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特别是民航类高职院校的安全稳定是保障学校长期平稳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努力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对于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以及建设治学严谨、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业内欢迎的民航高等职业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民航类;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 X94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273-01
一、民航类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背景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特别是民航高职院校内涵式、跨越式发展不断加速,与之带来是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不同生活地域、社会阶层的學生群体聚集效应不断释放,给原本宁静的“象牙塔”式的校园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各种诉求变得日益复杂。那么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及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平安和谐校园与高校快速发展提升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当前,民航类高职院校发展迅速,民航局各个直属高等院校近些年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学校赢得规模效应、社会效应的同时,带来了更为艰巨的管理压力。建立健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对于提高学校保障校园安全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学校全体师生、社会服务公司及驻场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急管理作为一项机制保障,成为行政管理的重要模块,值得研究与探索。
二、民航类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实表现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偶发可能性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一方面,当代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及软硬件条件逐年提高,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时空范围逐年增长。相对以往而言,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加。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群体作为知识型、青年型受众,接受不同信息的能力及范围更为宽泛、思维更为活跃,导致遇到负面事件时更易产生思想上的波动性。而在透明公开的网络舆论语境下,高校学生群体接受与反馈信息的渠道愈发多元化,使得原本可控的个体事件扩散为群体事件变得简单、迅速。
(二)社会对学校应急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整个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逐步提高,对于安全文明校园建设和学校的正向影响力期待更高,使得高职院校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迫在眉睫。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实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覆盖,加强多层面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师生协作、全员参与、内外联动、反应灵敏、处置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自身实际需要。
为推动高职院校特别是民航类院校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成为当前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建设的外部重要因素。所以为了使得学校发展不断线、和谐局面不改变,就必须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提升校园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才能进而提升学校在行业内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满意度。
三、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上的实践性经验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一所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同时在业务管理上受上海市教委的领导。无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还是教育业务领导部门,均对学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因此,学院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学院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致力于提高学院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努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建设治学严谨、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业内欢迎的高等职业院校提供良好环境和安全保障。
(一)建章立制,制定与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应急预案,并参照《上海市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紧密结合学院具体实际,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发生过程和学校特点,制定了完整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该预案适用于学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同时按照自然灾害类、事故灾害类、公共卫生类、安全类、网络和信息安全类、教育考试安全类等六大类事件类型,制定具体子预案和对应的工作流程,确保了该预案制定内容合理、操作流程可行。
(二)明确职责,成立与落实专门领导工作小组。
学院在编制预案的同时,成立了学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下设办公室。该小组在民航局、上海市教委的双重领导下,全面负责处置学院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部署和总结学院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针对各类别具体突发事件,该领导小组下设相应的专项指挥部,由学院领导任总指挥,负责某一类突发事件的全权指挥处置。各专项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应根据工作职责,在学院统一指挥下,协调处理或牵头协调处理相关类别的突发事件。各专项指挥部要根据事件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事件级别,不断调整应急措施和方案,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居安思危,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学院定期开展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逃生意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定期开展安全文明校园教育活动,针对校园消防、治安、公共秩序及防诈骗、防欺凌等涉及师生自身安全事项,邀请专业人士做定期讲座宣教。学院作为民航类高职院校,特别对于校园内各类大型实验设备、实训装备和体能训练等安全保障工作,均作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同时,学院也对学生宿舍、教室、食堂等校园内重点区域开展不定期巡查及抽查,均取得防微杜渐的效果,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之内。
参考文献
[1] 韦庆辛.关于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考[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
[2]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
关键词: 民航类;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 X94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273-01
一、民航类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背景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特别是民航高职院校内涵式、跨越式发展不断加速,与之带来是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不同生活地域、社会阶层的學生群体聚集效应不断释放,给原本宁静的“象牙塔”式的校园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各种诉求变得日益复杂。那么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及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平安和谐校园与高校快速发展提升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当前,民航类高职院校发展迅速,民航局各个直属高等院校近些年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学校赢得规模效应、社会效应的同时,带来了更为艰巨的管理压力。建立健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对于提高学校保障校园安全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学校全体师生、社会服务公司及驻场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急管理作为一项机制保障,成为行政管理的重要模块,值得研究与探索。
二、民航类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实表现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偶发可能性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一方面,当代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及软硬件条件逐年提高,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时空范围逐年增长。相对以往而言,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加。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群体作为知识型、青年型受众,接受不同信息的能力及范围更为宽泛、思维更为活跃,导致遇到负面事件时更易产生思想上的波动性。而在透明公开的网络舆论语境下,高校学生群体接受与反馈信息的渠道愈发多元化,使得原本可控的个体事件扩散为群体事件变得简单、迅速。
(二)社会对学校应急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整个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逐步提高,对于安全文明校园建设和学校的正向影响力期待更高,使得高职院校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迫在眉睫。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实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覆盖,加强多层面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师生协作、全员参与、内外联动、反应灵敏、处置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自身实际需要。
为推动高职院校特别是民航类院校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成为当前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建设的外部重要因素。所以为了使得学校发展不断线、和谐局面不改变,就必须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提升校园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才能进而提升学校在行业内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满意度。
三、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上的实践性经验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一所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同时在业务管理上受上海市教委的领导。无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还是教育业务领导部门,均对学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因此,学院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学院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致力于提高学院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努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建设治学严谨、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业内欢迎的高等职业院校提供良好环境和安全保障。
(一)建章立制,制定与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应急预案,并参照《上海市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紧密结合学院具体实际,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发生过程和学校特点,制定了完整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该预案适用于学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同时按照自然灾害类、事故灾害类、公共卫生类、安全类、网络和信息安全类、教育考试安全类等六大类事件类型,制定具体子预案和对应的工作流程,确保了该预案制定内容合理、操作流程可行。
(二)明确职责,成立与落实专门领导工作小组。
学院在编制预案的同时,成立了学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下设办公室。该小组在民航局、上海市教委的双重领导下,全面负责处置学院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部署和总结学院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针对各类别具体突发事件,该领导小组下设相应的专项指挥部,由学院领导任总指挥,负责某一类突发事件的全权指挥处置。各专项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应根据工作职责,在学院统一指挥下,协调处理或牵头协调处理相关类别的突发事件。各专项指挥部要根据事件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事件级别,不断调整应急措施和方案,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居安思危,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学院定期开展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逃生意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定期开展安全文明校园教育活动,针对校园消防、治安、公共秩序及防诈骗、防欺凌等涉及师生自身安全事项,邀请专业人士做定期讲座宣教。学院作为民航类高职院校,特别对于校园内各类大型实验设备、实训装备和体能训练等安全保障工作,均作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同时,学院也对学生宿舍、教室、食堂等校园内重点区域开展不定期巡查及抽查,均取得防微杜渐的效果,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之内。
参考文献
[1] 韦庆辛.关于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考[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
[2]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