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目标”中,具体提出了中学三个学段的相应目标。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中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是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中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重视想象材料(表象)储备,二是切实进行想象训练,三是正确指导想象作文训练。
一、丰富表象积累
(一)在接触自然、社会的过程中积累表象
学生的生活环境、周围事物,是学生表象的重要来源。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周围事物,勤于观察思考,逐步积累丰富的表象。
(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表象
语文实踐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知事物,形成表象。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看电影电视等活动,使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获得丰富多彩的表象。
(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表象
识字认字、口语交际、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途径,汉语拼音中的字形教学,识字中的字形、字义教学,经常利用挂图,事物和形象化的材料;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看图、观察事物、实验制作和听故事等形式。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联系经验,联系具体场景、情景等理解词句等等。另外,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能使学生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
(四)在积累言语的同时积累表象
中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在积累词汇句式段落篇章的同时,使学生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从而丰富表象积累。
二、落实想象训练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驰骋想象
中学的活动主要包括课内外活动和校内外活动。就语文学科而言,有以下四类:1.语文课堂学习活动,2.语文校内课外活动,3.课外读写活动,4.校外语文实践活动等。
(二)在学科综合中训练学生的想象
美术课、音乐课、数学课和社会课等非语文学科,都有训练学生想象的因素。如:美术课上绘画、手工、雕刻等必须借助想象;音乐课上,学生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图画。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开展适当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想象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想象训练形式多样,主要有对静物的动态想象、对抽象词的具体想象、对无声状的有声想象、对无色状的有色想象、对物体的拟人想象、对个别事物的概括想象。
想象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到想象作文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想象力培养与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培养相结合。
三、想象作文的训练和指导
从广义上讲,中学生的纪实作文也是想象作文,因为纪实作文主要是再造想象的结果。狭义上的想象作文,要求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为基础,以合理性、科学性为准则,大胆展开想象,恰当运用虚构、夸张、幻想等手法,构思出具体、生动、新颖、奇妙的写作内容。本文所谈的想象作文指狭义上的想象作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想象创造的结果,具有首创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心理学研究指出,第一学段学生以再造想象为主,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再造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越来越多,而且能够对已有表象做出正确的创造加工,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
想象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改造类。如,诗句改写法、观察联想法、画面写意法、音响诱导法等;2.接续法。如:续写补写法、故事延续法等;3.扩充法。如:情景扩充法、词句连缀法、词义描绘法等;4.畅想法。如:情景假设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创造法等。
如果从想象作文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来看,想象作文的形式主要有给书面材料作文、绘画材料作文、给听觉材料作文、生活作文、情景作文和角色作文等。
想象作文的指导功在平时,要重视学生的表象积累和想象训练。想象作文动笔前的指导,关键在于老师的启发诱导,指引学生想象的路径和角度。生动形象的描写,激发想象的故事,引人思考的问题,直观具体的情境,声像结合、视听组合的动画、视频,埋设的悬念等等,都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指导学生想象作文,可以先说后写,从述到作,适当采用“成对活动”到“小组交流”,到“全班展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诱导想象。想象作文的批改与讲评,是教师指导的继续。由于儿童的想象和成人的想象之间差别较大,教师要肯定学生新颖独特、别出心裁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虚构积极幻想,甚至是“白日做梦”。
综上所述,中学生想象作文的形成,表象积累——丰富想象材料——是前提,想象训练——学会想象方法——是保证,想象作文——加工改造想象材料——是结果。不难看出,中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儿童想象的规律,依据中学生想象的特点。
一、丰富表象积累
(一)在接触自然、社会的过程中积累表象
学生的生活环境、周围事物,是学生表象的重要来源。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周围事物,勤于观察思考,逐步积累丰富的表象。
(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表象
语文实踐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知事物,形成表象。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看电影电视等活动,使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获得丰富多彩的表象。
(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表象
识字认字、口语交际、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途径,汉语拼音中的字形教学,识字中的字形、字义教学,经常利用挂图,事物和形象化的材料;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看图、观察事物、实验制作和听故事等形式。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联系经验,联系具体场景、情景等理解词句等等。另外,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能使学生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
(四)在积累言语的同时积累表象
中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在积累词汇句式段落篇章的同时,使学生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从而丰富表象积累。
二、落实想象训练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驰骋想象
中学的活动主要包括课内外活动和校内外活动。就语文学科而言,有以下四类:1.语文课堂学习活动,2.语文校内课外活动,3.课外读写活动,4.校外语文实践活动等。
(二)在学科综合中训练学生的想象
美术课、音乐课、数学课和社会课等非语文学科,都有训练学生想象的因素。如:美术课上绘画、手工、雕刻等必须借助想象;音乐课上,学生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图画。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开展适当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想象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想象训练形式多样,主要有对静物的动态想象、对抽象词的具体想象、对无声状的有声想象、对无色状的有色想象、对物体的拟人想象、对个别事物的概括想象。
想象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到想象作文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想象力培养与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培养相结合。
三、想象作文的训练和指导
从广义上讲,中学生的纪实作文也是想象作文,因为纪实作文主要是再造想象的结果。狭义上的想象作文,要求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为基础,以合理性、科学性为准则,大胆展开想象,恰当运用虚构、夸张、幻想等手法,构思出具体、生动、新颖、奇妙的写作内容。本文所谈的想象作文指狭义上的想象作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想象创造的结果,具有首创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心理学研究指出,第一学段学生以再造想象为主,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再造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越来越多,而且能够对已有表象做出正确的创造加工,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
想象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改造类。如,诗句改写法、观察联想法、画面写意法、音响诱导法等;2.接续法。如:续写补写法、故事延续法等;3.扩充法。如:情景扩充法、词句连缀法、词义描绘法等;4.畅想法。如:情景假设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创造法等。
如果从想象作文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来看,想象作文的形式主要有给书面材料作文、绘画材料作文、给听觉材料作文、生活作文、情景作文和角色作文等。
想象作文的指导功在平时,要重视学生的表象积累和想象训练。想象作文动笔前的指导,关键在于老师的启发诱导,指引学生想象的路径和角度。生动形象的描写,激发想象的故事,引人思考的问题,直观具体的情境,声像结合、视听组合的动画、视频,埋设的悬念等等,都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指导学生想象作文,可以先说后写,从述到作,适当采用“成对活动”到“小组交流”,到“全班展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诱导想象。想象作文的批改与讲评,是教师指导的继续。由于儿童的想象和成人的想象之间差别较大,教师要肯定学生新颖独特、别出心裁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虚构积极幻想,甚至是“白日做梦”。
综上所述,中学生想象作文的形成,表象积累——丰富想象材料——是前提,想象训练——学会想象方法——是保证,想象作文——加工改造想象材料——是结果。不难看出,中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儿童想象的规律,依据中学生想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