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农业技术类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途径分析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农业技术信息化教学是高校信息化教育的一部分,农业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本文从高职院校农业信息教学资源的建设现状和特点出发,提出实现高职农业信息教学资源建设的几点途径:信息政策和管理;网络资源共享;信息人才建设;自主开发和引进的多种手段利用。旨在为加快高职农业技术类信息化教学进程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农业技术 信息化资源 资源建设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应用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高校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资源基础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类教学资源,提出新的教学模式[1,2]。由于高职院校起步晚,底子薄,在信息化教育和农业基础建设上明显滞后于其它高等院校。多数高职院校农业技术信息教育仍采用传统的信息教育和管理模式,教育信息化处于低水平,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脱节,导致资源缺乏。因此,加快高职院校农业技术信息化教学进程,有效利用农业技术信息资源,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农业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高职院校农业技术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与特点
  农业技术信息资源是指用于农业技术教育信息化的各种资源,如学科教案、电子教材、各类素材、精品课程、农业新闻、农业专家数据库等。没有农业技术信息资源,农业技术信息化教育和现代化人才培养就难以开展。(1)高职院校农业技术信息资源的现状主要表现在:规模小,资金不足,专业人才少,专业交叉面小;信息化水平低,标准化程度不高,专业特色不突出;农业信息资源重复建设,信息开放和共享程度低,信息更新速度慢,有效信息少[3,4]。(2)农业技术信息资源特点主要体现在:能重复使用,可成为共享再生资源;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易于和其它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资源更新快,技术应用性强,覆盖面广。
  三、农业技术信息资源建设实现途径
  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是信息化教育的目的。高职院校农业信息化资源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建设资金短缺、信息管理与建设薄弱[5]。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利用专业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互联网查找所需专业资源,包括农业技术信息教育网站、数字化书刊、专业化应用软件及相关精品课程等。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免费资源,选择时必须根据农业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掌握农业信息资源的特点和基本状况,有效地去获取需要的信息。
  (二)农业技术信息人员及专业教师自主开发资源
  高职院校农业信息资源开发要以教学目标和培养人才为中心,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可从几个方面进行:(1)利用电子课件、课程教案、专业数据与图片等;(2)收集国内外相关信息;(3)开发专业的农业信息资源网站,直接为师生或相关人员提供资源,例如国外通过建立农业教育资源信息中心,利用专家网和数据库来解答问题。(4)加强对教师和相关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引进高技能人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只有他们掌握了农业信息技术并应用于专业教学,才能充分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三)改进和利用传统信息资源
  可对相关资源如农业教学光盘、专业数据库、各类素材等进行改进。对已经实现并能指导农业生产的应用系统进行改进,开展网络农业信息的自动采集、分类判别和信息发布等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农业信息专业搜索引擎,建立农业数字化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及发布一体化实用系统及其它服务平台。将专业知识库与多媒体数据库相结合,形成高效智能多媒体数据库,建立远程教育与信息交流工程等。
  (四)加强信息管理和相关资源有机整合
  对信息收集、分类和加工进行有效处理,减少资源浪费,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将农业技术、知识、成果、研究内容和先进领域进行信息化整理,建设共享型数据库,为更广范围的使用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有机整合现有的农业信息资源,建立起集农业基础资源信息、农业科研信息、农业应用技术信息、农业政策信息、农业市场信息为一体的农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通过对各类农业技术信息的整合与开发,形成高效的农业技术信息资源体系。
  (五)合理的信息政策和组织管理
  要加强信息资源平台开发与利用,确保信息资源合理运转,保证有足够的资源供师生使用。学校可制定相应的信息建设规划,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统筹管理,规范信息行为,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的不同情况决定农业信息化要多种手段共同运用,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农业技术信息化教学还没有形成规模,一定程度会影响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基础,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多种途径有效结合。因此,高职院校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多方面推动专业技术信息化教学的不断发展。
  本研究项目由安徽省职成教科研基金(ZCJ200811)资助
  [参考文献]
  [1]陈海燕.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No.1:68-69.
  [2]李敏,段渭军.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与探索。《现代教育技术》,2008,No.12:122-124.
  [3]孙芳.关于高校信息化模式的思考。《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No.26:184.
  [4]高洁,杨改学.我国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现状分析。《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研究》,2008,No.3:24-27.
  [5]曾晓红。浅谈农业中专信息化教育。《职教论坛》,2002,No.8:19.
  (作者单位: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军校研究生作为军队院校培养的高层次储备人才,是未来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军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未来我军的战斗力强弱。从未来战争实际出发,继续培养大批适应未来战场需要的高素质指挥军官,因此应该把大力加强研究生的指挥管理能力摆在研究生教育的突出位置。  [关键词]指挥管理能力 研究生 高素质人才 中期考核  [分类号]G643 E251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国家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增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石家庄市部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了解体育社团发展情况,为石家庄市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石家庄市 高校学生 体育社团 情况    一、前言  高校体育社团是指本校在校学生基于共同对某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自愿组成,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
期刊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学习一种语言不需要学习和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必须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但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却存在着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并且忽视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角度探析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途径。  [关键词]语言和文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途径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材料力学”双语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材料力学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并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结合教学经验,根据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及时调整授课手段,该授课手段在对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材料力学 双语授课 教学方法    教育部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立体化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在骨科实习的本科学员中随机选择60名分别作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立体化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经考试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成绩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化教学法可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强化基础知识与临床的融合,对培养学生系统的临床思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立体化教学法,
期刊
[摘要]在大学英语课堂上, 借助网络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现代教学方法,师生之间良性互动的“学生中心”教学模式,能有效突破传统旧教学模式的束缚,改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英语语言技能。  [关键词]大学英语 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我国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教育己经不能完全适应信
期刊
[摘要]小语种的学习已成为外语学习的一种趋势,对法语学习方法的探索成为每一位法语教学工作者能否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克服困难迎刃而上,迅速走上学习正轨并在此科目的学习中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明显效果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法语 学习方法 兴趣 比较 文化与时尚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单一的英语学习已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对外交流,小语种的学习与掌握已成为一种趋势,而坐上外国语第二把交椅的法语成为许多年
期刊
[摘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其教育问题中,政府已经在制度层面基本解决了就学难的情况,但是如何促进其社会融入,主要是社会心理融入融入,成了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现状分析入手,着重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促进学生社会心理融入的教师行为策略。第一、平等、尊重、期待,构筑教师基本的学生观;第二、自信、理想、习惯,成就学生发展的人生路;第三、互助、展示、自尊,给予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就如何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谈三点教学体会: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首先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科定位;其次,要纠正错误学习观念,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最后,要运用有效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实践 教学体会    2006年9月,我国政府首先在北京大学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公修课,随后在全
期刊
[摘要]《社会保障学》是高校经管类相关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开设此课程就是要使学生能够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了解国内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以便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笔者针对在授课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从《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为该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 社会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