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艰难时世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世纪就业压力最沉重的一年到来,必须寻找更有利于创造工作岗位的新增长模式
  
  《财经》记者 任波 实习记者 李鹏
  
  短短几个月内,人们延续了几年的对城乡就业扩大的乐观预期,转眼间变为对大规模失业的恐慌。就业压力空前严峻,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形势尤其趋紧,劳动争议事件也大幅增加。
  回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国企改革当中以“减员增效”为主导的“下岗分流”,曾经带来了一场波及近3000万下岗职工的失业浪潮,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历经多年才得以消除。
  眼前的困境似曾相识。如果说,上一轮“下岗”是为打破就业体制中的“铁饭碗”而不得不付出的巨大代价,那么,目前新一轮的就业危机则是中国向市场化转轨过程中,相关改革滞后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等一系列体制性矛盾的集中爆发。
  当务之急,是将其转化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经济布局的契机。
  
  劳动力供求形势逆转
  2008年初,就业状况处于近年来最好的时期。政府公布的2007年新增就业人数达1200万人,为几年来的高点;登记失业率则控制在4.0%,与前几年相比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由此,2008年初,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不但增加了全年预期的新增就业指标,同时还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控制指标收紧。企业虽然慨叹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将进一步导致用工成本攀升,但沿海地区的“招工难”尚在延续,薪酬水平涨势明显。
  2008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一份名为《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这一文件的重点从解决国企改革造成大量下岗失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转向“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以往大量针对国企下岗工人的就业促进政策,开始出现“普惠化”趋势。
  然而,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不断扩大和蔓延,终于跨越国境,袭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称,进入10月,据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同时,企业现有岗位流失严重。
  《财经》记者了解到,最早大约自2008年8月起,企业的用工需求便开始减少;之后,沿海省份的机械制造、服装纺织、电子电器等行业陆续出现大规模裁员。截至2008年12月底,返乡农民工数量已超过1000万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经济整体减速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恐将继续扩大。春节后,如果订单减少的状况短期内未获改变,又逢农民工大量外出寻找工作,就业矛盾会更加突出。
  
  增长模式成为“保就业”瓶颈
  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就业形势总体上一直偏紧。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预测,到2010年,中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高达1000万个左右。
  目前,除农民工失业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较往年更为严峻。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又比2008年增加52万人,达到611万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分析,2008年7月,全国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仅为70%,2008年年底未能如期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大约高达150万人。加上2009年新增的毕业生数量,就业压力达到近年来的高峰。
  此外,城镇困难群体,尤其一些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困难群体的就业难问题,始终难以彻底解决。几项因素叠加,2009年将成为本世纪以来就业压力最为沉重的一年。
  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逐步下降。“九五”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8.6%,年均增加就业人数804万人;“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只有748万人,比“九五”时期少56万人。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十五”时期的80万人。
  主要原因在于,中国1998年以来实施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虽然显著拉动了经济增长,但迄今国内的投资主要是投向工业领域的大企业、大项目,这些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实际上相对较低。
  一个例子是,到2007年底,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个百分点以上,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而实际上,房地产业对吸纳就业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又较大。与此同时,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和服务业获得的支持则相对不足,不但融资渠道狭窄,事实上还需要面对大量政策性的限制。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事实,客观上也不利于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由于国内消费需求长期滞后于投资需求,经济增长因而依赖外需和投资来拉动。此外,由于福利体系不尽完善,中国城乡居民也不得不大量储蓄用于应付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不时之需,由此也抑制了国内的消费,巨量储蓄也只能进一步转化为投资。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显示,过去30年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全方位扩大。同时,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税收收入增速远高于GDP增速,财政收入连年超收,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却持续下降。2008年以来,扣除价格因素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幅同比明显下降。收入分配当中的这一格局,也必然拉低社会总体的消费能力,抑制总需求。
  可见,内需不振、城市化不足,以及服务业滞后,都削弱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给就业的前景投下阴霾。全球金融危机只是当期失业困境的导火索。
  
  追求“就业友好型”经济增长
  200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求,要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2008年下半年,中央政府空前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就业的政策。除了推出以“4万亿”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一些旨在减轻企业负担,或者扶助困难群体就业的文件也陆续发布。
  在2008年12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提出,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尤其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与此同时,一份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文件也在起草当中。但在一些专家看来,上述措施并非治本之策,真正根本性的解决办法,应从制度上保证各地的经济增长是“就业友好型”,使得经济增长能够最大限度地带动就业。
  他们认为,短期内,政府应加大力度刺激消费,通过减税、鼓励发行企业债以拓宽百姓投资渠道等措施,保证劳动人群的收入稳定并有所增长;同时,应加紧制定和完善现有的福利体系,尽可能拓宽其覆盖面,令人们对未来收入拥有良好预期;完善教育体系,有效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现有投资政策除对大企业、大投资项目的关注,也要对中小企业、出口导向型的企业给予更多支持。
  长期看,则应自现在起,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不再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设置人为的障碍。
  以往的经验表明,以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的国家投资项目,在带动国内投资需求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同等程度地启动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不能同步地拉动就业。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建议,下一步的重点应考虑把投资推动转化、引导和延伸为居民消费需求,产生最大化的就业拉动效果。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左学金指出,随着制造业增长趋缓,目前就业最重要的渠道是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而不是作为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应通过城镇化,特别是着重通过发展服务业来带动就业。他还表示,这应该作为未来就业政策的方向,要让农民进城,在城市中创造更多服务业的就业机会。
  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协会副秘书长杨宜勇则表示,应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拆除妨碍劳动力流动“制度性藩篱”,使全国劳动力得以合理流动和自主择业,让劳动力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要手段。他还表示,为更好地协调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应借鉴西方经验,完善政府、雇主和工人的三方协商机制,全面促进就业。■
  
  
其他文献
2008年的电力企业巨亏及电煤双方无法弥合分歧,再次暴露出“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矛盾    《财经》记者 李其谚    电力行业在2009年一开局,就蒙上了一层阴影——“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下称订货会)破裂,发电企业陷入了需求疲软与电煤价格趋涨的两难境地之中。  在订货会的价格谈判中,五大电力集团亮出谈判底牌,要求2009年合同电煤价格比2008年下降50元/吨。与之相对,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等煤
期刊
因2008年大跌搁置的各类创新,有无希望在2009年重启?    《财经》记者 乔晓会 李箐    “跌幅超过65%,全球股市跌幅排名第十三,在主要股市中跌幅排名第一。”这是在2008年底的最新统计中,上证指数获得的名次。  两年来轰轰烈烈的牛市在几个月里草草结束,投资者的狂热迅速降温。20万亿元市值蒸发,让所有参与者都付出了代价,而监管机构力挽市场的自信也随之化为泡影。  另一方面,股市的“过山
期刊
2009年中国铁路建设将迎来“大跃进”,但由此可能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铁路体制改革也可能随之延后    《财经》记者 张娜    2009年,将是1949年以来铁路投资最多的一年。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公开表示,2009年铁路计划完成6000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  即将大规模建设的铁路项目,包括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煤运通道项目以及资源开发性西部干线铁路项目三大类。其中,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建设规
期刊
在2008年演绎过一波惊心动魄行情的大宗商品,能否在2009年重返牛市?中国需求能否拯救世界?    《财经》记者 严江宁    火与冰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2008年可谓跌荡起伏。上半年时,市场还在谈论涨价、盈利和扩产,下半年话题就变成了裁员、降薪和减产。  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期货为例,2008年7月,冲至8940美元/吨的历史新高位,随后短短几个月又迅速从高点呈“自由落体式”下落,仅
期刊
中国钢铁行业从火热到寒冷,兼并重组的动力来源从政府转移到市场    《财经》记者 张伯玲      盈利能力下滑,给中国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创造了良机。钢铁行业出现了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以“过冬”的迹象    五年多的狂热增长后,中国钢铁企业正经历着记忆中最糟糕的时刻。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11月,中国钢铁企业71家大中型钢厂亏损额达到127.7亿元。
期刊
债券市场的发展终于消除了重大政策障碍,且获低利率周期的发展契机,但信用风险和价格风险不可轻忽    《财经》记者 张宇哲    2009年上半年,债市将获得比较大的发展契机,这是业内人士普遍达成共识的一个判断。  2008年以来的一系列政策动向,已经透露了这一趋势:一方面,债市分割的格局正在逐步打破,诸多促进债市发展的利好出台;另一方面,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出的流动性,由于不确定的宏观经济现状和
期刊
冒进、莽撞的PE管理者将失去市场的信任,PE必须面对大浪淘沙的命运    《财经》记者 陈慧颖 于宁    投资潮水退去,在中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下称PE)也正失去昔日的光环。  虽然人民币基金在各方努力下步步推进,全国社保也以市场化“选秀”锁定了第一批PE管理团队,但近期屡屡出现的“败战”案例,无疑给这个行业投下了阴影。PE究竟给企业带来了什么?是帮助企业脱胎换骨
期刊
中国第一只主权财富基金出师一再不利,不惟天时作祟,建立一整套市场化的公司运营机制更成急务    《财经》记者 李箐    对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投)投资失误的责难,早已不是新鲜事。然而,对于中投来说,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短期的投资失误乃至损失本无需自乱阵脚,与中投可供投资的总规模相比,这些损失也在可容忍的范围之内。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尽快找到盈利项目,而应“反求诸己”,通过理清公司治理机制,网
期刊
中国必须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财经》记者 徐可    虽然还是年初,但可以断言,将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下称气候变化大会),将是未来数年来最为重要的国际性事件之一。  按照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路线图”,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将最终明确发达国家在2012年之后
期刊
中国农村的前景,取决于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各项改革进展    《财经》记者 常红晓      农民工失业、农民收入下降、城乡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这些都是对决策者的考验,同时也是推进制度性改革的动力    2008年的中国农村可谓跌宕起伏。10月以前,无论是农民收入还是粮价,形势一派大好;10月之后,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粮棉价格下行与农民工失业叠加,乐观预期不再。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