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藏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来源 :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b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身为一名藏区藏语教学工作者,作为藏族子民,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有义务、有责任将藏语言文学发扬光大,做好本职工作,在学校也就是教好学生的藏语文知识,結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民俗文化的熏陶,下面就藏语文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藏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根据藏文教学大纲和中小学藏文课程安排,一般都是在小学三年级前安排30个字母和辅音字母、元音字母和拼音、连续变音、后加字、上加字、下加字、前加字等字母组合形式,还有一些简单的字词,在四、五、六年级学习字词句子,在初高中学习精彩的课文和藏文语法,教学生用藏文写作文,同时要记住藏文的标点符号:隔音符号、云头符、蛇形垂符、单垂符、双垂符、四垂符六种符号。
  我们在藏文教学中发现浊辅音声母趋于清化,局部地区所保留的浊声母都来源于古复辅音声母中的浊基本辅音;复辅声母趋于简化和消失,只在局部保留带前置辅音的二合复辅音;单元音韵母增多,特别是鼻化元音;元音有长短区别,并与声调有互补关系;有鼻化和非鼻化两类真性复元音韵母;辅音韵尾趋于简化,从而引起辅音韵尾韵母的简化;有较完整而稳定的声调系统,而助词数量有增多的趋势;谓语是后置表达系统;构语和构形的语素之间有丰富的减缩变化;动词只保留简化的屈析变化,而且它已失去独立表达语法意义的功能;动词有丰富的体的范畴;判断动词和存在动词有两种表示不同人称的词汇形式;动词元人称和方位范畴;单一万分表示否定(即在所否定的词的前或后加否定成分表示);有丰富的助词,而且常常有减缩和独立两种形式;形容词和部分派生名词有构词后缀;有敬语和非敬语的区别等特点。
  可见学生学习藏语文跟其他学科都有相通之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让学生打牢基础知识,逐渐发展。
  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学习藏语
  我们都清楚:中国大部分教学都是让学生尽量记住教学考点,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虽然在中国搞了多年,成效仍然不大,只是让教育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因为多数地方仍然是以成败论英雄,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成绩;学生为了能升上重点学校,能在将来找一个好一点的工 作,只能记住各种考点、知识点,适应各种考试;这些就让原本生动的课堂教学一下子变成十枯的教学程式。
  虽然教学压力大,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元的教学模式,运用录音机、投影等现有教学设备,用美学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课文中的美,以及人性美、音乐美、建筑美,让学生关注生活美,通过观察发现现实中的东西,特别是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和身边的巨大变化,让学生热爱家乡,自觉学习藏语言文学。
  三、加强藏语文教师之间的合作和集体备课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个别教师喜欢单十,不喜欢合作,一提到集体备课就非常反感或有所保留。藏语文是本民族语言,但每个人的知识储备、见解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我们应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集体备课,备教材教法、重难点处理方法、板书设计、练习处理、学法指导、教学大纲、交流经验、学生不懂问题的处理方法、教学中的新发现、文法语法的最新成果等内容,积集体智慧,将读、讲、议、练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提高课堂效率。
  集体备课也可以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对教学反思进行梳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教师虽从教多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这其实是与教师不重视教学课后反思有着直接关系,作为教师,理论水平固然重要,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对平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冷静分析并加以推敲,发现教学中的优缺点,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提高驾驭课堂能力,逐渐成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四、改变教育大环境,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为藏语文教学服务,或者改变人才流动模式
  现在提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教育发展模式是缩小城乡学生的差距,让农牧区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但是由于西藏特殊情况:部分地方缺水、缺电,有的教学设备闲置过久,投影设备都是摆设;边境、边远、农牧区学校培养的教师,通过招考等方式调到市区学校,人才流失造成学校师资力量短缺;如果我们能让同级别的教师形成交流机制,中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小学教师与小学教师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改变教师成长环境,当然,不能中小学教师互相交流,因为各级教师对知识点熟悉有一个过程,如果中学教师到小学任教就会造成资源浪费现象,小学教师到中学任教就会造成知识点不熟悉,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教育管理者的思维模式,改变教育大环境,做到人尽其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藏语文教学有其自身规律,需要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总结经验,让全体师生都参与其中,就会让藏语言文学不断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锦上添花。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  1.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渗透,作为思品教师,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教学要体现三维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密切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提高自身参政议政能力。因此,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时事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成为新形势下的一个新问题。  2.基于当前课堂教学现实的需要。多少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关于基本活动经验,《课标》中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因此,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給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
期刊
一、课题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青睐,形式多样的教学让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没计却被很多人忽视。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通过对农村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作业的现状调查,在调查的数据中进行现状的客观分析,在客观分析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改革传统的作业方式,开展了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和趣味性等优化英语作业的设计形式,强化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参与英
期刊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从那时起,素质教育就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理念。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观念、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评价标准、考试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会受到政治、社会经济发展、招生选拔、社会舆论等等的制约影响。  一、应建立责任制,做到职责分明  1.
期刊
实验教材中没有了以往教材中“应用题”的编排,而安排了若干“解决问题”的单元,很多老师对如何把握这部分的教学要求,以及它和以前的“应用题”教学有何区别等存在疑惑,所以在这里首先说明一下。  从实质上说,“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与“应用题”教学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在编排上“解决问题”教学与原“应用题”有着很大的不同。以前的“应用题”是独立于其他知识单独编排
期刊
随着小学生心理发展、生理发展期的提前,现代科学环境的影响,活动范围和方式的不断拓广,他们对知识、对信息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而计算机教学的引入正好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趋势,它将外界与学校、活动与课堂、书本与信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满足了小学教育乃至于现代教育的要求。  一、计算机教学可以弥补教学器材的不足,增强小学教学中形象化成分  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知识面在不断扩大,教材的不断更新,会增加许多新
期刊
小学数学是基础课程,学好很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与培养人文价值简单淡一下: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情感是人认知的向导。如果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体验到不同的情感,也会对其学习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而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l、努力营造“亲和力”  学生喜欢某一门学科,除了兴趣倾向外,很大程度是先从喜欢学科教师开始
期刊
教育探究是科学的灵魂,是推进提高基础教育高效发展必由之路。《新课标》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必经途径。为此,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对科学教育认知。  一、激发教育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
课题价值分析:教育家朱永新曾说: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不仅如此,多读课外书还能提高写作能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们可以从课外书中学到一些好词佳句,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也可以积累一些作文素材。多年语文学科教学我最大的感悟是: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
期刊
语文的学科特点从某种程度来说,更适合“少教多学”理念的落实。一是从学习内容来讲,语文学科的学习范围广,学习语文的范围就是生活的范围,这种大语文理念下的信息量无限丰富的语文教学若仅靠教师一人之力,而没有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则很难提升学习主体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二是从考查的角度讲,语文学科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繁杂,一定要靠学习者日积月累的学习积累方能见效,因此,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习惯、能动性和创造性就显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