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项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关系着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它承担着经济增长和优化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目前,面临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这个大课题,要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促进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林业经济 调整 优化 树种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116-01
一、林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
这一阶段为传统林业发展阶段,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
(二)林業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
在这一时期内,最关键的活动就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即: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是,对林业改革目标的认识不到位,改革的步伐仍落后于其他部门。
(三)林业稳步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从1992年起,基于世界环境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影响,林业也逐渐迈向了一条新的、漫长的发展之路。林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林区多在山区,而山区是经济最贫困的地区,受到经济诱惑,经常会发生破坏性掠夺式采伐。所以,必须将林业发展落实到科学的经营管理上。
二、林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原则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
(一)在第一产业方面,应该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积极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
(二)在第二产业方面,在第二产业方面,其核心是要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由此来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逐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
(三)在第三产业方面,要调整好生产力布局,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由于林业产业结构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情况,因此要改造传统产业,推行新型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另外,应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还要不断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的竞争力。
三、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结合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林业结构
1、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争创优质林业工程,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来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2)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大力发展防护林、用材林,扩大经济型防护林比例,加快引进优新品种步伐,重点调整林种、树种及品种结构,提高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大重点
(1)造林业
首先是区域结构调整。将造林重点由深山、远山区逐步向窗口地带延伸,加大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力度。
其次是调整林种结构。今后应将防护林、用材林和经济型防护林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上。在建设生态防护林工程的同时,还应建立起相对完整的防护林骨干体系。此外,结合着林业工程建设的重点,可以大力发展商品用材林和经济型的防护林。
再次是调整树种结构。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主要推广速生树种。对于山区来说,可以积极培育、引进适合该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种,形成山区用材林基地,不仅缩短了木材生产周期,同时也提高了林业经济效益;平原地区可大力发展速生树种,建立大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使木材能作为工程所需的原材料;沿海地区,可发展以日本黑松为代表的抗盐碱树种,从而能完善沿海防护林体系。
(2)果树业
首先,调整产业结构。要加快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的步伐。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根本上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快了林业经济增长。
其次,调整树种结构。将干果面积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稳定水果面积,再积极引进和培育名特优新树种。
(二)强化各项有效措施,加快林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1、依靠科教,推进林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1)坚持实施品牌战略,保老牌、创新牌,对常规技术进行普及和推广,重点解决生产中出现的不良习惯,使品牌果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开展定期的林果良种培育、贮藏加工技术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
(3)健全优质造林工程和精品果园为主的两个示范体系,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基层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利用科技水平来获取增收。
(4)以项目的方式,通过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等程序,扶持那些有特色的产业发展,从而带动起整个林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林业经济发展步伐。
(三)加强领导,全面做好林业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
林业部门的各级领导要将林业结构调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林业结构调整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另外,也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认识到林业结构调整这项任务的特殊性及艰巨性,增强市场观念和质量意识,使林业生产逐步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最终能确保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得到提高。
(四)加强各项服务,推动林业产业化进程
1、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准确、及时地将各种有关信息提供给生产和经营者,多开展综合性服务。
2、提高果品采后商品化的处理水平,经过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一系列过程后,明显增强了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3、增加果品贮藏和加工业的投入,改善贮运条件,不断开发出适合市场实际需求的新产品。
四、林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起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此促进林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二)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林业
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根本策略是科技的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同时也要保证环境不被破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研究应用技术
首先,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其次,对苗种和树种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第三,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使林产品的经济价值有所提升,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育才《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经济稳定发展》,《经营管理》2001年07期.
[2] 尹君、张建云、姜立新《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年02期.
[3] 潘伟华《林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及对策》,《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20期.
[关键词]林业经济 调整 优化 树种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1-0116-01
一、林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
这一阶段为传统林业发展阶段,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
(二)林業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
在这一时期内,最关键的活动就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即: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是,对林业改革目标的认识不到位,改革的步伐仍落后于其他部门。
(三)林业稳步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从1992年起,基于世界环境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影响,林业也逐渐迈向了一条新的、漫长的发展之路。林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林区多在山区,而山区是经济最贫困的地区,受到经济诱惑,经常会发生破坏性掠夺式采伐。所以,必须将林业发展落实到科学的经营管理上。
二、林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原则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
(一)在第一产业方面,应该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积极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
(二)在第二产业方面,在第二产业方面,其核心是要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由此来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逐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
(三)在第三产业方面,要调整好生产力布局,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由于林业产业结构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情况,因此要改造传统产业,推行新型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另外,应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还要不断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的竞争力。
三、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结合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林业结构
1、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争创优质林业工程,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来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2)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大力发展防护林、用材林,扩大经济型防护林比例,加快引进优新品种步伐,重点调整林种、树种及品种结构,提高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大重点
(1)造林业
首先是区域结构调整。将造林重点由深山、远山区逐步向窗口地带延伸,加大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力度。
其次是调整林种结构。今后应将防护林、用材林和经济型防护林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上。在建设生态防护林工程的同时,还应建立起相对完整的防护林骨干体系。此外,结合着林业工程建设的重点,可以大力发展商品用材林和经济型的防护林。
再次是调整树种结构。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主要推广速生树种。对于山区来说,可以积极培育、引进适合该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种,形成山区用材林基地,不仅缩短了木材生产周期,同时也提高了林业经济效益;平原地区可大力发展速生树种,建立大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使木材能作为工程所需的原材料;沿海地区,可发展以日本黑松为代表的抗盐碱树种,从而能完善沿海防护林体系。
(2)果树业
首先,调整产业结构。要加快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的步伐。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根本上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快了林业经济增长。
其次,调整树种结构。将干果面积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稳定水果面积,再积极引进和培育名特优新树种。
(二)强化各项有效措施,加快林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1、依靠科教,推进林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1)坚持实施品牌战略,保老牌、创新牌,对常规技术进行普及和推广,重点解决生产中出现的不良习惯,使品牌果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开展定期的林果良种培育、贮藏加工技术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
(3)健全优质造林工程和精品果园为主的两个示范体系,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基层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利用科技水平来获取增收。
(4)以项目的方式,通过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等程序,扶持那些有特色的产业发展,从而带动起整个林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林业经济发展步伐。
(三)加强领导,全面做好林业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
林业部门的各级领导要将林业结构调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林业结构调整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另外,也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认识到林业结构调整这项任务的特殊性及艰巨性,增强市场观念和质量意识,使林业生产逐步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最终能确保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得到提高。
(四)加强各项服务,推动林业产业化进程
1、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准确、及时地将各种有关信息提供给生产和经营者,多开展综合性服务。
2、提高果品采后商品化的处理水平,经过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一系列过程后,明显增强了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3、增加果品贮藏和加工业的投入,改善贮运条件,不断开发出适合市场实际需求的新产品。
四、林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起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此促进林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二)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林业
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根本策略是科技的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同时也要保证环境不被破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研究应用技术
首先,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其次,对苗种和树种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第三,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使林产品的经济价值有所提升,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育才《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经济稳定发展》,《经营管理》2001年07期.
[2] 尹君、张建云、姜立新《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年02期.
[3] 潘伟华《林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及对策》,《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