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理论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要求。在这里希望与各位教师探讨一下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理论。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理论探究
   初中美术虽然早就是初中阶段的学科,但是在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都不重视初中美术的教学,甚至把美术课用作其他课程的教学,这就导致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初中美术教学积累的经验不足。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整个社会对美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學过程中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案,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一、带领学生欣赏世界名画
   在开展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带领学生欣赏一些世界名画,学习其中的优秀之处,从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例如,以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带领学生欣赏一些世界名画,只是简单地通过课本上的一些派别划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但这种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新兴的教学设备,在网络上找一些古今中外画家的大作,带领学生认识不同的流派及其代表作品。教师将名师之作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并且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如可以把达·芬奇的作品和与之同时代的中国明朝画家的作品进行对比,并分析中外世界名画的特点以及异同点。通过这样的模式,让学生在欣赏世界名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作品的美丽之处,从而提升和发展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带领学生到社会生活中感受美术
   美术的学习和创作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也需要带领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感受美术,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以往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都存在一个误区,即没有带领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感受美术,他们认为美术学习不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当地的自然景区,如公园里或河流旁边,让他们感受现实中的美景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根据现实中的美景让学生自由地创作一些作品,通过这样的模式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是十分有效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找到与课本上一些比较鲜明的现实画作相对应的真实情境,并带领学生到相关的情境中去感受美术,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如书本上可能会出现与城市相关的画作,此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与这幅画作相同或者相似的地区,让他们去感受和对比画作与现实之间的相同之处以及差别。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美术之美到底在哪里。
   三、掌握专业的审美理论知识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让学生在把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实践活动,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美术审美理念。
   例如,以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审美只需要单纯去欣赏就可以了,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厚,显然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所以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专门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专门讲解审美的理论知识,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在讲解审美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可以拿出一张画,让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审美理论知识,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鉴赏,从而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真正地提升自身的欣赏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测验,以此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水平。在学生充分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审美探究的进一步发展。
   总而言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既重视对审美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又应将理论知识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水平,真正让他们感受到一幅优秀的美术画作的美。
   参考文献:
   [1]王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浅谈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文化理解[J].美术教育研究,2021(10):154-155.
   [2]许晴晴.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环境创设与情感渲染[J].艺术评鉴,2021(9):107-109.
   [3]胡秀华.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J].知识文库,2021(9):141-142.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指出,化学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探究性实验则是实现这个教学要求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要结合教学实际的需求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做出改进与创新。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应用策略   探究性实验用直观且趣味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不仅有助于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还增强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但初中化学课上开展探究实验的频率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直接影响着祖国的未来和发展。增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可以促进小学生成长为祖国未来的有用人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兴趣活动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树立为祖国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班活动;开展策略  对于小学教育来说,进行好文化课教学的同时,一定要重视体育课的教学,尤其要把兴趣班活动的开展,当作体育教学的主要内
摘 要:推进课堂改革,创建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及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人,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其次要以集体备课为依托,集思广益,精心完善教案。另外,授课过程要落实有效框架,创新教法学法,回归教学本质,求真求实求简,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资源,创建充满赏识、激励、轻松而愉快氛围的课堂,师生共同参与。   关键词:核
摘 要:一次点心时间,小朋友吃着幼儿园自制的面糕,有孩子突然发问:“老师,我的面糕里怎么有许多的洞洞?”其他孩子听后也纷纷看自己的糕点:“我的也有许多洞洞,有的大,有的小。”“我的是大洞连着小洞。”“我掰了一下,里面有一个长长的洞。”“面糕里为什么有洞洞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停地议论,不断地猜测。为此,我和孩子们一起进入了发酵探秘之旅。   关键词:探究发
摘 要:数学教学中板书设计对教学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关乎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学习能力的形成。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板书随意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板书设计的实效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前做好备课工作,加强对学生学习基础、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的理解,进而合理设计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板书,进一步发挥板书的教育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板书设计;实效性   板书作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语言的精华,它年代久远、词句凝练、表象丰富、情韵悠远。对经典高质量的品读,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让学生掌握赏析古诗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自己赏析古诗,置身于古诗营造的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中,享受古诗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以把所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落实,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阅读是提升学生个人能力和增长学生见识的主要途径,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想要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必须让学生乐于阅读、主动阅读,如果只是强迫性阅读,那么反而会适得其反。为将“悦读”进行到底,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完成整本书阅读提出了四项指导策略,以此供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和分析。   关
摘 要:紧扣2017高中历史新课标,依据校情和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重组,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时局动荡的时代特征为切入点,重构这一时期的历史主线脉络。围绕主线脉络,精选和组织史料,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情境创设,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核心素养   为推进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教学研究,福州市尤其是连江县高中学校先行一步,摸索2020年我省高
摘 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对于学习上存有困难的孩子,教师不应当放弃他们,而是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知识领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更加需要教师通过情感沟通的方式与孩子建立沟通渠道,引导孩子感知语言文字之美,引导孩子感受语文语言之佳。对学困孩子的情感教育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学生的語文学习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情感教育   语文属于
摘 要:《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写作典范,教读这篇课文可结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写作教学主题指导学生阅读,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训练。从七年级下册课本写作教学的四个主题入手,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并设计相应的写作任务,介绍本课所进行的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技巧;以读带写   时隔20多年,《谁是最可爱的人》回归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读这篇红色经典,可以从阅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