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认为高中生行为习惯错位的原因只少有三个方面:第一,学校层面,学校的行为习惯教育存在制度性缺陷;第二,家庭层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未有效结合;第三,社会层面,社会不良价值观对学校教育的否定。
【关键词】行为习惯错位;社会成因;对策
中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无独有偶,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可以说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
而作为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中班主任,我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高中生的某些行为习惯为何还不如小学生。这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甚至到了让人不可理喻的地步。有时,我们也想,是不是我们的观念已经过时了,不合时宜?是不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就是一种个性张扬?但是,难道我们珍惜粮食也有错吗?古人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学生在食堂浪费粮食的场景,让人痛心不已,而他们却熟视无睹。难道男生的长发飘飘就是一种个性张扬吗?可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规定,“男生不得留长发”,是不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改一改?
因此,当前高中生行为习惯错位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沉思。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并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高中生行为习惯错位的社会成因及对策。
一、学校的行为习惯教育存在制度性缺陷
当前,几乎任何一所学校都在进行行为习惯教育,但行为习惯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就其深层原因而言,应是学校的行为习惯教育存在着制度性缺陷。
首先,学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是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而其中最主要的渠道是班主任管理。班主任是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主要承担者和直接承担者。因此,这里就存在着学校、班主任、学生三者的关系。学校认定一个班级的行为习惯教育的好坏,是通过对班级的月度常规管理考核来评定。所以,学校的行为习惯教育变相为对班主任的月度考核。而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也就功利性的围绕常规管理考核展开。例如,学生不得乱扔纸屑和随地吐痰。那么,班主任会要求学生不得在教室内乱扔纸屑和随地吐痰。而对学生在校园内乱扔纸屑和随地吐痰,班主任则不闻不问。更有甚者,月度常规管理考核中规定的行为习惯教育,班主任会抓一抓。而没有规定的行为习惯教育,班主任则很少过问。这足可以说明学校的行为习惯教育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
其次,许多学校将行为习惯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而忽视了教师的行为习惯管理。因此,学校形成了许多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的制度,例如,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等等。而针对教师的则少之又少,学校想当然地认为教师的行为习惯是规范的。其实不然,例如,在校园内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车棚内的自行车排列整整齐齐,而教师车棚内的自行车东倒西歪。学生的课桌收拾得整洁有序,而教师的办公桌却是乱得一塌糊涂。教师本身如此,还谈何教育学生?
针对这些制度性的缺陷,学校首先应以江苏省的教育新政为契机,理顺学校、班主任、学生三者的关系。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但目前,不少学校对此项工作流于形式,未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如果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可以克服月度常规考核的弊端。其次,学校要定期学习与教师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学校还可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相关的规范文件,以便形成外在的约束力。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未有效结合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这是众周知的。但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而且令人甚为担忧。
首先,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未效结合。这主要是在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许多家庭出于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外出务工。因而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子女的教育就由学校“全权”负责了,或者由爷爷、奶奶代为“管教”了。那么,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效结合。
其次,家庭教育目的的异化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很难形成有效的合力。例如,子女的受教育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意志的左右,父母决定其受何种教育及其受教育的宽度和深度。许多父母仍然将子女考好大学、学好专业、找好工作做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所在。而学校的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全面发展。
正是由于家长对教育的偏面理解,从而导致教育上的随意性、自发性,从而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了脱节现象,往往顾此失彼,两者无法形成合力,难以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笔者认为家校联系机制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建立家校联系平台,将学生在校的表现通过网络反馈给家长,以便家长了解小孩的在校表现,并进行相应的教育。这一措施对于那些远在外地的家长来说,尤为必要。再譬如,学校也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系统的,体现时代性、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同时,家长也可以利用家长学校与老师交流思想以便形成共识,最终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整合。
三、社会不良价值观对学校教育的否定
关于中国社会当前价值观现状,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多样化(多元化)的态势。价值多样化一方面是对原有价值观内容的拓展、深化和丰富,使价值评价标准更为全面,可以对人和事物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的多样化,造成了多种不同性质价值观并存的局面。如集体主义价值观和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并存;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并存等等。不同价值目标的并存也造成了对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冲击,在学生中间也形成了“价值虚无、无所适从”的状况,造成了价值失范的现象。
首先,当前的社会不良价值观与学校教育而培养的价值观出现许多抵触之处。而作为向成年人迈进的高中生,他们在感知社会体验生活时,也开始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弱化了学校教育效果。例如,社会上形成的拜金主义无處不在,并影响到高中生的价值判断。因而,在校园内学生之间也出现相互攀比的现象,以致于学校提倡的节俭、朴素的价值观收效甚微。学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也就在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冲击下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对职业的认同往往和收入挂钩。所以,教师这个职业似乎并不像口号中喊的那样让人羡慕。在社会庸俗价值观中,教师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而其职业的崇高性和神圣性已被淡忘。曾经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已是过眼烟云,不堪回首。笔者认为,也正是教师的职业地位的下降,使学校教育的说服力和公信力受到质疑。尤其是作为高中生,他们却越来越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而偏离学校的教育要求。
针对当前的道德弱化和信仰危机,我们需要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笔者认为,全社会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中生而言,我们尤其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形成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对于教师的社会地位,整个社会应重新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为学校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高中生行为习惯错位的社会成因很多,对策也不局限于此。这也仅仅是本人的抛砖引玉之举。希望以此能引起大家的共同探讨并深入研究,为学校进行的行为习惯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行为习惯错位;社会成因;对策
中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无独有偶,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可以说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
而作为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中班主任,我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高中生的某些行为习惯为何还不如小学生。这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甚至到了让人不可理喻的地步。有时,我们也想,是不是我们的观念已经过时了,不合时宜?是不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就是一种个性张扬?但是,难道我们珍惜粮食也有错吗?古人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学生在食堂浪费粮食的场景,让人痛心不已,而他们却熟视无睹。难道男生的长发飘飘就是一种个性张扬吗?可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规定,“男生不得留长发”,是不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改一改?
因此,当前高中生行为习惯错位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沉思。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并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高中生行为习惯错位的社会成因及对策。
一、学校的行为习惯教育存在制度性缺陷
当前,几乎任何一所学校都在进行行为习惯教育,但行为习惯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就其深层原因而言,应是学校的行为习惯教育存在着制度性缺陷。
首先,学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是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而其中最主要的渠道是班主任管理。班主任是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主要承担者和直接承担者。因此,这里就存在着学校、班主任、学生三者的关系。学校认定一个班级的行为习惯教育的好坏,是通过对班级的月度常规管理考核来评定。所以,学校的行为习惯教育变相为对班主任的月度考核。而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也就功利性的围绕常规管理考核展开。例如,学生不得乱扔纸屑和随地吐痰。那么,班主任会要求学生不得在教室内乱扔纸屑和随地吐痰。而对学生在校园内乱扔纸屑和随地吐痰,班主任则不闻不问。更有甚者,月度常规管理考核中规定的行为习惯教育,班主任会抓一抓。而没有规定的行为习惯教育,班主任则很少过问。这足可以说明学校的行为习惯教育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
其次,许多学校将行为习惯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而忽视了教师的行为习惯管理。因此,学校形成了许多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的制度,例如,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等等。而针对教师的则少之又少,学校想当然地认为教师的行为习惯是规范的。其实不然,例如,在校园内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车棚内的自行车排列整整齐齐,而教师车棚内的自行车东倒西歪。学生的课桌收拾得整洁有序,而教师的办公桌却是乱得一塌糊涂。教师本身如此,还谈何教育学生?
针对这些制度性的缺陷,学校首先应以江苏省的教育新政为契机,理顺学校、班主任、学生三者的关系。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但目前,不少学校对此项工作流于形式,未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如果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可以克服月度常规考核的弊端。其次,学校要定期学习与教师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学校还可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相关的规范文件,以便形成外在的约束力。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未有效结合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这是众周知的。但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而且令人甚为担忧。
首先,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未效结合。这主要是在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许多家庭出于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外出务工。因而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子女的教育就由学校“全权”负责了,或者由爷爷、奶奶代为“管教”了。那么,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效结合。
其次,家庭教育目的的异化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很难形成有效的合力。例如,子女的受教育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意志的左右,父母决定其受何种教育及其受教育的宽度和深度。许多父母仍然将子女考好大学、学好专业、找好工作做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所在。而学校的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全面发展。
正是由于家长对教育的偏面理解,从而导致教育上的随意性、自发性,从而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了脱节现象,往往顾此失彼,两者无法形成合力,难以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笔者认为家校联系机制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建立家校联系平台,将学生在校的表现通过网络反馈给家长,以便家长了解小孩的在校表现,并进行相应的教育。这一措施对于那些远在外地的家长来说,尤为必要。再譬如,学校也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系统的,体现时代性、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同时,家长也可以利用家长学校与老师交流思想以便形成共识,最终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整合。
三、社会不良价值观对学校教育的否定
关于中国社会当前价值观现状,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多样化(多元化)的态势。价值多样化一方面是对原有价值观内容的拓展、深化和丰富,使价值评价标准更为全面,可以对人和事物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的多样化,造成了多种不同性质价值观并存的局面。如集体主义价值观和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并存;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并存等等。不同价值目标的并存也造成了对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冲击,在学生中间也形成了“价值虚无、无所适从”的状况,造成了价值失范的现象。
首先,当前的社会不良价值观与学校教育而培养的价值观出现许多抵触之处。而作为向成年人迈进的高中生,他们在感知社会体验生活时,也开始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弱化了学校教育效果。例如,社会上形成的拜金主义无處不在,并影响到高中生的价值判断。因而,在校园内学生之间也出现相互攀比的现象,以致于学校提倡的节俭、朴素的价值观收效甚微。学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也就在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冲击下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对职业的认同往往和收入挂钩。所以,教师这个职业似乎并不像口号中喊的那样让人羡慕。在社会庸俗价值观中,教师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而其职业的崇高性和神圣性已被淡忘。曾经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已是过眼烟云,不堪回首。笔者认为,也正是教师的职业地位的下降,使学校教育的说服力和公信力受到质疑。尤其是作为高中生,他们却越来越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而偏离学校的教育要求。
针对当前的道德弱化和信仰危机,我们需要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笔者认为,全社会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中生而言,我们尤其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形成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对于教师的社会地位,整个社会应重新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为学校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高中生行为习惯错位的社会成因很多,对策也不局限于此。这也仅仅是本人的抛砖引玉之举。希望以此能引起大家的共同探讨并深入研究,为学校进行的行为习惯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