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化课堂的构建符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努力构建兴趣化课堂,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教师也要发挥出自身引导的作用,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兴趣化课堂的构建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效率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进而促进教育事业长久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单一且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能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构建兴趣化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轻松实现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上的教学氛围也会因此而变的更加活跃【1】。
一、小学数学兴趣化课程构建的阻碍
(一)教师仍坚持传统教学观念
新课改实行以后,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早已发生了转变,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也不再单纯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承受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并未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传统教师观念也并未改变,正因如此,阻碍了兴趣化课程的构建。
(二)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尽管很多小学教师改变了自身的教学方式,甚至引入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占据课堂主体进行教学,致使学生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一旦构建兴趣化课堂,也就意味着课上更多的时间将交由学生自主安排,随意性大,容易出现混乱的状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只能从源头入手,从而阻碍了兴趣化课堂的构建【2】。
二、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构建的策略
(一)引入多媒体技术,构建兴趣化课堂
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也无法提起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数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魅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做好引导工作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再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在多媒体课件上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安排好讲课步骤,让学生结合课件有效学习,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材料,让学生通过视频中物体观察,从物体全方位给学生展示,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物体从而提高加深认知度。教师在学生观看完后,让学生分享感受,激发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欲望。教师在课件上总结视频中物体特点,让学生了解学习,教师也要提醒学生把在多媒体课件中学习到的知识要点积极在课本上做好笔记,以备复习使用。在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主动跟随教师讲课思路学习,教师做好引导工作,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3】。
(二)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借助生活内容构建兴趣化课堂
大部分小学数学知识都源自于现实生活,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但可以用于解决数学问题,还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難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将生活内容引入到教学中,这样能够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也可以提前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找到生活事例和知识要点切入口,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人民币形状以及分辨人民币,并积极做好笔记记录认识人民币方法。在上课期间,教师让学生分享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人民币形状,如何分辨不同的人民币。在学生分享完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拿出教学中需要的人民币,给学生讲解如何认识不同人民币,让学生通过实物结合分辨方法去学习认识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情景再现氛围下学习,带动起课堂上学习氛围【4】。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兴趣化课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习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能够帮助所有学生提高学习水平,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这样学生之间既可以相互帮助交流意见,又可以有效带动起课堂上学习氛围。教师在小组讨论完后,提问每个小组学习情况,再根据小组之间解决不了的难题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教师在最后阶段做好评价工作,主要指出学生不足的地方,帮助学生纠正改进,把当堂所学内容串联起来让学生加深印象从而达到巩固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在上课前先让学生预习一遍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了解分数概念,以及分数加减法规则。在学生预习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解两个关于分数加法和减法例题,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运算法则。教师讲完之后,教师就对学生随机出几道运算题,让学生通过运算题来检测自己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而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导致一些学生没有掌握运算法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之间组成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帮互助,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在学生讨论完后,教师提问小组代表回答运算结果,针对小组之间解决不了的难题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上学习效率,提高课堂学习氛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不仅能够充分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虹.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8(2).
[2]杜鹃.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17):164-164.
[3]庄焕新.小学数学课堂兴趣化教学理念的渗透[J].黑龙江科学,2018(13).
[4]钱红怡.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00(005):49.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单一且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能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构建兴趣化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轻松实现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上的教学氛围也会因此而变的更加活跃【1】。
一、小学数学兴趣化课程构建的阻碍
(一)教师仍坚持传统教学观念
新课改实行以后,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早已发生了转变,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也不再单纯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承受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并未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传统教师观念也并未改变,正因如此,阻碍了兴趣化课程的构建。
(二)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尽管很多小学教师改变了自身的教学方式,甚至引入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占据课堂主体进行教学,致使学生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一旦构建兴趣化课堂,也就意味着课上更多的时间将交由学生自主安排,随意性大,容易出现混乱的状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只能从源头入手,从而阻碍了兴趣化课堂的构建【2】。
二、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构建的策略
(一)引入多媒体技术,构建兴趣化课堂
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也无法提起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数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魅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做好引导工作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再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在多媒体课件上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安排好讲课步骤,让学生结合课件有效学习,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材料,让学生通过视频中物体观察,从物体全方位给学生展示,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物体从而提高加深认知度。教师在学生观看完后,让学生分享感受,激发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欲望。教师在课件上总结视频中物体特点,让学生了解学习,教师也要提醒学生把在多媒体课件中学习到的知识要点积极在课本上做好笔记,以备复习使用。在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主动跟随教师讲课思路学习,教师做好引导工作,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3】。
(二)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借助生活内容构建兴趣化课堂
大部分小学数学知识都源自于现实生活,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但可以用于解决数学问题,还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難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将生活内容引入到教学中,这样能够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也可以提前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找到生活事例和知识要点切入口,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人民币形状以及分辨人民币,并积极做好笔记记录认识人民币方法。在上课期间,教师让学生分享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人民币形状,如何分辨不同的人民币。在学生分享完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拿出教学中需要的人民币,给学生讲解如何认识不同人民币,让学生通过实物结合分辨方法去学习认识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情景再现氛围下学习,带动起课堂上学习氛围【4】。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兴趣化课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习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能够帮助所有学生提高学习水平,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这样学生之间既可以相互帮助交流意见,又可以有效带动起课堂上学习氛围。教师在小组讨论完后,提问每个小组学习情况,再根据小组之间解决不了的难题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教师在最后阶段做好评价工作,主要指出学生不足的地方,帮助学生纠正改进,把当堂所学内容串联起来让学生加深印象从而达到巩固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在上课前先让学生预习一遍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了解分数概念,以及分数加减法规则。在学生预习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解两个关于分数加法和减法例题,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运算法则。教师讲完之后,教师就对学生随机出几道运算题,让学生通过运算题来检测自己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而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导致一些学生没有掌握运算法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之间组成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帮互助,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在学生讨论完后,教师提问小组代表回答运算结果,针对小组之间解决不了的难题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上学习效率,提高课堂学习氛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不仅能够充分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虹.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8(2).
[2]杜鹃.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17):164-164.
[3]庄焕新.小学数学课堂兴趣化教学理念的渗透[J].黑龙江科学,2018(13).
[4]钱红怡.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00(0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