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篇小说《人生》是路遥的代表作之一。作家在《人生》里构筑了一隅独特的小说世界,那里寄托了作家的理想与期待。作家期冀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作为精髓永远传承下去。道德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将永存于人类历史的长河,因为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当一旦有人试图挣脱这份美好的传统道德的规约时,他必将因抉择的错误而受到责罚。
关键词: 路遥 道德 道德批判 小说 《人生》
中图分类号:I 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07)01—0059—03
路遥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创作了许多风格独特、主题鲜明、脍炙人口的作品。路遥的小说文本大多呈现的是“城乡交叉地带”的变迁与冲突,作家路遥以现实主义手法勾勒了一方有地方特色的小说世界。作家将当下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呈现在小说的创作里,体现了作家对我国在思想解放、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独特、深刻的思索与探寻。中篇小说《人生》凸显了作家对民族传统美德的关注与思考。作家路遥认为这种优良的传统道德是美的、好的,他在《关于〈人生〉的对话》里就曾说:“……不管发展到任何阶段,这样一种美好的品德,都是需要的,它是我们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最基本的保证”,[1]但是,在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人正悄然远离这份美好的传统道德,作家为此感到了深深的失落与忧郁。作家在呼唤传统的回归,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固守这份民族传统美德。小说《人生》的男主人公高加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成功,在挣脱黄土地的贫苦与艰难时,看不到乡村农民身上的传统人性美和传统道德美的宝贵,作家是坚决否定的。因此,每当高加林试图远离那份传统美德时,他必将为自己选择的错误受到惩罚、付出代价。
一、 错——对传统美德的叛离
路遥是一位来自黄土地的陕北作家,早年亲身经历了生活的艰难与困窘,亲眼见过当时周围人们在生活的清贫与困顿中挣扎,这些丰富的经历与痛楚都深深刻在了作家的记忆中。因此,作家对底层普通群众的生活状况一直以来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关注。正如路遥本人所说的那样:“我作为血统的农民的儿子,……我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充满焦灼的关切之情。我更多地关注他们在走向新的生活过程中的艰辛与痛苦,而不仅仅是到达彼岸后的大欢乐。”[2]因而,作家在小说文本里呈现的是一个普通劳动者生活的“平凡世界”。人们生存在那隅世界里,生活是艰辛的,环境是恶劣的,命运是残酷的,物质文明是落后的,但就是那块贫瘠的黄土地上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作家清醒地意识到,传统道德是一个民族的特征,也是一个民族最本质的东西。作家认为,无论在何时何地,社会无论怎样发展,文明如何进步,民族的传统美德,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传统美德的坚守与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并不冲突。
路遥在小说《人生》里,虽然叙述的是一个寻常的爱情故事,但其中却蕴含着严肃的时代主题,故事里承载着丰富的社会信息与思想道德容量。作品通过对农家子弟高加林的一段人生经历的描写,揭露了生活中的丑恶与麻木,同时也呈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善良;正是通过对处于社会变革期的农村青年高加林在人生路上选择的彷徨与矛盾,凸显了城乡之间在物质文明上的巨大悬殊,以及城市的现代化生活对传统乡村文明形成的巨大冲击力。古朴的传统思想美德正受到现代化物质文明的浸染与解构,传统道德正处在渐变中。在人生的旅途中,当理想与现实面对传统道德与现代化物质文明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和抉择,就成为人们必须正确解决的问题。作家似乎想通过小说的中心人物形象高加林起伏跌宕的人生道路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探讨,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一个思想解放和经济发展的时期。小说《人生》呈现了这个特定时代里城乡之间在文化、思想与观念上的撞击与冲突,凸显了农村青年在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抉择的艰难与犹豫;作家看到当下有些人因为追求个人的理想与成功,开始抛弃黄土地上的传统文化道德,对此感到无比的痛心。作家对黄土地的落后与辛酸,认识是清醒的,内心是忧郁的。在小说《人生》里,作家对高加林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现状而展开的奋斗与拼搏是十分肯定和赞赏的。作家并不反对发家致富,并且鼓励人们去开辟更多的生活途径,希望农村人民在辛勤劳作之余,能够用智慧的头脑去经营副业,搞活经济,改变贫瘠的生活环境。作家在写到另一农村青年马栓的经营之道时就不无溢美之词,“他人诚实,心眼也不死,做买卖很利索,劳动也是村前庄后出名的。家里的光景富裕而殷实”。作家对高加林从民办教师的岗位上下来以后,在干完农活之余,养兔子搞副业,搞活经济也是认可的。作家认为农民为了改变辛酸的生活现状,去谋求新路是必须的。作家看到了农村生活的困窘与艰辛,也很明白那方土地上的人民要想改变困乏的物质环境,必须在黄土地上的劳作之余,找到更多合法的谋生之路。作家认为追求物质生活的丰足是无可厚非的,是合目的性的,对现代化的城市文明的接受和向往也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在追求现代化的物质文明时,却抛弃民族的传统美德,则是十分错误的,是应该受到强烈批判的。小说《人生》凸显了作家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思想观念解放的大背景下,对传统道德文化未来走向的思考与殷切关注,意识到传统美德对重构当下民族性的重要作用。
小说《人生》里的男主人公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第一次遭遇了理想的放逐。出生在农村的加林,却从未像自己的父辈那样艰辛的劳动过,他在县城中学上过学,清楚城乡之间的差别。高加林清醒地意识到家乡大马河川是贫穷的,是闭塞的,是偏僻的;而城市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物质文明是丰富的。但是,就在高加林为自己远离梦想悲伤失意时,那块贫瘠土地上的人民给他提供了一个似乎可以间接地实现愿望和理想的机会——当一个民办教师。高加林又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在工作岗位上是勤勉的,是认真的,决心以另一种途径到达成功的彼岸。正当高加林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时,他的民办教师位置被村支书高明楼的儿子三星给替代了。高加林再一次亲临了希望破灭后的失落,他又必须回到本应属于他而他却极其不适应的黄土地上去生活了,感到了无比的忧伤与痛苦。高加林很清楚农村人生活的辛苦、贫乏和愚昧,生活中一幕幕的困頓与匮乏,使他感到了生活环境带来的难以承受的压抑,从内心深处发出了沉重的呼唤:“现代文明的风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吹到这落后、闭塞的地方!”高加林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了渺茫与痛心,感到了未来生活的艰辛与沉重,因为他“虽然从来也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因此,他无数次地期盼逃离农村,渴望在城市里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到城市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城市化的生活是他夙夜难眠的梦想!此时的现实让高加林感到了极度的失落,然而就在此时,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刘巧珍出现在了他的生活里。巧珍是一切美好传统的化身——美丽、善良、宽容、善解人意、智慧、勤劳、朴实……,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人性美与道德美,巧珍美好的心灵正是我们这个民族世世代代相传的美德。巧珍用爱融化了高加林的失意与失望,抚慰了他内心的创伤与苦涩,巧珍的出现给了他生活的勇气与信心;正如小说中写到的那样:“高加林由于巧珍那种令人心醉的爱情,一下子便从灰心丧气的情绪中,重新激发起对生活的热情。”
高加林的叔叔从部队转业回到地区当了劳动局长,为了拍加林叔父的马屁,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利用自己的职权暗中一手操办,造假材料为他在县城谋得一个通讯干事的工作。命运再一次“垂青”了高加林,他终于有机会去城里“正式”参加工作了,曾经对城市生活的渴望与憧憬如今变成了现实。不可否认,高加林在县城里,工作是勤奋的、认真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值得肯定的,是个有冲劲、敢做敢为的优秀青年,这些优良品质作家是由衷地赞赏的。
到城市后,春风得意的高加林开始了一轮新的梦之旅。城市的所有事物在他的眼中都是“美好的”,高加林开始觉得山区县城太小,期望能到一个更大的地方去展翅飞翔。为了实现个人的利益与抱负,他最终选择抛弃“用整个身心爱他,像金子般纯洁”、但现在似乎成了累赘和绊脚石的农村姑娘巧珍。高加林的这种选择是自私的,是冷酷的。在作家看来,他的这种选择是对“黄土地”的背离,是对传统道德的抛弃。作家对加林为了自己的成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感情上背弃巧珍,是强烈反对的,是批判的,是不能容忍的。因此,高加林必将为自己的错误受到惩罚。
二、 罚——作家期待传统美德的回归
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成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无论人们因何种理由都不应将它抛弃。作家曾在《关于〈人生〉的对话》里谈到传统道德的重要性:“刘巧珍、德顺爷爷这两个人物,……表现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种传统的美德,一种在生活中的牺牲精神。我觉得,不管社会前进到怎样的地步,这种东西对我们永远是宝贵的”。[3]小说《人生》里的高加林在城里工作后,为了实现新的理想,为了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前途,“不要良心了,”抛弃了有着“金子般心灵”的巧珍,使巧珍怀着无比痛苦与悲伤的心情出嫁。高加林的选择意味着对传统的挣脱,这同时也为他自己拉开了人生失败结局的序幕。现实是残酷的,假的东西真不了,走后门事件终于东窗事发,昔日“美妙”的爱情与事业立即变成了五彩的肥皂泡,曾经拥有的一切又旋即失去,高加林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这是对高加林背离传统美德的惩罚!作家要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这是合理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那些美的、好的传统永远都是一个民族应该固守的东西,是不能被抛弃的,因为“无论物质财富多么丰饶,无论科学技术多么精湛,精神总有其相应于物质所不替代的独立性格。”[4]作家认为传统道德的坚持与城市物质文明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不冲突的,传统与现代是应该能和谐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物质的丰富而丢掉美好的精神文明。
路遥认为,传统美德对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存在是十分重要的。“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6]是“形成中华民族人格的精髓或精魂”。[7]因此,对传统美德的叛离是错误的,人们有义务、有责任守护传统,使其回归,这是作家的期盼,也是一个民族的期待。
三、 “黄土地”意象——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路遥的小说《人生》着眼于社会变革期的矛盾冲突,以及在特定时期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龃龉。小说写出了无数普通劳动者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在黄土地上不停地刨挖、挣扎,那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现状。人们的生活是穷困的,物质上是贫乏的,虽然这些现状是让人不满意的,但那隅“黄土地”上却承载了一个民族最古老的传统文明,那份传统依然是有价值的、有生命力的,也是一个民族在前进中、在发展中依旧需要坚守的,因为那是民族存在的根基。作家认为传统美德与社会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当加林在追求个人成功、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积极进取、不断地要求进步,对未来有期待、有憧憬,这些都是合理的,作家对此也是肯定的;但对加林挣脱 “黄土地”,却看不到那一隅精神园地的纯朴与美好,连传统道德也一并抛弃后,作家的态度同样是明确的,那就是:高加林作出了一种完全错误的判断和抉择,他必将受到惩罚。“黄土地”是中国传统文明的载体,是民族灵魂之“根”,正如德顺爷对高加林说的那样:“你也再不要看不起咱这山乡圪崂了。……就是这山,这水,这土地,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没有这土地,世界上就什么也不会有。”因此,人们必须坚守这份美好的传统道德。当高加林因“走后门”事件败露后,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依然被纯朴的家乡父老宽容地接纳,再一次亲历了“黄土地”上的那份人性美。在城里人因高加林的坠落变得冷漠而陌生时,而此时的村里人却在大马河的岔道口迎接高加林的回来,乡亲们都真城地安慰他:“回來就回来吧,你也不要灰心!”“天下农民一茬子人哩!逛门外和当干部的总是少数!”“慢慢看吧,将来有机会还能出去哩。”这是多么宽容的心怀、多么善良的心地啊!高加林再一次看到了黄土地上人们的宽容与质朴,正如小说中高加林看到的那样:“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在一个人走运的时候,也许对你躲得很远;但当你跌了跤的时候,众人却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来帮扶你。他们那伟大的同情心,永远都会给予不幸的人!”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美德。此时,高加林是多么的期待能与巧珍重新牵手,但那份美好的感情已成为过去,高加林为自己失去“金子”般的巧珍感到了无比的遗憾、自责和痛苦,“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这是高加林对传统美德的皈依!他意识到:“……他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为了虚荣而抛弃了生活的原则,落了今天这个下场!他渐渐明白,如果他就这样下去,他躲过了生
活的这一次惩罚,也躲不过去下一次惩罚……”。高加林所
说的“生活的原则”,就是我们应该坚守的传统道德原则。高加林此时终于明白了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是的,中国的传统思想道德是中华民族辉煌文明的一部分,它能够引领民族向前继续发展,同样,传统思想道德也是一个民族文明最本质的部分,能够在实现现代化的事业中发挥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事实上,道德的存在不仅指向有限生命的存在,而且超越着有限生命的存在”。[8]因此,这是一份永恒的美好道德,是我们应该永远坚守的。
综上所述,小说《人生》凸显了作家本人对处于历史变革大潮里的人们在面对传统美德与现代物质文明之间选择的艰难与彷徨时如何正确抉择,作了形而上的深沉思考与追寻。作家对人们在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却对传统精神文明追求的失衡感到了忧郁与痛心。作家认为,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文明的精髓,是最宝贵的东西,如果一旦挣脱那份美好的传统道德将是危险的、错误的,就必定像高加林一样,将受到现实的重重责罚。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路遥 道德 道德批判 小说 《人生》
中图分类号:I 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07)01—0059—03
路遥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创作了许多风格独特、主题鲜明、脍炙人口的作品。路遥的小说文本大多呈现的是“城乡交叉地带”的变迁与冲突,作家路遥以现实主义手法勾勒了一方有地方特色的小说世界。作家将当下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呈现在小说的创作里,体现了作家对我国在思想解放、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独特、深刻的思索与探寻。中篇小说《人生》凸显了作家对民族传统美德的关注与思考。作家路遥认为这种优良的传统道德是美的、好的,他在《关于〈人生〉的对话》里就曾说:“……不管发展到任何阶段,这样一种美好的品德,都是需要的,它是我们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最基本的保证”,[1]但是,在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人正悄然远离这份美好的传统道德,作家为此感到了深深的失落与忧郁。作家在呼唤传统的回归,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固守这份民族传统美德。小说《人生》的男主人公高加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成功,在挣脱黄土地的贫苦与艰难时,看不到乡村农民身上的传统人性美和传统道德美的宝贵,作家是坚决否定的。因此,每当高加林试图远离那份传统美德时,他必将为自己选择的错误受到惩罚、付出代价。
一、 错——对传统美德的叛离
路遥是一位来自黄土地的陕北作家,早年亲身经历了生活的艰难与困窘,亲眼见过当时周围人们在生活的清贫与困顿中挣扎,这些丰富的经历与痛楚都深深刻在了作家的记忆中。因此,作家对底层普通群众的生活状况一直以来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关注。正如路遥本人所说的那样:“我作为血统的农民的儿子,……我对中国农民的命运充满焦灼的关切之情。我更多地关注他们在走向新的生活过程中的艰辛与痛苦,而不仅仅是到达彼岸后的大欢乐。”[2]因而,作家在小说文本里呈现的是一个普通劳动者生活的“平凡世界”。人们生存在那隅世界里,生活是艰辛的,环境是恶劣的,命运是残酷的,物质文明是落后的,但就是那块贫瘠的黄土地上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作家清醒地意识到,传统道德是一个民族的特征,也是一个民族最本质的东西。作家认为,无论在何时何地,社会无论怎样发展,文明如何进步,民族的传统美德,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传统美德的坚守与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并不冲突。
路遥在小说《人生》里,虽然叙述的是一个寻常的爱情故事,但其中却蕴含着严肃的时代主题,故事里承载着丰富的社会信息与思想道德容量。作品通过对农家子弟高加林的一段人生经历的描写,揭露了生活中的丑恶与麻木,同时也呈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善良;正是通过对处于社会变革期的农村青年高加林在人生路上选择的彷徨与矛盾,凸显了城乡之间在物质文明上的巨大悬殊,以及城市的现代化生活对传统乡村文明形成的巨大冲击力。古朴的传统思想美德正受到现代化物质文明的浸染与解构,传统道德正处在渐变中。在人生的旅途中,当理想与现实面对传统道德与现代化物质文明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和抉择,就成为人们必须正确解决的问题。作家似乎想通过小说的中心人物形象高加林起伏跌宕的人生道路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探讨,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一个思想解放和经济发展的时期。小说《人生》呈现了这个特定时代里城乡之间在文化、思想与观念上的撞击与冲突,凸显了农村青年在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抉择的艰难与犹豫;作家看到当下有些人因为追求个人的理想与成功,开始抛弃黄土地上的传统文化道德,对此感到无比的痛心。作家对黄土地的落后与辛酸,认识是清醒的,内心是忧郁的。在小说《人生》里,作家对高加林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现状而展开的奋斗与拼搏是十分肯定和赞赏的。作家并不反对发家致富,并且鼓励人们去开辟更多的生活途径,希望农村人民在辛勤劳作之余,能够用智慧的头脑去经营副业,搞活经济,改变贫瘠的生活环境。作家在写到另一农村青年马栓的经营之道时就不无溢美之词,“他人诚实,心眼也不死,做买卖很利索,劳动也是村前庄后出名的。家里的光景富裕而殷实”。作家对高加林从民办教师的岗位上下来以后,在干完农活之余,养兔子搞副业,搞活经济也是认可的。作家认为农民为了改变辛酸的生活现状,去谋求新路是必须的。作家看到了农村生活的困窘与艰辛,也很明白那方土地上的人民要想改变困乏的物质环境,必须在黄土地上的劳作之余,找到更多合法的谋生之路。作家认为追求物质生活的丰足是无可厚非的,是合目的性的,对现代化的城市文明的接受和向往也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在追求现代化的物质文明时,却抛弃民族的传统美德,则是十分错误的,是应该受到强烈批判的。小说《人生》凸显了作家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思想观念解放的大背景下,对传统道德文化未来走向的思考与殷切关注,意识到传统美德对重构当下民族性的重要作用。
小说《人生》里的男主人公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第一次遭遇了理想的放逐。出生在农村的加林,却从未像自己的父辈那样艰辛的劳动过,他在县城中学上过学,清楚城乡之间的差别。高加林清醒地意识到家乡大马河川是贫穷的,是闭塞的,是偏僻的;而城市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物质文明是丰富的。但是,就在高加林为自己远离梦想悲伤失意时,那块贫瘠土地上的人民给他提供了一个似乎可以间接地实现愿望和理想的机会——当一个民办教师。高加林又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在工作岗位上是勤勉的,是认真的,决心以另一种途径到达成功的彼岸。正当高加林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时,他的民办教师位置被村支书高明楼的儿子三星给替代了。高加林再一次亲临了希望破灭后的失落,他又必须回到本应属于他而他却极其不适应的黄土地上去生活了,感到了无比的忧伤与痛苦。高加林很清楚农村人生活的辛苦、贫乏和愚昧,生活中一幕幕的困頓与匮乏,使他感到了生活环境带来的难以承受的压抑,从内心深处发出了沉重的呼唤:“现代文明的风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吹到这落后、闭塞的地方!”高加林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了渺茫与痛心,感到了未来生活的艰辛与沉重,因为他“虽然从来也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因此,他无数次地期盼逃离农村,渴望在城市里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到城市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城市化的生活是他夙夜难眠的梦想!此时的现实让高加林感到了极度的失落,然而就在此时,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刘巧珍出现在了他的生活里。巧珍是一切美好传统的化身——美丽、善良、宽容、善解人意、智慧、勤劳、朴实……,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人性美与道德美,巧珍美好的心灵正是我们这个民族世世代代相传的美德。巧珍用爱融化了高加林的失意与失望,抚慰了他内心的创伤与苦涩,巧珍的出现给了他生活的勇气与信心;正如小说中写到的那样:“高加林由于巧珍那种令人心醉的爱情,一下子便从灰心丧气的情绪中,重新激发起对生活的热情。”
高加林的叔叔从部队转业回到地区当了劳动局长,为了拍加林叔父的马屁,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利用自己的职权暗中一手操办,造假材料为他在县城谋得一个通讯干事的工作。命运再一次“垂青”了高加林,他终于有机会去城里“正式”参加工作了,曾经对城市生活的渴望与憧憬如今变成了现实。不可否认,高加林在县城里,工作是勤奋的、认真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值得肯定的,是个有冲劲、敢做敢为的优秀青年,这些优良品质作家是由衷地赞赏的。
到城市后,春风得意的高加林开始了一轮新的梦之旅。城市的所有事物在他的眼中都是“美好的”,高加林开始觉得山区县城太小,期望能到一个更大的地方去展翅飞翔。为了实现个人的利益与抱负,他最终选择抛弃“用整个身心爱他,像金子般纯洁”、但现在似乎成了累赘和绊脚石的农村姑娘巧珍。高加林的这种选择是自私的,是冷酷的。在作家看来,他的这种选择是对“黄土地”的背离,是对传统道德的抛弃。作家对加林为了自己的成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感情上背弃巧珍,是强烈反对的,是批判的,是不能容忍的。因此,高加林必将为自己的错误受到惩罚。
二、 罚——作家期待传统美德的回归
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成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无论人们因何种理由都不应将它抛弃。作家曾在《关于〈人生〉的对话》里谈到传统道德的重要性:“刘巧珍、德顺爷爷这两个人物,……表现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种传统的美德,一种在生活中的牺牲精神。我觉得,不管社会前进到怎样的地步,这种东西对我们永远是宝贵的”。[3]小说《人生》里的高加林在城里工作后,为了实现新的理想,为了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前途,“不要良心了,”抛弃了有着“金子般心灵”的巧珍,使巧珍怀着无比痛苦与悲伤的心情出嫁。高加林的选择意味着对传统的挣脱,这同时也为他自己拉开了人生失败结局的序幕。现实是残酷的,假的东西真不了,走后门事件终于东窗事发,昔日“美妙”的爱情与事业立即变成了五彩的肥皂泡,曾经拥有的一切又旋即失去,高加林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这是对高加林背离传统美德的惩罚!作家要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这是合理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那些美的、好的传统永远都是一个民族应该固守的东西,是不能被抛弃的,因为“无论物质财富多么丰饶,无论科学技术多么精湛,精神总有其相应于物质所不替代的独立性格。”[4]作家认为传统道德的坚持与城市物质文明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不冲突的,传统与现代是应该能和谐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物质的丰富而丢掉美好的精神文明。
路遥认为,传统美德对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存在是十分重要的。“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6]是“形成中华民族人格的精髓或精魂”。[7]因此,对传统美德的叛离是错误的,人们有义务、有责任守护传统,使其回归,这是作家的期盼,也是一个民族的期待。
三、 “黄土地”意象——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路遥的小说《人生》着眼于社会变革期的矛盾冲突,以及在特定时期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龃龉。小说写出了无数普通劳动者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在黄土地上不停地刨挖、挣扎,那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现状。人们的生活是穷困的,物质上是贫乏的,虽然这些现状是让人不满意的,但那隅“黄土地”上却承载了一个民族最古老的传统文明,那份传统依然是有价值的、有生命力的,也是一个民族在前进中、在发展中依旧需要坚守的,因为那是民族存在的根基。作家认为传统美德与社会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当加林在追求个人成功、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积极进取、不断地要求进步,对未来有期待、有憧憬,这些都是合理的,作家对此也是肯定的;但对加林挣脱 “黄土地”,却看不到那一隅精神园地的纯朴与美好,连传统道德也一并抛弃后,作家的态度同样是明确的,那就是:高加林作出了一种完全错误的判断和抉择,他必将受到惩罚。“黄土地”是中国传统文明的载体,是民族灵魂之“根”,正如德顺爷对高加林说的那样:“你也再不要看不起咱这山乡圪崂了。……就是这山,这水,这土地,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没有这土地,世界上就什么也不会有。”因此,人们必须坚守这份美好的传统道德。当高加林因“走后门”事件败露后,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依然被纯朴的家乡父老宽容地接纳,再一次亲历了“黄土地”上的那份人性美。在城里人因高加林的坠落变得冷漠而陌生时,而此时的村里人却在大马河的岔道口迎接高加林的回来,乡亲们都真城地安慰他:“回來就回来吧,你也不要灰心!”“天下农民一茬子人哩!逛门外和当干部的总是少数!”“慢慢看吧,将来有机会还能出去哩。”这是多么宽容的心怀、多么善良的心地啊!高加林再一次看到了黄土地上人们的宽容与质朴,正如小说中高加林看到的那样:“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在一个人走运的时候,也许对你躲得很远;但当你跌了跤的时候,众人却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来帮扶你。他们那伟大的同情心,永远都会给予不幸的人!”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美德。此时,高加林是多么的期待能与巧珍重新牵手,但那份美好的感情已成为过去,高加林为自己失去“金子”般的巧珍感到了无比的遗憾、自责和痛苦,“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这是高加林对传统美德的皈依!他意识到:“……他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为了虚荣而抛弃了生活的原则,落了今天这个下场!他渐渐明白,如果他就这样下去,他躲过了生
活的这一次惩罚,也躲不过去下一次惩罚……”。高加林所
说的“生活的原则”,就是我们应该坚守的传统道德原则。高加林此时终于明白了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是的,中国的传统思想道德是中华民族辉煌文明的一部分,它能够引领民族向前继续发展,同样,传统思想道德也是一个民族文明最本质的部分,能够在实现现代化的事业中发挥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事实上,道德的存在不仅指向有限生命的存在,而且超越着有限生命的存在”。[8]因此,这是一份永恒的美好道德,是我们应该永远坚守的。
综上所述,小说《人生》凸显了作家本人对处于历史变革大潮里的人们在面对传统美德与现代物质文明之间选择的艰难与彷徨时如何正确抉择,作了形而上的深沉思考与追寻。作家对人们在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却对传统精神文明追求的失衡感到了忧郁与痛心。作家认为,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文明的精髓,是最宝贵的东西,如果一旦挣脱那份美好的传统道德将是危险的、错误的,就必定像高加林一样,将受到现实的重重责罚。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