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强调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在注意对优生教育培养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以宽容、博爱、平等之心去理解后进生,关心后进生,给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树立起向上的信心和自尊心,在不断的成长进步中体验到成功感,幸福感,相信他们一定会转化为积极进步的好学生。
关键词 后进生 教育 转化 原因 方法
提起后进生,相必大家并不陌生。所谓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品德不良的学生。后进生总是让老师头疼不已。而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强调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在注意对优生教育培养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后进生的转化方面更应讲究策略和艺术。下面我就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措施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
一、 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 家庭方面的原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终身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1、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2、特别是农村家长素质较低,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处理方法简单粗暴,让孩子在呵斥和棍棒教育中,学会仇视一切教育,而且性格乖张。
3、农村父母忙于外出打工赚钱,对孩子放任不管,大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如此种种,便使孩子养成了懒散、散漫,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以至形成了学校的后进生。
(二) 学校方面的原因
1、 教师长期以来的歧视、冷落和疏远,使学生丧失了自信和自尊,产生了自卑心理,性格孤僻,不愿与同学交往,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行为习惯不良,成了老师眼中的后进生。
2、 教学方法失误
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习惯于让学生“齐步走”、“一刀切”。而不是“因材施教”。这种做法实际是在不断积累后进生的队伍,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沦为后进生。
3、 学生多次尝试失败
对于学生的第一次失败,教师不是给予真诚的帮助,而是漠然视之,或是讽刺挖苦,使学生失去了信心,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这样,第一次失败便成了第二次失败的前奏,第二次失败就成了必然的结果,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三) 个人方面的原因
1、 交友不慎。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如果交到了损友,无疑就会向不良的方向发展。
2、 身体状况。体质弱或自身疾病,家长没有及时的治疗和改善,使学生应付不了繁重的作业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厌倦。
3、 智力状况如自身接受能力弱等。
二、在上述原因中,學校方面的原因是重要的,因此,我在思想品德课中尝试了如下的转化措施: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给后进生一份真诚的爱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其根本所在就是一种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的教育理念。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有自己的人格,尤其对于后进生,教师更应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予他们真诚的爱。他们一旦得到老师的爱,就会把自己优良的个性尽可能的展示出来。在初一时,我班有一名叫杨东鹏的后进生,幼时父母离异,与奶奶相依为命,双腿跛的很厉害,又是先天性兔唇,在学习上有较大的障碍,在小学时就遭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冷落嘲笑。针对这种状况,我首先在心灵上与他沟通,多次找他谈心,了解他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又在生活上关心他照顾他,同时还发动全班的同学帮助他,鼓励他,进而唤起他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到初一下学期时,他已成了一个开朗、勤劳、乐观向上的“成绩差”的好学生。
2、与后进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
“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乐其学”。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学生中,“忧后进生之忧,乐后进生之乐”。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课外师生之间可以畅所欲言,课内却能井然有序。如果你对后进生毫不关心,居高临下,觉得他们反正学习成绩差,下再多的功夫也白费,那么,这些后进生就会在课堂上或者呼呼大睡,或者给你弄个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使你的教学任务不能顺利的完成。如果你成了这些后进生的良师益友,平等的对待他们,亲切的上课,和蔼的辅导,课堂上也会提问到他们,给他们发言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和优秀生一样是平等的,不再是角落里的一粒灰尘,从而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积极的种子,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
4、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后进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感
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的保持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尝试了分层教学法。即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分层布置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分组后的后进生,更多更集中的关注和辅导他们,问题设计上,对他们降低了要求,把复杂的问题分为多个小问题和简单的问题,以降低后进生自主学习的难度,尽可能多的提问他们能够回答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同时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幸福感。这种愉快的情绪,极大的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后进生只是相对而言,只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以宽容、博爱、平等之心去理解后进生,关心后进生,给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树立起向上的信心和自尊心,在不断的成长进步中体验到成功感,幸福感,相信他们一定会转化为积极进步的好学生。
关键词 后进生 教育 转化 原因 方法
提起后进生,相必大家并不陌生。所谓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品德不良的学生。后进生总是让老师头疼不已。而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强调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在注意对优生教育培养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后进生的转化方面更应讲究策略和艺术。下面我就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措施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
一、 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 家庭方面的原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终身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1、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2、特别是农村家长素质较低,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处理方法简单粗暴,让孩子在呵斥和棍棒教育中,学会仇视一切教育,而且性格乖张。
3、农村父母忙于外出打工赚钱,对孩子放任不管,大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如此种种,便使孩子养成了懒散、散漫,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以至形成了学校的后进生。
(二) 学校方面的原因
1、 教师长期以来的歧视、冷落和疏远,使学生丧失了自信和自尊,产生了自卑心理,性格孤僻,不愿与同学交往,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行为习惯不良,成了老师眼中的后进生。
2、 教学方法失误
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习惯于让学生“齐步走”、“一刀切”。而不是“因材施教”。这种做法实际是在不断积累后进生的队伍,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沦为后进生。
3、 学生多次尝试失败
对于学生的第一次失败,教师不是给予真诚的帮助,而是漠然视之,或是讽刺挖苦,使学生失去了信心,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这样,第一次失败便成了第二次失败的前奏,第二次失败就成了必然的结果,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三) 个人方面的原因
1、 交友不慎。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如果交到了损友,无疑就会向不良的方向发展。
2、 身体状况。体质弱或自身疾病,家长没有及时的治疗和改善,使学生应付不了繁重的作业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厌倦。
3、 智力状况如自身接受能力弱等。
二、在上述原因中,學校方面的原因是重要的,因此,我在思想品德课中尝试了如下的转化措施: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给后进生一份真诚的爱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其根本所在就是一种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的教育理念。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有自己的人格,尤其对于后进生,教师更应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予他们真诚的爱。他们一旦得到老师的爱,就会把自己优良的个性尽可能的展示出来。在初一时,我班有一名叫杨东鹏的后进生,幼时父母离异,与奶奶相依为命,双腿跛的很厉害,又是先天性兔唇,在学习上有较大的障碍,在小学时就遭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冷落嘲笑。针对这种状况,我首先在心灵上与他沟通,多次找他谈心,了解他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又在生活上关心他照顾他,同时还发动全班的同学帮助他,鼓励他,进而唤起他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到初一下学期时,他已成了一个开朗、勤劳、乐观向上的“成绩差”的好学生。
2、与后进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
“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乐其学”。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学生中,“忧后进生之忧,乐后进生之乐”。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课外师生之间可以畅所欲言,课内却能井然有序。如果你对后进生毫不关心,居高临下,觉得他们反正学习成绩差,下再多的功夫也白费,那么,这些后进生就会在课堂上或者呼呼大睡,或者给你弄个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使你的教学任务不能顺利的完成。如果你成了这些后进生的良师益友,平等的对待他们,亲切的上课,和蔼的辅导,课堂上也会提问到他们,给他们发言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和优秀生一样是平等的,不再是角落里的一粒灰尘,从而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积极的种子,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
4、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后进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感
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的保持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尝试了分层教学法。即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分层布置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分组后的后进生,更多更集中的关注和辅导他们,问题设计上,对他们降低了要求,把复杂的问题分为多个小问题和简单的问题,以降低后进生自主学习的难度,尽可能多的提问他们能够回答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同时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幸福感。这种愉快的情绪,极大的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后进生只是相对而言,只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以宽容、博爱、平等之心去理解后进生,关心后进生,给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树立起向上的信心和自尊心,在不断的成长进步中体验到成功感,幸福感,相信他们一定会转化为积极进步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