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普通人的死亡也能带走一种生活一段历史一个时代
三见四虎子
前年回老家,我拎了两大桶10斤装的“北京二锅头”去看望四虎子。四虎子那年94岁,身体不太好。我去时他正在床上躺着,小连襟说他爸感冒了,这几天不太爱动弹。他指着我大声问他爸,你认识这人是谁吗?四虎子在枕头上扭头看看我,嗓子咕噜一声说出了我的名字。
我很是吃惊。大约40年前,我和四虎子只见过二次面,间隔这么长时间,快半个世纪了,他这一大把年纪,居然还能认出我来!是他的记忆力超强,过目不忘,还是我“江山依旧”,仍是那副德性?
1975年海城、营口地震后,好像是正月十五那天,我去四虎子家做客。当时四虎子的儿子和我的小姨子刚搞对象,正处在准“毛脚女婿”阶段。未来的小连襟说他们家炸元宵了,请我过去尝尝。我是过来之人,知其良苦用心,恭敬不如从命,便不客气地去了。
到他家时,他爸四虎子在外屋炉子上炸元宵,他妈咳咳嗽嗽地忙乎招待我们。老两口都是实诚人,元宵炸得也好吃,外焦里糯。小连襟说他爸在铁路职工食堂做过饭,炸元宵、炸花生米、炸麻花都有诀窍。炸元宵炸不好会在油锅里爆开,容易崩了人。他爸炸元宵的诀窍是,边炸边用勺子拍拍元宵,起到一种安抚作用,元宵在油锅里就不会发脾气了。
多年以后,我在一档电视烹调节目中看到国家级大厨介绍了同样的炸元宵防爆法,不由就想起那一年的元宵节和四虎子。
四虎子的老伴在地震后不久就去世了。去他家吊唁时,我第二次见到成了鳏夫的四虎子,他流着泪,见到我就说来了?吃炸元宵那次他说的也是这句:来了?我们大约总共就见了这两次面。他对我说了两声“来了”,我对他说些什么,已不记得。我们之间的交谈,或者说交流仅限于此。然而,阔别近40年,94岁的四虎子还能认出我来,证明他的小脑没萎缩,也没有患上老年痴呆症。这违反一般情况下的人体生理规律。
一般情况,到他这般年龄的人基本都不在世了,即使在世,也是摇摇欲坠,稀里糊涂。别说一个只见过二次面、八竿子才打得着的远亲,有的连自己的儿女都不认得了。我家跟前有个80多岁的半身不遂老头,经常从家里爬到街上,脑袋枕着马路牙子,管他儿媳妇叫妈。
94岁了,头脑还如此清晰,四虎子应该算寿星里的特例。
烤鸭缘
四虎子的职业是我岳父告诉我的,解放前他一直在铁路“扛脚行”,就是搬运工人。那时的搬运工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完全手搬肩扛,出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解放后稍好一点,但也是出苦力。50多岁时,铁路上照顾年老体弱的老职工,调他到职工食堂,当过一段大师傅,在那一直干到退休。
四虎子的绰号则是他儿子告诉我的,小连襟说他爸心眼宽,从不知道愁为何物,年轻时虎招招的。有一次,“扛脚行”时和别人打赌,扛着两大麻袋高粱米(重400斤)过跳板,累得吐了一口血,四虎子由此得名。我们那里解放后铁路才收归国有,他没算上建国前参加工作的离休人员。年轻时受过内伤,一辈子从事重体力劳动,退休后的营养和医疗条件皆好不到哪儿去,加上中年丧偶,四虎子的寿命和体格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期。
吃饭的时候,四虎子从床上下来了,说要陪我喝点儿。小连襟说,他爸病成什么样也没断过酒,每天多少都得喝点儿,你来了,这顿酒更是不能少。四虎子喝酒保持了“扛脚行”人的传统,不用酒盅,就一个二大碗。儿子给他斟了一碗底的“黑土地”,他的指头在碗的中间部位划了一道,要儿子斟半碗。儿子瞪他一眼,说,你不感冒了吗!最后他们达成妥协,斟了小半碗。
“八十不留饭,七十不留宿。”与94高龄的人在一起喝酒,犹如看杂技演员在高空走钢丝,喝得提心吊胆的,唯恐他哪口菜没吃顺溜,噎着,或者酒喝着喝着发生什么意外。惴惴不安中,我诚惶诚恐听着四虎子感叹他的今不如昔。“我年轻时,一顿能喝一二大碗。”四虎子端着酒碗说,“像你这么大小,还能喝大半碗呢。现在,唉,也就这一口酒了……”
我细看看他碗里那“一口酒”,足有二两多。二两白酒下肚,我肯定迷糊了。四虎子喝完了“一口酒”,居然面不改色,但很自觉地表示不再喝了,让儿媳妇给他盛了一碗小豆干饭,吃了几口说吃不下去。儿媳妇就给他换成了粥。四虎子喝完粥,跟我客气一声便下桌了。
没事吧?我小声问他儿子。小连襟说没事,你来了他高兴。
我来了四虎子高兴什么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扛脚行”出身的退休老工人,不会有这份闲情逸致。我拎来的两桶“北京二锅头”也不贵重,加一块不到二百元,不如他儿子当年到我岳父家相亲时拎的“四大件”郑重其事。“四大件”是当时辽南一带未来女婿上门时必备的见面礼。小连襟那次拎的“四大件”,其中的一件令人记忆深刻,是一只油汪汪的北京烤鸭。那年头,在小城市根本看不到北京烤鸭,只能听说。当然,铁路食堂的大师傅有办法托人通过火车千里迢迢捎来一只。
那次相亲,岳父岳母却没看好他们未来的老姑爷,说他长得丑,愣头愣脑,配不上我小姨子。我妻妹长的漂亮,瓜子脸,双眼皮,个头也不矮,亭亭玉立,冷丁看像《红灯记》里的李铁梅。四虎子儿子前脚走,后脚我岳母就叫妻妹和他拉倒,“四大件”也给人家还回去。不好办的是,那只烤鸭已经被我儿子啃了一个大腿儿……更不好办的是,“李铁梅”坚定看上了四虎子的儿子,说什么也不肯拉倒。这可怎么办?我老婆让我去她家说和说和,劝劝二位老人,别总把他们老闺女当仙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七仙女长那么俊,还天女下凡嫁给董永了呢。老妹子都24了,再不嫁人,想臭家里呀?
以妻妹的一表人才,臭家里是绝对不会的,不过,她既然坚定地爱上了那个“丑”小伙,其中必有缘由。
党员说亲
我去说和这门亲事时,正赶上岳父家苫房子。岳父家的房子是那种半生半熟的土平房,里墙为坯,外墙才是砖。这种结构的房子每到雨季,都得用泥巴和上稻草的“羊角泥”将房顶苫一遍,否则到了夏天屋子里就漏雨。我到的时候,岳父正在院子里和稀泥,小姨子挥舞着二齿钩,铁姑娘似的一下一下往房顶上甩“羊角泥”,啪叽一块,啪叽又一块。房顶上蹲着一个穿白衬衫的小伙儿,一边用泥板子抹房顶,一边嚷:你别甩,等我下来,你甩不好,还怪累的! 不用问了,房上的这位肯定是“董永”。
该着我们能成为连襟。我对“董永”的第一印象甚好。不仅因为他把应该我承担的甩大泥、抹房顶的脏活累活抢着干了,实在是,他虽非英俊小生,却也绝非丑八怪,只是眼睛小了点,眉毛呈“八点二十”状,脸上有一二点浅皮麻坑。不过不细看,发现不了。总体上还是个膀大腰圆、器宇轩昂的男子汉,是个过日子人。我特别注意到,他干的是泥水活,但身上的白汗衫、黑裤子和脚上的懒汉鞋几乎没崩上泥点儿,这活儿若是我来干,身上早脏得像泥猴了。此人干活手把干净利索,居家过日子肯定是把好手。
我把我的第一印象向岳父母和盘托出,并且说,妹子嫁人过的是日子,不是过男人的长相。再说,是她自己看好了,她都不嫌男方的长相,当老人的跟着掺和啥?
我的说辞都是些小道理,缺乏理论高度,也不太讲究方式方法。不过,工厂党组织不久前刚吸收我入党,我是岳父家庭成员中唯一的党员。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大背景下,工人新党员在家庭的小气候里说话,虽不能一言九鼎,但也有相当的份量。
这期间,准“毛脚女婿”也不断地有所表现,包括地震之夜第一时间跑到未来丈人家抢险救灾、搭地震棚,也包括请我去吃炸元宵……一来二去,我小姨子非但没和他拉倒,两人反倒拉起手了。半年后,“李铁梅”和“董永”如愿以偿步入婚姻殿堂。转过年,妻妹给四虎子家生了一个白胖的大孙子……
最后的晚餐
四虎子下桌离开后,我喝得不那么忐忑了,情绪渐渐恢复正常。小连襟和我边喝酒边扯些诸如此类的陈年往事。在家长里短、怀旧情绪浓厚的闲聊中,不知不觉,一瓶45度的“黑土地”见了底,天色也已向晚。我有些依依不舍,想再见一眼94岁的四虎子,同他告个别。我心知,这顿酒很可能是我和老人之间最后的晚餐。
小连襟陪我进了四虎子的房间,却没看见人。可能出去遛弯了。小连襟判断道,你来了他一高兴,感冒好了呗。我提醒他别掉以轻心,那么大岁数还感着冒,又喝了酒。小连襟说没事没事,我爸的酒量我知道。说着话,我们出了房门。
四虎子没去遛弯,也没出现不测。他在大门口的一个树墩子上靠墙坐着,身旁站着他唯一的孙子小“董永”。
“爸,你坐在这儿干啥?”小连襟埋怨完爹又埋怨儿子,“你咋不扶你爷进屋!”
“我下班回来就发现我爷在这坐着。”小“董永”解释说,“我姨夫和你在屋喝酒,他坐在这等着送送姨夫。”我让他进屋等着,他说怕回屋躺炕上睡着了,不礼貌。四虎子在孙子的搀扶下缓缓站起来,我赶紧上前扶住他,和他握手道别。老人的手嶙峋,冰凉。
四虎子的生命之烛,在第二年的春天熄灭了。妻妹说,起初还是感冒,还是在床上躺着,但躺着躺着就不吃东西了,每天只喝一点水。大约半个月后连水也不喝了,没过几天老人就走了。走的时候正值清明时节。出殡那天,我正在老家,因在乡下山上的岳父家祖坟地里为岳父母树碑,扫墓,没来得及和老人家见上最后一面,在他的灵前磕个头,十分的遗憾!W
责编/王深
[email protected]
三见四虎子
前年回老家,我拎了两大桶10斤装的“北京二锅头”去看望四虎子。四虎子那年94岁,身体不太好。我去时他正在床上躺着,小连襟说他爸感冒了,这几天不太爱动弹。他指着我大声问他爸,你认识这人是谁吗?四虎子在枕头上扭头看看我,嗓子咕噜一声说出了我的名字。
我很是吃惊。大约40年前,我和四虎子只见过二次面,间隔这么长时间,快半个世纪了,他这一大把年纪,居然还能认出我来!是他的记忆力超强,过目不忘,还是我“江山依旧”,仍是那副德性?
1975年海城、营口地震后,好像是正月十五那天,我去四虎子家做客。当时四虎子的儿子和我的小姨子刚搞对象,正处在准“毛脚女婿”阶段。未来的小连襟说他们家炸元宵了,请我过去尝尝。我是过来之人,知其良苦用心,恭敬不如从命,便不客气地去了。
到他家时,他爸四虎子在外屋炉子上炸元宵,他妈咳咳嗽嗽地忙乎招待我们。老两口都是实诚人,元宵炸得也好吃,外焦里糯。小连襟说他爸在铁路职工食堂做过饭,炸元宵、炸花生米、炸麻花都有诀窍。炸元宵炸不好会在油锅里爆开,容易崩了人。他爸炸元宵的诀窍是,边炸边用勺子拍拍元宵,起到一种安抚作用,元宵在油锅里就不会发脾气了。
多年以后,我在一档电视烹调节目中看到国家级大厨介绍了同样的炸元宵防爆法,不由就想起那一年的元宵节和四虎子。
四虎子的老伴在地震后不久就去世了。去他家吊唁时,我第二次见到成了鳏夫的四虎子,他流着泪,见到我就说来了?吃炸元宵那次他说的也是这句:来了?我们大约总共就见了这两次面。他对我说了两声“来了”,我对他说些什么,已不记得。我们之间的交谈,或者说交流仅限于此。然而,阔别近40年,94岁的四虎子还能认出我来,证明他的小脑没萎缩,也没有患上老年痴呆症。这违反一般情况下的人体生理规律。
一般情况,到他这般年龄的人基本都不在世了,即使在世,也是摇摇欲坠,稀里糊涂。别说一个只见过二次面、八竿子才打得着的远亲,有的连自己的儿女都不认得了。我家跟前有个80多岁的半身不遂老头,经常从家里爬到街上,脑袋枕着马路牙子,管他儿媳妇叫妈。
94岁了,头脑还如此清晰,四虎子应该算寿星里的特例。
烤鸭缘
四虎子的职业是我岳父告诉我的,解放前他一直在铁路“扛脚行”,就是搬运工人。那时的搬运工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完全手搬肩扛,出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解放后稍好一点,但也是出苦力。50多岁时,铁路上照顾年老体弱的老职工,调他到职工食堂,当过一段大师傅,在那一直干到退休。
四虎子的绰号则是他儿子告诉我的,小连襟说他爸心眼宽,从不知道愁为何物,年轻时虎招招的。有一次,“扛脚行”时和别人打赌,扛着两大麻袋高粱米(重400斤)过跳板,累得吐了一口血,四虎子由此得名。我们那里解放后铁路才收归国有,他没算上建国前参加工作的离休人员。年轻时受过内伤,一辈子从事重体力劳动,退休后的营养和医疗条件皆好不到哪儿去,加上中年丧偶,四虎子的寿命和体格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期。
吃饭的时候,四虎子从床上下来了,说要陪我喝点儿。小连襟说,他爸病成什么样也没断过酒,每天多少都得喝点儿,你来了,这顿酒更是不能少。四虎子喝酒保持了“扛脚行”人的传统,不用酒盅,就一个二大碗。儿子给他斟了一碗底的“黑土地”,他的指头在碗的中间部位划了一道,要儿子斟半碗。儿子瞪他一眼,说,你不感冒了吗!最后他们达成妥协,斟了小半碗。
“八十不留饭,七十不留宿。”与94高龄的人在一起喝酒,犹如看杂技演员在高空走钢丝,喝得提心吊胆的,唯恐他哪口菜没吃顺溜,噎着,或者酒喝着喝着发生什么意外。惴惴不安中,我诚惶诚恐听着四虎子感叹他的今不如昔。“我年轻时,一顿能喝一二大碗。”四虎子端着酒碗说,“像你这么大小,还能喝大半碗呢。现在,唉,也就这一口酒了……”
我细看看他碗里那“一口酒”,足有二两多。二两白酒下肚,我肯定迷糊了。四虎子喝完了“一口酒”,居然面不改色,但很自觉地表示不再喝了,让儿媳妇给他盛了一碗小豆干饭,吃了几口说吃不下去。儿媳妇就给他换成了粥。四虎子喝完粥,跟我客气一声便下桌了。
没事吧?我小声问他儿子。小连襟说没事,你来了他高兴。
我来了四虎子高兴什么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扛脚行”出身的退休老工人,不会有这份闲情逸致。我拎来的两桶“北京二锅头”也不贵重,加一块不到二百元,不如他儿子当年到我岳父家相亲时拎的“四大件”郑重其事。“四大件”是当时辽南一带未来女婿上门时必备的见面礼。小连襟那次拎的“四大件”,其中的一件令人记忆深刻,是一只油汪汪的北京烤鸭。那年头,在小城市根本看不到北京烤鸭,只能听说。当然,铁路食堂的大师傅有办法托人通过火车千里迢迢捎来一只。
那次相亲,岳父岳母却没看好他们未来的老姑爷,说他长得丑,愣头愣脑,配不上我小姨子。我妻妹长的漂亮,瓜子脸,双眼皮,个头也不矮,亭亭玉立,冷丁看像《红灯记》里的李铁梅。四虎子儿子前脚走,后脚我岳母就叫妻妹和他拉倒,“四大件”也给人家还回去。不好办的是,那只烤鸭已经被我儿子啃了一个大腿儿……更不好办的是,“李铁梅”坚定看上了四虎子的儿子,说什么也不肯拉倒。这可怎么办?我老婆让我去她家说和说和,劝劝二位老人,别总把他们老闺女当仙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七仙女长那么俊,还天女下凡嫁给董永了呢。老妹子都24了,再不嫁人,想臭家里呀?
以妻妹的一表人才,臭家里是绝对不会的,不过,她既然坚定地爱上了那个“丑”小伙,其中必有缘由。
党员说亲
我去说和这门亲事时,正赶上岳父家苫房子。岳父家的房子是那种半生半熟的土平房,里墙为坯,外墙才是砖。这种结构的房子每到雨季,都得用泥巴和上稻草的“羊角泥”将房顶苫一遍,否则到了夏天屋子里就漏雨。我到的时候,岳父正在院子里和稀泥,小姨子挥舞着二齿钩,铁姑娘似的一下一下往房顶上甩“羊角泥”,啪叽一块,啪叽又一块。房顶上蹲着一个穿白衬衫的小伙儿,一边用泥板子抹房顶,一边嚷:你别甩,等我下来,你甩不好,还怪累的! 不用问了,房上的这位肯定是“董永”。
该着我们能成为连襟。我对“董永”的第一印象甚好。不仅因为他把应该我承担的甩大泥、抹房顶的脏活累活抢着干了,实在是,他虽非英俊小生,却也绝非丑八怪,只是眼睛小了点,眉毛呈“八点二十”状,脸上有一二点浅皮麻坑。不过不细看,发现不了。总体上还是个膀大腰圆、器宇轩昂的男子汉,是个过日子人。我特别注意到,他干的是泥水活,但身上的白汗衫、黑裤子和脚上的懒汉鞋几乎没崩上泥点儿,这活儿若是我来干,身上早脏得像泥猴了。此人干活手把干净利索,居家过日子肯定是把好手。
我把我的第一印象向岳父母和盘托出,并且说,妹子嫁人过的是日子,不是过男人的长相。再说,是她自己看好了,她都不嫌男方的长相,当老人的跟着掺和啥?
我的说辞都是些小道理,缺乏理论高度,也不太讲究方式方法。不过,工厂党组织不久前刚吸收我入党,我是岳父家庭成员中唯一的党员。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大背景下,工人新党员在家庭的小气候里说话,虽不能一言九鼎,但也有相当的份量。
这期间,准“毛脚女婿”也不断地有所表现,包括地震之夜第一时间跑到未来丈人家抢险救灾、搭地震棚,也包括请我去吃炸元宵……一来二去,我小姨子非但没和他拉倒,两人反倒拉起手了。半年后,“李铁梅”和“董永”如愿以偿步入婚姻殿堂。转过年,妻妹给四虎子家生了一个白胖的大孙子……
最后的晚餐
四虎子下桌离开后,我喝得不那么忐忑了,情绪渐渐恢复正常。小连襟和我边喝酒边扯些诸如此类的陈年往事。在家长里短、怀旧情绪浓厚的闲聊中,不知不觉,一瓶45度的“黑土地”见了底,天色也已向晚。我有些依依不舍,想再见一眼94岁的四虎子,同他告个别。我心知,这顿酒很可能是我和老人之间最后的晚餐。
小连襟陪我进了四虎子的房间,却没看见人。可能出去遛弯了。小连襟判断道,你来了他一高兴,感冒好了呗。我提醒他别掉以轻心,那么大岁数还感着冒,又喝了酒。小连襟说没事没事,我爸的酒量我知道。说着话,我们出了房门。
四虎子没去遛弯,也没出现不测。他在大门口的一个树墩子上靠墙坐着,身旁站着他唯一的孙子小“董永”。
“爸,你坐在这儿干啥?”小连襟埋怨完爹又埋怨儿子,“你咋不扶你爷进屋!”
“我下班回来就发现我爷在这坐着。”小“董永”解释说,“我姨夫和你在屋喝酒,他坐在这等着送送姨夫。”我让他进屋等着,他说怕回屋躺炕上睡着了,不礼貌。四虎子在孙子的搀扶下缓缓站起来,我赶紧上前扶住他,和他握手道别。老人的手嶙峋,冰凉。
四虎子的生命之烛,在第二年的春天熄灭了。妻妹说,起初还是感冒,还是在床上躺着,但躺着躺着就不吃东西了,每天只喝一点水。大约半个月后连水也不喝了,没过几天老人就走了。走的时候正值清明时节。出殡那天,我正在老家,因在乡下山上的岳父家祖坟地里为岳父母树碑,扫墓,没来得及和老人家见上最后一面,在他的灵前磕个头,十分的遗憾!W
责编/王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