生更多的照顾,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拓宽,根据现场情况实时进行个别指导,发现妙解实例还可以放在多媒体平台演示,让大家了解这题的多样化解法,揭示问题解法的奥秘。这样做,不但表扬了这个学生,同时其他学生也会大受鼓舞,也会想方设法向这个方向发展尝试,希望自己成功,那么我们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有时还可以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规律,使知识结构系统化,这是习题课的重头戏。
4.测:为要全面,细致地获得反馈信息而设计一组“检测题组”,这组题的难度应略小于教练题组和巩固题组,并要有一定的梯度。如果学生训练有方或课堂时间充裕,最好当堂评价,及时反馈。
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题组为形式,以练习为主线,以“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思维能力为目的,通过解决逐步加深的问题,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培养独立思考、创造思维的能力。
一、教学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1.参与社会竞争的需要。在社会激烈竞争下,一间学校如何求得生存、求得发展?教学质量就是生命线。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用我们创造性的工作,办出自己的特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家长和学生的愿望。我校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很多都是留守儿童,隔代抚养,来源复杂,许多家长由于外出工作繁忙,常年不回家几次,无暇顾及孩子,只要求学校管好孩子“别出事”,这就造成我校的教育教学责任更大。随着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不出事”,而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考上理想的高中,读上如意的大学。随着良好的校风校纪形成,不仅优秀学生勤奋好学,而且问题学生也期盼进步。家长的希望、学生的期盼给我们提山了严峻的课题——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家长放心、学生满意?因此,做好培优转差,促中间工作就是我们攻关重点。
3.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初中教育的目的由向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和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转变为“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各级各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的公民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教育目的的转变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我们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我們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我们不仅要“防差、转差”,而且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4.我校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我校开发了综合能力课程、个性特长课程并纳入课程计划,排进课程表。探索“负担轻、质量高”的教学模式,就是要确保学生学好基础学科课程,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基础,进行综合能力课和个性特长课的学习和研究。
二、教学模式探索的途径
在“负担轻、质量高”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我们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并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主要的方式是师生全员参与。
1.全体教师参与“负担轻、质量高”教学模式方案的制定。
2.全体教师根据个人对方案的理解,独立设计教学方案,人人上研究课,及时总结。
3.综合集体智慧,骨干教师就不同课型上示范课,再总结、提炼为同课型的模式雏形。
4.所有师生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5.从评价中找经验,从经验中找规律,让教学模式经得起实践检验。
三、教学模式探究举例
下面介绍一下以练习课“忆·讲·练·测”的四题组教学模式。与忆、讲、练、测相对应的题组分别是复习题组、教练题组、巩固题组、检测题组。
1.忆:学生通过完成“复习题组”,回顾基本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法则、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这组题的题量可根据内容灵活确定,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解决的,并且所花的时间不宜太长。
2.讲:教师精心设计“教练题组”,揉和知识、解决技巧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这组题题型要尽可能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典型习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习题课的关键部分,这里的“讲”,不单指教师的讲解,也包括学生解决问题的表述,给机会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陈述能力,综合概况能力。
例如:在“三角形、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习题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题目:如下图一,在梯形ABCD中,AB∥CD,以AD、AC为边作□ACED.DC延长线交EB于F。求证:EF=FB。此题先由学生讨论,相互启发,拓宽证题思路,通过添加辅助线(见下列图二~图五))找到四种不同证法;教师再补充归纳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构造三角形中位线,或梯形中位线,或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等。
3.练:这是为深化知识、巩固提高、提炼方法而编制的一组“巩固题组”。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来回巡视提示,给问题生更多的照顾,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拓宽,根据现场情况实时进行个别指导,发现妙解实例还可以放在多媒体平台演示,让大家了解这题的多样化解法,揭示问题解法的奥秘。这样做,不但表扬了这个学生,同时其他学生也会大受鼓舞,也会想方设法向这个方向发展尝试,希望自己成功,那么我们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有时还可以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规律,使知识结构系统化,这是习题课的重头戏。
4.测:为要全面,细致地获得反馈信息而设计一组“检测题组”,这组题的难度应略小于教练题组和巩固题组,并要有一定的梯度。如果学生训练有方或课堂时间充裕,最好当堂评价,及时反馈。
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题组为形式,以练习为主线,以“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思维能力为目的,通过解决逐步加深的问题,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培养独立思考、创造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