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数学作为农村初中生的主要学习科目之一,在整个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初中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对于农村初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同样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数学阅读能力决定着学生是否会学数学而引起的。以下,本文以山区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指导策略为题,从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数学阅读的指导策略、数学阅读的有效方法、数学阅读的注意问题四方面展开深度研究,从教学以及国家政策等等多个方面对农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阅读能力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农村 初中 数学阅读
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身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阅读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数学阅读能力差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数学阅读不是简单的浏览和了解,而是学生能动地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的理解过程,包括看书,提出问题,对数学过程进行演绎、推理、应用、归纳和总结行为的总和。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而数学教科书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或者是由已知的基础知识发展而成,数学语言朴实、精简,解决问题过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推理演绎分析详细,所以对初中学生来说阅读的障碍不大,只是理解和应用的层次问题,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其内在联系和创新的层次问题。同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有层次的,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初高阶段能够通过提高数学阅读能力,较好掌握数学学科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各层次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秀学生形成自觉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
教师应充分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入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不仅要把知识的精髓教给学生,而且还要教会学生阅读数学书,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数学阅读,可以为教师授课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符合现代的教育思想,也有助于个别化学习。
二、数学阅读的指导策略
1.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指导各层次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数学阅读往往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极少有学生会把阅读数学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有没有兴趣的阅读效果是不一样的,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有意义的阅读转化。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如果能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
3.对初中生进行系统的数学阅读指导。刚进初中的学生重点应放在培养数学阅读习惯;当学生初步养成阅读习惯后,可以把数学阅读分成两个阶段,讲前阅读(预习)和讲后阅读(复习);到了毕业班年级,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对学生的数学阅读应提出相应的要求,如阅读后完成规定的练习,可以从练习的结果看出学生自学的效果;要求学生对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三、数学阅读的有效方法
1.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刚开始时,教师可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 例如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新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概念是如何得来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定理推导的总体思路是什么,还有没有其它的推导方法?条件是否可以改变,结论是否可以推广等等。
2.数学阅读要求是一种主动阅读,要求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结论,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思维的目的不是去验证而是去发现。如数学定理证明的阅读,当阅读完定理内容之后,不去看课本上的证明过程,而是自己先分析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尝试着去证明,如果证出来了,对照课本进行比较、修正;若证不出来,则可适当参考课本,再尝试去证明,通过读写结合,能促使思维展开,提高阅读效率。通过正确书写能加快、加强记忆,通过纸笔演算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3.适时进行归纳、整理、小结。在学习完每一章节后,要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理清脉络;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比较和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便于信息的检索和提取。
4.增强理解,提高速度。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学生只有看懂了教材,熟悉有关数学语言,懂得了定义、定理、性质、法则、公式的真实意义,才能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包括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关系,对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捕捉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能否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语义转换和语句分析,是阅读理解的关键,也是阅读能力水平的标志。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四、数学阅读的注意问题
在教学阅读中,还需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各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辨析数学用语、数学名词和数学符号,如“提高了”和“提高到”、“都不”和“不都”,“或”、“且”和“当”,“仅当”、“当且仅当”、“有”、“仅有”、“有且仅有”,“至少”、“至多”,“不超过”、“不低于”等等;对难懂的长句子要帮助学生找出句子的主要成份和附加成份。
2.及时反馈阅读信息,教师可采用提问、练习、互相讨论等方式加强信息交流,检查阅读效果.,随时发现问题,使数学阅读指导更具有针对性。
3.要鼓励学生主动地阅读,课内读,课外读,不仅读课本,还要学会选择课外参考读物,指导学生养成写读書笔记的习惯。
4.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控制阅读进程。 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就会流于形式。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怎样进行数学阅读,在数学阅读中善于发现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揭示他们之间的规律。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阅读学法指导,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高掌握学习方法,由“学会”向“会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阅读理解题[J]. 姜伟方,苏三林,刘仁华. 时代数学学习 2005年Z3期
【2】做中考阅读理解题应注意的问题[J]. Reading and Writing(初中版) 2005年Z1期
【3】第四章 阅读理解题[J]. 孟燕,张怀香. 中学课程辅导(初三版) 2005年01期
【关键词】:农村 初中 数学阅读
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身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阅读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数学阅读能力差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数学阅读不是简单的浏览和了解,而是学生能动地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的理解过程,包括看书,提出问题,对数学过程进行演绎、推理、应用、归纳和总结行为的总和。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而数学教科书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或者是由已知的基础知识发展而成,数学语言朴实、精简,解决问题过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推理演绎分析详细,所以对初中学生来说阅读的障碍不大,只是理解和应用的层次问题,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其内在联系和创新的层次问题。同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有层次的,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初高阶段能够通过提高数学阅读能力,较好掌握数学学科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各层次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秀学生形成自觉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
教师应充分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入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不仅要把知识的精髓教给学生,而且还要教会学生阅读数学书,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数学阅读,可以为教师授课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符合现代的教育思想,也有助于个别化学习。
二、数学阅读的指导策略
1.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指导各层次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数学阅读往往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极少有学生会把阅读数学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有没有兴趣的阅读效果是不一样的,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有意义的阅读转化。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如果能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
3.对初中生进行系统的数学阅读指导。刚进初中的学生重点应放在培养数学阅读习惯;当学生初步养成阅读习惯后,可以把数学阅读分成两个阶段,讲前阅读(预习)和讲后阅读(复习);到了毕业班年级,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对学生的数学阅读应提出相应的要求,如阅读后完成规定的练习,可以从练习的结果看出学生自学的效果;要求学生对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三、数学阅读的有效方法
1.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刚开始时,教师可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 例如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新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概念是如何得来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定理推导的总体思路是什么,还有没有其它的推导方法?条件是否可以改变,结论是否可以推广等等。
2.数学阅读要求是一种主动阅读,要求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结论,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思维的目的不是去验证而是去发现。如数学定理证明的阅读,当阅读完定理内容之后,不去看课本上的证明过程,而是自己先分析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尝试着去证明,如果证出来了,对照课本进行比较、修正;若证不出来,则可适当参考课本,再尝试去证明,通过读写结合,能促使思维展开,提高阅读效率。通过正确书写能加快、加强记忆,通过纸笔演算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3.适时进行归纳、整理、小结。在学习完每一章节后,要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理清脉络;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比较和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便于信息的检索和提取。
4.增强理解,提高速度。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学生只有看懂了教材,熟悉有关数学语言,懂得了定义、定理、性质、法则、公式的真实意义,才能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包括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关系,对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捕捉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能否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语义转换和语句分析,是阅读理解的关键,也是阅读能力水平的标志。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四、数学阅读的注意问题
在教学阅读中,还需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各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辨析数学用语、数学名词和数学符号,如“提高了”和“提高到”、“都不”和“不都”,“或”、“且”和“当”,“仅当”、“当且仅当”、“有”、“仅有”、“有且仅有”,“至少”、“至多”,“不超过”、“不低于”等等;对难懂的长句子要帮助学生找出句子的主要成份和附加成份。
2.及时反馈阅读信息,教师可采用提问、练习、互相讨论等方式加强信息交流,检查阅读效果.,随时发现问题,使数学阅读指导更具有针对性。
3.要鼓励学生主动地阅读,课内读,课外读,不仅读课本,还要学会选择课外参考读物,指导学生养成写读書笔记的习惯。
4.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控制阅读进程。 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就会流于形式。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怎样进行数学阅读,在数学阅读中善于发现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揭示他们之间的规律。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阅读学法指导,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高掌握学习方法,由“学会”向“会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阅读理解题[J]. 姜伟方,苏三林,刘仁华. 时代数学学习 2005年Z3期
【2】做中考阅读理解题应注意的问题[J]. Reading and Writing(初中版) 2005年Z1期
【3】第四章 阅读理解题[J]. 孟燕,张怀香. 中学课程辅导(初三版) 200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