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哈尼族祖先迁徙南下由游牧民族流变为定居云南哀牢山山腰的农耕稻作民族。在其长距离迁徙姑婆城中塑造出了闻名世界的哈尼梯田景观,但梯田最早缘起于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进入人们视野,没有哈尼族史料可寻。因此考究哈尼梯田的形成,只能依据于其它史书和具有哈尼族民族特色的口传史诗进行考证,本文对此做一些浅显的探析。
【关键词】哈尼梯田;形成史;溯源;意义
一、历史史实记述的梯田
1、滇外梯田史 哈尼先民由游牧民族演变为定居农耕民族后,第一个聚居地就是“诺马阿美”也就是现在的大渡河河畔。迁徙大渡河河畔标志着哈尼先民游牧民族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农耕民族。大渡河畔曾经是哈尼祖先居所地之一的“和夷”,据南宋毛晃著《禹贡指南》和清代胡渭《夷贡锥指》史料考证,大渡河曾名“娥水”或“和水”,即与“和夷”有关。汇入金沙江的安宁河,古代称为“阿泥河”,历史上因阿泥族(哈尼族先民)居住其地而得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西南的大渡河畔已经出现梯田的雏形。战国《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底绩。厥土青黎。田下上,赋下中三错。”诸多学者解释“和夷”即哈尼族先民,居住在安宁河和大渡河流域一带。“田下上,赋下中三错”就是梯田的基本雏形。同时王清华也指出“厥田下上”说的就是梯田,这是中国史籍对哈尼族梯田最早的文字记载。史军超也赞同此说法。《山海经》《卷十八·海内经》中记载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穀自生,冬夏播琴。”膏稻的出现说明这一时期这里有着较为发达的农业且为早期稻作农业。
2、滇内梯田史 唐代樊绰撰写的《云南志·云南管内物产》详细描述了南诏国内农业生产情景,区别了曲靖州、滇池平坝农业与山区的梯田“蛮治山田,殊为精好”的差异,同时也突出说明哈尼族先民是一个很勤劳且善于梯田精耕细作的民族。在《唐书》中就有关于哀牢山哈尼梯田的记载。公元12世纪,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骖鸾录》正式给哈尼人开创的这种新的稻田形式命名。明代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田制·农叠诀田制篇·梯田》。所描述的梯田修筑与现今梯田构筑方式相似,徐光启在其游历元阳哈尼梯田后完善了其所著述的梯田分类。
关于红河哈尼梯田最早记载始见于明朝洪武年间红河县的哈尼族头人吴蚌颇和元阳县的哈尼族头人龙嘴,因为率众开田,成就卓著,被封为当地的土司官。清代的刘慰三撰写的《滇南志略·临安府志》卷二“临安府志”记述:“所属山多田少,土人依山麓平旷处开作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摄坎而登,有石梯,名曰梯田,水远高者,通以略构,数里不绝。” 梯田从山麓依山顺势层层相叠,田间沟涧层层相通,已经形成相当规模。清嘉庆《临安府志·土司志》记述了当时哈尼梯田壮丽景观:“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踢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构(卷槽),数里不绝。”现在,红河南岸哀牢山段的哈尼族山区,这种长条形环状的水田绕山而行,从山脚至山顶,重重包裹着大山。
二、哈尼史诗中载录的梯田史
哈尼族诗歌是一种以口头传袭延续哈尼文化的方式,凭借“摩匹”师徒传授继替和一套独特的记忆系统加以维持的。正因为这样,哈尼族的口传史有着较大的可靠性和较高的史料价值。
《哈尼阿培聪坡坡》是一部详尽记述哈尼族迁徒的史诗。史诗记述了哈尼族先民历经艰难,从遥远的北方向南迁徙,最后南渡红河,进入哀牢山区事迹。从哈尼族迁徙路径可以看出他们由北向南迁徙的过程中生产生活方式经历了游牧到农业的转变,从“什虽湖”迁徙进入“嘎鲁嘎则”“惹罗普楚”区域,在这里有一位姑娘遮姒教会了人们圈养家禽,妹妹遮努,将草籽拿来栽种,“起名叫玉麦、谷子和高梁”,农业诞生了。随着哈尼族的迁徙农业生产经验得到不断地积累和发展。“父亲田挖秧栽栽时候,你们田埂上给玩会”,“纳倮高山脚下,哈尼田大一丘挖出了,名声好听纳倮秧苗撒田的叫,秧苗姑娘漂亮了”。描绘了哈尼族和谐的生活场景,也说明了哈尼族开垦梯田种植水稻的的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寨头高山寨神祭处做,寨神祭处石头独个挖埋,山梁底下田挖。”“山梁上面荒田梯田出,石崖上面水沟修,日照晴的八月到,哈尼挖会上田是田,梯田黄谷蜂蜡亮了,大地山梁好的水也好。”句中体现了哈尼族的,寨神林、村寨、梯田、和谐生态思想指导他们在山坡上开垦梯田修通沟渠,发展梯田生产。
三、建国后的梯田建造
1951年,中央访问团二分团来到滇南元阳开展调查活动,有这样的记录:梯田由峡谷至半山,在山脚仰望,叹劳动之伟大,人民之勤劳,层层梯田接蓝天。这是建国后对元阳梯田的确切记载,当中对哈尼梯田做了形象的比喻和描述。同时也让世人进一步了解了哈尼梯田的神奇之处就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的奇特之处。
1961年,红河县甲寅乡合作社老博寨社员许光旺(21岁)在山坡上开出了大片荒地。次年,就种上了麦子、玉米、红薯、花生、荞麦,具有明显的救荒用途。1963年,许光旺开始带领弟弟开梯田,到年底,坡上齐齐崭崭现出六台如鳞栉比的新田。许氏兄弟继续开垦新田,到1695年4月,新田已垦出了十六层。
这是建国以来对哈尼梯田的记载,哈尼梯田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得到改变以后,面积和数量不断增多,都有了一定的突破,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哈尼梯田这神奇的自然景观。
四、结论
哈尼梯田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哈尼族祖先由北而南的迁徙过程中,每一次迁徙居住地,居住环境都对哈尼族的梯田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他们由早期的简易的耕作方式进一步的提高完善,最终在哀牢山利用自然环境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哈尼梯田,然而这种人文景观的发展得到了更多哈尼族文化研究者的重视,其形成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对哈尼族迁徙历史,民族发展,梯田开发的纵向考察,到自然地理带的研究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哈尼族的迁徙游耕生活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黄绍文,缪国强,关磊等.云南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418.
【关键词】哈尼梯田;形成史;溯源;意义
一、历史史实记述的梯田
1、滇外梯田史 哈尼先民由游牧民族演变为定居农耕民族后,第一个聚居地就是“诺马阿美”也就是现在的大渡河河畔。迁徙大渡河河畔标志着哈尼先民游牧民族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农耕民族。大渡河畔曾经是哈尼祖先居所地之一的“和夷”,据南宋毛晃著《禹贡指南》和清代胡渭《夷贡锥指》史料考证,大渡河曾名“娥水”或“和水”,即与“和夷”有关。汇入金沙江的安宁河,古代称为“阿泥河”,历史上因阿泥族(哈尼族先民)居住其地而得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西南的大渡河畔已经出现梯田的雏形。战国《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底绩。厥土青黎。田下上,赋下中三错。”诸多学者解释“和夷”即哈尼族先民,居住在安宁河和大渡河流域一带。“田下上,赋下中三错”就是梯田的基本雏形。同时王清华也指出“厥田下上”说的就是梯田,这是中国史籍对哈尼族梯田最早的文字记载。史军超也赞同此说法。《山海经》《卷十八·海内经》中记载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穀自生,冬夏播琴。”膏稻的出现说明这一时期这里有着较为发达的农业且为早期稻作农业。
2、滇内梯田史 唐代樊绰撰写的《云南志·云南管内物产》详细描述了南诏国内农业生产情景,区别了曲靖州、滇池平坝农业与山区的梯田“蛮治山田,殊为精好”的差异,同时也突出说明哈尼族先民是一个很勤劳且善于梯田精耕细作的民族。在《唐书》中就有关于哀牢山哈尼梯田的记载。公元12世纪,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骖鸾录》正式给哈尼人开创的这种新的稻田形式命名。明代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田制·农叠诀田制篇·梯田》。所描述的梯田修筑与现今梯田构筑方式相似,徐光启在其游历元阳哈尼梯田后完善了其所著述的梯田分类。
关于红河哈尼梯田最早记载始见于明朝洪武年间红河县的哈尼族头人吴蚌颇和元阳县的哈尼族头人龙嘴,因为率众开田,成就卓著,被封为当地的土司官。清代的刘慰三撰写的《滇南志略·临安府志》卷二“临安府志”记述:“所属山多田少,土人依山麓平旷处开作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摄坎而登,有石梯,名曰梯田,水远高者,通以略构,数里不绝。” 梯田从山麓依山顺势层层相叠,田间沟涧层层相通,已经形成相当规模。清嘉庆《临安府志·土司志》记述了当时哈尼梯田壮丽景观:“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踢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构(卷槽),数里不绝。”现在,红河南岸哀牢山段的哈尼族山区,这种长条形环状的水田绕山而行,从山脚至山顶,重重包裹着大山。
二、哈尼史诗中载录的梯田史
哈尼族诗歌是一种以口头传袭延续哈尼文化的方式,凭借“摩匹”师徒传授继替和一套独特的记忆系统加以维持的。正因为这样,哈尼族的口传史有着较大的可靠性和较高的史料价值。
《哈尼阿培聪坡坡》是一部详尽记述哈尼族迁徒的史诗。史诗记述了哈尼族先民历经艰难,从遥远的北方向南迁徙,最后南渡红河,进入哀牢山区事迹。从哈尼族迁徙路径可以看出他们由北向南迁徙的过程中生产生活方式经历了游牧到农业的转变,从“什虽湖”迁徙进入“嘎鲁嘎则”“惹罗普楚”区域,在这里有一位姑娘遮姒教会了人们圈养家禽,妹妹遮努,将草籽拿来栽种,“起名叫玉麦、谷子和高梁”,农业诞生了。随着哈尼族的迁徙农业生产经验得到不断地积累和发展。“父亲田挖秧栽栽时候,你们田埂上给玩会”,“纳倮高山脚下,哈尼田大一丘挖出了,名声好听纳倮秧苗撒田的叫,秧苗姑娘漂亮了”。描绘了哈尼族和谐的生活场景,也说明了哈尼族开垦梯田种植水稻的的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寨头高山寨神祭处做,寨神祭处石头独个挖埋,山梁底下田挖。”“山梁上面荒田梯田出,石崖上面水沟修,日照晴的八月到,哈尼挖会上田是田,梯田黄谷蜂蜡亮了,大地山梁好的水也好。”句中体现了哈尼族的,寨神林、村寨、梯田、和谐生态思想指导他们在山坡上开垦梯田修通沟渠,发展梯田生产。
三、建国后的梯田建造
1951年,中央访问团二分团来到滇南元阳开展调查活动,有这样的记录:梯田由峡谷至半山,在山脚仰望,叹劳动之伟大,人民之勤劳,层层梯田接蓝天。这是建国后对元阳梯田的确切记载,当中对哈尼梯田做了形象的比喻和描述。同时也让世人进一步了解了哈尼梯田的神奇之处就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的奇特之处。
1961年,红河县甲寅乡合作社老博寨社员许光旺(21岁)在山坡上开出了大片荒地。次年,就种上了麦子、玉米、红薯、花生、荞麦,具有明显的救荒用途。1963年,许光旺开始带领弟弟开梯田,到年底,坡上齐齐崭崭现出六台如鳞栉比的新田。许氏兄弟继续开垦新田,到1695年4月,新田已垦出了十六层。
这是建国以来对哈尼梯田的记载,哈尼梯田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得到改变以后,面积和数量不断增多,都有了一定的突破,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哈尼梯田这神奇的自然景观。
四、结论
哈尼梯田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哈尼族祖先由北而南的迁徙过程中,每一次迁徙居住地,居住环境都对哈尼族的梯田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他们由早期的简易的耕作方式进一步的提高完善,最终在哀牢山利用自然环境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哈尼梯田,然而这种人文景观的发展得到了更多哈尼族文化研究者的重视,其形成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对哈尼族迁徙历史,民族发展,梯田开发的纵向考察,到自然地理带的研究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哈尼族的迁徙游耕生活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黄绍文,缪国强,关磊等.云南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