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渗透教育,一定要潜移默化巧渗透。我们对学生要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的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去渗透,以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
关键词:语文学科; 潜移默化; 法制; 渗透
“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
以上这些话,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内容。从讲话中不难看出,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法治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具体要求,因此,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法治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责无旁贷。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这值得深思。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学科教学的必然要求,语文学科有自己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它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不能让你的语文课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课,也不能在语文课上大谈特谈法律法规,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渗透教育,一定要潜移默化巧渗透。
记得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时,让我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有了很深刻的体验。
《最后一课》重点写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事件。最后一课,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环境,因为从此以后,学校里不允许再教法语了,小孩从此要学习异国统治者的语言,接受异国文化。我的课堂上讲到这个重点学生都能理解。我在学生能自己通过阅读课文概括这一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又适时地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中学到的知识: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也是不遗余力的大肆推行日语教学,他们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至此,水到渠成地引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就是爱国的具体体现,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就应当好好学习它。此时,很自然的就可以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中的具体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与此同时,还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查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的相关规定。
以上的教学环节中,不但对《最后一课》一文的重点做了解析,同时,很自然、很巧妙地把相关的法律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阅读经典名篇的同时也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没有占用过多的时间,没有冲淡语文教学本身,这就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试想,这样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不是很具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是不是很容易受到感染?这样的法制教育不是很自然地就渗透到了我们的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了吗?
作为语文学科,我们对学生要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的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去渗透,以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
潜移默化巧渗透,就是说,要在备课时就做到心中有数,要能一箭双雕:即完成法制教育任务,实现法制教育目标,又完成学科教学本身的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学生法制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双提升。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育人无痕但有效,这一点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我们一定要做有心人,在备课的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科学融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我颇费了一番心思。作为一篇经典名篇,光是开篇的导语就有很多设计,而且,我看到多的就有不少精彩的导语,我是借鉴还是创新?此时,正好我们的课题研究《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任务也下达了。我结合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通过一些理论学习,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多少有自己的认识,于是,我为《背影》这一课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昨天,由于我儿子要回北京上班了,我到火车站去送他,想到又要很长一段时间见不到儿子,不忍分别,当铃声响起,火车徐徐开动时,我不顾车站工作人员的劝阻,追着火车与儿子道别。我这样做对吗?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也写了一位父亲到车站送别儿子,大家一起读课文,我们来看看这位父亲是怎么做的,你读完后有何感受?”一段开场白,两个大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进入阅读。
细心人一听就能发现问题:“我”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追火车肯定不对,可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他们能说出这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因为学校在这之前让班主任利用班会课专门进行过这一法规的学习和讲解)。如此这般,学生在语文课上又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进行了巩固学习,而这看似不起眼的一问,反而比班会课专门讲析这一法规的效果好。而恰巧又是车站送别,自然又进行第二个大问题——切入课文正题的学习。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对文中的父亲有了认识,他们抓住父亲这个人物过铁道时的背影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透过父亲的动作,深深地体会了父爱。令人高兴的是,这一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高潮——文中父亲攀爬铁道的行为你如何理解?学生讨论热烈。通过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学生们都明白父亲这一行为所传达出的深深的父爱,在那时那刻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法律越来越健全的今天,那是绝对不允许的。无疑,学生在这节课中不知不觉又受到了法制教育,此所谓育人无痕而有效啊。
回想那节主题班会,我很用心地讲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尽量讲得生动些,但由于我不专业,学生不爱听,效果大打折扣。而这节语文课,有自己的实例,又有《背影》中父亲的行为,学生很感兴趣,他们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法制教育。
把握“渗透时机”。教师从教材出发,觅到源头——渗透点后,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其实,细细想来,语文外延的拓展,就是对生活的解读,对生命的守望,对人生的感念,语文的本质就是教会人们思考。因为语文,人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为语文,人们对人生有了更独特的理解;因为语文,人们对自我有了更准确的定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那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要做好这篇文章,靠我们平时的努力。诗人在谈到作诗的经验时说:“功夫在诗外”。这话是耐人寻味的。我们的备课与上课的关系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功夫在课外”呢,功在课前的准备,在我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舍得花时间、花精力,精心准备拟渗透的法制内容,认真研究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教学方法;效在课上的渗透,在我们教学过程中顺势适时地渗透法律法规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通过我们的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和法制素养的双提升。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4-16
关键词:语文学科; 潜移默化; 法制; 渗透
“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
以上这些话,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内容。从讲话中不难看出,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法治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具体要求,因此,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法治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责无旁贷。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这值得深思。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学科教学的必然要求,语文学科有自己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它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不能让你的语文课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课,也不能在语文课上大谈特谈法律法规,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法制渗透教育,一定要潜移默化巧渗透。
记得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时,让我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有了很深刻的体验。
《最后一课》重点写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事件。最后一课,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环境,因为从此以后,学校里不允许再教法语了,小孩从此要学习异国统治者的语言,接受异国文化。我的课堂上讲到这个重点学生都能理解。我在学生能自己通过阅读课文概括这一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又适时地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中学到的知识: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也是不遗余力的大肆推行日语教学,他们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至此,水到渠成地引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就是爱国的具体体现,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就应当好好学习它。此时,很自然的就可以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中的具体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与此同时,还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查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的相关规定。
以上的教学环节中,不但对《最后一课》一文的重点做了解析,同时,很自然、很巧妙地把相关的法律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阅读经典名篇的同时也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没有占用过多的时间,没有冲淡语文教学本身,这就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试想,这样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不是很具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是不是很容易受到感染?这样的法制教育不是很自然地就渗透到了我们的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了吗?
作为语文学科,我们对学生要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的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去渗透,以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
潜移默化巧渗透,就是说,要在备课时就做到心中有数,要能一箭双雕:即完成法制教育任务,实现法制教育目标,又完成学科教学本身的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学生法制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双提升。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育人无痕但有效,这一点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我们一定要做有心人,在备课的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科学融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我颇费了一番心思。作为一篇经典名篇,光是开篇的导语就有很多设计,而且,我看到多的就有不少精彩的导语,我是借鉴还是创新?此时,正好我们的课题研究《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任务也下达了。我结合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通过一些理论学习,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多少有自己的认识,于是,我为《背影》这一课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昨天,由于我儿子要回北京上班了,我到火车站去送他,想到又要很长一段时间见不到儿子,不忍分别,当铃声响起,火车徐徐开动时,我不顾车站工作人员的劝阻,追着火车与儿子道别。我这样做对吗?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也写了一位父亲到车站送别儿子,大家一起读课文,我们来看看这位父亲是怎么做的,你读完后有何感受?”一段开场白,两个大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进入阅读。
细心人一听就能发现问题:“我”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追火车肯定不对,可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他们能说出这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因为学校在这之前让班主任利用班会课专门进行过这一法规的学习和讲解)。如此这般,学生在语文课上又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进行了巩固学习,而这看似不起眼的一问,反而比班会课专门讲析这一法规的效果好。而恰巧又是车站送别,自然又进行第二个大问题——切入课文正题的学习。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对文中的父亲有了认识,他们抓住父亲这个人物过铁道时的背影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透过父亲的动作,深深地体会了父爱。令人高兴的是,这一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高潮——文中父亲攀爬铁道的行为你如何理解?学生讨论热烈。通过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学生们都明白父亲这一行为所传达出的深深的父爱,在那时那刻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法律越来越健全的今天,那是绝对不允许的。无疑,学生在这节课中不知不觉又受到了法制教育,此所谓育人无痕而有效啊。
回想那节主题班会,我很用心地讲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尽量讲得生动些,但由于我不专业,学生不爱听,效果大打折扣。而这节语文课,有自己的实例,又有《背影》中父亲的行为,学生很感兴趣,他们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法制教育。
把握“渗透时机”。教师从教材出发,觅到源头——渗透点后,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其实,细细想来,语文外延的拓展,就是对生活的解读,对生命的守望,对人生的感念,语文的本质就是教会人们思考。因为语文,人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为语文,人们对人生有了更独特的理解;因为语文,人们对自我有了更准确的定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那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要做好这篇文章,靠我们平时的努力。诗人在谈到作诗的经验时说:“功夫在诗外”。这话是耐人寻味的。我们的备课与上课的关系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功夫在课外”呢,功在课前的准备,在我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舍得花时间、花精力,精心准备拟渗透的法制内容,认真研究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教学方法;效在课上的渗透,在我们教学过程中顺势适时地渗透法律法规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通过我们的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和法制素养的双提升。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