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度学习简单地说,就是相对浅层学习而言的一种高阶思维发展理解性学习。过去,高中语文是浅层学习,只是单单对学习内容进行机械的记忆与简单的理解。而当下许多教师开始将目光放在深度学习上,其是以浅层学习为基础,通过适宜的学习方式来系统梳理、批判性理解学习内容,以不同情境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一个过程。本文基于此,先概述深度学习,再提出深度学习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路径,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语文;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102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以往浅层学习导向的教学模式,立足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创新教学手段,来实现深度学習导向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参与到和教师的互动中,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思维能力和品质。由此,本文特分析探索深度学习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路径。
一、深度学习概述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学习重视立足语文经验来进行深度学习内容的提取,强调学生借由主动参与来学习语文学习,并因此改变学生的言语行为及行为潜能。由此,对“深度”的把握变成深度学习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过深”,则会超出学生语言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升起对语文的无力感;如果“不够深”又会让语文学习成为浅层学习的重复,学生兴趣受到打击[1]。
对此,深度学习导向下高中语文教学就是基于语文学科特点,运用“深度学习”理念策略,在教师深度教学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一系列教与学的方式。也就是依靠积极学习共同创建,来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以丰富结构化的语文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学习中,拓展思维范畴,锻炼思维、理解、迁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深度学习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路径
1.重视学生初读感受,设计深度思考问题
深度学习导向下,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困惑所在,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设计深度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入教学学习状态,推进语文学习向纵深处迈进[2]。例如,教师在教学生人教版高中语文《小狗包弟》一课的时候,先在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然后收集学生的初读感受,整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许多学生读完后提出疑问,《小狗包弟》为什么有着深刻的思想性?据此,笔者便将“《小狗包弟》一课之所以有深刻的思想性,是因为它反映了哪些内容”作为深度思考问题。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处,笔者便让学生分小组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有的学生认为其反映了当时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揭露了“文革”的罪恶,就连一只小狗都无安宁之日;有的学生认为,“文革”动乱的局面可以成为现代发展的对比明镜,给人以警示;有的学生则认为作者是在反省自我、自我拷问,作者敢于剖析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能和读者产生共鸣,并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道德情操等等。可以说,学生初读的感受是教学起点,而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则是教师设计问题的重要宝藏,能成为课堂互动的推动力,让学生更深层次地领会文章情感、思想内涵。
2.教给学生文本解读方法,加深学生学习深度
文本解读的质量会直接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度、厚度。文本解读如果趋于平面化、浅层化,那么课堂就会显得单薄、无厚度,教学自然也无法达到更高的高度,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在深度学习导向下,教师要引导学生立体解读文本,其一要有宽度,多角度、视面的解读;其二要有高度,从低到高递进式理解,尤其重视高层面认知;其三要有厚度,既要关注文本表面(浅显的人事、结果),又要关注文本内涵(内里的思想情感)。一方面,教师可以从文章的情感变化入手,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3]。例如《兰亭集序》,其中作者有多元立体的情感,先欣赏美景,再流觞畅饮,接着抒发人生苦短的感慨,最后流露感伤之情。在解读文本中,会发现其既有珍惜时间、做实事的意思,也有对生死问题的思考,还有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这样的立体文本解读,能够让学生最深刻地理解作品想表达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另一方面,教师也可采取由实到虚的方式。比如《囚绿记》中,如果学生只关注作者“寻绿”“观绿”“囚绿”未免流于表面。而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则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追求、向往精神、情感,从而更好地把握认知文章主旨。
3.精选拓展性材料,避免“教学教材化”问题
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挑战性和迁移性。为此,教师应当精选拓展性的教学材料,避免以往的“教学教材化”问题。要以立足学情,以文本为依据,最后实现拓展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鲁迅的《祝福》这一课的时候,可以选择鲁迅的其他文章,如出自同一小说集《幸福的家庭》《伤逝》《长明灯》等进行对照学习阅读。如此能更深入地探究鲁迅笔下作为外国归来者的“我”内心和落后中国故乡之间的格格不入与彷徨,更好地把握其小说内涵。在学习《祝福》的时候,对其中祥林嫂的形象特征,造成其悲剧的社会根源、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也理解得更加深入。
三、结语
总的来说,深度学习不同于过去的浅层学习,其能让学生更有获得感,不仅是思想情感的获得,更是所学知识相关拓展的获得,能开阔学生眼界,锻炼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教师以深度学习为导向来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设计深度思考问题;教给学生文本解读方法,加深学生的学习深度;精选拓展性材料,避免“教学教材化”问题,如此,方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璐,肖培东.深度学习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20(9):41-45.
[2]单海.深度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求知导刊,2019(49):47-48.
[3]魏明明.深度学习在高中语文有效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19(3):91-92.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554300)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语文;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102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以往浅层学习导向的教学模式,立足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创新教学手段,来实现深度学習导向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参与到和教师的互动中,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思维能力和品质。由此,本文特分析探索深度学习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路径。
一、深度学习概述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学习重视立足语文经验来进行深度学习内容的提取,强调学生借由主动参与来学习语文学习,并因此改变学生的言语行为及行为潜能。由此,对“深度”的把握变成深度学习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过深”,则会超出学生语言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升起对语文的无力感;如果“不够深”又会让语文学习成为浅层学习的重复,学生兴趣受到打击[1]。
对此,深度学习导向下高中语文教学就是基于语文学科特点,运用“深度学习”理念策略,在教师深度教学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一系列教与学的方式。也就是依靠积极学习共同创建,来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以丰富结构化的语文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学习中,拓展思维范畴,锻炼思维、理解、迁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深度学习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路径
1.重视学生初读感受,设计深度思考问题
深度学习导向下,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困惑所在,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设计深度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入教学学习状态,推进语文学习向纵深处迈进[2]。例如,教师在教学生人教版高中语文《小狗包弟》一课的时候,先在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然后收集学生的初读感受,整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许多学生读完后提出疑问,《小狗包弟》为什么有着深刻的思想性?据此,笔者便将“《小狗包弟》一课之所以有深刻的思想性,是因为它反映了哪些内容”作为深度思考问题。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处,笔者便让学生分小组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有的学生认为其反映了当时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揭露了“文革”的罪恶,就连一只小狗都无安宁之日;有的学生认为,“文革”动乱的局面可以成为现代发展的对比明镜,给人以警示;有的学生则认为作者是在反省自我、自我拷问,作者敢于剖析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能和读者产生共鸣,并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道德情操等等。可以说,学生初读的感受是教学起点,而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则是教师设计问题的重要宝藏,能成为课堂互动的推动力,让学生更深层次地领会文章情感、思想内涵。
2.教给学生文本解读方法,加深学生学习深度
文本解读的质量会直接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度、厚度。文本解读如果趋于平面化、浅层化,那么课堂就会显得单薄、无厚度,教学自然也无法达到更高的高度,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在深度学习导向下,教师要引导学生立体解读文本,其一要有宽度,多角度、视面的解读;其二要有高度,从低到高递进式理解,尤其重视高层面认知;其三要有厚度,既要关注文本表面(浅显的人事、结果),又要关注文本内涵(内里的思想情感)。一方面,教师可以从文章的情感变化入手,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3]。例如《兰亭集序》,其中作者有多元立体的情感,先欣赏美景,再流觞畅饮,接着抒发人生苦短的感慨,最后流露感伤之情。在解读文本中,会发现其既有珍惜时间、做实事的意思,也有对生死问题的思考,还有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这样的立体文本解读,能够让学生最深刻地理解作品想表达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另一方面,教师也可采取由实到虚的方式。比如《囚绿记》中,如果学生只关注作者“寻绿”“观绿”“囚绿”未免流于表面。而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则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追求、向往精神、情感,从而更好地把握认知文章主旨。
3.精选拓展性材料,避免“教学教材化”问题
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挑战性和迁移性。为此,教师应当精选拓展性的教学材料,避免以往的“教学教材化”问题。要以立足学情,以文本为依据,最后实现拓展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鲁迅的《祝福》这一课的时候,可以选择鲁迅的其他文章,如出自同一小说集《幸福的家庭》《伤逝》《长明灯》等进行对照学习阅读。如此能更深入地探究鲁迅笔下作为外国归来者的“我”内心和落后中国故乡之间的格格不入与彷徨,更好地把握其小说内涵。在学习《祝福》的时候,对其中祥林嫂的形象特征,造成其悲剧的社会根源、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也理解得更加深入。
三、结语
总的来说,深度学习不同于过去的浅层学习,其能让学生更有获得感,不仅是思想情感的获得,更是所学知识相关拓展的获得,能开阔学生眼界,锻炼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教师以深度学习为导向来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设计深度思考问题;教给学生文本解读方法,加深学生的学习深度;精选拓展性材料,避免“教学教材化”问题,如此,方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璐,肖培东.深度学习导向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20(9):41-45.
[2]单海.深度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求知导刊,2019(49):47-48.
[3]魏明明.深度学习在高中语文有效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19(3):91-92.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5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