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下的一些语文课堂在着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却淡化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地位,教师退居一旁,成了现代媒体的操纵者,不能敏锐地捕捉到最有价值的生成信息,及时进行引领,或者教师意识到课堂中存在生成资源,却不能真正地抛开预设,而是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固有思维,引领的意图明显,引领手段霸道而强硬。实际上,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激活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思维之上,对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加以引领,真正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一、包容错误
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并存。学生在尝试和探究中出现的错误,是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错误,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改变思路,重新探究,最后走向成功。
2008年5月,笔者参加诸暨市语文课堂评比活动,施教的材料是小小说《一件婚纱裙》。读完文章后,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那位妇人没把自家的粮食送给姐弟俩,他们会怎么做?提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妇人的慷慨相赠犹如雪中送炭,从而体味到她在战争年代所显现的那份真正的大爱。然而我听到了几个学生的回答说,他们会死缠烂打,会苦苦哀求,甚至破口大骂,因为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很显然,做出这样的回答,是因为同学们对文本琢磨得还不够透,对姐弟俩的性格还不了解。既然如此,我把话题及时引到人物性格的探究上来,我要求学生找出描写姐弟俩语言、行动、心理方面的语句,明白了俩孩子虽贫苦却志坚,平时就明理懂事、孝顺母亲,因此即便真的遭到妇人的拒绝,也断然不会因为得不到粮食而改变了性情。于是继续探究下去,学生便豁然开朗:姐弟俩会回家,生活将陷入绝境,足见妇人的相助对他们而言多么可贵,妇人的形象呼之欲出,文章的主旨显而易见。
因此,当学生答问错误时,教师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或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或反诘归谬,即以学生错误答案为前提,推衍出荒谬的结论,让学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顿悟。那么,即使是错误也变得异常美丽。
二、聆听“杂音”
“杂音”是很多教师以前最讨厌出现的情况,也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意外出现时,若装聋作哑,则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敷衍搪塞,将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不如了解“杂音”背后的真相,继而因势利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发现上来。
如《音乐巨人贝多芬》的课堂接近尾声,笔者提了个问题:作为一个音乐家,要有灵敏的听觉,而贝多芬却失聪了。就这个问题,你想对贝多芬说些什么?一名余姓同学回答如下:“贝多芬,你的耳聋是上天安排的,节哀顺便吧。”这样轻描淡写显然是因为他没有走进文本、走近贝多芬,他没有感同身受。于是再读课文,再找贝多芬的现实处境及他的心理活动描写。课结束时,我恳切地告诉他,希望你快点懂事起来,给不幸的人以怜惜以帮助,这种最为朴素的情感也最让人感动。
课堂中教师引领的不仅是学生的思维,还有情感和价值观。不放过任何一种杂音,用层层的推理,用谈心一般的引导,来消除学生心中的迷雾,从而获取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变意外为财富
2007年浙江省新生代作文课堂比武,一位女教师在教学课中,播放影片《我的兄弟姐妹》片段,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影片情绪受到感染,为之后的写作定下情感基调。影片画面已经打开,声音却始终出不来。管理员出来修理,无效。教师用抱歉的口吻告诉同学:声音没有了,请同学们用心感受。我认为她错过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既然动人的影片在继续着画面,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完全可以用自己柔和动情的语调、富有激情的即兴创作来诠释分离后的兄弟姐妹们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这更能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这远比播放原有的录音有感染力,同时这也能体现教师本身的素养,她的教学机智、她的语言组织能力,她的各方面的风采将展示得一览无余。
课堂中节外生枝的事总是难免的,要转危为安,需要教师的急中生智,需要教师教育思想、教育智慧的厚积薄发、灵光一现,而这恰是教师长年累月的潜心积淀。
四、珍视个性感悟
受性别、个性、认知方式、生活背景、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必然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多元化。以往课堂中过分强调整齐划一,教学的着力点多滞留于求同性,很大程度上磨灭了学生多彩的个性。“差异是一种资源”,课堂上需要充分利用这种差异,将个体差异视为一种交往资源去开发、利用,使得每个个体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最优的发展。
如在教学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有位学生认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来形容当时诗人,有点不妥:虽然诗人在首联没有直说,却用了“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表明了自己的愤激之情,颔联中引用“闻笛赋”与“烂柯人”两个典故更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此时,诗人的愤激已经升级,颈联中的情感就更是达到顶峰了:人家仕途得意,“我”却被谪整整二十三年,一无用处。这样的激动情绪怎么可能在诗的尾联一下子表现出乐观的情绪来?感情变化也太快了吧?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用“乐观”一词来提升诗人的情感境界?难道只有“乐观”等字眼才是值得标榜学习吗?
这样的解读与教学参考资料背道而驰,然而正是这样的解读却闪耀着学生的自信和聪慧。作为教师要善于倾听,并及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尽可能兼容并收引领学生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讨论。
学生无价值的生成当然要在第一时间内淘汰掉,但只要是言之有理的理解,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因为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正是师生所共同追求的,比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的勇气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叶澜教授曾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教学是动态的,是富有激情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必须学会仔细倾听,“随机开发”新的教学资源,随机评价,机智引领,从而产生有价值的问题,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走向精彩,才会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教育研究》,2002年10月
[2]郑金洲主编,《课改新课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
一、包容错误
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并存。学生在尝试和探究中出现的错误,是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错误,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改变思路,重新探究,最后走向成功。
2008年5月,笔者参加诸暨市语文课堂评比活动,施教的材料是小小说《一件婚纱裙》。读完文章后,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那位妇人没把自家的粮食送给姐弟俩,他们会怎么做?提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妇人的慷慨相赠犹如雪中送炭,从而体味到她在战争年代所显现的那份真正的大爱。然而我听到了几个学生的回答说,他们会死缠烂打,会苦苦哀求,甚至破口大骂,因为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很显然,做出这样的回答,是因为同学们对文本琢磨得还不够透,对姐弟俩的性格还不了解。既然如此,我把话题及时引到人物性格的探究上来,我要求学生找出描写姐弟俩语言、行动、心理方面的语句,明白了俩孩子虽贫苦却志坚,平时就明理懂事、孝顺母亲,因此即便真的遭到妇人的拒绝,也断然不会因为得不到粮食而改变了性情。于是继续探究下去,学生便豁然开朗:姐弟俩会回家,生活将陷入绝境,足见妇人的相助对他们而言多么可贵,妇人的形象呼之欲出,文章的主旨显而易见。
因此,当学生答问错误时,教师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或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或反诘归谬,即以学生错误答案为前提,推衍出荒谬的结论,让学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顿悟。那么,即使是错误也变得异常美丽。
二、聆听“杂音”
“杂音”是很多教师以前最讨厌出现的情况,也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意外出现时,若装聋作哑,则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敷衍搪塞,将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不如了解“杂音”背后的真相,继而因势利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发现上来。
如《音乐巨人贝多芬》的课堂接近尾声,笔者提了个问题:作为一个音乐家,要有灵敏的听觉,而贝多芬却失聪了。就这个问题,你想对贝多芬说些什么?一名余姓同学回答如下:“贝多芬,你的耳聋是上天安排的,节哀顺便吧。”这样轻描淡写显然是因为他没有走进文本、走近贝多芬,他没有感同身受。于是再读课文,再找贝多芬的现实处境及他的心理活动描写。课结束时,我恳切地告诉他,希望你快点懂事起来,给不幸的人以怜惜以帮助,这种最为朴素的情感也最让人感动。
课堂中教师引领的不仅是学生的思维,还有情感和价值观。不放过任何一种杂音,用层层的推理,用谈心一般的引导,来消除学生心中的迷雾,从而获取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变意外为财富
2007年浙江省新生代作文课堂比武,一位女教师在教学课中,播放影片《我的兄弟姐妹》片段,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影片情绪受到感染,为之后的写作定下情感基调。影片画面已经打开,声音却始终出不来。管理员出来修理,无效。教师用抱歉的口吻告诉同学:声音没有了,请同学们用心感受。我认为她错过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既然动人的影片在继续着画面,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完全可以用自己柔和动情的语调、富有激情的即兴创作来诠释分离后的兄弟姐妹们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这更能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这远比播放原有的录音有感染力,同时这也能体现教师本身的素养,她的教学机智、她的语言组织能力,她的各方面的风采将展示得一览无余。
课堂中节外生枝的事总是难免的,要转危为安,需要教师的急中生智,需要教师教育思想、教育智慧的厚积薄发、灵光一现,而这恰是教师长年累月的潜心积淀。
四、珍视个性感悟
受性别、个性、认知方式、生活背景、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必然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多元化。以往课堂中过分强调整齐划一,教学的着力点多滞留于求同性,很大程度上磨灭了学生多彩的个性。“差异是一种资源”,课堂上需要充分利用这种差异,将个体差异视为一种交往资源去开发、利用,使得每个个体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最优的发展。
如在教学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有位学生认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来形容当时诗人,有点不妥:虽然诗人在首联没有直说,却用了“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表明了自己的愤激之情,颔联中引用“闻笛赋”与“烂柯人”两个典故更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此时,诗人的愤激已经升级,颈联中的情感就更是达到顶峰了:人家仕途得意,“我”却被谪整整二十三年,一无用处。这样的激动情绪怎么可能在诗的尾联一下子表现出乐观的情绪来?感情变化也太快了吧?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用“乐观”一词来提升诗人的情感境界?难道只有“乐观”等字眼才是值得标榜学习吗?
这样的解读与教学参考资料背道而驰,然而正是这样的解读却闪耀着学生的自信和聪慧。作为教师要善于倾听,并及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尽可能兼容并收引领学生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讨论。
学生无价值的生成当然要在第一时间内淘汰掉,但只要是言之有理的理解,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因为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正是师生所共同追求的,比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的勇气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叶澜教授曾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教学是动态的,是富有激情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必须学会仔细倾听,“随机开发”新的教学资源,随机评价,机智引领,从而产生有价值的问题,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走向精彩,才会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教育研究》,2002年10月
[2]郑金洲主编,《课改新课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