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着淡紫色衬衫、浅色休闲裤,蒋加平流露出江南人的婉约气质,说起话来更是一口地道的吴侬软语。
就是这个江南男人,利用14年的时间,从500元“下海”开始,直到今天,达到年销售近百亿元,硬是把一间小小的彩印公司打造成了一个拥有多元化产业的“天地龙”集团。
从最初的勇者无惧到智者不惑再到仁者无敌,蒋加平一直追随着内心深处“精神导游”的指引。从1个公司的老板到两个公司,再到13个公司。这一切表象不断变化,不过,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某些特质却永远也没有改变。
激情、勇气、胆魄、眼光和谋略。在蒋加平看来,这些特质正是他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所有成功商人必备的基本品质。
天·心存高远之志
蒋加平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积极人世。
做中学教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样的人生道路平坦、稳定还受人尊敬,对多数人而言,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不过,这种宁静的生存方式并不适合蒋加平。
十多年前,邓小平南巡的一番讲话震撼了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大地,也给蒋加平的内心注入了强大活力。20多岁的他强烈地向往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下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
正是怀着这个远大的志向,1992年7月份,他不顾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反对,辞去了教师职业,凭借卖掉结婚戒指得来的500元钱和借来的两台旧印刷机,在几间破木屋里和一个朋友合伙办起了印刷厂,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蒋加平“下海”第一步选择的是“浅水区”。他的厂主要做点信封、便笺的生意。这不要多少投资和技术。当年就做了2万元业务,虽然没什么盈余,但也算让他初步学会了企业的运作。
良好的开始,推动他向商海中的“深水区”潜行。
蒋加平在生意过程中发现,当时国内市场假冒伪劣商品猖獗,正规生产企业叫苦不迭,如果有一种能够防伪的技术,必定会赢得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后来,蒋加平接受一位大学老师的推荐,决定做激光商标。
在当时,做激光商标,技术要求高,投资也大,为了这个项目,他借了几十万元,但由于技术和市场原因,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到年底一共亏了30多万元。这个数字吓跑了跟他一起合作的朋友。
当时的窘状,现在回想起来,蒋加平仍然唏嘘不已。
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都站出来劝他,还是回头当老师算了。开弓没有回头箭,蒋加平不想让自己刚刚展开地翅膀就此折断。
蒋加平抛开杂念,开始冷静地分析当时的境况。他始终觉得防伪商标的确有很大市场,而且利润丰厚,他所面对的关键问题是稳定生产、打开市场。经过理性分析之后,他决定强攻酒标市场。
找准对路之后,蒋加平开始想方设法突破困境。他跑的第一家企业就是安徽口子窖酒厂,不过,没想到的是,当他拎着个小包上门推销自己的防伪商标时,对方连办公室的门都没让他进。后来,经过一再的努力,口子窖酒厂决定先试试看,这一试,当然就为蒋加平打开了销路。从此“蒋氏激光防伪技术”赢得了国内越来越多名酒生产厂商的青睐,皖酒、鄂酒、川酒、苏酒等众多大型白酒集团都成了他的合作商,全国性大市场就此呈现在蒋加平的眼前。
防伪商标当时可算是暴利,一箱成本几千元,卖价却达到10多万元。这让蒋加平挖到了“第一桶金”。
翻开了创业史新的一页。
地·积跬步致千里
蒋加平开始了更高更远的腾飞。
在销售防伪商标中,他意识到酒瓶包装上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于是,1998年,他创办了“宜兴市天地龙彩印公司”,先从纸质彩印包装做起。
当时国内从事白酒包装的公司也有不少,蒋加平通过仔细研究发现,要想让自己的包装做到与众不同,就必需打出创新牌。好在,在销售防伪商标时,他几乎跑遍了国内大大小小的酒厂,这使得他掌握了现成的销售渠道,而且对国内的白酒厂家比一般人有更多的了解。正是基于这种了解,他决定建立一个设计平台,从酒文化入手,包装白酒。蒋加平的这一创新,很快赢得市场认可。他的公司制作出来的酒瓶包装,往往能令人耳目一新。即便他开出的价格高于同行,还是被越来越多的客户接受。
经受住市场考验之后,蒋加平扩大了企业规模,他积极引进专业人才,购置了30多台现代化机械设备,从而形成了日产10万余只中高档包装盒、2万只彩箱的酒包装生产能力。接着,他把目光转向酒类高档木艺包装盒,开发了日产8000只高档木盒项目。2001年,他在成都投资创办了融纸包装、铁罐包装于一体的成都天地龙实业有限公司,并迅速占领四川名酒包装市场。同年,蒋加平针对很多酒类生产企业采用马口铁包装的发展趋势,创办天地龙制罐有限公司,日产各类防伪酒罐6万只,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制罐模具中心,从而形成了专门从事包装原辅材料、酒类副食品、陶瓷酒瓶生产与贸易一体化的江苏天地龙实业有限公司。再后来他又参与安徽口子集团改制,成了安徽口子窖酒业的最大民营股东。
经过这一系列运作,此时的天地龙实业公司已经确立了企业在国内酒包装生产的龙头地位。
酒业包装在做到几个亿以后,蒋加平一直在想:现今这个产业受制于上游的酒业,再发展限制很多,必须另辟蹊径,跨行业发展。
2003年,宜兴及其周边地区电缆行业风起云涌,其配套的原材料加工有良好的地域和市场环境。蒋加平审时度势,看准国家大规模城乡一体化电网改造这一契机,果断投资8000多万元,创建了年产12万吨高纯度低氧铜杆的宜兴市天地龙异型线材厂。
铜杆业,是一个能形成很大产业群的领域。当时国内现有的竞争对手要么不成规模,要么大而不强,这就给蒋加平的公司做大做强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机遇难得,蒋加平当然不会放过,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天地龙集团先后投资2亿多元,在山东办了铜厂,在官林办了铜杆加工厂,在徐舍办了废铜分拣厂,上马了意大利的铜杆、铝杆生产线,新建了漆包线生产线。去年又与另外2家大公司合资8亿元,引进美国铜杆生产设备,形成20万吨铜杆年生产能力,达产时年产值将达一百亿。
这些举措让天地龙集团迅速占领了电缆行业的“上游”,企业规模连年翻番,登上了行业的最高峰。 蒋加平用不到3年的时间走完别人需要走20年的路程。
龙·借“和”游商海
天时、地利、人和。蒋加平尤为看重“人和”。也正是靠着一个“和”字,他才能游刃于商海,左右逢源。
蒋加平认为,“无商不奸”这个说法已经过时,“奸商”是属于最低层次的竞争。现代的商业社会中,谋求双赢乃至多赢,创造和谐的竞争环境才是最终制胜的关键。从下海之初直到现在,他一直在实践着这个“和”字。他说,同行业互相补台必会好戏连台,同行业互相拆台必定垮台,两败俱伤。
打个比方,当初从事酒瓶包装,假如成本3元,他完全可以收客户10元,但实际上他只收5元。这样一来虽然自己暂时牺牲了一点小利益,但却为日后获得更大的利 益留有余地,对同行而言,他们也有了更大的获利空间。
也正是因为如此,蒋加平从不中伤抵毁竞争对手,一直以诚相待,互通信息,在对方困难时鼎力相助。特别是对一些新建的较小企业的同行,蒋加平更是毫不吝啬地把相关知识、经验传授给他们,从理论、技术、营销等方面都给予支持。通过这样的互相帮助,蒋加平结交了很多业界的好友,避免了恶性竞争。
对同行的“和”,让蒋加平创造了友好的竞争环境,构筑了有利于天地龙集团发展的社会关系。而对同仁的“和”,则让天地龙集团形成了一股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蒋加平认为,对人才的重视是企业发展之本。而对员工的关怀则是企业凝聚力之本。为给企业输入新鲜优质的血液,他先后从各地重金聘请一批高层管理技术人才,并委以重任。多年来,蒋加平持之以恒地实施人才战略,以人性化为基本出发点倡导建立平等的劳动关系和宽心舒适的工作环境。蒋加平把员工当作共同创业的朋友。他十分强调实施情商管理,创企之初,他就成立工会,并经常开展“奉献一片爱心”活动;他视员工如亲人,带头发动集团公司为员工累计解困30多次,总金额约30多万元;工作之余,他还经常组织职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在节假日组织职工外出游玩、看文艺表演;他还专门创办了企业内刊《天地龙报》,传播行业和公司信息,发表职工作品,这进一步丰富员工文化生活,营造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当蒋加平有了亿万家财之后,为社会创造价值,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成了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地处宜兴西郊的徐舍镇原来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蒋加平多次婉拒其它地方政府更加优惠的投资邀请,坚决将主要的资金重点投放在家乡。现在,天地龙集团公司新建总部办公大楼、宜兴天地龙铜业科技园项目都已经落户徐舍镇工业集中区。
2005年10月徐舍镇修建路灯工程,他捐款17万元;村里筑路,又捐献2万元;十运会女足比赛在宜兴举行,为了给宜兴人民争光,他捐款25万元;建敬老院,他捐赠60万元;清理河道,他又出资数十万元;2007年一月在宜兴市慈善募捐活动中又率先捐献1080万元……近两年来,蒋加平累计捐赠赞助公益事业资金超过1300万元。
蒋加平用不凡业绩为宜兴市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用人格魅力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了形象。2005年,他被评为宜兴市十大青年创业典型;同年11月,他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2006年他被评为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十大青年企业家”、“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同年,被评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无锡市劳动模范”、“无锡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无锡市优秀企业家”、“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2007年初,蒋加平被宜兴市评为“慈善楷模”、“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同年年底当选为湖南省十一届人大代表。
就是这个江南男人,利用14年的时间,从500元“下海”开始,直到今天,达到年销售近百亿元,硬是把一间小小的彩印公司打造成了一个拥有多元化产业的“天地龙”集团。
从最初的勇者无惧到智者不惑再到仁者无敌,蒋加平一直追随着内心深处“精神导游”的指引。从1个公司的老板到两个公司,再到13个公司。这一切表象不断变化,不过,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某些特质却永远也没有改变。
激情、勇气、胆魄、眼光和谋略。在蒋加平看来,这些特质正是他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所有成功商人必备的基本品质。
天·心存高远之志
蒋加平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积极人世。
做中学教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这样的人生道路平坦、稳定还受人尊敬,对多数人而言,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不过,这种宁静的生存方式并不适合蒋加平。
十多年前,邓小平南巡的一番讲话震撼了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大地,也给蒋加平的内心注入了强大活力。20多岁的他强烈地向往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下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
正是怀着这个远大的志向,1992年7月份,他不顾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反对,辞去了教师职业,凭借卖掉结婚戒指得来的500元钱和借来的两台旧印刷机,在几间破木屋里和一个朋友合伙办起了印刷厂,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蒋加平“下海”第一步选择的是“浅水区”。他的厂主要做点信封、便笺的生意。这不要多少投资和技术。当年就做了2万元业务,虽然没什么盈余,但也算让他初步学会了企业的运作。
良好的开始,推动他向商海中的“深水区”潜行。
蒋加平在生意过程中发现,当时国内市场假冒伪劣商品猖獗,正规生产企业叫苦不迭,如果有一种能够防伪的技术,必定会赢得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后来,蒋加平接受一位大学老师的推荐,决定做激光商标。
在当时,做激光商标,技术要求高,投资也大,为了这个项目,他借了几十万元,但由于技术和市场原因,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到年底一共亏了30多万元。这个数字吓跑了跟他一起合作的朋友。
当时的窘状,现在回想起来,蒋加平仍然唏嘘不已。
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都站出来劝他,还是回头当老师算了。开弓没有回头箭,蒋加平不想让自己刚刚展开地翅膀就此折断。
蒋加平抛开杂念,开始冷静地分析当时的境况。他始终觉得防伪商标的确有很大市场,而且利润丰厚,他所面对的关键问题是稳定生产、打开市场。经过理性分析之后,他决定强攻酒标市场。
找准对路之后,蒋加平开始想方设法突破困境。他跑的第一家企业就是安徽口子窖酒厂,不过,没想到的是,当他拎着个小包上门推销自己的防伪商标时,对方连办公室的门都没让他进。后来,经过一再的努力,口子窖酒厂决定先试试看,这一试,当然就为蒋加平打开了销路。从此“蒋氏激光防伪技术”赢得了国内越来越多名酒生产厂商的青睐,皖酒、鄂酒、川酒、苏酒等众多大型白酒集团都成了他的合作商,全国性大市场就此呈现在蒋加平的眼前。
防伪商标当时可算是暴利,一箱成本几千元,卖价却达到10多万元。这让蒋加平挖到了“第一桶金”。
翻开了创业史新的一页。
地·积跬步致千里
蒋加平开始了更高更远的腾飞。
在销售防伪商标中,他意识到酒瓶包装上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于是,1998年,他创办了“宜兴市天地龙彩印公司”,先从纸质彩印包装做起。
当时国内从事白酒包装的公司也有不少,蒋加平通过仔细研究发现,要想让自己的包装做到与众不同,就必需打出创新牌。好在,在销售防伪商标时,他几乎跑遍了国内大大小小的酒厂,这使得他掌握了现成的销售渠道,而且对国内的白酒厂家比一般人有更多的了解。正是基于这种了解,他决定建立一个设计平台,从酒文化入手,包装白酒。蒋加平的这一创新,很快赢得市场认可。他的公司制作出来的酒瓶包装,往往能令人耳目一新。即便他开出的价格高于同行,还是被越来越多的客户接受。
经受住市场考验之后,蒋加平扩大了企业规模,他积极引进专业人才,购置了30多台现代化机械设备,从而形成了日产10万余只中高档包装盒、2万只彩箱的酒包装生产能力。接着,他把目光转向酒类高档木艺包装盒,开发了日产8000只高档木盒项目。2001年,他在成都投资创办了融纸包装、铁罐包装于一体的成都天地龙实业有限公司,并迅速占领四川名酒包装市场。同年,蒋加平针对很多酒类生产企业采用马口铁包装的发展趋势,创办天地龙制罐有限公司,日产各类防伪酒罐6万只,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制罐模具中心,从而形成了专门从事包装原辅材料、酒类副食品、陶瓷酒瓶生产与贸易一体化的江苏天地龙实业有限公司。再后来他又参与安徽口子集团改制,成了安徽口子窖酒业的最大民营股东。
经过这一系列运作,此时的天地龙实业公司已经确立了企业在国内酒包装生产的龙头地位。
酒业包装在做到几个亿以后,蒋加平一直在想:现今这个产业受制于上游的酒业,再发展限制很多,必须另辟蹊径,跨行业发展。
2003年,宜兴及其周边地区电缆行业风起云涌,其配套的原材料加工有良好的地域和市场环境。蒋加平审时度势,看准国家大规模城乡一体化电网改造这一契机,果断投资8000多万元,创建了年产12万吨高纯度低氧铜杆的宜兴市天地龙异型线材厂。
铜杆业,是一个能形成很大产业群的领域。当时国内现有的竞争对手要么不成规模,要么大而不强,这就给蒋加平的公司做大做强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机遇难得,蒋加平当然不会放过,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天地龙集团先后投资2亿多元,在山东办了铜厂,在官林办了铜杆加工厂,在徐舍办了废铜分拣厂,上马了意大利的铜杆、铝杆生产线,新建了漆包线生产线。去年又与另外2家大公司合资8亿元,引进美国铜杆生产设备,形成20万吨铜杆年生产能力,达产时年产值将达一百亿。
这些举措让天地龙集团迅速占领了电缆行业的“上游”,企业规模连年翻番,登上了行业的最高峰。 蒋加平用不到3年的时间走完别人需要走20年的路程。
龙·借“和”游商海
天时、地利、人和。蒋加平尤为看重“人和”。也正是靠着一个“和”字,他才能游刃于商海,左右逢源。
蒋加平认为,“无商不奸”这个说法已经过时,“奸商”是属于最低层次的竞争。现代的商业社会中,谋求双赢乃至多赢,创造和谐的竞争环境才是最终制胜的关键。从下海之初直到现在,他一直在实践着这个“和”字。他说,同行业互相补台必会好戏连台,同行业互相拆台必定垮台,两败俱伤。
打个比方,当初从事酒瓶包装,假如成本3元,他完全可以收客户10元,但实际上他只收5元。这样一来虽然自己暂时牺牲了一点小利益,但却为日后获得更大的利 益留有余地,对同行而言,他们也有了更大的获利空间。
也正是因为如此,蒋加平从不中伤抵毁竞争对手,一直以诚相待,互通信息,在对方困难时鼎力相助。特别是对一些新建的较小企业的同行,蒋加平更是毫不吝啬地把相关知识、经验传授给他们,从理论、技术、营销等方面都给予支持。通过这样的互相帮助,蒋加平结交了很多业界的好友,避免了恶性竞争。
对同行的“和”,让蒋加平创造了友好的竞争环境,构筑了有利于天地龙集团发展的社会关系。而对同仁的“和”,则让天地龙集团形成了一股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蒋加平认为,对人才的重视是企业发展之本。而对员工的关怀则是企业凝聚力之本。为给企业输入新鲜优质的血液,他先后从各地重金聘请一批高层管理技术人才,并委以重任。多年来,蒋加平持之以恒地实施人才战略,以人性化为基本出发点倡导建立平等的劳动关系和宽心舒适的工作环境。蒋加平把员工当作共同创业的朋友。他十分强调实施情商管理,创企之初,他就成立工会,并经常开展“奉献一片爱心”活动;他视员工如亲人,带头发动集团公司为员工累计解困30多次,总金额约30多万元;工作之余,他还经常组织职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在节假日组织职工外出游玩、看文艺表演;他还专门创办了企业内刊《天地龙报》,传播行业和公司信息,发表职工作品,这进一步丰富员工文化生活,营造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当蒋加平有了亿万家财之后,为社会创造价值,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成了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地处宜兴西郊的徐舍镇原来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蒋加平多次婉拒其它地方政府更加优惠的投资邀请,坚决将主要的资金重点投放在家乡。现在,天地龙集团公司新建总部办公大楼、宜兴天地龙铜业科技园项目都已经落户徐舍镇工业集中区。
2005年10月徐舍镇修建路灯工程,他捐款17万元;村里筑路,又捐献2万元;十运会女足比赛在宜兴举行,为了给宜兴人民争光,他捐款25万元;建敬老院,他捐赠60万元;清理河道,他又出资数十万元;2007年一月在宜兴市慈善募捐活动中又率先捐献1080万元……近两年来,蒋加平累计捐赠赞助公益事业资金超过1300万元。
蒋加平用不凡业绩为宜兴市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用人格魅力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了形象。2005年,他被评为宜兴市十大青年创业典型;同年11月,他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2006年他被评为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十大青年企业家”、“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同年,被评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无锡市劳动模范”、“无锡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无锡市优秀企业家”、“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2007年初,蒋加平被宜兴市评为“慈善楷模”、“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同年年底当选为湖南省十一届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