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创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良性发展和竞争的主题。教育改革和创新有助于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高素质的人才。我国公民对幼儿的发展教育关注度越来越高,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作为幼儿心理教育的重要手段,为幼儿心理教育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主要以幼儿行为作为主体,引导幼儿参与到自身心理和情绪的调节中,让幼儿感知内心情绪的变化,亲身体验自己的心境。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实现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促进幼儿更加健康的成长。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心理的自助启蒙教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幼儿身体的保护,而且要重视引导并鼓励幼儿去进行事物的尝试,满足他们独立性和创造性的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家长要与教师一同培养幼儿的心理自助能力,避免一切事情代办的行为,重视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脱离开成人,自己亲自去接触事物,感受基础的心理情绪变化,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有效的引导幼儿去消除不良的情绪,关怀幼儿的心理需要。
一、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意义
幼儿自助启蒙教育是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研究人员针对幼儿的心理特征、情绪特点以及性格等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产生自我帮助行为的过程。幼儿阶段的行为意识较差,缺乏心理自助的方式和意识,这种自助启蒙教育迎合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启发幼儿形成初步的心理自助意识,引导幼儿学会生活中较为频繁使用的、比较简单的心理自助方式。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有助于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心理调节能力和自助能力的培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基础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能够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今后的心理发展。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在于唤醒幼儿内心初始的自助意识,逐步引导幼儿去自觉的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消除不良情绪,不断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以便于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不良环境时能够及时作出自我调节,增强生活的适应性能力。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做好幼儿心理和生理的保健工作,通过多种训练方式,维护好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幼儿园不仅要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同样要重视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长要协同所有教师一起,树立正确、科学的健康观念,认识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重视幼儿的心理自助启蒙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发展的一个创新点,对于学前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扩展作用,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高质量的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出幼儿心理教育的价值。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发展,明确了自助的主体是幼儿本身,让幼儿不断增强心理自助的能力,让他们自助的去察觉心理和情绪问题,试着去处理这些心理情绪,通过亲身感受,与内心的这种情绪联系在一起,产生某种外部行为。自助启蒙教育引导幼儿自觉、主动的去参与到自身力所能及的行为活动中,与教师一起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正确发挥出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的自我独立和自我创造、调节情绪的机会,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的参与到外界环境中,进而健康的成长,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的完成。
二、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途径
在进行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时,最重要的过程时引导幼儿去认知自身的消极感受,认识到消极情绪的危害性,让幼儿学会初步的心理自助方式。其次就是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幼儿去参与到心理自助的过程,通过一定的努力去尝试自我心理的自助调节。最后就是让幼儿深刻感受到自身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以及经过自己努力自助后的效果。这三个阶段是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的,认识到不良情绪后才能为之后的两个阶段提供前提条件,三者相互交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协调好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这三个阶段,将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幼儿心理自助教育的发展。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比较形象、生动的方式,有意识的让幼儿认识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区别,例如,设计一些情境、幻灯片等,让幼儿认识到伤心、愤怒等消极情绪与开心等积极情绪会带来的不同结果,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幼儿自觉主动的去否定消极情绪,启发他们形成不良情绪的自助意识。利用一些简单、儿童化的方式,鼓励幼儿进行自我尝试,通过角色互换化、替代活动法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去想办法消除不良情绪,在产生这种情绪时可以转换思维,去找小朋友玩,找父母和老师诉说,这样就能逐渐培养幼儿形成简单的心理自助方式。教师要进行一些专项训练,根据幼儿自身的发展情况和自助教育的要求,有选择性的创设一些儿童情境,尽量贴近幼儿的生活,进行心理自助能力的集中训练。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对家长的培训,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幼儿进行心理自助方式的学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依赖关系较强,父母很容易就能够感知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孩子在父母面前也会很自由的表达自身的情绪。教师要增强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常常与家长配合互动,一同去发现幼儿的心理情绪变化,让家长意识到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重要作用,掌握一些基本的自助教育方式和技能,在家长的支持配合下,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与家长一同努力,及时发现幼儿的心理情绪变化,协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心理自助方式。让幼儿认识到各种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受到通过自身的努力后情绪转变所带来的积极效应,通过各方面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敏,静进.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1(04):135-136.
[2]王晓棠.自我效能理论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12):102-103.
[3]刘云艳.中国0~6岁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进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9(06):209-210.
[4]王晓棠.自我效能理论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12):176-177.
关键词: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心理的自助启蒙教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幼儿身体的保护,而且要重视引导并鼓励幼儿去进行事物的尝试,满足他们独立性和创造性的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家长要与教师一同培养幼儿的心理自助能力,避免一切事情代办的行为,重视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脱离开成人,自己亲自去接触事物,感受基础的心理情绪变化,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有效的引导幼儿去消除不良的情绪,关怀幼儿的心理需要。
一、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意义
幼儿自助启蒙教育是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研究人员针对幼儿的心理特征、情绪特点以及性格等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产生自我帮助行为的过程。幼儿阶段的行为意识较差,缺乏心理自助的方式和意识,这种自助启蒙教育迎合了幼儿的心理特征,启发幼儿形成初步的心理自助意识,引导幼儿学会生活中较为频繁使用的、比较简单的心理自助方式。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有助于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心理调节能力和自助能力的培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基础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能够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今后的心理发展。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在于唤醒幼儿内心初始的自助意识,逐步引导幼儿去自觉的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消除不良情绪,不断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以便于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不良环境时能够及时作出自我调节,增强生活的适应性能力。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做好幼儿心理和生理的保健工作,通过多种训练方式,维护好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幼儿园不仅要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同样要重视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长要协同所有教师一起,树立正确、科学的健康观念,认识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重视幼儿的心理自助启蒙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发展的一个创新点,对于学前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扩展作用,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高质量的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出幼儿心理教育的价值。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发展,明确了自助的主体是幼儿本身,让幼儿不断增强心理自助的能力,让他们自助的去察觉心理和情绪问题,试着去处理这些心理情绪,通过亲身感受,与内心的这种情绪联系在一起,产生某种外部行为。自助启蒙教育引导幼儿自觉、主动的去参与到自身力所能及的行为活动中,与教师一起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正确发挥出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的自我独立和自我创造、调节情绪的机会,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的参与到外界环境中,进而健康的成长,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的完成。
二、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途径
在进行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时,最重要的过程时引导幼儿去认知自身的消极感受,认识到消极情绪的危害性,让幼儿学会初步的心理自助方式。其次就是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幼儿去参与到心理自助的过程,通过一定的努力去尝试自我心理的自助调节。最后就是让幼儿深刻感受到自身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以及经过自己努力自助后的效果。这三个阶段是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的,认识到不良情绪后才能为之后的两个阶段提供前提条件,三者相互交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协调好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这三个阶段,将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幼儿心理自助教育的发展。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比较形象、生动的方式,有意识的让幼儿认识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区别,例如,设计一些情境、幻灯片等,让幼儿认识到伤心、愤怒等消极情绪与开心等积极情绪会带来的不同结果,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幼儿自觉主动的去否定消极情绪,启发他们形成不良情绪的自助意识。利用一些简单、儿童化的方式,鼓励幼儿进行自我尝试,通过角色互换化、替代活动法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去想办法消除不良情绪,在产生这种情绪时可以转换思维,去找小朋友玩,找父母和老师诉说,这样就能逐渐培养幼儿形成简单的心理自助方式。教师要进行一些专项训练,根据幼儿自身的发展情况和自助教育的要求,有选择性的创设一些儿童情境,尽量贴近幼儿的生活,进行心理自助能力的集中训练。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对家长的培训,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幼儿进行心理自助方式的学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依赖关系较强,父母很容易就能够感知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孩子在父母面前也会很自由的表达自身的情绪。教师要增强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常常与家长配合互动,一同去发现幼儿的心理情绪变化,让家长意识到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重要作用,掌握一些基本的自助教育方式和技能,在家长的支持配合下,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园要与家长一同努力,及时发现幼儿的心理情绪变化,协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心理自助方式。让幼儿认识到各种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受到通过自身的努力后情绪转变所带来的积极效应,通过各方面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敏,静进.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1(04):135-136.
[2]王晓棠.自我效能理论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12):102-103.
[3]刘云艳.中国0~6岁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进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9(06):209-210.
[4]王晓棠.自我效能理论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1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