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耐力跑是初中体育课重要的学练内容,进行耐力跑练习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由于运动量大,对练习者的心肺耐力有一定的挑战,现在学生又普遍缺乏持之以恒、迎难而上耐心和决心,练习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学生被动参与,消极对待或完不成耐力跑任务的现象。教师除了的语言鼓励和督促,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准确把握教学时机,在帮助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的同时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从而达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案例描述
又到了八年级3班的耐力跑训练课,当我讲解完方法与要求后,组织学生分组训练,这时小A慢慢地凑到我的耳边,含糊其辞的说:“老师,我想请个假,因为我肚子有一点点难受”,通过她躲闪的眼神我知道,这次她又在找借口逃避训练。面对小A的请假,我有点生气,本想直接拒绝她的申请,并给予批评教育。可转念一想,小A是一个爱面子的女生,如果教育方法不对,很容易伤到她的自尊心,即使在老师的强烈要求下,被动参与了耐力训练,也不能有效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所以我就说,不能跑的话,你先帮着老师一起给大家计时吧。
当同学们跑出去之后,我引导小A 去观察同学们的跑步技术,并鼓励她对个别同学的动作技术做出评价。当小A看到自己的好朋友为了跑出更好的成绩咬牙坚持的情景,她激动地为好朋友喊了声加油。见状,我鼓励小A说:“你的好朋友还剩最后一圈,需要做最后冲刺,但是她现在没有力气了,如果有人能够在前边为她带跑,她最后一圈的速度会快很多,你是否愿意帮帮她?”本想借此机调动一下她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谁曾想,还没等我说完,小A兴奋地跑了出去,她一边在好朋友侧前方带跑、一边指导好朋友的动作并给予鼓励:“注意调整呼吸、尽力加快摆臂、最后要进行冲刺,再坚持一下、加油、加油......”。到达终点,我报出了计时成绩,听到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好朋友给小A一个大大的拥抱作为感谢,小A也兴奋地抱着好朋友跳起来,我在小A脸上看到了久违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有了第一圈,就会有第二圈。在同学们休息的间隙,我悄悄问小A的好朋友是否愿意陪小A练习,她很爽快的答应了。这时我给她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让她想办法引导小A跑起来,但不能让小A知道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过了一会,我看到小A在好朋友的带领下跑了起来。第二圈,我也加为小A带跑,有了我的陪伴,小A跑步更加卖力了。
班级其他同学看到从来不愿跑步的小A竟然主动的跑起来很是新奇,所以陆续的有同学加入小A陪跑队伍,无声的互助悄悄打动了休息的同学,这时我听到更多的學生说下一圈我也来陪跑。以往跑步时痛苦、无奈、应付和请假的现象没有了,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同学们坚持不懈、互相鼓舞的场景。
800米结束,我报出了计时成绩,小A惊讶的说:“老师,你在为我计时吗?我竟然能跑完800米!”她喘着粗气、鼓了鼓掌、又朝同学们做了个抱拳礼。课后,我对小A同学的敢于挑战、坚持不懈给予了表扬,对班级同学之间能够相互鼓励、互相帮助给予了赞扬。
在以后的体育课耐力跑训练中 ,小A虽有退缩的心理,但每次听到同学们的邀请她总能不负期望。现在的小A不但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还能够在段练中主动的帮助别人。现在的课堂中,请假的同学越来越少,跑步时鼓励加油声越来越多,说到耐力跑,同学们不再是以前那种愁眉苦脸、害怕退缩,而是充满期待又满怀信心。
三、案例评析
1.结合项目特点,把握教学时机,巧用“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不同的体育项目,有其独特的德育价值。比如队列队形的练习,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集体意识;体育游戏、体育竞赛中,能够让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跳高跳远时,培养学生不畏困难、敢于挑战、勇于超越的意志品质等等。课堂中,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准确把握教学时机,充分发挥项目本身的德育价值。
体育课堂中,往往会有很多不确定性,一方面需要老师精心备课,做好课堂问题的预设,另一方面,也需要老师能够巧用“生成性”课堂资源,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要能够主动的发现这些资源,并有效利用这些有价值的资源,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案例中,利用小A耐力跑请假,引导小A观察耐力跑的技术动作并学习其他同学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看到小A为好朋友加油,引导她为好朋友带跑参与到运动当中,提高运动参与体验,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2.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做到以身示范,激发课堂学练氛围
教师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着影响,体育活动中,教师适时的参与和恰当的引导能够激发课堂活力。在案例中,教师不再像以前一样只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而是亲自参与到耐力跑训练中,给学生树立榜样,拉进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受到鼓舞,从而主动参与到学练活动中去,使其产生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3.尊重个体差异,优选评价方法,注重参与体验
本案例中,小A获得了别人的帮助,在上课时她同样有机会帮助了别人,对小A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能够为别人提供帮助,给他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体育学习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反馈,从学生的学练态度,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等多方面给予学生肯定的、积极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驱力。
作者简介:王利香(1989,09-),女,汉,山东,硕士研究生,单位: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耐力跑是初中体育课重要的学练内容,进行耐力跑练习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由于运动量大,对练习者的心肺耐力有一定的挑战,现在学生又普遍缺乏持之以恒、迎难而上耐心和决心,练习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学生被动参与,消极对待或完不成耐力跑任务的现象。教师除了的语言鼓励和督促,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准确把握教学时机,在帮助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的同时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从而达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案例描述
又到了八年级3班的耐力跑训练课,当我讲解完方法与要求后,组织学生分组训练,这时小A慢慢地凑到我的耳边,含糊其辞的说:“老师,我想请个假,因为我肚子有一点点难受”,通过她躲闪的眼神我知道,这次她又在找借口逃避训练。面对小A的请假,我有点生气,本想直接拒绝她的申请,并给予批评教育。可转念一想,小A是一个爱面子的女生,如果教育方法不对,很容易伤到她的自尊心,即使在老师的强烈要求下,被动参与了耐力训练,也不能有效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所以我就说,不能跑的话,你先帮着老师一起给大家计时吧。
当同学们跑出去之后,我引导小A 去观察同学们的跑步技术,并鼓励她对个别同学的动作技术做出评价。当小A看到自己的好朋友为了跑出更好的成绩咬牙坚持的情景,她激动地为好朋友喊了声加油。见状,我鼓励小A说:“你的好朋友还剩最后一圈,需要做最后冲刺,但是她现在没有力气了,如果有人能够在前边为她带跑,她最后一圈的速度会快很多,你是否愿意帮帮她?”本想借此机调动一下她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谁曾想,还没等我说完,小A兴奋地跑了出去,她一边在好朋友侧前方带跑、一边指导好朋友的动作并给予鼓励:“注意调整呼吸、尽力加快摆臂、最后要进行冲刺,再坚持一下、加油、加油......”。到达终点,我报出了计时成绩,听到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好朋友给小A一个大大的拥抱作为感谢,小A也兴奋地抱着好朋友跳起来,我在小A脸上看到了久违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有了第一圈,就会有第二圈。在同学们休息的间隙,我悄悄问小A的好朋友是否愿意陪小A练习,她很爽快的答应了。这时我给她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让她想办法引导小A跑起来,但不能让小A知道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过了一会,我看到小A在好朋友的带领下跑了起来。第二圈,我也加为小A带跑,有了我的陪伴,小A跑步更加卖力了。
班级其他同学看到从来不愿跑步的小A竟然主动的跑起来很是新奇,所以陆续的有同学加入小A陪跑队伍,无声的互助悄悄打动了休息的同学,这时我听到更多的學生说下一圈我也来陪跑。以往跑步时痛苦、无奈、应付和请假的现象没有了,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同学们坚持不懈、互相鼓舞的场景。
800米结束,我报出了计时成绩,小A惊讶的说:“老师,你在为我计时吗?我竟然能跑完800米!”她喘着粗气、鼓了鼓掌、又朝同学们做了个抱拳礼。课后,我对小A同学的敢于挑战、坚持不懈给予了表扬,对班级同学之间能够相互鼓励、互相帮助给予了赞扬。
在以后的体育课耐力跑训练中 ,小A虽有退缩的心理,但每次听到同学们的邀请她总能不负期望。现在的小A不但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还能够在段练中主动的帮助别人。现在的课堂中,请假的同学越来越少,跑步时鼓励加油声越来越多,说到耐力跑,同学们不再是以前那种愁眉苦脸、害怕退缩,而是充满期待又满怀信心。
三、案例评析
1.结合项目特点,把握教学时机,巧用“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不同的体育项目,有其独特的德育价值。比如队列队形的练习,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集体意识;体育游戏、体育竞赛中,能够让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跳高跳远时,培养学生不畏困难、敢于挑战、勇于超越的意志品质等等。课堂中,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准确把握教学时机,充分发挥项目本身的德育价值。
体育课堂中,往往会有很多不确定性,一方面需要老师精心备课,做好课堂问题的预设,另一方面,也需要老师能够巧用“生成性”课堂资源,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要能够主动的发现这些资源,并有效利用这些有价值的资源,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案例中,利用小A耐力跑请假,引导小A观察耐力跑的技术动作并学习其他同学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看到小A为好朋友加油,引导她为好朋友带跑参与到运动当中,提高运动参与体验,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2.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做到以身示范,激发课堂学练氛围
教师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着影响,体育活动中,教师适时的参与和恰当的引导能够激发课堂活力。在案例中,教师不再像以前一样只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而是亲自参与到耐力跑训练中,给学生树立榜样,拉进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受到鼓舞,从而主动参与到学练活动中去,使其产生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3.尊重个体差异,优选评价方法,注重参与体验
本案例中,小A获得了别人的帮助,在上课时她同样有机会帮助了别人,对小A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能够为别人提供帮助,给他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体育学习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反馈,从学生的学练态度,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等多方面给予学生肯定的、积极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驱力。
作者简介:王利香(1989,09-),女,汉,山东,硕士研究生,单位: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