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课堂,减少教学浪费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me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机械重复性教学、雷同反复式教学、纠结于细枝末节的问题等。减少教学浪费现象,应从精简课堂开始。以“积的变化规律”一课为例,将两课时的教学容量精减为一课时来完成教学,大大减少了教学浪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浪费;精简课堂;积的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39-01
  目前,教学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学忽视逻辑主干,重复啰唆,内容交叉重叠且雷同,一课时的精讲内容往往被稀释成几课时的粗略内容。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积的变化规律”一课为例,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了“减少教学浪费”的课题研究。
  一、程序布置与效果对比
  本次试教内容是“积的变化规律”,主要学习乘积随因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节课的常规容量是2个课时,第1课时学习一个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第2课时学习两个因数一起变化引起积的变化。实验以同课异构为研究方法,分两个班级进行教学和比较研究。如“常规班”分2个课时教学,“超常班”按1个课时教学,并将因数放缩倍数由整十数更改为任意数,将两因数同向变化反转为逆向变化。两个班的教学均有前后测,且都用数码设备摄制了课堂实录,课后都对师生做了访谈。对于收集到的数据,教师运用录制视频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前后测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法,对访谈记录做了教学理论分析。
  本文叙述中,将常规班授课称为“保守课”,将“超常班”授课称为“维新课”。两堂课的本质区别是:保守课分开讨论一个因数的扩大或缩小,耗时加倍。维新课将重点落在探究一个因数扩大时引起积的变化规律,耗时较短,效果较好。
  在探究因数扩大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时,教师都是通过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摸索规律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保守课在探究“因数缩小情况下积的变化规律”时重复了这一程序。改进后的维新课,在得出因数扩大积的变化规律后,诱导学生思考因数缩小时积的变化。根据全貌还原理论,学生很快认知到积变小才能实现全貌还原,并且推断出:只有积变化的方向、倍数和一个因数变化的方向、倍数一致时,才能做到无差别还原。对于两个因数同时变化的情况,维新课以呈现思考题的形式处理。教师首先展示算式“8×16”,紧接着出示四道题“(8×2)×(16÷2)”“(8÷2)×(16×2)”“(8÷4)×(16×4)”“(8×4)×(16÷4)”让学生思考。待学生解决这四道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变化规律,从实数演算升华到抽象规律。
  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无须花费太多时间。保守课安排了大量随堂练习,耗掉59.92%的课堂时间;维新课分层精简练习,只安排一道巩固题和一道延伸题,内容简练。从后测的结果来看,效果相当不错。
  二、教学效果的理论化分析
  关于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后测分别设计了“简便计算”、“灵活应用”和“实际应用”三类题型。同样的内容,维新课耗时一节课,教学效果明显,而保守课耗时加倍,但效果却不明显。
  测试结果表明,积的变化规律应用不需进行太多练习,而要在灵活应用和实际应用上多下功夫。为考察两堂课的后期影响,后测分别设计了大值因数相乘和多个因数相乘的有关题型。大值因数相乘由于数值较大,容易出错,为更全面、客观地反映问题,对做对和做错的人数都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堂课的效果不相上下,但对于三个因数相乘的题型,维新课的正确率比保守课略高。
  三、通过师生访谈鉴定优劣
  实验后,笔者分别访谈了执教两堂课的教师以及两个班的学生代表。常规班两位学生代表反映“一节课学一个因数变化学有余力,可以将两个因数同时变化的内容纳入其中”。超常班的两位学生代表则表示这种教法可以接受。笔者对执教超常班的L教师进行了访谈,L教师对这次实验的做法及效果表示肯定,并认为在日常的教学中可适当推广。
  综上可知,本实验浓缩了教学内容,将“平常”的2个课时合并为“非常”的1个课时,无论是课堂观察、测试结果还是访谈结果,都表明:一节课完全可以达到两节课的效果,此时再另外开设一节课纯属浪费。而如何在紧扣教材、符合学情的框架内灵活设计教学,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学浪费,减负增效,是值得广大教育学者和一线教师长期研讨的问题。
  (责编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 要]]数的概念教学可以围绕“梳理数的发展”和“根植学生的发展”开展,采取双桨驱动的思路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百分数;发展;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4-0080-02  如果说数学课程内容四大领域中的“数与代数”是一片湖面,那“认识百分数”无疑是该湖面上的一只小船。如何
[摘 要]所謂“一串课”主题单元研究,不是局限在某一册书的某个单元,而是围绕小学数学课程的四大领域的典型单元进行的纵向单元教学研究。测量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之一,而长度、面积和体积是“空间与图形”知识中一组最为基本的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测量概念,因此,长度、面积和体积这三节课从结构上来看是相同的。相同的结构,决定了这“一串课”的教学活动往往类似,如果教学时不重视沟通和揭示概念之间的
[摘 要]估算素材的选择影响着学生对估算的理解和应用。以“兩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为例,谈谈估算教学关于素材撷取及相应策略选择的三个路径:用凑整体现方便,用检验促进精算,用策略解决问题。  [关键词]估算教学 素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3-039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估算教学已引起了众多教师的重视,但是仍有不少教师对估
[摘 要]在“和与积的奇偶性”一课中,教师从《最强大脑》中的游戏入手,带领学生质疑游戏规则,创造新的游戏规则,使在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将学生的经验与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游戏;质疑规则;和与积的奇偶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5-0020-01  笔者曾在学校里开设一节公开课,
[摘 要]通过“面积与面积单位”的两次教学,分析学生建构面积概念时出现的真实思维障碍。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有层次性的活动,给予学生足够的操作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既能了解面积是表示“形”的大小,又能很好地把握面积的“实质”,从而促进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真理解。  [关键词]面积;面积单位;面积概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4-0014
站在神农顶,千丈绝壁下,浓雾缭绕,雾中若隐若现的千峰万壑顿现惊心动魄的狰狞,崖上的风声仿佛野人正穿过浓雾扑面而来。但往往山高雾大,让你云深不知处,不由得心生恐惧。  一提到神农架,大家就会想到野人。神农架野人与百慕大三角、尼斯湖水怪、天外来客UFO并称为世界四大未解之迷。神农架拥有当今世界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全世界植物和动物的天堂之一,其实,无论是神秘的野人传说
[摘 要]以“确定位置”的同课异构教学为例,通过对导入、操作和应用三方面的比较,探析教材、研究学生、促进教学,进而探寻有效教学策略,不断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教学;确定位置;同课异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37-01  在平面上确定位置有“方向距离”与“有序数对”两种常用方法,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
[摘 要]儿童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是游戏的天然构成者,他们聚在一起就会自发地、随意地进行游戏活动。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借助游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而且对学生理解题意、掌握方法有很大的帮助,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 游戏教学 优势 意义 双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44  心理学
[摘 要]思维能力是学生重要的能力之一。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借助动手操作,让思维有物可参”“呈现动态图式,让思维有迹可循”“鼓励合情推理,让思维有据可依”三个途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发展。  [关键词]数学思维 能力培养 动手操作 动态图式 合情推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36  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表面
[摘 要]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编写意图、班级不同情况、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等进行精心设计。练习设计应体现高质量和高思维含量;应富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体现出灵活多样性的帅气和开放性的大气,从而能从质与量两方面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高、富、帅” 课堂练习 新追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