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茵尼斯弗利岛》两个译本对比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627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接受美学视角下,打破了作者和原作的“主人”地位,颠覆了读者和译者的“奴隶”地位。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双重身份作用,即原文的读者和译本的译者两种身份作用。在原诗的理解过程和译本的翻译过程中,在感知、联想、情感、意志等审美心理、目的语表达习惯和翻译理论认知方面,译者具有明显的主体性,这就导致了不同的译者对同一首诗的译本呈现出不同特点。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对比叶芝《茵尼斯弗利岛》诗的两个译本,有利于对两个译本具有不同特色的原因的理解。
  【关键词】接受美学;《茵尼斯弗利岛》;两个译本;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罗晓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导言
  叶芝(Yeats),爱尔兰现代浪漫主义诗人,“爱尔兰文艺复興运动”的领袖。叶芝早期诗歌,多以爱尔兰民谣、神话和历史为创作源泉,具有前拉斐尔派的风格。浪漫主义诗人,高举卢梭的“回归自然”的旗号,喜欢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借此来表达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厌恶,对庸俗丑恶的现实的反感。意境唯美的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就是叶芝这一时期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作。在诗中,他希望远离现代世界,在传说中的湖心仙岛上过田园牧歌的隐居生活,把人世的纷扰抛在脑后。
  一、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由联邦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尧斯提出来的。他认为作者完成作品以后,作品的文学功能需要经由读者阅读才能完全释放出来。接受美学反对传统的结构主义将文本奉为上帝的观点,强调读者和社会的接受性。而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发挥其双重身份的作用,他既是原诗的读者,又是诗歌译本的译者。作为读者,他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尽可能领悟到原诗的文学特色和中心思想。这种解读原诗的能力具有主体性特点,即,不同的人,对原作有不同的理解。作为译者,其语言表达能力、诗学观点、审美心理和翻译主张的不同,造成不同的译者对于同一诗作的译本千差万别,“译文的审美再现自然会打上译者这个主体创造性的印记。”
  二、叶芝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原诗赏析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原诗:“/I will arise and go now, and go to Innisfree, /And a small cabin build there, of clay and wattles made; /Nine bean rows will I have there, a hive for the honey bee, /And live alone in the bee-loud glade. //And I shall have some peace there, for peace comes dropping slow, /Dropping from the veils of the morning to where the cricket sings; /There midnight’s all a glimmer, and noon a purple glow, /And evening full of the linnet’s wings.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for always night and day /I hear lake water lapping with low sounds by the shore; /While I stand on the roadway, or on the pavements grey, /I hear it in the deep heart’s core.”
  茵纳斯弗利岛是民间传说中爱尔兰西部的一个湖岛,诗人年少时曾梦想模仿美国作家梭罗居住在茵纳斯弗利岛上。这首诗有丰富的田园词汇,如,“cabin”,“clay”,“wattle”,“bean”,“hive”,“honey-bee”,“glade”,“build”, “make”,“have”,“live”等。这些词勾勒出一幅田园生活图,引发读者遐想。同时,诗人还用丰富的颜色词汇描绘了一副唯美的自然风光图。“the veils of the morning”,意为早晨白色的薄雾,“a purple glow”,意为紫霞,“the linnet’s wings”是朱顶雀的翅膀。白色、紫色、红色相互晕染,勾画出五彩斑斓的自然美景。而最后,诗人用了grey一词,看似普通,却意味深长。灰色,是石灰马路的颜色,象征着冷酷无情的现代工业文明。五光十色的自然与暗淡无光的城市前后对比,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绝美的自然仙境,厌恶灰暗冷峻的现实世界的愿望。
  三、两个译本对比研究
  从语言特点方面分析,这首诗属于现代自由诗,每一诗行的音节和音步不一致,因此,在节奏方面,不用刻意严格按照音步和音节数来翻译。而在押韵方面,本诗的韵脚很工整,韵脚模式是ABABCDCDEFEF,是非常工整的交韵,即,隔行押韵。在翻译此诗的时候,能够尽量体现这个韵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比较难,做到最好,做不到,也应该尽量体现押韵的特点。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译者首先是读者,然后是译本的译者,译者在解读和翻译原诗的过程中,会因为译者自身的审美取向有相对的主体性,因此,不同的译者,在正确理解原诗的基础上,会对原诗有不同的审美理解,和不同的翻译特点。因此,接受美学理论解释了,就同一诗歌而言,不同的译者会有不同译本的原因。下文就从接受美学角度,比较分析叶芝诗歌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的李正栓译本和艾梅译本。
  1.李正栓译本赏析。《茵尼斯弗利岛》李正栓译本:“/我要起身,现在就走,去茵尼斯弗利岛,/用泥土和枝条建造一个小屋,/种上九架芸豆,为蜜蜂建一蜂巢,/在蜜蜂高唱的林间幽居独处。//在那儿我会有安宁,安宁慢慢来到,/从晨曦的面纱降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那里午夜一片闪光,中午有紫霞高照,/暮色中也到处飞舞着红雀鸟的翅膀。//我要起身,现在就走,因为我日夜都听到/湖水轻声地拍打着湖滨;/不管站在路上,还是在灰色的人行道,/在心灵深处我总听到水拍湖滨的声音。”   李正栓教授的译本,通篇都是交韵,即,隔行押韵,韵脚模式是ABABACACADAD。虽然这样的韵脚模式比原诗的韵脚少了几个韵脚,但依然保留了原诗的交韵特色,做到了隔行押韵,也是非常优秀的韵脚处理了, 并使译文具有音乐美、韵律美。同时,由于原诗每一句诗行的音步数不统一,因此,翻譯中,也可以适当自由翻译,即,每一句诗行的字数不必要求一样。从读者的接受美学角度,这个译本在音形意方面都很好地传达了原诗的精髓,让读者在读译本的时候,能够体会到原诗的美感,是一次成功的翻译实践。
  2.艾梅译本赏析。《茵尼斯弗利岛》艾梅译本:“我将离去,去茵尼斯弗利岛,/ 去建座茅草小屋,泥土和柳条的栅栏:/我要种九垄豆角,为蜜蜂做个小巢,/独在幽境里,听群峰歌唱。//于是安静了,轻轻悄悄地安静,/从晨曦的第一片云到蟋蟀歌唱的草丛;/午夜一丝微火,中午烧到紫红,/暮色中舞动着无数红雀的翅膀。//我将离去,因为我总听到/湖水日夜拍打着堤岸;/当我在公路上,或是灰色的人行道间,/那声音却拍打在我的心底深处。”
  艾梅译本用比较自由的形式烘托出原诗唯美的诗意,但遗憾的是,其韵脚模式是ABACDEECABBF,没能实现比较工整的韵脚,使译本少了一些音乐美和诗歌从排版方面看来的形式美。并且,第二诗歌的翻译来看,“去建座茅草小屋,泥土和柳条的栅栏”,这个句序不太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有点翻译腔。李正栓教授翻译为:“用泥土和枝条建造一个小屋”,这样的翻译处理,跳出了原文在句序方面的桎梏,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从读者接受美学角度,这首诗虽然很好地传达了原诗的意境美,但在诗歌的音与形方面,让读者的审美感受稍微少了一些,还有可以完善的空间。
  四、小结
  接受美学不同于传统的翻译视角,把诗歌翻译研究的关注点从作者和原诗引导到译者和读者上,为诗歌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诗歌翻译的最终受益者是译本读者,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多从读者的接受角度来思考翻译中的各种问题,才能使诗歌的译本具有生命力和可读性。
  参考文献:
  [1]李正栓,吴晓梅编著.英美诗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73-174.
  [2]叶芝著,艾梅译.苇间风[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32.
  [3]伍小君.诗歌翻译的接受美学观——兼评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的四种英译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56-5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培养学生人文核心素养的意义,认识到英语人文核心素养培养问题,提出基于学生人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人文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黄群英,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对目前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展开研究,认识到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将教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读写结合是在语言学科教学中一种非常关键的方法,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基于深度教学的目标,应当不断提升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效能。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法;初中英语;深度教学;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韩夏斌,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城厢区教育科学2020年度中学课题“深度教学视域下的初
【摘要】 体验式教学、在做中学、学科融合等STEAM教育理念可以为英语非故事类绘本教学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实践证明,STEAM教育理念可以运用到英语非故事类绘本教学中,并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STEAM 教育理念;小学英语;非故事类文本  一、相关理念  1.关于STEAM教育理念。STEAM 教育理念强调打破学科间的界限,重视学科间的融合,提倡在真实情景中让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摘要】现阶段高中英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很大;另一方面,它的难度系数让很多高中生头疼,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高中英语的关注度都非常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块理论随之出现,经过实践证明,如果将语块教学理论运用于高中英语课堂中,势必会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成绩,所以,必须加强语块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块理论;高中英语;实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在不断的提高,英语教育者也更加重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一下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英语阅读;核心素养;教学  【作者简介】后小刚,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闾井镇初级中学。  英语这一学科对于增强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眼界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摘要】复习话题式教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将教材内容进行总体分类,通过不同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成不同的课题,带领学生进入“话题式复习”教学。在“话题式复习”的实施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课堂上问题的提出。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对在英语课堂上有效实施复习话题式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复习话题式;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夏倩,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复习话题式
【摘要】现代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面对此机遇与挑战需要主动积极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不断发展的技术知识积极有效地整合,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路径和方向。  【关键词】TPACK;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何小丽,四川工商学院。 
【摘要】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要通过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融合,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但许多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外在的物化方式加以使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没有脱离传统教育模式。本文集中讨论如何利用碎片化数字资源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提出解决策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的。本文阐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探讨了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和技巧。主张在教学中,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融于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之中,做到寓“教”于“技”,实现语言能力提高与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升的多丰收。  【关键词】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在新课改背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开始不断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拓展课堂教学形式,而且能够延伸课堂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提高课堂效果。传统教育模式下,初中英语课堂知识性较强,但是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弱,而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英语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拓展英语课堂模式,推动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现代教育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梁丽,河南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