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在于先行 表达在于创新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digy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在教师眼中,是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和激发幼儿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对于幼儿来说,却只是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无声的语言。作为新一代幼儿教师要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蕴涵的基本理念运用到实际的美术教学活动中。陶行知告诉我们:“教育即生活。”幼儿是生活的主角,铭记“美术活动要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强调美术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能深入领会并在实施中进行贯彻,那真正的改革就开始了。
  关键词:幼儿生活;美术教育观念;以人为本
  一、转变幼儿美术教育观念——开启我困顿解惑的旅程
  在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由苏州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徐海鸥先生《谈美术教学总思路的把握》的讲座,也开始了我解惑的旅程。他参加了近几年来的美术教学改革,但是他很坦诚地告诉我们,这几年的改革是不成功的,不追求在美术教学第一线教师教学思路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一味地改革只会让美术教师感到困惑,到底要怎么样来开展我们的美术教学活动呢?徐海鸥老师认为我们传统的教育对美术不重视,学生接受美术教育最多的机会是幼儿园和小学,中学的美术教育变得可有可无。这样的现状是很可悲的。所以我们要转变我们的美术教学观念,解放幼儿的双眼和双手,培养幼儿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二、放慢脚步,让幼儿在绘畫世界中自由地表达
  1.在开展一个以“花”为主题的活动中,请幼儿观察一盆花然后画,幼儿的侧重点是花的大小。第二次活动,还是这盆花,但是让幼儿在不同方向观察,再画,这时有的幼儿发现了花的不同“视角”。第三次用相机拍摄花的不同视角,让幼儿在平面中观察再画。第四次让幼儿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感受作品中的变化。第五次让幼儿自由地创作。从花的不同角度去教学,让幼儿有自己的观察视角和想法,在美术教学中要做更多的思考和前期准备,选取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绘画素材,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一定能在美术教学中得到提高。
  2.在现代美术教育模式中要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去表达,通过多种材料的运用来进行作品创作。这可以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绘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趣味性。我开展过一个《替换想象画》的美术活动,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再让幼儿运用作画的方式自由想象将五官用各种物体来替换;作品展示中幼儿的作品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每个人的作品都有独特的想象力,通过各种作画方式提高他们的作画兴趣、动手能力和自主能力。
  三、引导幼儿从生活中获取、提炼、再创经验
  1.我们美术教学中应尽量从生活中选材,很多著名的画家作品看似复杂,但他们的画大都来源于大自然、来源于生活;我们很多教师都已逐渐摆脱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采用多种作画方式:如《蔬菜印画》《瓶盖印画》等等。如在《蔬菜印画》活动中我准备了多种的蔬菜(藕、萝卜等它们具有自然的花纹)通过准备再将蔬菜切成各种形状(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让幼儿在人手一份的花裙子上印上美丽的图案,这样通过多种材料的运用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使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下创作出不同的作品。
  2.幼儿生活经验有那么大的作用,那作为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去引导幼儿获得经验。如当教幼儿画“雨”时,我先通过观察让他们感知雨天的天空是灰色的,雨滴落下来时大小不一,画的线条也是不一样的。大雨是“哗啦啦”小雨是“淅沥沥”,引导幼儿可以把当天的心情通过画雨来表达。不管幼儿当时的心情是快乐或是悲伤,如果能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出来,这个绘画活动就是成功的。
  3.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幼儿美术教育来源于幼儿每天生活的大自然环境中,是对这一切事物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所以树立幼儿的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幼儿的生活经验获得多靠直觉行动,是瞬间的、变幻的,而且很难用绘画的形式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因此,作为教师可通过情景讲述、讨论、回忆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再用提问、暗示、隐喻、联想等手段刺激幼儿的思维,以激活幼儿内在的创作潜力,充分调动其原本存在的情感因素,鼓励他们用美术符号表现出来。
  总之,我们一直认为自主性美术活动就是孩子想画什么,老师始终持肯定的态度。我们认为这样就是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发挥了孩子的创造力,培养了孩子绘画的积极性。而更多时候,孩子们更愿意通过美术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 当看到孩子面对一张画面凌乱、连起码的线条都很潦草的画面侃侃而谈时,我们对自己的做法终于有了一丝怀疑和疑虑。但是我想说:放下那一丝丝的犹豫,把生活中的一切美好还给孩子,让我们耐下心,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黄多芬.探析绘本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14(2).
  [2]崔书娟.如何创新幼儿美术教育[J].文学教育(下),2015(8).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话同样如此。语文学习中的作文至关重要。如何让孩子学会写作呢?从以教材为凭借、以生活为源泉两方面来论述,在语文教材中可以仿写句式、续编课文,而在生活中可以通过游戏、绘画、活动等方式,培植学生“想写”的意识,激发学生“乐写”的兴趣,培养学生“会写”“善写”的能力,让学生的生活处处充满写话素材。  关键词:写话素材;低年级;乐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话同样如此。语文学习中的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务工人员的增多,出现了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远离家乡到城市务工。孩子被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看管,人们把这个群体称为留守儿童。现在,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能漠视的大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关注;健康成长  有那么一群儿童,每天在家盼望着父母的归来;有那么一群儿童,看着照片里父母慈爱的笑容;有那么一群儿童,生病时没有拥抱过父母的怀抱;有那么一群儿童,经常躲在被
摘 要:学生是语文阅读学习的主体和核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时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进行设定,增加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积极性比较低,从而影响到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阅读;语文;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学
教学目的:  1.运用几种对话形式,围绕一个主题,写出有具体内容的人物对话。  2.理解人物语言描写在写人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3.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注意写出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教学重点:  1.运用几种对话形式,围绕一个主题,写出有具体内容的人物对话。  2.注意写出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对于寫文,你们最苦恼的是什么?有没有
摘 要:“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勇于质疑,学会释疑。只有认真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才能切实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情境;方法;质疑;释疑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的大脑中只有存在疑问,才会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主动学习知识。问题是学习的纽带,它贯穿于整个的学习过程。善于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知识
摘 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要以生本理念为指导,构建生本课堂,采用以下三种策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先学后教、2次作业和利用导学单先导后学。在关键处,放慢节奏等待学生思考,做到不霸占学生思维参与的机会,才能真正欣赏到学生思维的创新之美。  关键词:生本课堂;思维参与;慢节奏  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为了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无论是讲授还是呈现,都是以“引”或“导”的方式进行,虽然这两种方式都注重学生的主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拙,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在第一学段提出学习汉字的数量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学习汉字规则的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如此大的识字量以及那么多枯燥的汉字规则,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主动让学生爱学、愿学、会学呢?我认为,寻找规律,注
摘 要: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通过预设网络的形式,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目标为基础,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幼儿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区域活动作为幼儿领域目标的延伸,在幼儿通过个别操作和同伴合作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积极探索从而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主题活动顺应儿童的自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高,这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学理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兴趣、开启智慧的钥匙,更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当积极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发,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问题;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知识框架是否完整,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