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成员的爱是最好的家教
“不要让家庭成为夫妻争吵的战场!”这是我经常给家长们的忠告。
这种情形不知有多少次了,我在办公室听某位母亲诉说“没有良心的他”如何如何抛弃了自己,或听某位学生的父亲激动万分地控诉“不要脸的她”如何如何对不起自己……说实话,每当这个时候,占据我心灵的首先不是对这些“不幸”家长的同情,而是对他们的孩子——我的学生的担心:在这样充满仇恨的家庭中,我很难想象孩子的心灵会洒满爱的阳光。
我毫不怀疑,虽然那些夫妻的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但他们对孩子的爱依然没有半点改变。但是,由于父母之间的仇恨,孩子心中爱的幼芽已经开始失去水分和土壤了,孩子明媚的精神世界正渐渐变得黯淡。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可怕的;而更可怕的是,自以为依然“爱”着孩子的夫妻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苏霍姆林斯基把夫妻之间的感情不仅仅看成是两个人之间的爱,他把这种爱同时看成是一种无声而有效的家庭教育。他认为夫妇之间的爱情、信任、相互的忠诚和帮助,是向父母智慧之树提供营养的根须。
他特别对男人提出:要记住,你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真心喜爱自己的妻子。……好的丈夫会给自己的家庭创造幸福,于是这种爱情就如同太阳的温暖和光辉照耀着盛开的玫瑰花,这种爱情将变成你孩子的精神珍品。
但是,这里所说的“相亲相爱”绝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海誓山盟,而是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一些细节。
苏霍姆林斯基曾向他的学生家长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外科医生尼柯莱·菲力普诺维奇,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是到花园摘一枝鲜花,然后插进妻子床边小桌子上的花瓶里,数十年如一日。他甚至盖了一个专门养花的小温室,以保证一年四季的每一个早晨都能够采摘鲜花献给妻子。他们的六个孩子一天天长大了。长大的孩子,也与父亲一起做同样的事。于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妻子床边的小花瓶里的花由一枝变成了两枝,之后是三枝、四枝、五枝、六枝、七枝!有一天,他去世了,但每天早晨他妻子床边花瓶里仍然是七枝鲜花——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们在向年迈的母亲献上鲜花的同时,还要代父亲献上鲜花……
苏霍姆林斯基做出总结: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谁的童年被爱的阳光照耀着,那他就会创造幸福,就会对父母的语言、对他们的善良的心意、对他们的劝告和赠言、对他们的温存和警告有着特殊的敏感和接受能力。
每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叙述的这个故事,我都非常感动。的确,真正的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同时又是一种教育。
离异父母也要让孩子有完整的爱
下面这个故事发生在我教过的一位初一学生W的家庭里。
W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能干的装饰公司总经理,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女强人”。但在和我交谈时,她一点都没有成功感,她说她的儿子太不争气。“为了他,我什么都献出了。8年前,我和他爸离了婚。因为带着儿子,我至今没有再婚,也不想再婚了。我业务太忙,但为了儿子我每天晚上都一定要回来,守着他完成功课。每天早晨都是我用车送他去学校。我还专门为他雇了一个保姆,中午给他做饭,照顾他午休,也帮他洗衣服。刚离婚后那段时间,他爸常常来看他,有时带他出去玩。我很担心他跟他爸学坏,因为他爸实在不是个东西!所以后来我不准他和他爸来往了。”
这位“成功人士”在对我说这些的时候,一把鼻涕一把泪,显然是伤心到了极点。她不仅仅是为她那“实在不是个东西”的前夫伤心,也为她的儿子伤心——W不但成绩很差,而且极端自私和自傲,有时甚至很蛮横。说实话,对这样的家长,除了不痛不痒地说几句安慰的客套话,我实在无言以对。因为我完全可以想象,在“几年无休止的吵骂甚至打架”的家庭气氛中成长的孩子会有怎样的情感世界。更可怕的是,母亲居然毫不掩饰地向儿子灌输对其父亲的仇恨,而仇恨只能繁衍仇恨!尽管这位母亲为孩子创造了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但孩子“爱”的精神原野却是一片荒芜!
即使是夫妻离异,也不应该给孩子的心灵播种仇恨的种子。
我并不是主张哪怕夫妻感情已经荡然无存,为了孩子也要凑合过下去。不,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因此,结束这不道德的婚姻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夫妻之间的感情破裂乃至婚姻关系破裂,绝不能扩大为孩子和自己父亲或母亲的亲情断裂!即使夫妻双方已经离婚,也最好保持真诚的朋友关系,而且更应该让孩子和父母都永远保持和谐的亲情。
我还教过一个叫Y的高二学生,他的父母也是因感情不和而离异了。但在Y的身上,我看不到类似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心灵伤痕。他淳朴、开朗、热情,富有进取精神和爱心。他高一时曾写过一篇作文《我爱妈妈,也爱爸爸》:“我5岁时,妈妈和爸爸就离婚了。虽然我一直跟着妈妈生活,但我觉得爸爸从未离开过我。因为他不但每个星期日都要来看我,而且我们经常通电话。妈妈也常对我说:‘妈妈和爸爸分开生活,是因为彼此性格差异太大。但我们都很爱你,因为都爱你,所以我和你爸爸现在仍是好朋友,而且永远都会是好朋友!’的确是这样。每个星期日爸爸来看我时,妈妈都热情地接待他,留他吃饭。我10岁那年,妈妈给我找了一个新爸爸,新爸爸也很爱我。但即使这样,我的爸爸仍然每周都来看我。而每当我爸爸来看我的时候,家里都非常热闹,我的妈妈、爸爸还有我的新爸爸,都像好朋友一样。我感到很幸福,正如妈妈有一次对我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爱你的人真多啊!’”
这使我再一次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善于创造家庭生活中极宝贵的财富——互相爱恋,這也就是说要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有利于教育子女的气氛。
Y的父母即使离婚了,也表现出一种非爱情却同样真诚的爱的境界,并且尽量为孩子营造出爱的氛围——Y的父母离婚了都能够做到这些,更何况我们这些夫妻关系稳定的家庭呢!
(责 编 卢丽君)
“不要让家庭成为夫妻争吵的战场!”这是我经常给家长们的忠告。
这种情形不知有多少次了,我在办公室听某位母亲诉说“没有良心的他”如何如何抛弃了自己,或听某位学生的父亲激动万分地控诉“不要脸的她”如何如何对不起自己……说实话,每当这个时候,占据我心灵的首先不是对这些“不幸”家长的同情,而是对他们的孩子——我的学生的担心:在这样充满仇恨的家庭中,我很难想象孩子的心灵会洒满爱的阳光。
我毫不怀疑,虽然那些夫妻的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但他们对孩子的爱依然没有半点改变。但是,由于父母之间的仇恨,孩子心中爱的幼芽已经开始失去水分和土壤了,孩子明媚的精神世界正渐渐变得黯淡。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可怕的;而更可怕的是,自以为依然“爱”着孩子的夫妻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苏霍姆林斯基把夫妻之间的感情不仅仅看成是两个人之间的爱,他把这种爱同时看成是一种无声而有效的家庭教育。他认为夫妇之间的爱情、信任、相互的忠诚和帮助,是向父母智慧之树提供营养的根须。
他特别对男人提出:要记住,你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真心喜爱自己的妻子。……好的丈夫会给自己的家庭创造幸福,于是这种爱情就如同太阳的温暖和光辉照耀着盛开的玫瑰花,这种爱情将变成你孩子的精神珍品。
但是,这里所说的“相亲相爱”绝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海誓山盟,而是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一些细节。
苏霍姆林斯基曾向他的学生家长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外科医生尼柯莱·菲力普诺维奇,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是到花园摘一枝鲜花,然后插进妻子床边小桌子上的花瓶里,数十年如一日。他甚至盖了一个专门养花的小温室,以保证一年四季的每一个早晨都能够采摘鲜花献给妻子。他们的六个孩子一天天长大了。长大的孩子,也与父亲一起做同样的事。于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妻子床边的小花瓶里的花由一枝变成了两枝,之后是三枝、四枝、五枝、六枝、七枝!有一天,他去世了,但每天早晨他妻子床边花瓶里仍然是七枝鲜花——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们在向年迈的母亲献上鲜花的同时,还要代父亲献上鲜花……
苏霍姆林斯基做出总结: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谁的童年被爱的阳光照耀着,那他就会创造幸福,就会对父母的语言、对他们的善良的心意、对他们的劝告和赠言、对他们的温存和警告有着特殊的敏感和接受能力。
每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叙述的这个故事,我都非常感动。的确,真正的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同时又是一种教育。
离异父母也要让孩子有完整的爱
下面这个故事发生在我教过的一位初一学生W的家庭里。
W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能干的装饰公司总经理,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女强人”。但在和我交谈时,她一点都没有成功感,她说她的儿子太不争气。“为了他,我什么都献出了。8年前,我和他爸离了婚。因为带着儿子,我至今没有再婚,也不想再婚了。我业务太忙,但为了儿子我每天晚上都一定要回来,守着他完成功课。每天早晨都是我用车送他去学校。我还专门为他雇了一个保姆,中午给他做饭,照顾他午休,也帮他洗衣服。刚离婚后那段时间,他爸常常来看他,有时带他出去玩。我很担心他跟他爸学坏,因为他爸实在不是个东西!所以后来我不准他和他爸来往了。”
这位“成功人士”在对我说这些的时候,一把鼻涕一把泪,显然是伤心到了极点。她不仅仅是为她那“实在不是个东西”的前夫伤心,也为她的儿子伤心——W不但成绩很差,而且极端自私和自傲,有时甚至很蛮横。说实话,对这样的家长,除了不痛不痒地说几句安慰的客套话,我实在无言以对。因为我完全可以想象,在“几年无休止的吵骂甚至打架”的家庭气氛中成长的孩子会有怎样的情感世界。更可怕的是,母亲居然毫不掩饰地向儿子灌输对其父亲的仇恨,而仇恨只能繁衍仇恨!尽管这位母亲为孩子创造了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但孩子“爱”的精神原野却是一片荒芜!
即使是夫妻离异,也不应该给孩子的心灵播种仇恨的种子。
我并不是主张哪怕夫妻感情已经荡然无存,为了孩子也要凑合过下去。不,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因此,结束这不道德的婚姻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夫妻之间的感情破裂乃至婚姻关系破裂,绝不能扩大为孩子和自己父亲或母亲的亲情断裂!即使夫妻双方已经离婚,也最好保持真诚的朋友关系,而且更应该让孩子和父母都永远保持和谐的亲情。
我还教过一个叫Y的高二学生,他的父母也是因感情不和而离异了。但在Y的身上,我看不到类似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心灵伤痕。他淳朴、开朗、热情,富有进取精神和爱心。他高一时曾写过一篇作文《我爱妈妈,也爱爸爸》:“我5岁时,妈妈和爸爸就离婚了。虽然我一直跟着妈妈生活,但我觉得爸爸从未离开过我。因为他不但每个星期日都要来看我,而且我们经常通电话。妈妈也常对我说:‘妈妈和爸爸分开生活,是因为彼此性格差异太大。但我们都很爱你,因为都爱你,所以我和你爸爸现在仍是好朋友,而且永远都会是好朋友!’的确是这样。每个星期日爸爸来看我时,妈妈都热情地接待他,留他吃饭。我10岁那年,妈妈给我找了一个新爸爸,新爸爸也很爱我。但即使这样,我的爸爸仍然每周都来看我。而每当我爸爸来看我的时候,家里都非常热闹,我的妈妈、爸爸还有我的新爸爸,都像好朋友一样。我感到很幸福,正如妈妈有一次对我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爱你的人真多啊!’”
这使我再一次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善于创造家庭生活中极宝贵的财富——互相爱恋,這也就是说要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有利于教育子女的气氛。
Y的父母即使离婚了,也表现出一种非爱情却同样真诚的爱的境界,并且尽量为孩子营造出爱的氛围——Y的父母离婚了都能够做到这些,更何况我们这些夫妻关系稳定的家庭呢!
(责 编 卢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