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美丽的秋天跑远了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_zhuang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片段]
  这是一位教师在教学《秋天的雨》第4自然段中出现的一个小小插曲。当孩子们饱览了“缤纷的秋天”,品尝了“香甜的秋天”后,教师带着他们走进了“忙碌的秋天”。
  师:小动物听到了秋雨的声音后都在准备过冬了!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个秋天对于小动物们来说是个怎样的秋天呢?
  生1:我觉得是个急急忙忙的秋天。
  生2:我觉得是个劳累的秋天。
  生3:我觉得是个快乐的秋天,因为大家都可以收粮食了!
  生4:我觉得对于小动物们来说这是个忙碌的秋天。
  师(板书“忙碌”):很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忙碌的秋天,好吗?
  (课文刚读完,有个小男孩就使劲地摇动着他的小手,不住地嘀咕着:“老师,老师,我还有要说的。”)
  师(走近小男孩,微笑着):你说吧。
  生5(忧愁地):老师,我觉得对于蚂蚁来说秋天是个灾难的秋天。
  师(不解地):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5(声音低沉):因为秋天一场雨落下来,小蚂蚁们就会被淹死!
  师:哦,你担心秋雨会把小蚂蚁淹死,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小男孩。
  教师的表扬抚平了小男孩刚才的忧愁,他微笑着坐了下去。这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其他的孩子也都高高扬起了手臂,喊着:“老师,我!我!……”
  生6(伤心):我觉得对于小花小草来说,秋天是个伤心的秋天。因为秋天一到,它们就要枯死了。
  生7:我觉得秋天很残酷。秋天一到,许多小花小草都枯萎了。
  生8(苦恼):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秋天是伤心的,因为天冷了,我们只能在教室里活动了。
  生9(悲哀):对于树叶来说,秋天也是伤心的,因为秋天一到,树叶就要离开树妈妈了。
  师(一脸凝重):是的,有时候,秋天给人的感觉是凄凉的、离愁的、伤心的,我们古代有很多的诗人就写过这样的诗。
  ……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孩子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孩子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除了重视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作用外,还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课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里众多的景物巧妙地连接起来,从而在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祥和的秋天。因此这篇课文的价值定位应是引导孩子们领略 “秋天的美丽、丰收、欢乐”,课堂的主旋律应是“快乐”的。
  “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个秋天对于小动物们来说是个怎样的秋天呢?”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教师这个开放、灵动的话题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和原本的生活体验碰撞着、交融着,于是他们争先恐后地描述起自己眼里的快乐秋天,教师也乐陶陶于孩子们的发言。可就在这时,一个突如其来的质疑声(“我觉得对于蚂蚁来说秋天是个灾难的秋天”)打破了原本和谐、欢乐的秋之主旋律。他的发言冲淡了其他孩子眼里秋天的美丽和欢乐。就这样,在你一言“灾难”我一语“伤心”中,原本“欢乐的秋天”慢慢地跑远了。而最后教师的一声肯定、赞许性的“是的……”,把课文的主旋律完全破坏了。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做到这一条,对于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无疑是明智之举。但是,当我们的课堂因为过分保护学生的个体差异、赏识学生的个体见解,而不假思索地承接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体验时,我们往往会缺少一份对学生正确价值导向的果断,从而使文本价值定位出现短暂的“误入歧途”。所以,当孩子对文本中心的理解偏离时,我们应该充分体现主导地位,引导孩子扎根于文本这块“土壤”,再读再悟再升华感情。
  [再教引导]
  生5(忧愁):老师,我觉得对于蚂蚁来说秋天是个灾难的秋天。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5(声音低沉):因为秋天一场雨落下来,小蚂蚁们就会被淹死!
  师:真是个善良的孩子!可是当蚂蚁躲进了五彩缤纷的秋天里,闻着飘溢的瓜果香味时,它还觉得秋天会给它灾难吗?
  生6:不会的,它一定会很快乐。而且在下雨前,蚂蚁一定会先搬家的。
  生7:我想杨树、柳树的叶子也不会因为离开树妈妈而伤心,因为它们的妈妈明年又会长出新的绿叶来。
   师:是呀,秋天里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朋友,让我们再次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感受小动物和树木在忙碌中的一份快乐。
  生齐读课文。
  (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中心小学镇南路校区312025)
其他文献
【摘 要】“读写教室”里,教师通过开发习作工具,帮助学生展开习作过程,提升写作力。具体而言,素材类习作工具可使学生为习作做好储备;构思类习作工具能让习作从无序走向系统;表达类习作工具可为习作提供路径和技巧;修改类习作工具能使评价自然发生;目的类习作工具可让三种意识生根。  【关键词】读写教室;习作工具;支架运用  “读写教室”里,教师遵循“选择、差异、分享”的原则,通过开发工具,设计支架,教给策略
【摘 要】统编教材的优点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然而,不少课堂并没有实现预期中的教学效果,主要原因有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肤浅,对编写意图把握不到位,教学指导无力,教学设计缺乏高度等。对此,可通过“钻研课前提示语,核心要素步步落实;钻研课后练习题,课文学习层层推进;钻研目标关键词,策略指导扎实有效;钻研园地编排意,分散难点重在平时”四个策略,提高教材使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统编教材;教材解读;有效使用 
【摘 要】思维和语言是人类反映现实的意识形式中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它们的融合构成人类所特有的语言思维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思维。基于此目标,可从“解构文本,寻思维培养点”“搭建支架,促思维可视化”“适创学法,助语思同发展”三个方面着手,推动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由此实现“语思共培”。  【关键词】语言;思维;语思共培  思维和语言是人类反映现实的意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宿建德江》,了解古诗大意。  2.感知古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结合《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等诗,感受诗人天涯羁旅的孤独、惆怅。  【教学实录】  师:提起孟浩然,你联想到什么?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师:孟浩然的《春晓》,名诗。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这是诗仙李白的诗。能背诵吗?  (生背诵) 
[缘由聚焦]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性质有非常明确定位:“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从这一定位来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离不开身体锻炼这一形式,而运动技能的学习是身体锻炼的载体,只有通过运动技能的实践与应用,才能达到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改变的目的,而丢掉运动技能教学的体育课将失去体育的根本,将丢掉学生的健康。同时,随着社会
关键词:一体两翼;綦江区;书院街小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2-0050-02  重庆市綦江区东溪镇书院街小学地处渝黔边境农业大镇东溪镇,始建于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初名“明善书院”,经过160多年的历史积淀,逐步凝练成以“明善诚身”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近年来,学校秉承“健康尊严、张扬个性”的区域教育理念,按照《綦江区〈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体育教学》杂志策划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体育口述史”专题。编辑部委托笔者对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陈雁飞教授进行了访谈。陈教授从事体育教师培训工作近30年,本次访谈,她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与研究,展现了中国体育教师培训70年自萌芽初露、历经更迭、重步正轨、开始转型,直至高速发展五个时期的历史嬗变与逻辑进程。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体育教师培训;口述史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緊密,重在引导学生深入品析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注意表达的语气和方式。针对该单元的教学,本期特刊登一组文章,希望能为读者正确解读教材、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提供一些帮助。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讲话,交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等文件的经验与做法,2018年12月8日-1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体育教学》杂志社主办
航天人李革非  “天宫一号”终于与神舟飞船完美对接,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又一历史性的新纪元。然而,有谁知道,为天宫、神舟对接铺设完美轨道的人,竟是一位气质沉静的女专家。她,就是轨道控制专家、交会对接任务飞控组成员李革非。  李革非,秉承父母的航天血脉,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轨道控制领域,一干就是20多年,她把自己的爱好和志向,与祖国的航天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