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思索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umiu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史、在“活动”中悟史、在“活动”中明理。如学生朗读、观赏、表演历史剧等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自然就掌握了该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道德情感。一些再现历史场景的“活动”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并能强烈地震撼他们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良知,陶冶他们的情操。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活动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转变。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转变。历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自己作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历史的主人。
  二、有利于达成课堂教学的目的
  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老师就相当于“导演”,要真正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很多历史课堂有了学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立意翻新。但是学生活动不是盲目的,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华而不实”,历史课堂“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
  并在学生“活动”中随时提醒学生本“活动”的“目的”。如在七年级下册《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里的明清八股取士一目中,我安排了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表演短剧、“看图说史”等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切是让学生看《举子看榜》“看图说史”的活动,他们对图中挑担子的小男孩的身份发生了争议,有说是货郎的、有说是书童的。这个时候不能由他们争个没完没了,偏离主题,于是活动的目的让我提醒他们的时机也到来了,我对他们的发言都做了肯定表扬“观察仔细,想象丰富”并允许保留各自的意见,然后立即顺势让学生们思考此图整体上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留有悬念又尊重了学生,也不让他们太偏离主题。结果学生们也就很快言归正转,并都能说到当时八股取士考试制度下读书人的复杂心理,并能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本课的学习。
  三、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朗读、记忆等,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探索,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思考、积累和丰富经验。历史课堂中的“活动”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活动时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有序活动,同时不局限单一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拓、创新。
  例如“小老师”的活动教师们都不陌生,在七年级下近代前夜的盛事与危机一课中我就安排了“小老师”上课的活动,具体办法把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负责“盛世…近代化因素的萌发…危机”的教学。第一堂课进行分工准备,每一大组的组长负责分布任务,并让自己的每个组员分别都有任务(查阅资料、做课件、备课、选出“老师”等),第二堂课就由三位“小老师”正式“上课”,“小老师”们也大力发挥学生主体性,表演课本剧、讲故事等丰富的活动,最终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非常新鲜。通过这样“活动”后,学生们不仅牢固掌握了本课知识,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还感受到老师的苦与乐,坚强、信心的情感油然而生。
  四、有利于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达成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而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不能是表面的、肤浅的。历史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要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由表及里,逐层深入,使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一体化。我们每设计一个学生活动都应该想到:此活动要使学生记住什么历史知识?理解什么历史现象?对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样的思考启示?如历史剧的表演“活动”,首先得让引导学生课前精心设计台词、反复排演,台词中既要有知识又要情感,表演中既要生动也要尊重历史。我曾让学生表演过“西安事变”背景和过程,之前下了大量的功夫做准备,课堂里小“张学良”绘声绘色的劝谏到“哭谏”让好多学生眼中闪动着泪花,这样让他们非常容易的理解了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并突破了这个难点。这样学生们自然记住了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基础知识也完成了这些知识目标。这样也使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表演中自然体会了张杨二人的强烈的爱国激情,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最终完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达成。
  五、活动设计要符合中学生的实际
  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学生“活动”。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还应该尽可能的让全体学生或者大多数学生参与,活动中分组、分工都要具体、合理、详细。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如初一、初二学生表现欲望最强,就可以设计学生表演、绘图大比拼、讲历史故事比赛等活动,而初三和高中学生不再喜欢简单的过于张扬的活动,他们的能力思维层次已经上了更高的台阶,所以我们可以让他们进行辩论、讲座、记者采访等历史活动。所以历史课堂的“活动”要具有针对性,符号学生实际,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生“活动”。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活动很多,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总之,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还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并让历史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要做到这些,尽可能让学生在我们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是唯一最好的选择。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一班之魂,是学生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一个班集体的面貌如何,往往取决于班主任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在班级管理、学生的思想教育等的工作中深有体会的感觉到班主任工作是塑
期刊
何谓体验性学习?宋代理学家程颢说: “吾学虽有所授,天理二字都是自家体贴出来。”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体验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广泛接触语言材料, 自主尝试,亲历实践,感悟、理解与运用语言,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历程。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体验性学习,使体验更有效呢?  一、亲历亲为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 “社会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提倡“教学做合
期刊
导读教学法是相对于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式教学方法而言的。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一堂由教师演主角的讲、读课转变为由学生登台亮相演主角、教师侧面引导演配角的导读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积性,开启学生的智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辅导下,能较为独立的完成每堂课的学习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的目的,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期刊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最明显的特征。我认为,实践好这样的学习方式,关键是要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为此,我在“激活‘主体’”上做了长期深入地探索,总结出了简单实用的激活主体的三种方法。  一、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化,激活主体  我认为,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师的语言艺术。我发现,在很多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语言一般是“读得真好!”“你真棒!
期刊
促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符合时代建设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是摆在农村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我作为一名初级中学历史教师,深深感到基层教育转变教学理念,加强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如何让农村基层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实现新跨越?结合历史教学,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农村中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历史责任感  第一,古人云:“教人者自教”。要
期刊
在新课改下,如何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数学教师谈论最多的话题。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变,给传统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颠覆了很多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笔者曾看到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
期刊
一、引言  当了多年的老师,一直以来,都把作业批改当成一种任务,總是执行着批改--评讲--订正--批改订--正的程序。好像从来没有变化过,作业批改有时甚至成了某些教师宣泄对学生不满的载体;作业批改只关注作业的结果,不关注作业的过程,以致作业本上的“×”打得越来越大,留在本子上的印痕也越来越深;作业本上红色“×”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导致其不良学习情绪的产生,给师生情感交流带来了负面影响。但凡
期刊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其实“拆屋效应”在生活中特别是教育教学管理中也很常见。有这样的例子:一名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把班主任急坏了,
期刊
入冬以来,办公室的同事们,更加热衷于网购。女士兴致高涨,男士也不落后。快递一到,集体兴奋……陕西“杨老大”牌的羊毛马甲;办公椅上用的小型电热毯;女士风衣;孩子的羽绒袄;带毛领的皮大衣;军工皮靴;五指袜。我也因没买到一款心仪的骆驼牌的打折皮靴而遗憾不已 ……狂热过后,冷静思考,感触颇多。现结合自己及诸位同事的作法粗浅地谈谈对时下这种流行的消费方式的认识。  现实生活中,尽管有不少人反对网络购物,持抵
期刊
我们经常讲要学会为人处世,但是要做好这一点很难。曾经在网上看到联合国科文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为人处事,学会和睦相处,学生做到这四点,教育才称得上真正的现代教育。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一种奇异的力量渗透到各个行业,包括教育,未来的社会因互联网变得越来越紧密,这就越来越要求人们“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展开彼此间的相互协作以解决人类所面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