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黑格尔《美学》)。然而,我们现实中的诗歌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压力,大多致力于在阅读阐释的过程中探求作者的原意,用一种单一固定的答案去解读意蕴丰厚的诗歌作品。而这种在教参“独白”的控制下的这种静态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缺乏对话与交流,学生的精神发展被淹没,根本没有办法进入“神与物游” 的意境世界,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得到审美的体验,更不可能达到所谓的“诗无达诂”“百家争鸣” 的艺术境界。所以笔者以为,现代诗歌的教学应摒弃支离破碎的讲析,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
一、入乎其内——置身诗境
所谓意境,是指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象外,又蕴蓄于象内。所以,人们在阅读和品味优秀诗歌时,常常会超脱于言语意象之外,有“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并由此进入一种溟漠恍惚的境界之感。
对于读者来说,要品味、感受意境,首先要“沉浸其中”,暂时忘记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象的世界中,再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进而得到美的享受,就如古人所说的“宛若身当其处,而几忘其事之乌有;能使快着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臧懋循《元曲选序二》)。
那么,要怎样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感受者与艺术家完美结合的物我相融的境界呢?笔者认为,应该经历想象热身、想象诗境、想象回味这三个阶段。
1.想象热身。在想象诗境之前,我们要营造一种足以让学生身心都放松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沉浸其中,忘记周围的一切,进入一种心无旁骛的境界。这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轻音乐,同时辅以气息的调理。当学生心慢慢静下来时,教师可以用简单具体而又生活化的场景想象来为诗歌意境的想象热身。如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夜幕下旷野中静静地感受夜的气息,想象自己在蓝天下自由的奔跑等等,同时还可以辅以一些动作,如张开双臂,深深吸气等,让学生确实感受自己的存在。
2.想象诗境。在想象热身的铺垫下,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领学生进入想象诗境。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的不足,在引导想象时,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辅以指导:第一,选取诗歌中典型的、特征鲜明的、为学生较为熟悉的意象作为想象的切入点。意象的选择对学生能否进入情境,能否自由想象至关重要。意象的选择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就会觉得无从想起,想得很模糊,不利于学生充分想象。所以,我们在诗歌的众多意象中要选择那些符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的意象来作为想象意境的切入点,进而启发、引导学生想象整个诗歌的意境。第二,想象尽可能细致。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慢慢体会意象的形、声、色、味等。第三,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想象诗歌意境时,我们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让他们去感受景物的形态、色彩、气味、冷暖等,这样会让学生有更为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第四,想象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或从上至下,或从左至右,或由点及面,或由面及点。
3.想象回味。读好书能让人口齿留香,品诗境亦能让人流连忘返。想象是一种流动的意识,它会随思绪而飘飞。当学生沉醉于诗意时,给他们一些无声的空白,让他们沉醉于自己的想象诗意中,心随意动,这样诗意会在回味中沉淀、升华,而自己独有的诗意也会随之而来。
二、出乎其外——缘景明情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融合而创造出来的“意与境和谐”的境界。所以,欣赏诗歌,要“入乎其内”,置身诗境,与诗人取得共鸣,同时还要“出乎其外”,与作品拉开一定的距离,客观的评价鉴赏诗歌。
所谓“出乎其外”就是欣赏者置身诗境,沉浸诗中,到达“宛若身当其处”之境界时,一方面联系作者其人和作品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一方面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以意逆志,从而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客观地评价与判断。这就如清人黄子云所说的“当于吟咏之时,先揣知作者当日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或得或丧,若存若亡”。
“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可以更好地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鲁迅说过:“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且介亭杂文二集》)
鉴赏诗歌,体会意境,感悟情感,“出”与“入”要统一起来。“入”深情真,“出”巧理透。如果只“出”不“入”,冷眼旁观,难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果只“入”不“出”,只沉迷于诗中,难有对诗歌的冷静思考,客观评价。
“入乎其内”,获得“神与物游”审美感受,领悟作品的个中妙处;“出乎其外”能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作品产生冷静客观的高情至论。
一、入乎其内——置身诗境
所谓意境,是指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象外,又蕴蓄于象内。所以,人们在阅读和品味优秀诗歌时,常常会超脱于言语意象之外,有“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并由此进入一种溟漠恍惚的境界之感。
对于读者来说,要品味、感受意境,首先要“沉浸其中”,暂时忘记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象的世界中,再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进而得到美的享受,就如古人所说的“宛若身当其处,而几忘其事之乌有;能使快着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臧懋循《元曲选序二》)。
那么,要怎样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感受者与艺术家完美结合的物我相融的境界呢?笔者认为,应该经历想象热身、想象诗境、想象回味这三个阶段。
1.想象热身。在想象诗境之前,我们要营造一种足以让学生身心都放松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沉浸其中,忘记周围的一切,进入一种心无旁骛的境界。这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轻音乐,同时辅以气息的调理。当学生心慢慢静下来时,教师可以用简单具体而又生活化的场景想象来为诗歌意境的想象热身。如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夜幕下旷野中静静地感受夜的气息,想象自己在蓝天下自由的奔跑等等,同时还可以辅以一些动作,如张开双臂,深深吸气等,让学生确实感受自己的存在。
2.想象诗境。在想象热身的铺垫下,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领学生进入想象诗境。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的不足,在引导想象时,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辅以指导:第一,选取诗歌中典型的、特征鲜明的、为学生较为熟悉的意象作为想象的切入点。意象的选择对学生能否进入情境,能否自由想象至关重要。意象的选择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就会觉得无从想起,想得很模糊,不利于学生充分想象。所以,我们在诗歌的众多意象中要选择那些符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的意象来作为想象意境的切入点,进而启发、引导学生想象整个诗歌的意境。第二,想象尽可能细致。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慢慢体会意象的形、声、色、味等。第三,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想象诗歌意境时,我们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让他们去感受景物的形态、色彩、气味、冷暖等,这样会让学生有更为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第四,想象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或从上至下,或从左至右,或由点及面,或由面及点。
3.想象回味。读好书能让人口齿留香,品诗境亦能让人流连忘返。想象是一种流动的意识,它会随思绪而飘飞。当学生沉醉于诗意时,给他们一些无声的空白,让他们沉醉于自己的想象诗意中,心随意动,这样诗意会在回味中沉淀、升华,而自己独有的诗意也会随之而来。
二、出乎其外——缘景明情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融合而创造出来的“意与境和谐”的境界。所以,欣赏诗歌,要“入乎其内”,置身诗境,与诗人取得共鸣,同时还要“出乎其外”,与作品拉开一定的距离,客观的评价鉴赏诗歌。
所谓“出乎其外”就是欣赏者置身诗境,沉浸诗中,到达“宛若身当其处”之境界时,一方面联系作者其人和作品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一方面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以意逆志,从而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客观地评价与判断。这就如清人黄子云所说的“当于吟咏之时,先揣知作者当日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或得或丧,若存若亡”。
“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可以更好地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鲁迅说过:“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且介亭杂文二集》)
鉴赏诗歌,体会意境,感悟情感,“出”与“入”要统一起来。“入”深情真,“出”巧理透。如果只“出”不“入”,冷眼旁观,难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果只“入”不“出”,只沉迷于诗中,难有对诗歌的冷静思考,客观评价。
“入乎其内”,获得“神与物游”审美感受,领悟作品的个中妙处;“出乎其外”能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作品产生冷静客观的高情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