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长期在农村初中担任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在思想品德的教育战线上算是一名老兵了,经历了从闭卷考试到开卷考试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受到思想品德课是越来越难教了,常常是投入很多却收效甚微,学生无兴趣,课堂效率低下,往往是下了一番功夫,而学科成绩平平,感到十分困惑。思想品德课的出路在哪儿?思想品德课究竟该如何上,才能既吸引学生,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呢?一次外出听课学习的经历给了我答案——改革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效率的必有之路。
11月13日,我们镇两所学校一行7人前往洛阳市48中取经,听了洛阳市思想品德特约教研员、资深思想品德教师卢新灵老师及其他两位老师所上的三节思想品德课,感慨颇多:三位老师均重视课程标准,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明确课标要求,这就做到了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教师基本功过硬,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疑难点均了如指掌,且均能以简洁有效的方式教给学生,尤其是卢新灵老师的一节课,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复习的是七年级上册一个单元一共57页的内容,卢老师引导学生列出了知识提纲,简明扼要,脉络清晰,且将近五年中招考试中涉及的题型贯穿其中,做到了复习与练习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优质高效,是十分成功的一节复习课,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钦佩不已;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氛围熱烈;此外三位老师的课并未过多的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课堂风格朴实、自然,丝毫没有作秀的痕迹;在座谈时该校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均谈到了教研的重要性,他们每年在洛阳市思想品德优质课大赛上总要拿回头奖,参赛的老师准备时全组的老师都要参与,备课、讲课环环把关,有意见随时提出,他们这种合作精神十分难得。总之48中近几年屡获殊荣,教学质量在洛阳市名列前茅,政史教学效果更是在洛阳市拔得头筹,这与课堂有效改革是分不开的,更应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取经归来后仔细思量,我们与人家的差距集中在以下方面:①讲课目标不明确,未紧扣课标;②对单元、章节内容缺乏全局意识,不能很好处理“分”与“合”的关系;3、没有中招意识,教学与练习是两张皮,结合不够;③教研合作不到位,没有形成团队精神。所以虽然我们也在教学上投入了不少,却是低效的。常言说:变则通,通则久。想提高效率,必须要走改革的道路,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以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紧扣课标,注重其指向作用
课程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制订的,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相应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明确了课程的基本目标的价值取向,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脱离了课标的课堂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论是教学还是复习就失去了方向,知识难以系统掌握,其低效就不可避免。
二、教师要走专业化的道路
作为学校要培养专业教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引导教师做到“术业有专攻”;作为教师要摒弃主科、副科之观念,克服“捎带”的心理,要做到“教一科,钻一科,专一科”,不能以自己专业不对口而找借口、推卸责任,而应抱着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的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既能够从宏观层面统筹,也能从微观层面驾驭,要形成知识网络,达到专业的水准,这才能从知识层面去教育学生,从能力层面去指导学生。
三、树立中招意识,要坚持“三年统筹,从初一抓起”
教师最好能从初一教起,一直带到初三,这样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师生彼此的适应都有好处。倘若这样做有困难,也应该注意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尝试用书本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平时养之有素,考场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对于练习内容,不能搞题海战术,教师要精选试题,题量要适中。
四、要发扬团队精神,走团结协作之路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任教者、学习者来说都是挑战,作为同科教师,要加强研讨,用集体智慧去攻克教学中的难题和出现的新问题,因为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而“众人拾柴火焰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只要虚心学习,一定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以上是我结合外出学习的体会以及自身的教学实际所谈的几点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努力向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这一目标迈进。众多同行的成功案例已为我做好了表率,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融入课改的大潮,遵从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自身也要加强学科知识及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加强对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有了这些新认识、新做法,再加之我们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相信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一定会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优质、高效的课堂。
11月13日,我们镇两所学校一行7人前往洛阳市48中取经,听了洛阳市思想品德特约教研员、资深思想品德教师卢新灵老师及其他两位老师所上的三节思想品德课,感慨颇多:三位老师均重视课程标准,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明确课标要求,这就做到了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教师基本功过硬,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疑难点均了如指掌,且均能以简洁有效的方式教给学生,尤其是卢新灵老师的一节课,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复习的是七年级上册一个单元一共57页的内容,卢老师引导学生列出了知识提纲,简明扼要,脉络清晰,且将近五年中招考试中涉及的题型贯穿其中,做到了复习与练习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优质高效,是十分成功的一节复习课,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钦佩不已;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氛围熱烈;此外三位老师的课并未过多的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课堂风格朴实、自然,丝毫没有作秀的痕迹;在座谈时该校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均谈到了教研的重要性,他们每年在洛阳市思想品德优质课大赛上总要拿回头奖,参赛的老师准备时全组的老师都要参与,备课、讲课环环把关,有意见随时提出,他们这种合作精神十分难得。总之48中近几年屡获殊荣,教学质量在洛阳市名列前茅,政史教学效果更是在洛阳市拔得头筹,这与课堂有效改革是分不开的,更应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取经归来后仔细思量,我们与人家的差距集中在以下方面:①讲课目标不明确,未紧扣课标;②对单元、章节内容缺乏全局意识,不能很好处理“分”与“合”的关系;3、没有中招意识,教学与练习是两张皮,结合不够;③教研合作不到位,没有形成团队精神。所以虽然我们也在教学上投入了不少,却是低效的。常言说:变则通,通则久。想提高效率,必须要走改革的道路,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以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紧扣课标,注重其指向作用
课程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制订的,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相应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明确了课程的基本目标的价值取向,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脱离了课标的课堂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论是教学还是复习就失去了方向,知识难以系统掌握,其低效就不可避免。
二、教师要走专业化的道路
作为学校要培养专业教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引导教师做到“术业有专攻”;作为教师要摒弃主科、副科之观念,克服“捎带”的心理,要做到“教一科,钻一科,专一科”,不能以自己专业不对口而找借口、推卸责任,而应抱着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的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既能够从宏观层面统筹,也能从微观层面驾驭,要形成知识网络,达到专业的水准,这才能从知识层面去教育学生,从能力层面去指导学生。
三、树立中招意识,要坚持“三年统筹,从初一抓起”
教师最好能从初一教起,一直带到初三,这样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师生彼此的适应都有好处。倘若这样做有困难,也应该注意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尝试用书本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平时养之有素,考场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对于练习内容,不能搞题海战术,教师要精选试题,题量要适中。
四、要发扬团队精神,走团结协作之路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任教者、学习者来说都是挑战,作为同科教师,要加强研讨,用集体智慧去攻克教学中的难题和出现的新问题,因为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而“众人拾柴火焰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只要虚心学习,一定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以上是我结合外出学习的体会以及自身的教学实际所谈的几点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努力向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这一目标迈进。众多同行的成功案例已为我做好了表率,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融入课改的大潮,遵从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自身也要加强学科知识及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加强对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有了这些新认识、新做法,再加之我们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相信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一定会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优质、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