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录了大量经典的散文,这些篇目历来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些文本中,有很多含义隽永的“矛盾”,它们或是存在于一个单句中,或是存在于文本的上下文语境中。这些矛盾,有的是作者身份多重性造成的,有的是词义多维性引发的,有的是前后细节描写的不一致导致的,有的是情理之间存在的悖论。在教学过程中,可抓住这些“矛盾”去点拨和化解,通过揣摩、推敲、咀嚼、研读来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情感,品味语言特色,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旨内涵。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文本探究能力。这是用智慧点亮的课堂,事半功倍的课堂,确是当下散文教学困境突围的一种好出路。
一.揣摩身份矛盾,引学生悟情感表达
就如海德格尔的经典论断告诉我们“语言是存在之家”,“存在”在英语里解释就是人,人的生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就是作者的生命,是他们内在的精神和情感的表达。而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散文中的情感表达体现着作者的个性。作为个体的作者,他的身份的多重性,往往也折射在作品中,直接影响着文本情感的表达。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揣摩,无疑是帮助学生开启了一扇玄妙的大门。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描写了济南暖冬日照下的地形地势、积雪的山、清明的水……课堂中,我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矛盾的身份把握文本中积淀的特殊情感。开课之初,我问学生“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这暗示了作者的身份是什么?学生有所悟,他是一个“外来人”“客居者”,所以传达给我们新鲜、独特、丰富的感受。我又出示了老舍的生平简介,在30-37年之间,老舍在济南主要是教书和写作,生活相对来讲比较平静和安稳。很多作品问世,老处于创作高峰时期。所以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济南是他的精神的栖居地,是他的第二故乡。这个身份传达出来的的感受则是对济南山水的更加深沉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无论是叙事类散文,还是抒情类散文,都外化了作家的内心世界,积淀了个人的所思所感所悟。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作者的身份或者立场的矛盾,我们可以按图索骥,去解读作者身份背后的情感诉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语文课堂上解读作者的身份,就是为了向文本更深处探索。
二.推敲词义矛盾,引学生品语言特色
在散文写作中,作者为了体现语言的内在张力和语义的丰富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也会经常使用运用语义,使用两种不相协调、甚至截然相反的特征来形容一项事物,以产生出强烈的表达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推敲这些语义矛盾,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语言特色,感受语言的个性魅力。
语义上的“矛盾”在鲁迅的作品中特别典型。鲁迅杂文创作的“刀笔”似成公认,由此延伸到他的散文创作,也是决不会松垮、散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提问“为什么似乎和确凿放在一起”?引导学生细细推敲之后,他们发现作者表达了两种意思:用“似乎”表不肯定语气,因为事情已经隔了七八年,未必还记得清楚;用“确凿”表肯定语气,因为回忆儿时无忧快乐的生活,还历历在目,印象深刻。在这不肯定与肯定的回环中,我们感受到了语言内在的韵味。认真分析,我们不难发鲁迅用与众不同的整严的逻辑性构筑他的话语方式,使他的行文句法缜密,矛盾倍出但是却余味无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词汇的能指与所指层面来看,词汇所能表达的意义空间是无限的。正是在这无限多样的语义中,我们领悟到的文本语言不只是工具,而是因人而异的超越语言的心照不宣的共享。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从语义的矛盾入手,提纲挈领地对文章进行点化,让学生透过这些“矛盾”句领会作品的语言特色,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和应用能力。
三.咀嚼细节矛盾,引学生析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一切具体的,形象的描写都可称为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不只是小说所特有的专利,事实上,许多优美的散文篇是同样不乏精致的细节描绘。从散文写作的角度看,细节是作家对生活的直觉观照,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艺术再现。作者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在与外也会存在一定的矛盾,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些细节矛盾进行咀嚼,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则如水到渠成。
在《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先生就十分擅长利用细节矛盾来塑造人物。文中描写“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课堂中,引导学生分析“踌躇”一词,父亲为什么踌躇?学生可以分析出来:“父亲因为事忙”。但是后文中父亲为什么又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通过多次品读,学生明白了父亲因为更多的担心别人照顾儿子不够细心、妥帖,最终将情感的砝码倾向了儿子这一边。通过这一组矛盾冲突分析,父亲为儿子忘我的一面便一目了然。
又如,在《背影》一文中,对父亲有这样一句描写“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我问学生“父亲果真是很轻松的么?”细读前文,学生发现了这样的描写:“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那么这前后的两处细节描写的矛盾表现了什么呢?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找到了答案。父亲的轻松是外在的,这是做给儿子看的,让儿子放心;由“蹒跚,慢慢,攀,缩,倾,努力”等词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父亲买橘子是如此的吃力,另外祖母的去世,失业的压力,儿子的北上,家庭的境况,这些都不可能让父亲的心里轻松的。这一看似矛盾的表现是有深意的,从矛盾的品读中,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父亲那颗拳拳之心,也感受到了一个平凡却又伟大的父亲形象。
散文的细节描写多为片段性,跳跃性。或片言之语,尽现神采,或寥寥数语,境界全出。散文教学经验证明,课堂中抓住那些精彩独到的矛盾细节,能让学生清楚触摸到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深层品读出人物的精神内涵。 四.研读情理矛盾,引学生明主旨内涵
情感思维和理论思维是人类交流感情,传递信息,认识事物的两大思维方式。情感思维是理论思维的基础,理论思维是情感思维的升华,二者互相依存。但是二者也会出现矛盾,合情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不一定合情,这就是所谓的情理矛盾,其实简单点讲就是情感与道理的矛盾。在解读散文时,抓住情理的矛盾进行研读,能更加轻松地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主旨内涵。
在讲解《老王》时,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老王的“不幸”对理解主旨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对他的生活的艰苦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他“精神的凄苦”体会有难度,所以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悖情理的情节,激疑探究。经过细读,学生找到了这一处“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个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好多年了。”杨绛问他“那里是不是他的家”,按常理应该回答“是”或“不是”。但他却答非所问,说“住那儿好多年了”,很显然这“有悖情理”。我抓住这一点设问激疑,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就不难体会到老王只是把那塌败的小屋当作栖身之所,并没有当成“家”。因为“家”是充满温馨的港湾,而老王在这里有的只是形单影只的孤独和疾病缠身的凄苦,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这是他最大的“不幸”。理解了老王的不幸,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可谓进了一大步。
《老王》一文中,最大的一个有悖情理之处就是如此穷困潦倒,贫病交加的“不幸者”老王,竟然在临死前将“一篮大鸡蛋和一瓶好香油”送给了非亲非故的杨绛。我提问学生老王为什么要去给杨绛送鸡蛋?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他是来感谢她对自己多年的照顾,他把她当做的自己的亲人。而按照人之常情,她应该给她怎样的回馈?是钱么?当然不是,而是同等的关心照顾。但是杨绛没有做到,连起码的请他进屋坐坐也没有,所以她对待将自己当做亲人的老王才有了舍不掉的“愧怍”。
巧用文本中的情理矛盾,进一步挖掘文本深层意蕴,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甚至可以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认知差异、心理差距,在关键点制造疑云,“挑拨”起争鸣的战火,从而促使学生细读课文,寻根究底,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学生间形成真正的智力碰撞。那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矛盾解读中越辩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当下新课程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多上精彩的散文阅读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改革的关键。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我们不妨以文本的矛盾为切入口,尝试着为当前散文教学困境的突围寻找一条新出路。我坚信,散文阅读教学在新思路的指引下一定会走得更远。
覃春香,教师,现居浙江宁波。
一.揣摩身份矛盾,引学生悟情感表达
就如海德格尔的经典论断告诉我们“语言是存在之家”,“存在”在英语里解释就是人,人的生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就是作者的生命,是他们内在的精神和情感的表达。而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散文中的情感表达体现着作者的个性。作为个体的作者,他的身份的多重性,往往也折射在作品中,直接影响着文本情感的表达。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揣摩,无疑是帮助学生开启了一扇玄妙的大门。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描写了济南暖冬日照下的地形地势、积雪的山、清明的水……课堂中,我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矛盾的身份把握文本中积淀的特殊情感。开课之初,我问学生“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这暗示了作者的身份是什么?学生有所悟,他是一个“外来人”“客居者”,所以传达给我们新鲜、独特、丰富的感受。我又出示了老舍的生平简介,在30-37年之间,老舍在济南主要是教书和写作,生活相对来讲比较平静和安稳。很多作品问世,老处于创作高峰时期。所以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济南是他的精神的栖居地,是他的第二故乡。这个身份传达出来的的感受则是对济南山水的更加深沉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无论是叙事类散文,还是抒情类散文,都外化了作家的内心世界,积淀了个人的所思所感所悟。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作者的身份或者立场的矛盾,我们可以按图索骥,去解读作者身份背后的情感诉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语文课堂上解读作者的身份,就是为了向文本更深处探索。
二.推敲词义矛盾,引学生品语言特色
在散文写作中,作者为了体现语言的内在张力和语义的丰富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也会经常使用运用语义,使用两种不相协调、甚至截然相反的特征来形容一项事物,以产生出强烈的表达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推敲这些语义矛盾,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语言特色,感受语言的个性魅力。
语义上的“矛盾”在鲁迅的作品中特别典型。鲁迅杂文创作的“刀笔”似成公认,由此延伸到他的散文创作,也是决不会松垮、散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提问“为什么似乎和确凿放在一起”?引导学生细细推敲之后,他们发现作者表达了两种意思:用“似乎”表不肯定语气,因为事情已经隔了七八年,未必还记得清楚;用“确凿”表肯定语气,因为回忆儿时无忧快乐的生活,还历历在目,印象深刻。在这不肯定与肯定的回环中,我们感受到了语言内在的韵味。认真分析,我们不难发鲁迅用与众不同的整严的逻辑性构筑他的话语方式,使他的行文句法缜密,矛盾倍出但是却余味无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词汇的能指与所指层面来看,词汇所能表达的意义空间是无限的。正是在这无限多样的语义中,我们领悟到的文本语言不只是工具,而是因人而异的超越语言的心照不宣的共享。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从语义的矛盾入手,提纲挈领地对文章进行点化,让学生透过这些“矛盾”句领会作品的语言特色,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和应用能力。
三.咀嚼细节矛盾,引学生析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一切具体的,形象的描写都可称为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不只是小说所特有的专利,事实上,许多优美的散文篇是同样不乏精致的细节描绘。从散文写作的角度看,细节是作家对生活的直觉观照,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艺术再现。作者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在与外也会存在一定的矛盾,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些细节矛盾进行咀嚼,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则如水到渠成。
在《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先生就十分擅长利用细节矛盾来塑造人物。文中描写“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课堂中,引导学生分析“踌躇”一词,父亲为什么踌躇?学生可以分析出来:“父亲因为事忙”。但是后文中父亲为什么又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通过多次品读,学生明白了父亲因为更多的担心别人照顾儿子不够细心、妥帖,最终将情感的砝码倾向了儿子这一边。通过这一组矛盾冲突分析,父亲为儿子忘我的一面便一目了然。
又如,在《背影》一文中,对父亲有这样一句描写“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我问学生“父亲果真是很轻松的么?”细读前文,学生发现了这样的描写:“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那么这前后的两处细节描写的矛盾表现了什么呢?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找到了答案。父亲的轻松是外在的,这是做给儿子看的,让儿子放心;由“蹒跚,慢慢,攀,缩,倾,努力”等词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父亲买橘子是如此的吃力,另外祖母的去世,失业的压力,儿子的北上,家庭的境况,这些都不可能让父亲的心里轻松的。这一看似矛盾的表现是有深意的,从矛盾的品读中,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父亲那颗拳拳之心,也感受到了一个平凡却又伟大的父亲形象。
散文的细节描写多为片段性,跳跃性。或片言之语,尽现神采,或寥寥数语,境界全出。散文教学经验证明,课堂中抓住那些精彩独到的矛盾细节,能让学生清楚触摸到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深层品读出人物的精神内涵。 四.研读情理矛盾,引学生明主旨内涵
情感思维和理论思维是人类交流感情,传递信息,认识事物的两大思维方式。情感思维是理论思维的基础,理论思维是情感思维的升华,二者互相依存。但是二者也会出现矛盾,合情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不一定合情,这就是所谓的情理矛盾,其实简单点讲就是情感与道理的矛盾。在解读散文时,抓住情理的矛盾进行研读,能更加轻松地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主旨内涵。
在讲解《老王》时,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老王的“不幸”对理解主旨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对他的生活的艰苦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他“精神的凄苦”体会有难度,所以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悖情理的情节,激疑探究。经过细读,学生找到了这一处“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个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好多年了。”杨绛问他“那里是不是他的家”,按常理应该回答“是”或“不是”。但他却答非所问,说“住那儿好多年了”,很显然这“有悖情理”。我抓住这一点设问激疑,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就不难体会到老王只是把那塌败的小屋当作栖身之所,并没有当成“家”。因为“家”是充满温馨的港湾,而老王在这里有的只是形单影只的孤独和疾病缠身的凄苦,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这是他最大的“不幸”。理解了老王的不幸,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可谓进了一大步。
《老王》一文中,最大的一个有悖情理之处就是如此穷困潦倒,贫病交加的“不幸者”老王,竟然在临死前将“一篮大鸡蛋和一瓶好香油”送给了非亲非故的杨绛。我提问学生老王为什么要去给杨绛送鸡蛋?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他是来感谢她对自己多年的照顾,他把她当做的自己的亲人。而按照人之常情,她应该给她怎样的回馈?是钱么?当然不是,而是同等的关心照顾。但是杨绛没有做到,连起码的请他进屋坐坐也没有,所以她对待将自己当做亲人的老王才有了舍不掉的“愧怍”。
巧用文本中的情理矛盾,进一步挖掘文本深层意蕴,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甚至可以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认知差异、心理差距,在关键点制造疑云,“挑拨”起争鸣的战火,从而促使学生细读课文,寻根究底,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学生间形成真正的智力碰撞。那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矛盾解读中越辩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当下新课程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多上精彩的散文阅读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改革的关键。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我们不妨以文本的矛盾为切入口,尝试着为当前散文教学困境的突围寻找一条新出路。我坚信,散文阅读教学在新思路的指引下一定会走得更远。
覃春香,教师,现居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