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复合数列;差等差数列;通项;前n项和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列作为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的特殊函数,是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它不仅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工具。而且由于数列部分结论多、能力要求高、与其他知识易交汇等特点,近几年以其多变的形式和灵活的求法倍受高考关注,并逐步转向多元化、复合型,从而使这类问题成为高考命题的新亮点.。但是,数列排列的方式(规律)是多种多样的,限于篇幅,本文选择了一类最典型的数列排列规律——差等差数列进行解析。给出差等差数列的定义,探索出这类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整理这类题型的应答思路与技巧,对提高成绩很有帮助。
定义:若数列{an}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成等差数列,则该数列{an}为差等差数列
定理1:首项为a1,差数列首项为d1,差数列的公差为d2的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1+ d2
证明:由差等差数列的定义:
a2-a1=d1 a3-a2=d1+d2 a4-a3=d1+2d2 a5-a4=d!+3d2.......
an-an-1=d1+(n-2)d2
n个式子相加,得:
an-a1=(n-1)d1+[1+2+3+4+5+...+(n-2)]d2
∴an=a1+(n-1)d1+ d2也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略。
由定理1知:等差数列是差等差数列得差数列的公差为0的情形。
定理2:首项为a1,差数列的首项为d1,差数列公差为d2的差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是Sn=na1+ d1+[ - +n]d2
证明:由定理1:
an=a1+(n-1)d1+ d2
Sn=a1+a2+a3+a4+a5+...+an
=a1+(a1+d1)+(a1+2d1+d2)+(a1+3d1+3d2)+…+[a1+(n-1)d1+ d2]
=na1+[d1+2d1+3d1+...+(n-1)d1]+[d2+3d2+6d2+...+ d2]
=na1+ d1+[ - +n]d2
应用举例:
例1:求数列1,1+2+1,1+2+3+2+1,1+2+3+4+3+2+1,...的前100项的和:
分析:易证该数列是差等差数列,首项a1为1,差数列首项d1为3,差数列的公差d2=2,n=100
Sn==na1+ d1+[ - +n]d2
S100=3383500
例2:設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方程x2-anx-an=0有一根为Sn-1,n=1,2,3...
(1)求a1,a2
(2)求{an}的通项公式。(2006年全国理科22题)
解:(1)当n=1时,x2-a1x-a1=0有一根为S1-1=a1-1,
于是(a1-1)2-a1(a1-1)-a1=0
得a1=
当n=2时,x2-a2x-a2=0有一根为S2-1=a2- ,
于是(a2- )2-a2(a2- )-a2=0,解得a2=
(2)当n=3时,同理可得,a3= =
当n=4时,同理可得,a4=
猜想:an=
证明:设an=
即:b2-b1=4, b3-b2=6, b4-b3=8,...可知数列{bn}为差等差数列,所以,
b2-b1=4
b3-b2=6
b4—b3=8,
......
bn-bn_1=2n
n个式子相加,得:
bn-b1= =(n-1)(n+2)
∴bn=n2+n=n(n+1)
∴an=
2009年湖北高考题
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A. 289 B. 1024 C. 1225 D. 1378
正确答案是C
以差等差复合数列,差等比的复合数列,作为能力型试题,成为近年来数列教学的难点、高考命题的热点。而这些问题综合性强,思维力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普遍感到困难。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一般情况探究,形成基本模型与一般结论,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这类问题的本质,熟练掌握解决这类数学问题通用的办法,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顺利突破难关。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列作为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的特殊函数,是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它不仅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工具。而且由于数列部分结论多、能力要求高、与其他知识易交汇等特点,近几年以其多变的形式和灵活的求法倍受高考关注,并逐步转向多元化、复合型,从而使这类问题成为高考命题的新亮点.。但是,数列排列的方式(规律)是多种多样的,限于篇幅,本文选择了一类最典型的数列排列规律——差等差数列进行解析。给出差等差数列的定义,探索出这类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整理这类题型的应答思路与技巧,对提高成绩很有帮助。
定义:若数列{an}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成等差数列,则该数列{an}为差等差数列
定理1:首项为a1,差数列首项为d1,差数列的公差为d2的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1+ d2
证明:由差等差数列的定义:
a2-a1=d1 a3-a2=d1+d2 a4-a3=d1+2d2 a5-a4=d!+3d2.......
an-an-1=d1+(n-2)d2
n个式子相加,得:
an-a1=(n-1)d1+[1+2+3+4+5+...+(n-2)]d2
∴an=a1+(n-1)d1+ d2也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略。
由定理1知:等差数列是差等差数列得差数列的公差为0的情形。
定理2:首项为a1,差数列的首项为d1,差数列公差为d2的差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是Sn=na1+ d1+[ - +n]d2
证明:由定理1:
an=a1+(n-1)d1+ d2
Sn=a1+a2+a3+a4+a5+...+an
=a1+(a1+d1)+(a1+2d1+d2)+(a1+3d1+3d2)+…+[a1+(n-1)d1+ d2]
=na1+[d1+2d1+3d1+...+(n-1)d1]+[d2+3d2+6d2+...+ d2]
=na1+ d1+[ - +n]d2
应用举例:
例1:求数列1,1+2+1,1+2+3+2+1,1+2+3+4+3+2+1,...的前100项的和:
分析:易证该数列是差等差数列,首项a1为1,差数列首项d1为3,差数列的公差d2=2,n=100
Sn==na1+ d1+[ - +n]d2
S100=3383500
例2:設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方程x2-anx-an=0有一根为Sn-1,n=1,2,3...
(1)求a1,a2
(2)求{an}的通项公式。(2006年全国理科22题)
解:(1)当n=1时,x2-a1x-a1=0有一根为S1-1=a1-1,
于是(a1-1)2-a1(a1-1)-a1=0
得a1=
当n=2时,x2-a2x-a2=0有一根为S2-1=a2- ,
于是(a2- )2-a2(a2- )-a2=0,解得a2=
(2)当n=3时,同理可得,a3= =
当n=4时,同理可得,a4=
猜想:an=
证明:设an=
即:b2-b1=4, b3-b2=6, b4-b3=8,...可知数列{bn}为差等差数列,所以,
b2-b1=4
b3-b2=6
b4—b3=8,
......
bn-bn_1=2n
n个式子相加,得:
bn-b1= =(n-1)(n+2)
∴bn=n2+n=n(n+1)
∴an=
2009年湖北高考题
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A. 289 B. 1024 C. 1225 D. 1378
正确答案是C
以差等差复合数列,差等比的复合数列,作为能力型试题,成为近年来数列教学的难点、高考命题的热点。而这些问题综合性强,思维力度大,能力要求高,学生普遍感到困难。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一般情况探究,形成基本模型与一般结论,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这类问题的本质,熟练掌握解决这类数学问题通用的办法,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顺利突破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