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式理论框架可应用于汉语歇后语的翻译中,尤其对歇后语翻译的认知心理过程具有较强的阐释力。歇后语翻译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本文就歇后语翻译过程中应用的语言图式和文化图式进行分析,阐明译者在对歇后语进行解析和译文构建过程中的任务。
关键词:歇后语;图式;语言;文化
引言
歇后语属于汉语熟语的范畴,是一种独特的汉语语言形式,多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具有形象生动、浅显易懂、诙谐幽默的特点。歇后语不但充分发挥了汉语语言在音、形、义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而且很多歇后语生动地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风情。然而歇后语的翻译研究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学者们的重视,随着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将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图式引入到翻译研究中,借助图式理论深入分析歇后语翻译过程的两个侧面,即原文的解析和译文的建构,将有助于拓宽翻译理论研究视角,从另一个角度揭示歇后语翻译的心理过程。
1.图式理论框架中的翻译
“图式”在心理学中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可以追溯到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Frederick Bartlett的作品Remembering。所谓“图式”(schema),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这种储存不是事实、经验的简单罗列和堆砌,而是围绕不同事物、情景形成的有序的知识系统[1]。认知心理学家H. G. Widdowson认为,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大脑中的知识结构,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时记忆中[2]。当人们处理新知时,就会把它与已知(即大脑中先存的图式知识)相联系,从而给认知提供依据,赋予读物以意义。
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3]。完整的翻译包括两个阅读理解过程,既涉及译者对源语文本的理解又涉及目的语的读者对译文文本的理解。在翻译的理解阶段译者需要对源语“图式”进行成功的解码,在表达阶段译者需要进行成功的目的语“图式”编码。
2.图式理论视角下的歇后语翻译
翻译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就语言而言,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源语中独特的结构形式;就文化而言,莫过于独特的民族特性。如果独特的语言形式又表现了民族性极强的思想内容,翻译就更难了,汉语中的歇后语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这种独特的语言结构形式在其他语言中一般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它所表达的含义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因而,在汉译英的实践中,歇后语的翻译无疑是一道难题[4]。
通过分析翻译图式的应用,可以明确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规律,从而解析歇后语翻译的认知过程。翻译过程中应用的图式类型可以概括分为四类,即语言图式、文体图式、内容图式和文化图式[5]。下面就歇后语翻译过程中应用的语言和文化图式进行分析说明。
2.1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指词汇、句法等语言特点,包括词汇图式和句法图式。翻译过程中需要激活两套语言图式系统,即源语语言图式和译语语言图式。在解析原文时运用源语语言图式,在建构译文时运用译语语言图式。
在解析原文时,需要译者最大限度地激活源语语言图式,以便根据原文的内容以及语境正确理解源语含义。歇后语是由存在引注关系的前后两个部分构成的。前一部分只起辅助作用,表示某种附加意义,后一部分是表义的重点,表示整个歇后语的基本意义。歇后语后一部分所表示的基本意义有本义和别义之分[6]。别义的产生大体有下列三种情况:
①狗撵鸭子——呱呱叫
A duck chased by a dog—quacking at the top of its voice
第一种情况,由后一部分里一个或几个词派生出另一种意义而产生别义。例①中“撵”是追赶的意思。狗追赶鸭子的时候,鸭子就会发出“呱呱呱”的叫喊声。“呱呱叫”在口语里用来形容极好,非常好,有夸奖的意思。本事大,能力强,事情做得很完美等。这条歇后语巧妙运用拟声词的派生意义达到赞扬的目的。
②老鼠爬秤钩——自己称自己
A mouse climbs onto a steelyard hook—weighing itself in the balance (chanting the praises of oneself)
第二种情况,利用后一部分里一个或几个字形、音、义上的相关,通过谐音而产生别义。例②里的“秤”是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秤杆上的金属钩子,是用来挂所称物体的。老鼠爬到秤钩上,是自己称自己的重量。“称”有“测定重量”的意思,另外还有“称赞”的意思。“自己称自己”就是自己称赞或夸耀自己。该条歇后语正是运用汉语里同音同形异义字比喻没有什么本事的人自我吹嘘,达到讽刺批判的修辞效果。
③老鼠掉进风箱里——咬文嚼字
A mouse in a bookcase—chewing up the pages
第三种情况,通过后一部分里两个词的搭配产生新词,从而使意义发生转换。例③里老鼠的牙齿总是不停地咬东西,老鼠掉进书箱里,咬的都是书本,所以说它“咬文嚼字”。该条歇后语第一部分形成非现实虚构,营造老鼠掉进风箱的特殊场景;第二部分进行合理的推理,通过词语的超常规搭配,既保持与前一部分的关联,又合成一条汉语中原有的成语,幽默含蓄地讽刺那些死扣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的书呆子。
在汉语言中,字符是单音节(单一的字符有一个发音和一个意思),有着少数的音调种类,字符也是非曲折的(动词形式不改变人称和时态,同时,名词无论单复数都保留原形)。这使同音异义字能够广泛用于歇后语中,并达到意味深长的双关效果;汉语构词灵活巧妙,可以派生转换多种意思。因此,在解析原文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灵活并合理地运用语言图式,便会影响到原文的解析,出现偏差。在构建译文时,需要译者充分激活译语语言图式。
2.2文化图式
文化图式指语言对象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激活两套文化图式系统,即源语文化图式和译语文化图式。在解析原文时运用源语文化图式,在建构译文时运用译语文化图式。
在解析原文时,如果不理解源语的文化图式,会造成理解障碍,导致误译。而在建构译文时,如果忽视译语的文化图式,将源语的文化图式生搬硬套,则会使译文的质量大打折扣,甚至产生误解。歇后语的文化特色无不与其丰富多彩的来源有着不可分隔的联系。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历史典故、思维观念和道德标准产生了许多中国式的表达方式,绝大多数歇后语正是这种典型中国文化的折射。
④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A clay Buddha crossing a stream—hardly able to save itself
例④中“泥菩萨”形象恐怕令英美人难以想象。这里涉及到东西方宗教的差异,西方以信奉基督教为主,在基督教中有自己的保护神;而佛教在中国有较多的信奉者,在人们的心目中,菩萨是拯救危难的神。可是,用泥巴做成的菩萨,在过河的时候,一旦进入水里自身就会被河水溶化,哪里还能去保佑别人呢?这个歇后语用来比喻自己都难以保住,不能顾得上帮助别人。该条歇后语对西方读者最大的理解障碍在于不了解菩萨的救苦救难形象。
⑤窗户上的纸——一戳就破
Paper window panes—torn by a touch
例⑤这条歇后语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在玻璃被发明之前,作为挡风遮雨的窗户通常是用纸糊的,而纸的特点是柔软易破。薄薄的窗户纸,只要用手指头轻轻一戳就破了。这个歇后语用来比喻稍加指点就明白了。该条歇后语的产生与内容显然与中国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A fish jumping to Jiang Taigong’s hoodless and baitless line—a willing victim
例⑥这条歇后语涉及中国历史上一个典故。中国周朝初年,有个叫姜子牙的人,隐居在陕西的渭水河边几十年,常用无诱饵的直钩在水边钓鱼。姜子牙的目的不在钓鱼,而是希望以此引起别人的注意,好有人请他出去,施展他的政治报负。后来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人们尊称他为“姜太公”。此歇后语用来比喻心甘情愿地去干某件事情(多指上当受骗一类事情)。
可见,文化图式的恰当应用直接关系到译文是否符合译语对象国的认知习惯,是否明确易懂。一种文化里独有的事物或现象出现在文本中,对其他文化的读者来讲,就是一种文化缺省。翻译过程中,源语文化图式在译语文化图式结构中的缺省,通常导致译文读者在对译文进行认知推理时无法从大脑里激活相关知识,结果造成理解失败。
处于同一文化语境中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都能激活记忆里的有关图式,因而都能理解并推断歇后语第二部分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然而,对于异质文化熏陶下的外国读者,这些本族语交际双方不言而喻的文化背景知识则构成理解上的障碍[7]。正是由于源语读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文化图式不一致,从而导致歇后语翻译实践带有极大的困难性。
3.结语
图式是人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组织形式,是人类认知的基础。由于歇后语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它们必然受到中国文化的制约。所以,从表层的语言图式到深层的文化图式,均不同程度地限制了歇后语的可译性。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使者,译者在歇后语的翻译过程中应透过语言图式充分解析歇后语的语义关联,及时填补源文略去的文化图式知识,并且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在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构建新的文化图式。
[参考文献]
[1] Bartlett, F. C.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M].Oxfo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201
[2] Widdowson, H. G. 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107-109
[3] 刘明东.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1998(4).
[4]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55
[5] 王宇新.论翻译过程中的图式应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4).
[6] 温端正.歇后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2
[7] 杨仕章,牛丽红.文化误译图式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员学报,2007(2).
关键词:歇后语;图式;语言;文化
引言
歇后语属于汉语熟语的范畴,是一种独特的汉语语言形式,多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具有形象生动、浅显易懂、诙谐幽默的特点。歇后语不但充分发挥了汉语语言在音、形、义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而且很多歇后语生动地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风情。然而歇后语的翻译研究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学者们的重视,随着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将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图式引入到翻译研究中,借助图式理论深入分析歇后语翻译过程的两个侧面,即原文的解析和译文的建构,将有助于拓宽翻译理论研究视角,从另一个角度揭示歇后语翻译的心理过程。
1.图式理论框架中的翻译
“图式”在心理学中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可以追溯到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Frederick Bartlett的作品Remembering。所谓“图式”(schema),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这种储存不是事实、经验的简单罗列和堆砌,而是围绕不同事物、情景形成的有序的知识系统[1]。认知心理学家H. G. Widdowson认为,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大脑中的知识结构,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时记忆中[2]。当人们处理新知时,就会把它与已知(即大脑中先存的图式知识)相联系,从而给认知提供依据,赋予读物以意义。
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3]。完整的翻译包括两个阅读理解过程,既涉及译者对源语文本的理解又涉及目的语的读者对译文文本的理解。在翻译的理解阶段译者需要对源语“图式”进行成功的解码,在表达阶段译者需要进行成功的目的语“图式”编码。
2.图式理论视角下的歇后语翻译
翻译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就语言而言,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源语中独特的结构形式;就文化而言,莫过于独特的民族特性。如果独特的语言形式又表现了民族性极强的思想内容,翻译就更难了,汉语中的歇后语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这种独特的语言结构形式在其他语言中一般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它所表达的含义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因而,在汉译英的实践中,歇后语的翻译无疑是一道难题[4]。
通过分析翻译图式的应用,可以明确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规律,从而解析歇后语翻译的认知过程。翻译过程中应用的图式类型可以概括分为四类,即语言图式、文体图式、内容图式和文化图式[5]。下面就歇后语翻译过程中应用的语言和文化图式进行分析说明。
2.1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指词汇、句法等语言特点,包括词汇图式和句法图式。翻译过程中需要激活两套语言图式系统,即源语语言图式和译语语言图式。在解析原文时运用源语语言图式,在建构译文时运用译语语言图式。
在解析原文时,需要译者最大限度地激活源语语言图式,以便根据原文的内容以及语境正确理解源语含义。歇后语是由存在引注关系的前后两个部分构成的。前一部分只起辅助作用,表示某种附加意义,后一部分是表义的重点,表示整个歇后语的基本意义。歇后语后一部分所表示的基本意义有本义和别义之分[6]。别义的产生大体有下列三种情况:
①狗撵鸭子——呱呱叫
A duck chased by a dog—quacking at the top of its voice
第一种情况,由后一部分里一个或几个词派生出另一种意义而产生别义。例①中“撵”是追赶的意思。狗追赶鸭子的时候,鸭子就会发出“呱呱呱”的叫喊声。“呱呱叫”在口语里用来形容极好,非常好,有夸奖的意思。本事大,能力强,事情做得很完美等。这条歇后语巧妙运用拟声词的派生意义达到赞扬的目的。
②老鼠爬秤钩——自己称自己
A mouse climbs onto a steelyard hook—weighing itself in the balance (chanting the praises of oneself)
第二种情况,利用后一部分里一个或几个字形、音、义上的相关,通过谐音而产生别义。例②里的“秤”是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秤杆上的金属钩子,是用来挂所称物体的。老鼠爬到秤钩上,是自己称自己的重量。“称”有“测定重量”的意思,另外还有“称赞”的意思。“自己称自己”就是自己称赞或夸耀自己。该条歇后语正是运用汉语里同音同形异义字比喻没有什么本事的人自我吹嘘,达到讽刺批判的修辞效果。
③老鼠掉进风箱里——咬文嚼字
A mouse in a bookcase—chewing up the pages
第三种情况,通过后一部分里两个词的搭配产生新词,从而使意义发生转换。例③里老鼠的牙齿总是不停地咬东西,老鼠掉进书箱里,咬的都是书本,所以说它“咬文嚼字”。该条歇后语第一部分形成非现实虚构,营造老鼠掉进风箱的特殊场景;第二部分进行合理的推理,通过词语的超常规搭配,既保持与前一部分的关联,又合成一条汉语中原有的成语,幽默含蓄地讽刺那些死扣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的书呆子。
在汉语言中,字符是单音节(单一的字符有一个发音和一个意思),有着少数的音调种类,字符也是非曲折的(动词形式不改变人称和时态,同时,名词无论单复数都保留原形)。这使同音异义字能够广泛用于歇后语中,并达到意味深长的双关效果;汉语构词灵活巧妙,可以派生转换多种意思。因此,在解析原文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灵活并合理地运用语言图式,便会影响到原文的解析,出现偏差。在构建译文时,需要译者充分激活译语语言图式。
2.2文化图式
文化图式指语言对象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激活两套文化图式系统,即源语文化图式和译语文化图式。在解析原文时运用源语文化图式,在建构译文时运用译语文化图式。
在解析原文时,如果不理解源语的文化图式,会造成理解障碍,导致误译。而在建构译文时,如果忽视译语的文化图式,将源语的文化图式生搬硬套,则会使译文的质量大打折扣,甚至产生误解。歇后语的文化特色无不与其丰富多彩的来源有着不可分隔的联系。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历史典故、思维观念和道德标准产生了许多中国式的表达方式,绝大多数歇后语正是这种典型中国文化的折射。
④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A clay Buddha crossing a stream—hardly able to save itself
例④中“泥菩萨”形象恐怕令英美人难以想象。这里涉及到东西方宗教的差异,西方以信奉基督教为主,在基督教中有自己的保护神;而佛教在中国有较多的信奉者,在人们的心目中,菩萨是拯救危难的神。可是,用泥巴做成的菩萨,在过河的时候,一旦进入水里自身就会被河水溶化,哪里还能去保佑别人呢?这个歇后语用来比喻自己都难以保住,不能顾得上帮助别人。该条歇后语对西方读者最大的理解障碍在于不了解菩萨的救苦救难形象。
⑤窗户上的纸——一戳就破
Paper window panes—torn by a touch
例⑤这条歇后语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在玻璃被发明之前,作为挡风遮雨的窗户通常是用纸糊的,而纸的特点是柔软易破。薄薄的窗户纸,只要用手指头轻轻一戳就破了。这个歇后语用来比喻稍加指点就明白了。该条歇后语的产生与内容显然与中国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A fish jumping to Jiang Taigong’s hoodless and baitless line—a willing victim
例⑥这条歇后语涉及中国历史上一个典故。中国周朝初年,有个叫姜子牙的人,隐居在陕西的渭水河边几十年,常用无诱饵的直钩在水边钓鱼。姜子牙的目的不在钓鱼,而是希望以此引起别人的注意,好有人请他出去,施展他的政治报负。后来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人们尊称他为“姜太公”。此歇后语用来比喻心甘情愿地去干某件事情(多指上当受骗一类事情)。
可见,文化图式的恰当应用直接关系到译文是否符合译语对象国的认知习惯,是否明确易懂。一种文化里独有的事物或现象出现在文本中,对其他文化的读者来讲,就是一种文化缺省。翻译过程中,源语文化图式在译语文化图式结构中的缺省,通常导致译文读者在对译文进行认知推理时无法从大脑里激活相关知识,结果造成理解失败。
处于同一文化语境中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都能激活记忆里的有关图式,因而都能理解并推断歇后语第二部分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然而,对于异质文化熏陶下的外国读者,这些本族语交际双方不言而喻的文化背景知识则构成理解上的障碍[7]。正是由于源语读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文化图式不一致,从而导致歇后语翻译实践带有极大的困难性。
3.结语
图式是人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组织形式,是人类认知的基础。由于歇后语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它们必然受到中国文化的制约。所以,从表层的语言图式到深层的文化图式,均不同程度地限制了歇后语的可译性。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使者,译者在歇后语的翻译过程中应透过语言图式充分解析歇后语的语义关联,及时填补源文略去的文化图式知识,并且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在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构建新的文化图式。
[参考文献]
[1] Bartlett, F. C.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M].Oxfo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201
[2] Widdowson, H. G. 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107-109
[3] 刘明东.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1998(4).
[4]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55
[5] 王宇新.论翻译过程中的图式应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4).
[6] 温端正.歇后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2
[7] 杨仕章,牛丽红.文化误译图式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员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