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初步掌握了基础知识,但换个角度或以材料、漫画、图表等形式呈現就无所适从。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在探究的基础上对知识理解和应用,构建知识体系。因此,历史课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初中历史;优化教学模式;深度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了基础知识,但换个角度或以材料、漫画、图表类呈现就无所适从。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提炼隐性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对知识缺乏联系与构建;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亟待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系统的、长期的渗透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一、深度学习的特点
1、深度学习需要理解和质疑。
3、深度学习需要对知识联系与构建。
3、深度学习需要培养学生迁移与应用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助力学生发展。
历史教学的中心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全面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好的历史课堂一定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当学生对所学知识发生质疑时,教师应积极肯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促进。例如:在讲赫鲁晓夫改革时,我出示两张图片《赫鲁晓夫手握玉米》《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通过阅读课本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学生受到启发,产生了一个困惑:赫鲁晓夫在农业改革方面为什么只是大力推行玉米种植?面对这个问题,首先我给予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接着引导学生深度思考:①赫鲁晓夫种植小麦失败,使他在农业改革方面有什么新的突破?(大力推行玉米运动)②赫鲁晓夫大力推行玉米运动,目的何在?(为工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③赫鲁晓夫推行玉米运动失败了,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经济建设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
又如漫画《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我引导学生观察漫画中的人物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他们正起劲地扳手腕。(说明古巴导弹危机是两国综合实力的较量,是美苏争霸的表现。)他们的屁股下面各自坐着对方的核弹头,左手都在准备按下核弹按钮,“肯尼迪一滴汗,赫鲁晓夫满头大汗”(说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此漫画反映出苏美关系极度紧张,战争一触即发。这样充分利用漫画来说明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历史思维。
2、整合教材知识,构建网络体系。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历史课的特性要求是要体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史料,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知识从横向、纵向方面进行整合,注意知识之间的连接,培养学生整合教材知识点的能力。例如:学习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后,我引导学生对19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的革命或改革(如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洋务运动)等进行知识梳理,构建网络体系,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将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进行了比较,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大方面进行;从时间、内容、影响等方面比较相同点;从方式、影响等方面比较不同之处,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改革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后又组织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洋务运动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日本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有哪些?为什么洋务运动失败了,明治维新却推动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道路,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国的改革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学生从改革时两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改革是否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改革的内容是否具体落实到位?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又如:在教学中将世界近代史,从经济、政治、思想、科技等方面进行整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经济方面: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两次工业革命。
政治方面: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內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
自然科学方面: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
经过整合学生得出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资本主义的曙光(酝酿):主要包括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主要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下,从而总结出此时的中国处于明清时期,时代特征是统一国家的巩固与封建制度的逐步衰落。
经济方面: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经济得到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政治方面:专制主义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逐步走向衰落。(军机处的设立。)
思想文化方面:文化专制进一步发展。(文字狱)
对外交往方面:由较开放走向闭关锁国。(1405年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
3、组织小组探究活动,助力深度学习。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指出,“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使一个人努力在某件事件上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我们的课堂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予学生展示自己,分享智慧的空间,因此我以小组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承担任务,展示自己。
学习《洋务运动》时,为了培养学生客观的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我设置了讨论题目:“有人说李鸿章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使中国一步步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是卖国贼;也有人说,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为了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支撑着风雨飘摇中的晚清王朝,是民族功臣”你怎么看?(引导学生将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下,对历史人物客观的全面的评价)
再如学习《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创办了强学会,宣传维新变法。李鸿章愿捐银二千两加入强学会,但因为签订《马关条约》名声太臭,遭到康有为拒绝。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到底应不应该让李鸿章加入强学会?”有些同学认为李鸿章丧权辱国,当然不能让他加入这个爱国组织了;有些学生倾向于同意让李鸿章加入,认为以李鸿章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让他加入是利大于弊;有些同学认为康有为的行为固然值得称赞,但他将统治者中强有力的支持者推到了改革阵营之外,只依靠一些文化精英和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的支持;而日本明治维新则得到了中下级武士和天皇的支持,因此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是导致两国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之一。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和探究,培养学生迁移与应用能力。
作者简介:王亚莉,女(1975.4),汉,职称:中学二级教师,学历:本科,单位:陕西省宝鸡市石油钢管厂子弟学校。
关键词:初中历史;优化教学模式;深度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了基础知识,但换个角度或以材料、漫画、图表类呈现就无所适从。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提炼隐性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对知识缺乏联系与构建;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亟待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系统的、长期的渗透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一、深度学习的特点
1、深度学习需要理解和质疑。
3、深度学习需要对知识联系与构建。
3、深度学习需要培养学生迁移与应用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助力学生发展。
历史教学的中心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全面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好的历史课堂一定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当学生对所学知识发生质疑时,教师应积极肯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促进。例如:在讲赫鲁晓夫改革时,我出示两张图片《赫鲁晓夫手握玉米》《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通过阅读课本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学生受到启发,产生了一个困惑:赫鲁晓夫在农业改革方面为什么只是大力推行玉米种植?面对这个问题,首先我给予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接着引导学生深度思考:①赫鲁晓夫种植小麦失败,使他在农业改革方面有什么新的突破?(大力推行玉米运动)②赫鲁晓夫大力推行玉米运动,目的何在?(为工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③赫鲁晓夫推行玉米运动失败了,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经济建设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
又如漫画《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我引导学生观察漫画中的人物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他们正起劲地扳手腕。(说明古巴导弹危机是两国综合实力的较量,是美苏争霸的表现。)他们的屁股下面各自坐着对方的核弹头,左手都在准备按下核弹按钮,“肯尼迪一滴汗,赫鲁晓夫满头大汗”(说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此漫画反映出苏美关系极度紧张,战争一触即发。这样充分利用漫画来说明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历史思维。
2、整合教材知识,构建网络体系。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历史课的特性要求是要体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史料,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知识从横向、纵向方面进行整合,注意知识之间的连接,培养学生整合教材知识点的能力。例如:学习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后,我引导学生对19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的革命或改革(如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洋务运动)等进行知识梳理,构建网络体系,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将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进行了比较,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大方面进行;从时间、内容、影响等方面比较相同点;从方式、影响等方面比较不同之处,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改革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后又组织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洋务运动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日本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有哪些?为什么洋务运动失败了,明治维新却推动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道路,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国的改革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学生从改革时两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改革是否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改革的内容是否具体落实到位?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又如:在教学中将世界近代史,从经济、政治、思想、科技等方面进行整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经济方面: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两次工业革命。
政治方面: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內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
自然科学方面: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
经过整合学生得出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资本主义的曙光(酝酿):主要包括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主要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下,从而总结出此时的中国处于明清时期,时代特征是统一国家的巩固与封建制度的逐步衰落。
经济方面: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经济得到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政治方面:专制主义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逐步走向衰落。(军机处的设立。)
思想文化方面:文化专制进一步发展。(文字狱)
对外交往方面:由较开放走向闭关锁国。(1405年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
3、组织小组探究活动,助力深度学习。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指出,“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使一个人努力在某件事件上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我们的课堂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予学生展示自己,分享智慧的空间,因此我以小组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承担任务,展示自己。
学习《洋务运动》时,为了培养学生客观的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我设置了讨论题目:“有人说李鸿章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使中国一步步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是卖国贼;也有人说,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为了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支撑着风雨飘摇中的晚清王朝,是民族功臣”你怎么看?(引导学生将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下,对历史人物客观的全面的评价)
再如学习《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创办了强学会,宣传维新变法。李鸿章愿捐银二千两加入强学会,但因为签订《马关条约》名声太臭,遭到康有为拒绝。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到底应不应该让李鸿章加入强学会?”有些同学认为李鸿章丧权辱国,当然不能让他加入这个爱国组织了;有些学生倾向于同意让李鸿章加入,认为以李鸿章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让他加入是利大于弊;有些同学认为康有为的行为固然值得称赞,但他将统治者中强有力的支持者推到了改革阵营之外,只依靠一些文化精英和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的支持;而日本明治维新则得到了中下级武士和天皇的支持,因此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是导致两国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之一。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和探究,培养学生迁移与应用能力。
作者简介:王亚莉,女(1975.4),汉,职称:中学二级教师,学历:本科,单位:陕西省宝鸡市石油钢管厂子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