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完成这一双边活动,很大程度上是靠老师设疑提问来实现的。上学年,我共听课200多节,听课时我特意关注了课堂中老师们的提问,所以深有感触。笔者认为,能科学地设计出有效、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成功的一个关键。现在我就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谈谈我的看法:
一、问得精当,牵一发而动全身
俗话说:“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意思是说,只要我们抓住皮袄的领子轻轻地顿顿,所有的毛便都会顺顺溜溜。如果在引领学生学习课文时我们也能抓住课文的“领子”轻轻地顿一顿,那学生的学习就会顺利而高效。这里讲的课文的“领子”就是指老师深入研读文本后,根据文本特点提出的主问题。“主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支撑作用,是能从整体上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引发学生思考、对话、理解、品析、创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宁鸿彬两位老师都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比如一位老师上的《姥姥的剪纸》一课,导入新课后便抛出问题:“你能找出一个字概括姥姥的剪纸吗?”学生浏览全文后,异口同声说:“神。”老师又顺势让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姥姥剪纸的神。在对重点词句的品读中,学生进而领悟到姥姥的剪纸神在“表现技高”、“传达情感”、“拴住人心”。此处的这个“领”好像是统管数盏电灯的“总开关”,是能够接通数部电话的“总机”,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抓住一个“神”字,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步步深入,从而理解了文章内涵,感受到了文章中的祖孙情。
从上面的例子中看出,主问题问得精当能使课堂教学程序得以简化,课堂教学内容得以深化,课堂教学效果得以优化,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中实现了个性化阅读。而反过来,主问题问得不好,问题过碎,指向不明,学生回答问题总好像在山脚下转悠或如同隔靴搔痒,有的甚至根本摸不着头脑,使得课堂索然无味。
二、问有层次,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老师要通过一个个小问题引领着孩子参与教学的对话,使他们的思维呈阶梯状行进,步步升高,最终摘到果子。
我执教《小鸟和牵牛花》一课时,在学习“可是他病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怎么能飞下树来呢”这句话时,我也设计了几个非常有层次的问题:他病得怎么样?你生病过吗?什么感觉?这几个问题促使学生感受到小鸟病得很重,浑身不舒服,并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迁移情感,读出了小鸟有气无力的样子。接着我又问:他还有力气飞下树来吗?学生自然回答道:“飞不下来。”这样的追问巧妙地让学生读懂了这个反问句。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意,体验了情感,还进行了语言训练,可谓一举三得啊。
三、问得巧妙,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成是不能预设的美丽,在课堂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生成。如果老师及时捕捉生成,巧妙追问,或许还能导出别样的精彩。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中,在研读林冲和洪教头比武过程中的动作时,一位学生说到文中有个“扫”用得很精妙。老师及时捕捉了,灵机一动,巧妙追问他:“扫在什么位置?你看出了什么?”学生说:“扫在洪教头的小腿骨上。林冲是点到为止啊!”这时,一个谦虚有礼,宽容大度的英雄形象就树立在孩子们的心中。教师的这一追问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体会了人物形象,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再如《小鸟和牵牛花》一课中,学习“牵牛花把自己的蔓儿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呀”这句时,我想引导学生从两个“爬呀”中体会牵牛花为了上去陪朋友爬了很久,爬得很艰辛。我就说:“小朋友们,老师发现这里有两个‘爬呀’,我们来去掉一个好不好?”结果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不能去掉,去掉了就读不出榆树的高大了。”乍一听,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所以教室里发出了一些笑声。当时我一听,也呆了两秒,但我灵光一闪,心里想道:她这样说,一定有她的道理,我先把问题抛回给她,同时也给自己整理思维的时间。于是我就追问她:“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呀?”那位女同学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从‘爬呀、爬呀’中读出,榆树好高呀,牵牛花爬了好久好久,爬得好累啊!”一听她的回答我乐了,这正是我要的回答。你看,课堂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千差万别的孩子,再完美的教案也会出现层出不穷的问题。但如果教师睿智一点,在学生回答的偏颇处,教师往前再走一步,巧妙问一下,就能化尴尬为精彩的生成。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在预设和上课时都要精心修炼自己的提问,让每一个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疑问,推进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的智慧在教师的提问中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一、问得精当,牵一发而动全身
俗话说:“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意思是说,只要我们抓住皮袄的领子轻轻地顿顿,所有的毛便都会顺顺溜溜。如果在引领学生学习课文时我们也能抓住课文的“领子”轻轻地顿一顿,那学生的学习就会顺利而高效。这里讲的课文的“领子”就是指老师深入研读文本后,根据文本特点提出的主问题。“主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支撑作用,是能从整体上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引发学生思考、对话、理解、品析、创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宁鸿彬两位老师都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比如一位老师上的《姥姥的剪纸》一课,导入新课后便抛出问题:“你能找出一个字概括姥姥的剪纸吗?”学生浏览全文后,异口同声说:“神。”老师又顺势让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姥姥剪纸的神。在对重点词句的品读中,学生进而领悟到姥姥的剪纸神在“表现技高”、“传达情感”、“拴住人心”。此处的这个“领”好像是统管数盏电灯的“总开关”,是能够接通数部电话的“总机”,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抓住一个“神”字,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步步深入,从而理解了文章内涵,感受到了文章中的祖孙情。
从上面的例子中看出,主问题问得精当能使课堂教学程序得以简化,课堂教学内容得以深化,课堂教学效果得以优化,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中实现了个性化阅读。而反过来,主问题问得不好,问题过碎,指向不明,学生回答问题总好像在山脚下转悠或如同隔靴搔痒,有的甚至根本摸不着头脑,使得课堂索然无味。
二、问有层次,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老师要通过一个个小问题引领着孩子参与教学的对话,使他们的思维呈阶梯状行进,步步升高,最终摘到果子。
我执教《小鸟和牵牛花》一课时,在学习“可是他病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怎么能飞下树来呢”这句话时,我也设计了几个非常有层次的问题:他病得怎么样?你生病过吗?什么感觉?这几个问题促使学生感受到小鸟病得很重,浑身不舒服,并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迁移情感,读出了小鸟有气无力的样子。接着我又问:他还有力气飞下树来吗?学生自然回答道:“飞不下来。”这样的追问巧妙地让学生读懂了这个反问句。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意,体验了情感,还进行了语言训练,可谓一举三得啊。
三、问得巧妙,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成是不能预设的美丽,在课堂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生成。如果老师及时捕捉生成,巧妙追问,或许还能导出别样的精彩。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中,在研读林冲和洪教头比武过程中的动作时,一位学生说到文中有个“扫”用得很精妙。老师及时捕捉了,灵机一动,巧妙追问他:“扫在什么位置?你看出了什么?”学生说:“扫在洪教头的小腿骨上。林冲是点到为止啊!”这时,一个谦虚有礼,宽容大度的英雄形象就树立在孩子们的心中。教师的这一追问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体会了人物形象,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再如《小鸟和牵牛花》一课中,学习“牵牛花把自己的蔓儿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呀”这句时,我想引导学生从两个“爬呀”中体会牵牛花为了上去陪朋友爬了很久,爬得很艰辛。我就说:“小朋友们,老师发现这里有两个‘爬呀’,我们来去掉一个好不好?”结果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不能去掉,去掉了就读不出榆树的高大了。”乍一听,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所以教室里发出了一些笑声。当时我一听,也呆了两秒,但我灵光一闪,心里想道:她这样说,一定有她的道理,我先把问题抛回给她,同时也给自己整理思维的时间。于是我就追问她:“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呀?”那位女同学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从‘爬呀、爬呀’中读出,榆树好高呀,牵牛花爬了好久好久,爬得好累啊!”一听她的回答我乐了,这正是我要的回答。你看,课堂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千差万别的孩子,再完美的教案也会出现层出不穷的问题。但如果教师睿智一点,在学生回答的偏颇处,教师往前再走一步,巧妙问一下,就能化尴尬为精彩的生成。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在预设和上课时都要精心修炼自己的提问,让每一个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疑问,推进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的智慧在教师的提问中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