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7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也给多媒体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的整合提出了新课题。如何能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呢?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收获。
  [关键词]多媒体 高效 数学 课堂教学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新课标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所以,为了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渠道的信息资源。那么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收获。
  一、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学生方能主动参与,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利用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造成矛盾冲突来精心设疑,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诱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情境,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求知欲,从而主动深入学习。而多媒体教学拥有集音、像、画为一体的特点,它能以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变幻活动的场景等直观形象再现客观事物,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质的转变。
  例如,在教学“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题时,先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理清“组合图形”间相结与内含的关系,再让学生观察计算机展示的各种组合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图,然后提问“如果要计算这些实物图形的面积,该怎么想?”学生回答:“看该实物图近似于什么图形,就运用什么图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在多媒体将实物图变化为规则图形后再提问:“现在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学生发现尽管变化成规则图形,但因为没有学习过他们的面积计算公式,还是无法计算。此时我就追问:“你们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呢?”这一问题引起学生议论纷纷,有人说我们先把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以前学过的图形,并利用相加或相减来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最终师生共同归纳出“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课题的提出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出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后,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再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跃跃欲试地想去努力解决问题,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达到最高点,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到新课学习活动中的准备。这种学生的思维,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化静为动,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比较抽象、枯燥,并且学生的自控能力很差,注意力易分散,单一的、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使学生数学创新能力难以提高。而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把静、动、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以真实的生活情景吸引学生。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教师创设的教学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应用多媒体课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做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使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既让学生获得了准确、清晰的概念,又使学生充分感知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瑞士教育学家斐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而多媒体资源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运用。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首先用多媒体演示把图8等分,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帮助学生寻找图形转化的基本方法:分——拼;接着再用多媒体演示把圆16等分,让学生看到把图16等分拼成的图形更接近长方形;再把圆32等分,64等分……。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等分的分数与拼成的图形变化,从而启发学生得到这样的结论: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如果无限地等分圆,拼成的图形就能无限地接近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推导出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探究的方法,又从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中深刻地理解了抽象的公式。从而运用知识的迁移有效地学到了新知识。
  四、优化课堂练习,在练习中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通过这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发散学生思维,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圆柱高6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把它横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教师先让学生展开思维空间想象,在脑海里想象题目表述的问题情景,然后借助多媒体展示题目所给的条件,再演示圆柱切割成四段的过程画面,并用闪烁的效果强调表面积增加的部分,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圆柱体增加的表面积就是6个底面的面积之和。这样就不失时机地沟通了学生脑海中的思维想象,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学到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和发展了学生有益的思维。
  总之,课堂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阵地。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我们只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就会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培养,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大地提高。
  (作者单位:辽宁省北票市第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面对越来越活跃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对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感到困惑。要不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面对主体性强的学生,教师到底要不要管,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才不是妨碍学生主体的发展?  [关键词]学会倾听 活而不乱 形散而神不散  新时期的课堂,提倡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正是新课程的理念。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面对越来越活跃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对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感到困
期刊
[摘要]“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引发情趣识字 激发想象识字 自主识字  一、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
期刊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的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对音符的传承教育,理所当然是音乐教学,可见音乐教学对人类的智慧发展承担着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点的决定,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对音乐所表达的生动形象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因此以音乐作为手段,去陶冶孩子的性格,净化心灵,升华感情,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启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在新课程理念倡导品社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
期刊
识字教学做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更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近年来所实施的新教材,识字课程占语文教学的比例就更大了。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大,怎样能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呢?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激发兴趣就更加重要了。确实,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
期刊
怎样做一个好语文教师呢?吕淑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十多年来,语文教学在改革中实践,在实践中改革,作为一线教师,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具体可以归纳为三大块:学生因素、教师的教学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因素。  学生从来就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比如:有的班级学生基础好,思想活跃,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班级只有十多名这样的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下,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激趣感知、理解感悟、品味欣赏、读写结合。  [关键词]小学 中段语文 阅读教学方法  小学中段介于高、低段之间,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和思想都处于重要的转折期。他们的思维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开始喜欢比较新颖的、需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学习内容,逐渐以选择、批评的态度来对待一切,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判断以及审美的能力。中段的阅读教学以默读
期刊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前引导学生进入有效学习状态的预备阶段,积极的思维和高昂的情绪是一堂好课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在每堂课的开始都设计一个巧妙的导入,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新内容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本文教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堂导入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 导入方法 提高兴趣  课堂教学导入是一门科学,
期刊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浪潮的冲击下,努力地学习新教材,钻研新教法,力求自己的课堂教学尽善尽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人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反思,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这几点值得深思:  一、课前有效预习  平时教师布置的预习,大多是
期刊
[摘要]思维活动是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活动具有很强的体验性和直觉性的特点,其思维活动的进行,要依赖兴趣、动作、实物、图像、语言等为支柱。因此,要启动小学儿童的思维,必须调动其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从直接的感知过渡到抽象的思维。  [关键词]思维 兴趣 动作 观察 语言  思维是人们共同的心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由于生理和客观认识的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