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突破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中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学习;关注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为学生的学习找到突破口。
  关键词:数学;学生;发展
  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最多,让课堂效率最高,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断去寻求新知,找到学生易于接受的突破口。
  记得在上《求平均数》这节课时,我是先让学生预习,然后出示例题,接着分析条件问题再引导学生列式计算,最后总结出规律。我进行总结板书,得出:总数÷份数=平均数,当规律出来以后,我就让学生开始反复地在进行训练。选择的训练题目是书上有什么就做什么,给什么就训练什么,从没有想过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一些训练题。这样教学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掌握得非常熟练,解题准确率也很高。
  但是,一次课后小测试却给了让我如坐针毡,学生的测试准确率只有35%。35%!多么惊人的数字!我的内心如十五个吊桶,再也不能平静,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当中。
  经过深刻的反思,我终于明白:我们原来只重视学生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这一知识点,课堂中急于把规律抛给学生,因此我们的教学只停留在了数量关系式上。我还自以为是的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个数量关系式,就能解决求平均数的所有问题了。可是我们忽视了学生对平均数的正确理解,忽视了学生对平均数的正确认识。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生活中什么地方会用到平均数?……也许这些才是学生所关心的感兴趣的真正问题。
  因此,在重新上这一课时,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我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从孩子的发展出发,我要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这节课与以往的课堂教学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
  一、课程目标着眼点不同
  我以前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知识点,是结果,只是为了让学生会做题,会考试。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则着眼于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平均数的本质意义,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课堂中我更加关注的是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当我让学生估计黄河石林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多少张门票时,一个学生估计了1500张。我没有像往常马上去否定他的答案,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证。之后,我请他去采访别的同学是怎样估计的。这样的教学机智使这位学生在学习别人的方法之后反思自己,同时对他的反思也给予了及时的表扬,也使同学们学会了在反思中学习。
  如果你是黄河石林工作人员,看到这个信息后,你会有什么想法?以及严重缺水地区和学生家日平均用水量的比较……一些情景的创设都会使学生不但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更是从小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有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呈现方式不同
  我在以往的课的操作程序是先出示例题,接着分析解答,再总结规律,最后机械练习,而现在的课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获取知识。再如,我在讲《求平均数》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在跳绳活动中产生对平均数的强烈需求,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学生在亲身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从而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再去用亲自总结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到了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教学、学习方式不同
  过去的课是一人讲,大家听;师演示,生观察。学生是在被动地听数学、看数学,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应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自主学习、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课堂中,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接受知识,体会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交往方式不同
  过去的课堂教学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纵向交流,总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少之又少。而现在的课堂是以合作交流为主,不仅仅是师生互动,更有生生互动。老师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中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自由发展,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也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五、应用形式不同
  过去的课堂是在规律总结出来以后就开始反复地练习书本上的习题,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而今天的教学则更注重学生的发展,老师突破以往的教学辖区,注重数学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一些问题,学生就会学得有味道、不枯燥。比如少儿歌手比赛、小明会不会有危险、打靶游戏等等,无一不是孩子们熟悉的而感兴趣的问题,孩子们用平均数的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由听数学、看数学变为做数学。我们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独立思考后质疑,将自我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更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學习,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他们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将不再枯燥。
  老师们,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数学中的数字就会跳跃,图形就会唱歌,我们的数学从此就富有生机,充满乐趣。我们的课堂有了新突破,我们的学生就会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中美两国都认为初等数学教育是帮助学生从小学会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和培养思维能力的工具,是一种有价值的文化。不同的是,中国更强调初等数学的计算、推理和证明等本身的最直接的功能,即把数学的功能纯粹化,而美国更看重“做”数学,即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性。所以,通过对中美初等数学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吸取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所用,在数学基础教育继续保持优势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初等数学教育理念的现状及误区进行完善和
期刊
分式与整式一样,也是来源于生活实际,分式是一种具有特殊形式的代数式,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的性质。分式这一章教材中尽可能地采用类比的方式,依据学生所熟悉的整式与分数的知识,讲述分式的有关内容。纵观整章知识,我认为学习本章内容应该灵活运用以下数学思想方法:  一、类比思想  类比思想是通过形式(主要是式子)、结构(语言结构、逻辑结构)的相似进行对比,找出其内在联系,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的知识的方法。运用类
期刊
爱国主义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它内容多、范围广,牵涉到情感、行为、礼仪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往往让人感到无从入手,有的甚至认为只是讲讲大道理。其实不然,在教育过程中陷于窘境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下面就本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作一点浅显的探索。  一、通过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爱国信念  通过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就是把“希望”和“结果”转化成坚信不移
期刊
逆向思维的实质是:由果索因,知本求源;其表现形式则是多样的,它是一种典型的发散型思维。加强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可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灵活应变能力。本文仅就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谈谈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注意方程根的定义的逆用  数学中的定义都具有可逆性。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进行逆用定义的训练。  例12m2-3m-7=0,7n2+3n-2
期刊
摘要:本文從数学问题的解决和解决方法的多样性的概念出发,解剖了解决方法多样化的内涵,分析了了解决方法多样化中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和多样化中的个体与群体性的关系,并以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实例进行分析,体现问题解决方法多样性的要点。  关键词:解决方法多样性数学问题  1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性相关概述  1.1数学问题的解决  数学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开发、发现一个与问题情境相切合的、由学习过的相关规则联合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普及,进入小学三至六年级学习电脑的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何应对这种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我们进行探索、研究。为此,我身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结合我们农村小学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研究。  一、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好学生吃
期刊
如果一个初中生物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的生物课堂就成功了一半。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乐趣,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善于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创新后收获的快乐。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多学生的生物成绩不好,主要原因是对生物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然而我国目前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着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本文通过探索新课改之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对如何提升其课堂效率提出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新课改  伴随着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提升语文课堂效率逐步成为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语文课堂作为初中生与语文教师相互沟通的场所,能够起到贯穿施教者与受教
期刊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也有言:“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习惯即命运,成功应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开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提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还提出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让他们“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
期刊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随着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他们在生存、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暴露出的问题越发突出。“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当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心理现状、教育现状以及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留守儿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