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明星或偶像的追逐过后,冷静下来的我们也许可以说,我们曾经以为自己爱上了“国学”,可实际上,那不过是我们与“国学”的一场艳遇。
“国学”忽然成了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儿,这在网络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简直是一个“异数”。
无巧不成书的是,当年国学大师章太炎等人创办国学杂志,距今正好一个世纪。
虽然隔着整整一百年的辛苦路,却相映成趣。
这一拨“国学热”,始作俑者大概是央视的百家讲坛,接连捧出了刘心武、纪连海、易中天、于丹,于是连带提高了《红楼》、《清史》、《三国》、《论语》的曝光率。
“国学博客”也开始在网上圈地,近百名“地主”人头济济,其中不乏汤一介、李学勤、庞朴、楼宇烈这样的知名学者。
然而,最夺人眼球的,莫过于白鹿鸣小妹妹以白居易53世孙的身份,在孔庙面前烟视媚行搏出位,赢得“国学辣妹”的艳名,放浪形骸背后的微言大义是:“我是想借自己来炒作国学,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媒介,通过我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国学。”
如此诸般情形,大抵如同一个久居深闺的旷女,一夕之间突然成了花魁,近者悦,远者来。然而设身处地揣摩其心境,也许真是惶恐远大过欢喜。
文化国学热:到底红了谁?
易中天《品三国》在上海书展第一天4000本的疯狂签售我们还记忆犹新,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在北京立刻又创下一天签售13000本的新高。
然而,在貌似如火如荼的背后,真的意味着“国学”就此繁荣了吗?
错!
看看那些疯狂的粉丝吧,一拨叫“乙醚”,一拨叫“鱼丸”,他们顶礼膜拜的,是易中天,是于丹;他们津津乐道的,是易中天的《三国》而不是陈寿的《三国》;是于丹的《论语》而不是孔丘的《论语》。
说得婉转点,是经典重读;说得直白点,就是拾人牙慧。
以经典之名,捧现代偶像——说穿了,不过是充满学术气息的一轮“文化造星”运动罢了。
易中天和于丹们的本意,想必不是这样的。作为学者,他们应该想看到国学的真正回归。可是,当他们完全踏上一般的商业化“造星”路线,最后的结果,已经无法掌控。
也许他们本来也清醒:真正的国学阵地,只残存在象牙塔里。一切正统的、严肃的学术,都离普罗大众太远太远。再要回头重拾那些淡出多年的语境,也实在太难太难。就像《十八春》里曼桢无限伤感地对世钧说:“我们回不去了。”
于是他们只能选择这样的途径,通过自己的解读,试图剥离出经典中的文化精髓,并以现代人乐于接受的形式反哺于他们。他们试图传达古代典籍中一些朴素的真理,让人返璞归真,了解最基础的人性,于丹曾举过许多《论语》中的例子,如有学生问孔子,“仁”是什么?子曰:“爱人。”即对别人好。学生问,什么是智慧?子曰:“知人。”即了解别人。这些话翻译到今天,就是以人为本,一切围绕着人,能善待他人,能理解他人。学生问怎么才能做到“仁”呢?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都是朴素的真理。
在于丹看来,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人是一种心灵减压。让我们回到本真,今天,我们的心灵迷惑,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已经解答过。现实中诱惑更多,今天的人困惑和压力也更大。现代人需要这样的朴素真理,因此,经典热便是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需求。
可是真正的经典并没有如预料中热起来。
因为现代人只能接受经过现代语言诠释的经典,他们只要读到易中天的《三国》,读到于丹的《论语》,便已满足了,他们没有兴致再去追寻这背后的真典。所以无论《品三国》和《于丹〈论语〉解读》如何大卖,依然不会有什么人去看原版的四书五经二十四史,更不要說白文十三经了。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能够接受的,只是国学的一个变异了的虚像。虚像里要八卦有八卦,要调侃有调侃,要学术有学术……当虚像已足够美丽,谁还会在乎它素朴生涩的原生态?谁还愿意自己穷心竭力去挖掘属于自己的国学体悟?
于丹说:“我们面临社会转型期,面临商业时代的冲击,从房子、事业、子女都是可用价值来衡量的,以至于内心产生很大迷惑。每个人都在内心深处考虑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是谁,什么是人生中最想要的,最想追求的是什么。许多人听我的《论语》,不是冲着我,也不是冲着《论语》而来,而是对自己生活的重新定位。”
是的,这是一个各取所需的时代。这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国学热”,最后红了学者,赚了书商,癫狂了读者,而国学,依然是寂寞的……
“国学”到底是什么?
每个人都在说“国学”,可是“国学”到底是指什么? 是不是但凡中国古代的字儿书便是“国学”?
孔子说:必也正名乎!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 春官· 乐师》有“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之说。孙诒让《周礼正义》解释为:“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也就是说,“国学”在最初指的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
1902 年秋,梁启超写信给黄遵宪提议创办《国学报》,“以保国粹为主义”,使用了“国学”一名。几个月后,梁启超又撰《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多次提及“国学”。章太炎则于1906 年9 月在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其“广告”云:“本社为振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六种:( 一) 诸子学;( 二) 文史学;( 三) 制度学:( 四) 内典学:( 五)宋明理学;( 六) 中国历史。”
邓实在1906 年所撰《国学讲习记》中说:“国学者何? 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至此,“国学”一词在中国也完成了由“国家设立的学校”向“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意义的转变。
如今,国学一般是指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像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其实也都属于国学范畴,只不过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国学的外延。
国学辣妹:文化还是反文化
自从易中天被誉为“学术超男”后,好事者们一直在寻觅一个对应的称号。
直到白鹿鸣这个“国学辣妹”的出现,终于让“学术超男”不再孤单。
肩负炒作国学重任的白鹿鸣小妹妹也许没有意识到,她的国学功底似乎并没有她自以为的那么扎实。
“食色,性也。”这句话不是孔子他老人家说的,甚至也不是某些网友所纠正的孟子他老人家说的,虽然这句话的出处确实是在《孟子》里,可是《孟子》关于此话的原文是:“告子曰:食色性也。”
可怜的孟子,虽然说了这么有名的一句话,却被一个小妹妹轻易地“炒”到了别人锅里。
当追捧国学的人不再局限于学术界,除了穿宽袍大袖的汉服读诗诵经这样的形式,还有复旦、清华开设的学费2万多元的“国学班”掺杂其中,如今,“国学热”又延伸到了娱乐界。
按理说,在“娱乐时代”,无论什么,只要与娱乐沾上了边,似乎立马就会“蓬荜生辉”。然而,娱乐国学的结果,却使国学充满了反讽意味;更不妙的是,娱乐国学还并非“国学辣妹”的最终目的,她的本意是要夺得大旗网“新锐前台”的10万元年薪。
本来,我们大可不必理会这种假传播国学之名,行名利欲望之实的噱头,但是,“国学辣妹”与“芙蓉姐姐”、“木子美”们不同,而是已然超出了单纯“无聊”的范畴,因为她竟然用一种反文化的方式来宣扬文化。
也许我们都应该认真读一读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序言中所说的话——
“所谓对其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无论是象牙塔中的学者,还是网络上的泼辣女生,如果其目的真是要倡导国学,那么首先应该对文化本身具备基本的尊重和同情的理解。“国学辣妹”的矛盾之处在于,当她在使用一种激进的方式来倡导国学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假设了国学只是作为一套知识而孤立存在。但实际上,一种文化精神并不仅仅在于这个传统的知识量,而在于你是否真正理解并实践文化背后蕴藏着的那些对人事伦理的基本原则和看法。
于是,“国学辣妹”的这两个极端对立的立场其实已经将她推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她只不过是在用一种极端反文化的方式来捍卫传统文化。
从表面上看,“国学辣妹”似乎只是拿“国学”和“辣妹”作为噱头,勾起了舆论的关注,这也被大多数评论者看做是网络中“出位为大”的生存法则。但是从木子美的赤裸“性色”开始,到“芙蓉姐姐”的扭捏作态,直到今天“国学”元素掺杂其中,都说明了在今天,不仅传统文化的内容淘汰殆尽,而且由于消费文化的大规模侵袭,对于文化本身,我们也逐渐简化成诗词、楹联、骈文等具体的知识。复兴国学固然可以在一时重拾传统文化中语词作文等技术化的内容,但是我们对这一个文化传统的精神,却常常表示出轻佻的态度,也使得我们可以在今天,看到“国学辣妹”这样高度冲突的形象——其逻辑出发点虽然是捍卫国学和复兴传统文化,但是最终的指向却是激进的反文化。
顾晓鸣:《品三国》是“一枝黄花”
复旦大学历史系顾晓鸣教授把“易中天现象”比喻为文化界的“一枝黄花”。在顾晓鸣看来,文化本应该是多元化的,但现在,《品三国》被媒体树成了一支标杆,自《品三国》一出,各种“同类产品”层出不穷,但凡与国学沾边的著作,必定要走《品三国》的例子。犹如一片生态林,原本各种植物和谐共存,现在却被“一枝黄花”一花独霸。
更何况,易中天们拿国学当相声,除了哗众取宠外,对于国学本身的繁荣,又有什么真正的助益呢?
白鹿鸣小档案
姓名:白鹿鸣
性别:女
年龄:19
身份:中国戏曲学院大四学生、校园网戏迷之家、学术论坛的管理员、国学论坛楹联板块的版主、夏字达夫街舞工作室成员、青年电影志愿者协会成员
自我简介:白居易53代后人。1岁开始学跳舞,学背诗;3岁会背100多首诗;4岁开始念诵佛经;5岁开始学遍各种乐器;6岁开始学武术,把全班小男孩打哭一遍;7岁考全班倒数第2;8岁考年级正数第2……
新锐格言:以新锐为主打,以重振国学为己任。
理想的生存方式:琴学书舞诗曲花……
经典事迹:在孔庙内摆出美国歌星小甜甜布兰妮姿势拍照。
经典言论:我最擅长勾引人,孔子也不例外。
轻声问候孔子,你好吗?
寂寞的孔子
寂寞的国学
寂寞的我……
孔子说:食色,性也。我去慰藉他千年的寂寞,他也一定是很高兴的。
专家视点:“国学热”能否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主流?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张卫波如此评价眼下的“国学热”——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儒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遭到了严厉批判,儒学的独尊地位也被打破了,从此国学淡出意识形态领域,成了书斋里的研究对象。尽管在五四之后,诸子学研究也曾“热”了一阵,但总体上是呈变冷趋势。在西化思潮的激荡下,国学始终处于据守地位,并由传统社会的主流变为现代社会的支流和潜流,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在这种背景下,“国学热”事实上只是一种文化现象,而非文化发展趋势,更不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文化的主流。
尽管一些倡导国学的人认为,21世纪是国学复兴的世纪,但是,国学在现实社会所遭受的挫折的确不能让人相信这种断言会成为现实。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学”在目前其实只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而对现实社会不可能也无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同时,推动“国学热”进一步升温的动力也不足。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国学”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境界,但却无法解决人人必须面临的衣、食、住、行问题,特别是就业问题。北京大学文史哲综合实验班(有人称之为“国学大师班”)在新世纪之初停止招生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也许,“國学”注定了是寂寞的。
或者换言之,任何严肃的学术,都是寂寞的。
一晌贪欢,总难逃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国学”忽然成了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儿,这在网络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简直是一个“异数”。
无巧不成书的是,当年国学大师章太炎等人创办国学杂志,距今正好一个世纪。
虽然隔着整整一百年的辛苦路,却相映成趣。
这一拨“国学热”,始作俑者大概是央视的百家讲坛,接连捧出了刘心武、纪连海、易中天、于丹,于是连带提高了《红楼》、《清史》、《三国》、《论语》的曝光率。
“国学博客”也开始在网上圈地,近百名“地主”人头济济,其中不乏汤一介、李学勤、庞朴、楼宇烈这样的知名学者。
然而,最夺人眼球的,莫过于白鹿鸣小妹妹以白居易53世孙的身份,在孔庙面前烟视媚行搏出位,赢得“国学辣妹”的艳名,放浪形骸背后的微言大义是:“我是想借自己来炒作国学,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媒介,通过我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国学。”
如此诸般情形,大抵如同一个久居深闺的旷女,一夕之间突然成了花魁,近者悦,远者来。然而设身处地揣摩其心境,也许真是惶恐远大过欢喜。
文化国学热:到底红了谁?
易中天《品三国》在上海书展第一天4000本的疯狂签售我们还记忆犹新,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在北京立刻又创下一天签售13000本的新高。
然而,在貌似如火如荼的背后,真的意味着“国学”就此繁荣了吗?
错!
看看那些疯狂的粉丝吧,一拨叫“乙醚”,一拨叫“鱼丸”,他们顶礼膜拜的,是易中天,是于丹;他们津津乐道的,是易中天的《三国》而不是陈寿的《三国》;是于丹的《论语》而不是孔丘的《论语》。
说得婉转点,是经典重读;说得直白点,就是拾人牙慧。
以经典之名,捧现代偶像——说穿了,不过是充满学术气息的一轮“文化造星”运动罢了。
易中天和于丹们的本意,想必不是这样的。作为学者,他们应该想看到国学的真正回归。可是,当他们完全踏上一般的商业化“造星”路线,最后的结果,已经无法掌控。
也许他们本来也清醒:真正的国学阵地,只残存在象牙塔里。一切正统的、严肃的学术,都离普罗大众太远太远。再要回头重拾那些淡出多年的语境,也实在太难太难。就像《十八春》里曼桢无限伤感地对世钧说:“我们回不去了。”
于是他们只能选择这样的途径,通过自己的解读,试图剥离出经典中的文化精髓,并以现代人乐于接受的形式反哺于他们。他们试图传达古代典籍中一些朴素的真理,让人返璞归真,了解最基础的人性,于丹曾举过许多《论语》中的例子,如有学生问孔子,“仁”是什么?子曰:“爱人。”即对别人好。学生问,什么是智慧?子曰:“知人。”即了解别人。这些话翻译到今天,就是以人为本,一切围绕着人,能善待他人,能理解他人。学生问怎么才能做到“仁”呢?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都是朴素的真理。
在于丹看来,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人是一种心灵减压。让我们回到本真,今天,我们的心灵迷惑,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已经解答过。现实中诱惑更多,今天的人困惑和压力也更大。现代人需要这样的朴素真理,因此,经典热便是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需求。
可是真正的经典并没有如预料中热起来。
因为现代人只能接受经过现代语言诠释的经典,他们只要读到易中天的《三国》,读到于丹的《论语》,便已满足了,他们没有兴致再去追寻这背后的真典。所以无论《品三国》和《于丹〈论语〉解读》如何大卖,依然不会有什么人去看原版的四书五经二十四史,更不要說白文十三经了。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能够接受的,只是国学的一个变异了的虚像。虚像里要八卦有八卦,要调侃有调侃,要学术有学术……当虚像已足够美丽,谁还会在乎它素朴生涩的原生态?谁还愿意自己穷心竭力去挖掘属于自己的国学体悟?
于丹说:“我们面临社会转型期,面临商业时代的冲击,从房子、事业、子女都是可用价值来衡量的,以至于内心产生很大迷惑。每个人都在内心深处考虑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是谁,什么是人生中最想要的,最想追求的是什么。许多人听我的《论语》,不是冲着我,也不是冲着《论语》而来,而是对自己生活的重新定位。”
是的,这是一个各取所需的时代。这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国学热”,最后红了学者,赚了书商,癫狂了读者,而国学,依然是寂寞的……
“国学”到底是什么?
每个人都在说“国学”,可是“国学”到底是指什么? 是不是但凡中国古代的字儿书便是“国学”?
孔子说:必也正名乎!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 春官· 乐师》有“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之说。孙诒让《周礼正义》解释为:“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也就是说,“国学”在最初指的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
1902 年秋,梁启超写信给黄遵宪提议创办《国学报》,“以保国粹为主义”,使用了“国学”一名。几个月后,梁启超又撰《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多次提及“国学”。章太炎则于1906 年9 月在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其“广告”云:“本社为振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六种:( 一) 诸子学;( 二) 文史学;( 三) 制度学:( 四) 内典学:( 五)宋明理学;( 六) 中国历史。”
邓实在1906 年所撰《国学讲习记》中说:“国学者何? 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至此,“国学”一词在中国也完成了由“国家设立的学校”向“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意义的转变。
如今,国学一般是指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像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其实也都属于国学范畴,只不过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国学的外延。
国学辣妹:文化还是反文化
自从易中天被誉为“学术超男”后,好事者们一直在寻觅一个对应的称号。
直到白鹿鸣这个“国学辣妹”的出现,终于让“学术超男”不再孤单。
肩负炒作国学重任的白鹿鸣小妹妹也许没有意识到,她的国学功底似乎并没有她自以为的那么扎实。
“食色,性也。”这句话不是孔子他老人家说的,甚至也不是某些网友所纠正的孟子他老人家说的,虽然这句话的出处确实是在《孟子》里,可是《孟子》关于此话的原文是:“告子曰:食色性也。”
可怜的孟子,虽然说了这么有名的一句话,却被一个小妹妹轻易地“炒”到了别人锅里。
当追捧国学的人不再局限于学术界,除了穿宽袍大袖的汉服读诗诵经这样的形式,还有复旦、清华开设的学费2万多元的“国学班”掺杂其中,如今,“国学热”又延伸到了娱乐界。
按理说,在“娱乐时代”,无论什么,只要与娱乐沾上了边,似乎立马就会“蓬荜生辉”。然而,娱乐国学的结果,却使国学充满了反讽意味;更不妙的是,娱乐国学还并非“国学辣妹”的最终目的,她的本意是要夺得大旗网“新锐前台”的10万元年薪。
本来,我们大可不必理会这种假传播国学之名,行名利欲望之实的噱头,但是,“国学辣妹”与“芙蓉姐姐”、“木子美”们不同,而是已然超出了单纯“无聊”的范畴,因为她竟然用一种反文化的方式来宣扬文化。
也许我们都应该认真读一读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序言中所说的话——
“所谓对其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无论是象牙塔中的学者,还是网络上的泼辣女生,如果其目的真是要倡导国学,那么首先应该对文化本身具备基本的尊重和同情的理解。“国学辣妹”的矛盾之处在于,当她在使用一种激进的方式来倡导国学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假设了国学只是作为一套知识而孤立存在。但实际上,一种文化精神并不仅仅在于这个传统的知识量,而在于你是否真正理解并实践文化背后蕴藏着的那些对人事伦理的基本原则和看法。
于是,“国学辣妹”的这两个极端对立的立场其实已经将她推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她只不过是在用一种极端反文化的方式来捍卫传统文化。
从表面上看,“国学辣妹”似乎只是拿“国学”和“辣妹”作为噱头,勾起了舆论的关注,这也被大多数评论者看做是网络中“出位为大”的生存法则。但是从木子美的赤裸“性色”开始,到“芙蓉姐姐”的扭捏作态,直到今天“国学”元素掺杂其中,都说明了在今天,不仅传统文化的内容淘汰殆尽,而且由于消费文化的大规模侵袭,对于文化本身,我们也逐渐简化成诗词、楹联、骈文等具体的知识。复兴国学固然可以在一时重拾传统文化中语词作文等技术化的内容,但是我们对这一个文化传统的精神,却常常表示出轻佻的态度,也使得我们可以在今天,看到“国学辣妹”这样高度冲突的形象——其逻辑出发点虽然是捍卫国学和复兴传统文化,但是最终的指向却是激进的反文化。
顾晓鸣:《品三国》是“一枝黄花”
复旦大学历史系顾晓鸣教授把“易中天现象”比喻为文化界的“一枝黄花”。在顾晓鸣看来,文化本应该是多元化的,但现在,《品三国》被媒体树成了一支标杆,自《品三国》一出,各种“同类产品”层出不穷,但凡与国学沾边的著作,必定要走《品三国》的例子。犹如一片生态林,原本各种植物和谐共存,现在却被“一枝黄花”一花独霸。
更何况,易中天们拿国学当相声,除了哗众取宠外,对于国学本身的繁荣,又有什么真正的助益呢?
白鹿鸣小档案
姓名:白鹿鸣
性别:女
年龄:19
身份:中国戏曲学院大四学生、校园网戏迷之家、学术论坛的管理员、国学论坛楹联板块的版主、夏字达夫街舞工作室成员、青年电影志愿者协会成员
自我简介:白居易53代后人。1岁开始学跳舞,学背诗;3岁会背100多首诗;4岁开始念诵佛经;5岁开始学遍各种乐器;6岁开始学武术,把全班小男孩打哭一遍;7岁考全班倒数第2;8岁考年级正数第2……
新锐格言:以新锐为主打,以重振国学为己任。
理想的生存方式:琴学书舞诗曲花……
经典事迹:在孔庙内摆出美国歌星小甜甜布兰妮姿势拍照。
经典言论:我最擅长勾引人,孔子也不例外。
轻声问候孔子,你好吗?
寂寞的孔子
寂寞的国学
寂寞的我……
孔子说:食色,性也。我去慰藉他千年的寂寞,他也一定是很高兴的。
专家视点:“国学热”能否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主流?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张卫波如此评价眼下的“国学热”——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儒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遭到了严厉批判,儒学的独尊地位也被打破了,从此国学淡出意识形态领域,成了书斋里的研究对象。尽管在五四之后,诸子学研究也曾“热”了一阵,但总体上是呈变冷趋势。在西化思潮的激荡下,国学始终处于据守地位,并由传统社会的主流变为现代社会的支流和潜流,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在这种背景下,“国学热”事实上只是一种文化现象,而非文化发展趋势,更不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文化的主流。
尽管一些倡导国学的人认为,21世纪是国学复兴的世纪,但是,国学在现实社会所遭受的挫折的确不能让人相信这种断言会成为现实。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学”在目前其实只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而对现实社会不可能也无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同时,推动“国学热”进一步升温的动力也不足。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国学”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境界,但却无法解决人人必须面临的衣、食、住、行问题,特别是就业问题。北京大学文史哲综合实验班(有人称之为“国学大师班”)在新世纪之初停止招生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也许,“國学”注定了是寂寞的。
或者换言之,任何严肃的学术,都是寂寞的。
一晌贪欢,总难逃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