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材料作文审题对否的自我检测方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所有学科考试中重要的学科之一,而在语文分值中,作文却占了大半江山,有人说:“得作文者,得语文”,可见作文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对于教学者及考生而言,作文自然而然地成了语文的重中之重。
  对于作文教学,每个教学者都会有自己的教学看法。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而基础等级的要求第一要求即是符合题意。无论什么类型的作文,必须要从审题入手。审题永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高考作文赢的第一步就在审题,特别是材料性作文。所谓材料作文,是要求写作者根据所给的一段文字或图画等具体材料,按照作文命题要求,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所以写作者要经过认真阅读材料,理清材料思路,明确材料指向,归纳材料要点,把握材料内涵,最终提炼出观点。从材料中是否提出了契合题意的观点,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一篇作文的成败。这一步做好了,就如打下了基石框架,接下来就可以有条不紊、较为顺畅地按既定的思路“添砖加瓦”,于是作文这个建筑就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也自然会有一定的好分值。
  审题方法在各类资料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且多种多样,但是每个人的思路是不一样的,也不能保证考生在考试中一定能审对题,那么如何去判断自己提炼出的观点是否符合题意?是否有一个自我检测方法?于是我带着这种疑问,走进了我的教学中,得出了一个自认为可行的方法,那就是:根据你所提炼出的观点,再进行材料扩展,看是否与原文材料相符,如相符,那就意味着审题正确,如果不符,那就出现了偏差。请看这则材料:
  有一天,狼发现在山脚下有个山洞,各种动物都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他堵上洞的另一端,等待動物们来送死。第一天,来了一只羊,但从一个可以逃生的小偏洞里跑了出去,狼恼怒地堵上小洞。第二天,来了只兔子,结果兔子从洞侧面更小的洞口逃生。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口全堵上。第三天,来了一只松鼠,却从洞顶上的一个通道跑掉。于是,狼气急败坏地堵塞了山洞里所有的窟窿,只留下了入口。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最终无法逃脱,被老虎吃掉。
  我们在阅卷的时候发现,有不少学生就认为应该写投机、不劳而获、脚踏实地等,如果观点确定为“做事应该脚踏实地”,那可以根据上述方法进行检测,确定观点之后进行材料扩展,那在这样的观点基础之上,扩展的材料应该是这样的:“有一天,狼发现在山脚下有个山洞,各种动物都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他堵上洞的另一端,等待动物们来送死——而后,一只动物也没来,狼竟然饿得皮包骨,最后被老虎吃掉了。”把扩展后的材料跟原材料进行对照,发现这样的扩展恰恰少了原材料中一个重要的细节:堵洞。而原材料这个细节正好是审题的关键:把所有的洞都堵上,最后也把自己的逃生之路也堵上了——做事要留有余地。这样一对照,就知道写投机、不劳而获、脚踏实地等属于偏题的范围了。
  再看:2014年4月26日,陕西省汉中市一女子因债务被逼爬上高楼欲轻生,消防人员正在紧急营救。几名围观学生在一旁大喊:“跳啊,赶紧给哥跳”“这个太好玩了就是吊人胃口!”
  这则材料,有的学生就写到了“指责女子不应轻生,生命是多么地可贵,父母把你养大不容易。”那么,在此观点基础之上的扩展的材料应该是:“2014年4月26日,陕西省汉中市一女子因债务被逼爬上高楼欲轻生,消防人员正在紧急营救。几名围观学生在一旁大喊:‘别跳,你还年轻,还有很多重要事要做,想想你的父母。”这么一扩展的话,明显和原材料有较大的出入,也偏离了出题者的用意:学生的反应的言行表现出对生命的极端冷漠,要有悲悯同情之心,要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等。
  作文审题并不是说要“谈虎色变”,有问题出现必然也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需要我们平时练习时多加总结,多积累,善于发现。当然这个方法只是解题方法中的“零碎片”,因材料作文的形式有很多种,这个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道作文题,这仅是我在我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所总结到的一些浅略的教学方法。但是不管如何,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须谨慎对待,毕竟一动笔,偏题还是符合题意,基本上也就已经定下了。
其他文献
《孔乙己》是中学教材中的名篇,其“名”就在于鲁迅在文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人格分裂式的人物形象——孔乙己。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深深地憾动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心灵。这种艺术穿透力就源自孔乙己自身所特有的矛盾统一。  孔乙己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这是他自身经济地位与自身精神定位的矛盾。经济地位的低下,让他无法真正成为咸亨酒店的“长衫主顾”,那有形的“曲尺柜台”所筑起的无形高墙是孔乙己永远无法逾越的,但实现这种跨
期刊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我又一次接触了高一必修五《余弦定理》一节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对于必修四向量知识掌握的不好,而《余弦定理》这节内容,教材恰恰采用了用向量方法来推导定理。基于学情分析,我果断的尝试避开“应用向量法”这一巧妙的方法进行推导公式,具体教学片段流程如下。  (已經引入课题,只呈现推导余弦定理的教学片断)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老师,老师,昨天我看到您发的视频了,声音不是太清楚……”  我愕然,怎么回事?音响问题我还是没处理好吗?杂音怎么就是去不掉呢?我边走边琢磨。  几天后,当我收拾东西准备去上课时,罗婉宁又跑来了:“老师,老师,昨天我们都互相交流着看了,真是挺容易的,我再也不用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发愁了。”  我没明白她的意思,她看到我询问的目光,她忽然觉得自己说漏了嘴,慌忙改口:“不是,不是,老师,我不是那个意思。
期刊
连动句是谓语部分用连动短语的句子,或者是由连动短语直接构成的句子。它的突出特点是:不同的连动项联系同一个主语,表示同一人物连发性或并发性的行为动作,中间不停顿。  从构成上看:各連动项在结构上有种种情况,但每个连动项都可以连着主语单说。例:  “我倒茶喝”就可以说成“我倒茶”和“我喝”。  “他上街买菜”就可以说成“他上街”和“他买菜”。  从关系上看,各连动项在意义上有种种关系,但是每个连动项都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习惯在床头放本自己喜欢的书,每逢闲时,则会慢慢品读。近段时间一直在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收获良多,对于王金战老师所说的“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更是深有感触。的确,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成为我们用心去关注的那颗星,而在父母们的心目中,每一个孩子都是每一个家庭最闪亮的一颗星。  感想:孩子是父母心中耀眼的星。  事例:开学初,我们三个科任老师聊得最多的就是班上学生的情况,因为王老师和孙老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结构,势在必行,那么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就语文学科来讲,首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之前,布置一些预习题,教给学生预习方法,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会知道,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要预习什么?怎样预习?预习的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培养:一是认真读,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而是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三是使用工具书
期刊
有人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复合人才,应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使学生成为“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所以,劳动与技术课教学要求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设计”“劳动”等内容结合起来
期刊
【案例背景】  幼儿虽然对裁缝这个职业不是很了解,但是这样的题材也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我预设到孩子在裁剪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很多的问题,有问题就会给孩子带来挑战。通过教研组的研讨我设计了这样一节活动。《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案例描述和分析】  《小裁缝》的活动开始了。  师:老师发现你们身上都穿
期刊
一、创设激趣性提问,增强思维活动的愉悦氛围  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创造生动的愉悦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拐个弯,问在此而意在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射击瞄准时,用手托住枪杆(此时枪杆、手臂与胸部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而能伸缩的铁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  又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设置顺口溜提问:“鸡和狗
期刊
随着时代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同时,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数学教育在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并能借助这些素养,来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却会经常发现学生出现漏题、抄错题、算错等现象,导致无法正确把握和处理数及符号的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