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思考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c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改革,为教学注入生机
  1.教师的自主性更大了。新教材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每节课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讲课时,往往教师刚提出问题,学生就能跟着说出许多自己的生活体验,课堂气氛很热烈。怎样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是每个教师要认真思考的。
  由于传统教育的许多不利影响,绝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一切跟着老师走,不愿也不相信自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而也丧失了孩子应有的对一切都感到好奇、都想探究出原因的活泼天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两点:一是学生能完成的实验,决不做演示;另一条就是学生能自己准备的器材,尽量不用学校实验室的器材。这不单单是为了省钱,而是让学生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实验准备的乐趣,感受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跟着老师、被动的作着安排好的活动,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动脑、动手的积极性。
  2.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新教材强调探究、创新,教学中很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往往能表现出令教师感到吃惊的能力。例如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思妙想就常常令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眼前一亮;学生在实践活动、调查活动中表现出的灵活性、方法的多样性常常出乎我们的意料;学生课后的一些小论文、小制作更是构思新奇、很有新意,令很多成年人叹为观止。
  3.教师的知识面也得到了扩展。新教材的难度虽然降低了,但广度却扩大了,而且引入了当今科学的新发展、新发现。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更加关注科技发展的新动向。课余时间老师们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时了解新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有的老师为开设一门选修课,积极上网、到省图书馆查资料,自己出资买书、买光盘,从而保证了他的选修课能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
  4.从进入新课改后,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从教研活动内容来看,讨论课程标准的时间多了,讨论教材内容的时间少了;从教师的备课方式来看,集体研究的时候多了,独立作战的时候少了;从授课方式来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了,单纯的机械接受、满堂灌少了;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来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多了,教师、学生单干的少了;从课后作业的形式来看,实践性的作业多了,书面作业少了。
  二、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思考
  1.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大大加强了科学探究的比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感到教学时间非常紧张,难以按时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任务。
  我们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明白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探究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某个知识的获取,而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要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唤回他们创造的激情、积极的态度以及活泼开朗的心情,所以多占用一些时间是值得的。
  实施探究教学应采取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想结合、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想结合的方式,只要学生有探究的积极性,就完全可能在课外去做他们有兴趣做又能做的事。例如在讲授“平均速度”前,启发学生开展“比较蚂蚁等小昆虫爬行快慢”的活动,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发现可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长短”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多少”的方法来比较快慢,课上老师只让学生汇报探究方法与结果,可大大节省授课时间。只要老师在平时的备课中,能对教材做到统揽全局、总体规划,不是孤立被动的备课、授课。
  2.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然而上课时往往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如何有效地调控课堂,把握好“管”与“放”的分寸?
  我们通过交流讨论,明确意识到:一方面,按新课程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必须增强对教学指导的开放性,要敢于“放手”,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切忌将预设的教学目标、自己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得太死;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需要老师將学生、教学内容、课堂的际遇等诸多因素纳入教学过程,对课堂进行适当调控,使课堂管而不死、放而不乱,促进学习环境和谐化、民主化。更主要的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亟待提高。
  3.教师课前准备教学仪器费时费力。探究教学给予我们很大的自主空间,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究实验的大部分器材可以选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教师在准备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需要长时间的慢慢积累,在刚刚进入新课程时如果每节课都充分准备,在时间上就是一个很大难题。同时,学校实验室的器材不能“与时俱进”,也对课改中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4.关于对教学评价的问题。这一问题是所有参加课改实验的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共同担心的问题,因为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指挥棒”。
  面对新教材和学生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热切企盼,是与时俱进、迅速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程式化的教学模式,还是以不变应万变,用“旧瓶装新酒”,让新教材反过来适应我们业已形成的相对滞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用自己固守的传统来诠释新教材中的新观点?勿庸置疑,我们需要的是前者。因为这是时代发展对教师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
其他文献
STS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为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运动中形成的一股思潮,它主张在科学教育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因此,科学教育必须和当前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考虑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及未来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作出的决策。  一、化学学科特点及其教学现状  化学本身是和自然现象
期刊
去岁深秋,我和几位同行取道扬州,参加了“全国著名初中校语文课改思想暨课堂展示与交流活动”,听了几节展示课,给我的触动较大的是宜兴实验初中郑发健老师上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笔者认为,这节课最大的成功是“授人以渔”,教者努力地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想象以及联想的知识要点,特别是指导学生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为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作了有力的准备,后来的教学效果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期刊
诵读揣摩法,侧重于品味语言,领悟语言妙谛。在课堂语文学习中,主要运用在立足整体感知基础上的局部阅读的过程中。将典范的语文材料与诵读者的生活体验、阅读积累等作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求”中揣摩品味,或比试优劣高下,或获取心理共鸣,去追溯作者意图、作品主题,从而达到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语言文字的揣摩  语言文字的揣摩,就是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去发掘教材语言文字那深含的美的韵味,以及
期刊
在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写景类的散文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以苏教版初中教材为例,三个年级的教材里,写景类散文就有有13篇(不包括文言文),所以怎样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此类散文,是初中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掌握了一定欣赏写景类散文的技巧,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可以为他们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初中学生的语文功底尚属于打基础阶段,因此,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但是,我们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学校正在推行大阅读教学理念,提倡综合性阅读,阅读已经推广到所有学科,所以数学阅读也无处不在。阅读是学习一切知识的金钥匙,阅读是人们的一种学习方式,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阅读的作用更凸显其重要性。对于当前学生的阅读水平来说,数学阅读还很陌生,阅读能力还很差。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对学生的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我谈一
期刊
新课标充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在这个前提下,启发式、互动式等新型课型适应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型被冠以“满堂灌”而遭摒弃。但从笔者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多年的经验来看,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的具有较高“含金量”的讲授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讲授的“含金量”呢?  讲授,是一种以“讲”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评价一种教学方式对学习活动是否有积极作用,取决于是否以学生的内
期刊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年来新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内容多、形式活、练习强度大,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实效。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种育人功能,我校将大课间活动列入日常课程安排,进一步发挥其功能。现就如何提高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舆论宣传,营造锻炼氛围   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宣传工作
期刊
把教学当作一项事业,是全身心的投入,无奈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再加上业务考核、职称晋升、科研成果等,越教越感到底气不足,越教越感觉像个教书匠。而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需贯通古今,博采众长,不断飞跃。教师如同一位功力深厚的艺术家,在课堂的舞台上信手拈来,出神入化,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欣赏和享受中完成吸取知识的全部过程。这时教学就会成为一门艺术,教师就会升华为一名艺术家。  把教学当作一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新增的“Integrating skills”板块提供了以听和读为主的综合性语言材料和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语法、词汇,并通过读达到有效的“输出”该板块的阅读部分,旨在扩充文化信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并为学生顺利完成听力作铺垫。听力给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语言并提高其实践能力的空间。但是,我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发现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该部分时,不能正确处理好读和听之
期刊
目前,中小学学生厌学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和班级中都存在厌学现象。以西固为例,属于城乡结合地区,地理环境特殊,学生生源复杂,近几年随着教育布局的改变,中学生的中、高考压力加大,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我想就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结合自己的一些教育经验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存在厌学心理的原因  外因  1.过分施压。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西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