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人:从李光耀的名字谈起
中国人爱把名字赋予一定的意义。比如毛泽东,就是泽润东方嘛。李光耀,也是人如其名。“光”,光芒四射,治国激情80不减;“耀”,二战以来亚洲最耀眼的政治家之一。其实,光、耀二字在中国文化里颇有讲究。老子《道德经》说,政治家应该是“光而不耀”,大概意思是有才能就够了,但不要太耀眼,没好处。也许是太过于炫耀新加坡取得的成就,也许是过于耀眼了,所以就容易被周边国家的前领导人轻蔑地指责为“只不过是个小红点”(言其小)。从政几十载,李光耀当然明白这些道理,只是,形势逼迫他不可能走“光而不耀”的理想路线。假如没有他超级推销员式的向世界宣传新加坡,假如没有他鼓吹所谓的“新加坡精神”,假如他不以老迈之躯游走于各国领袖之间充当“教师爷”,这个弹丸之地以何发展,以何立国,又以何周旋于大国之间呢?
功遂身退,天之道。以上七字也是老子的真言,意思是最成功的政治家应当在功成名就后退隐山林。李光耀先生功成名就了,早在1990年底就把接力棒交给了栽培多年的吴作栋。而吴作栋在执政近14年之后,又把接力棒交给了历练多年的李显龙。但资政先生却没有退,或者只是半退,否则为什么还要称“资政”呢?如此,以中国政治哲学的标准来看,李资政倒算不得一流人物了。但他也知道他亲手缔造的新加坡太脆弱了。新加坡就是他的孩子,必须倾注一生的精力去呵护。
所以,理解新加坡应该有独特的视角。深入其中,才能发现它的玄妙。
看事:大小 华人 主权
小看新加坡容易犯错误。中国人爱把新加坡看小,新加坡人爱把自己看大。讲个故事。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跟新加坡使馆的朋友接触。某日在某国的某招待宴会上,见一个新加坡使馆的新面孔,一位白净的年轻男生。未交换名片前,我冲口而出,“你毕业几年了?”交换名片后,我只好红着脸说:“对不起,我把你看小了!”——对方是一秘,比我级别高。其实,据说新加坡由于外交人员少,驻外时的级别总会高人一等。再说个大点的虚构笑话,这是一个新加坡好友亲口告诉我的。说新加坡某高官访华,我某高官送其一块布料做唐装。这位新加坡高官回国后,裁缝告诉他:“对不起,布料太小,做不了唐装”。新高官闷闷不乐。再访时,新高官把布料带回,问中国高官:“你为什么给我一块这么小的布料”?中国高官就让本地裁缝给其量体裁衣,结果这块布料很合适。中国高官说:“在我这儿就大,在你那儿就小”。但我听了笑不出来。这个笑话是说,在新加坡,你是大人物,再大的布料你也嫌小。
我们不能小看新加坡。老子说过,大国要对小国谦下,才可取得小国的信任。大国不要过分地想统治小国,小国不要过分奉承大国,这才是大小国相处之道。
还有一点也是应该特别强调的,那就是如果分不清华人社会与主权国家的区别也会犯错误。我们跟新加坡人都是华人,好像不应该见外,但我们又必须得跟新加坡人见点儿外。新加坡尽管75%以上是华人,但他们是“新加坡人”而不是中国人。凡是从世界华人是一家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时就靠不住,在国际战略上对新加坡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也就会有问题。去年“非典”期间,中国网民骂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放弃访华;近来又骂新加坡帮美国人遏制中国。
此种看法错在哪儿?新加坡毕竟是主权国家,它要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它不可能按中国的意思办事。前总理吴作栋曾对采访他的杨澜说,我给国民说过,自己不到“非典”之地,以免染上“非典”殃及国民。这个理由似也说得过去。另外,不独新加坡,任何一个东盟国家都实行大国平衡战略,只不过新加坡口快说出了大家想说的话而已。有人会问,新加坡为什么嘴快?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新加坡不嘴快,其他国家就会嘀咕,“新加坡这个华人社会是何居心?”所以新加坡的行为完全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首先是自保。我们得体会一个主权国家的难处,而且他们的难处是因为有了我们这个有某种血缘关系的老大哥。
反之亦然,如果新加坡不尝试理解中国的主权观念,不理解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触犯,同样也会犯错误。李显龙访台就是一例。
中国人爱把名字赋予一定的意义。比如毛泽东,就是泽润东方嘛。李光耀,也是人如其名。“光”,光芒四射,治国激情80不减;“耀”,二战以来亚洲最耀眼的政治家之一。其实,光、耀二字在中国文化里颇有讲究。老子《道德经》说,政治家应该是“光而不耀”,大概意思是有才能就够了,但不要太耀眼,没好处。也许是太过于炫耀新加坡取得的成就,也许是过于耀眼了,所以就容易被周边国家的前领导人轻蔑地指责为“只不过是个小红点”(言其小)。从政几十载,李光耀当然明白这些道理,只是,形势逼迫他不可能走“光而不耀”的理想路线。假如没有他超级推销员式的向世界宣传新加坡,假如没有他鼓吹所谓的“新加坡精神”,假如他不以老迈之躯游走于各国领袖之间充当“教师爷”,这个弹丸之地以何发展,以何立国,又以何周旋于大国之间呢?
功遂身退,天之道。以上七字也是老子的真言,意思是最成功的政治家应当在功成名就后退隐山林。李光耀先生功成名就了,早在1990年底就把接力棒交给了栽培多年的吴作栋。而吴作栋在执政近14年之后,又把接力棒交给了历练多年的李显龙。但资政先生却没有退,或者只是半退,否则为什么还要称“资政”呢?如此,以中国政治哲学的标准来看,李资政倒算不得一流人物了。但他也知道他亲手缔造的新加坡太脆弱了。新加坡就是他的孩子,必须倾注一生的精力去呵护。
所以,理解新加坡应该有独特的视角。深入其中,才能发现它的玄妙。
看事:大小 华人 主权
小看新加坡容易犯错误。中国人爱把新加坡看小,新加坡人爱把自己看大。讲个故事。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跟新加坡使馆的朋友接触。某日在某国的某招待宴会上,见一个新加坡使馆的新面孔,一位白净的年轻男生。未交换名片前,我冲口而出,“你毕业几年了?”交换名片后,我只好红着脸说:“对不起,我把你看小了!”——对方是一秘,比我级别高。其实,据说新加坡由于外交人员少,驻外时的级别总会高人一等。再说个大点的虚构笑话,这是一个新加坡好友亲口告诉我的。说新加坡某高官访华,我某高官送其一块布料做唐装。这位新加坡高官回国后,裁缝告诉他:“对不起,布料太小,做不了唐装”。新高官闷闷不乐。再访时,新高官把布料带回,问中国高官:“你为什么给我一块这么小的布料”?中国高官就让本地裁缝给其量体裁衣,结果这块布料很合适。中国高官说:“在我这儿就大,在你那儿就小”。但我听了笑不出来。这个笑话是说,在新加坡,你是大人物,再大的布料你也嫌小。
我们不能小看新加坡。老子说过,大国要对小国谦下,才可取得小国的信任。大国不要过分地想统治小国,小国不要过分奉承大国,这才是大小国相处之道。
还有一点也是应该特别强调的,那就是如果分不清华人社会与主权国家的区别也会犯错误。我们跟新加坡人都是华人,好像不应该见外,但我们又必须得跟新加坡人见点儿外。新加坡尽管75%以上是华人,但他们是“新加坡人”而不是中国人。凡是从世界华人是一家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时就靠不住,在国际战略上对新加坡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也就会有问题。去年“非典”期间,中国网民骂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放弃访华;近来又骂新加坡帮美国人遏制中国。
此种看法错在哪儿?新加坡毕竟是主权国家,它要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它不可能按中国的意思办事。前总理吴作栋曾对采访他的杨澜说,我给国民说过,自己不到“非典”之地,以免染上“非典”殃及国民。这个理由似也说得过去。另外,不独新加坡,任何一个东盟国家都实行大国平衡战略,只不过新加坡口快说出了大家想说的话而已。有人会问,新加坡为什么嘴快?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新加坡不嘴快,其他国家就会嘀咕,“新加坡这个华人社会是何居心?”所以新加坡的行为完全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首先是自保。我们得体会一个主权国家的难处,而且他们的难处是因为有了我们这个有某种血缘关系的老大哥。
反之亦然,如果新加坡不尝试理解中国的主权观念,不理解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触犯,同样也会犯错误。李显龙访台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