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1998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就在全国中小学中推行素质教育,最近,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发表,又使全社会掀起了关心教育、关心学生成长的热潮。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情况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乡村学校;教学
第一, 要认识到在新形势下,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是广大教师的当务之急。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还用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学生,还用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育学生。教师要不断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多开展教学交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 要充分认识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性。
所谓主体意识是指自我对本体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的自主综合的觉察与认识。学生主体意识主要有三大特点。
1、 年龄段不同,其主体意识的水平不同。学生在不同年龄看待事物的角度、重点不一样,因而也就导致意识水平的不同。
2、 在某个时期,主体意识水平又随着个体的注意方向、注意容量及其选择水平、受教育影响而变化。也就是说虽然年龄相同或相近,但由于存在在个性的差异,两样会出现不同的看法。
3、 主体意识水平影响着主体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其主体意识水平也不一样,对问题的看法也就不一样。
另外,生活环境的不同也影响到主体意识的发展,比如农村的生活环境与城市的居住、生活环境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家长的文化素养差异很大。这都会导致城乡学生的差异。
所以农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准备教案,做到既能完成好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愉快地、深刻地接受课堂上讲授的内容。
第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作为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创新技法。所谓创新技法,就是从各种创造性思维方法中演变过来的具体操作性的具体创造法则。创新技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实用性,运用这一法则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习惯性思维定势,提高创新的效率。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技法的基础上保护好学生的创新个性,不能因为学生有好奇心就对他批评,不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看想问题、做事的动机,一棒子把人打倒,这样会大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抹煞了学生的创新个性。
创新精神是创新教学的最高境界,主要由三方面组成,即质疑精神、开拓精神、求实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发问、勤于思考、不怕出错、课上勇于发言的意识。传统教育方法中,学生只有课堂上听和记录的份儿,没有提出为什么的份儿,结果一堂课下来,什么也没弄清楚,还要靠课后再学习、琢磨。这样一方面影响了课堂的气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正确的育人观,坚持长期有计划地、自觉地去影响、教育和培养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思维、去想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把目标要求的“定向”权交给学生,启迪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在教学中建立起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从而真正实现主动教育,避免以往教学中间的不协调。
第四, 优化教学过程。
优化教学的原则是全面性、主动性、活动性、实践性。优化教学的基本特征:
1、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要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2、 教学情景的激励性。
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以教师自己对学习的热情和激情点燃学生的好奇和热
情。
3、结构的有序性。
掌握好课堂讲授内容的顺序及层次,使得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有一定条理性。
3、 活动的民主性。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我设计,并通过自我实践来实现其知与行的统一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輔导。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开放式或民主式的,不能对学生有过于严格的要求,课堂上给予学生的互相讨论的时间,必要时还可向学生征询想法。
第五,教学反馈的及时性。
当前,全国各地都强调减轻学生的负担,要求尽量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农村的学生,放学回家还要帮助家长做一定的家务活或者一部分农活,这样,就更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搞清楚,明白还有哪些内容需要向学生做进一步强调,并给予必要的小结,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设计课后作业,保证作业的有效性。
关键词:乡村学校;教学
第一, 要认识到在新形势下,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是广大教师的当务之急。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还用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学生,还用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育学生。教师要不断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多开展教学交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 要充分认识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性。
所谓主体意识是指自我对本体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的自主综合的觉察与认识。学生主体意识主要有三大特点。
1、 年龄段不同,其主体意识的水平不同。学生在不同年龄看待事物的角度、重点不一样,因而也就导致意识水平的不同。
2、 在某个时期,主体意识水平又随着个体的注意方向、注意容量及其选择水平、受教育影响而变化。也就是说虽然年龄相同或相近,但由于存在在个性的差异,两样会出现不同的看法。
3、 主体意识水平影响着主体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其主体意识水平也不一样,对问题的看法也就不一样。
另外,生活环境的不同也影响到主体意识的发展,比如农村的生活环境与城市的居住、生活环境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家长的文化素养差异很大。这都会导致城乡学生的差异。
所以农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准备教案,做到既能完成好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愉快地、深刻地接受课堂上讲授的内容。
第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作为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创新技法。所谓创新技法,就是从各种创造性思维方法中演变过来的具体操作性的具体创造法则。创新技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实用性,运用这一法则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习惯性思维定势,提高创新的效率。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技法的基础上保护好学生的创新个性,不能因为学生有好奇心就对他批评,不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看想问题、做事的动机,一棒子把人打倒,这样会大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抹煞了学生的创新个性。
创新精神是创新教学的最高境界,主要由三方面组成,即质疑精神、开拓精神、求实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发问、勤于思考、不怕出错、课上勇于发言的意识。传统教育方法中,学生只有课堂上听和记录的份儿,没有提出为什么的份儿,结果一堂课下来,什么也没弄清楚,还要靠课后再学习、琢磨。这样一方面影响了课堂的气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正确的育人观,坚持长期有计划地、自觉地去影响、教育和培养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思维、去想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把目标要求的“定向”权交给学生,启迪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在教学中建立起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从而真正实现主动教育,避免以往教学中间的不协调。
第四, 优化教学过程。
优化教学的原则是全面性、主动性、活动性、实践性。优化教学的基本特征:
1、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要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2、 教学情景的激励性。
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以教师自己对学习的热情和激情点燃学生的好奇和热
情。
3、结构的有序性。
掌握好课堂讲授内容的顺序及层次,使得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有一定条理性。
3、 活动的民主性。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我设计,并通过自我实践来实现其知与行的统一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輔导。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开放式或民主式的,不能对学生有过于严格的要求,课堂上给予学生的互相讨论的时间,必要时还可向学生征询想法。
第五,教学反馈的及时性。
当前,全国各地都强调减轻学生的负担,要求尽量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农村的学生,放学回家还要帮助家长做一定的家务活或者一部分农活,这样,就更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搞清楚,明白还有哪些内容需要向学生做进一步强调,并给予必要的小结,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设计课后作业,保证作业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