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范睢(suī)”还是“范雎(jū)”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c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6月21日《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史学版发表了黄朴民先生的史学评论《白起范睢生死劫》,文章讲述的是战国时,秦国应侯“范睢(雎)”由于武安君白起于长平一役,歼灭赵国主力40余万后,生怕白起乘胜一举拿下赵国而居三公之位,位势高过自己,遂在苏代的挑唆下,因为一己之私利,向秦昭王进谗言,破坏伐赵及东扩大业,并最终害死白起的事。文章立论深刻,说理透彻,文字也很优美。只是不知何故,文中连同题目出现的二十个“范睢(雎)”,十八个写作“范睢(suī)”,两个写作“范雎(jū)”,同一个人名,时而这样写,时而那样写,一般读者很难判明孰是孰非,唯一可以明确的是,两种写法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但不管哪种写法正确,其中的错误是如何造成的,恐怕都与当前通行的历史著作《史记》、《战国策》等众多古籍对这个人名的讹误有关,因此,对于此人名用字,确有辨明是非,纠正讹误之必要。
  “范睢(雎)”这个名字,当前通行的《战国策》和《史记》多作“范睢”,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战国策》(即清嘉庆年间黄丕烈刊刻《士礼居丛书》本)即作“范睢”,今人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不但所有篇章中所有此人名亦皆作“范睢”,而且《秦策三》“范子因王稽入秦”的“范子”明确注为“即范睢,战国魏人,字叔”,贺伟、侯仰军校点《战国策》(齐鲁书社2005)也一律作“范睢”;《史记》的多数版本亦作“范睢”,如中华书局校点本写作“睢”字,中华书局(2006年)简体白本本传一律作“睢”,萧枫主编中国古籍出版社(2005年)简体本以及中州书社《史记》(1997年)简体本传通篇作“睢”,郭逸、郭曼标点,上海古籍社(1997年)版简体本也通篇作“睢”;其他史书也作“睢”,如各种版本的《资治通鉴》一律作“睢”,中华书局繁体竖排本、中华书局白话简体本(199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版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文白对照全译本(1991—2000)一至四版等均写作“范睢”;《纲鉴易知录·周纪赧王49年》(中华书局1960)凡此人名字皆作“睢”;《汉书·邹阳传》中华书局校点本“范睢(雎)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句作“范睢”;新版《辞源》凡涉及此人时,均作“范睢”。
  以上提到的古籍的古今注本或不出音注,或以“suī”音为注,《战国策·秦策三》“范子因王稽入秦”鲍本注“名睢,字叔,后封应侯”,元吴师道补曰:“睢,音虽。”《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下》:“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胡三省《音注》:“睢,音虽。”又“秦王用范睢之谋”,“若睢者亦非能为秦忠谋”等,胡注并曰:“睢,息随翻。”(译作普通话就是suī),王伯祥《史记选》亦作“范睢”,并注“睢,音虽,从目。”说明“范睢”的写法由来已久(至迟在元代就是这样写的)。但是,我们仍然认为此人名用字作“睢”是错误的,写作“雎(jū)”才是正确的。
  首先,作为人名用字“雎”与“且”古籍中互为异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范jū”一名凡五见,一律作“且”,如:“范且穷弓而弓折。” “范且、虞庆之言皆文辩辞胜而反事之情。”《韩非子·难言》有“范雎折胁于魏”句等可证,此“范且”就是《战国策》和《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范睢(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范且曰:‘弓之折,必于其尽也,不于其始也。’”清人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引顾广圻曰“范且”即“范雎也,‘且’‘雎’同字”{1},此“雎”字有的版本虽写作“睢”,因为“且”“睢”字形(“睢”从目隹声)和读音(“且”为精纽鱼部,“睢”为心纽脂部)迥异,意义也毫无关系,绝非同字,“且”与“雎”倒是古代读音相近,具体声韵关系见下。此外,战国魏国人有“唐雎”,又作“唐且”,《战国策·秦策三》:“于是唐雎载音乐,与之五十(“十”当为“千”字之误)金,居武安。”《史记·魏世家》:“魏人唐雎者,年九十余矣。”唐司马贞《索隐》“雎,七馀切。”诸“唐雎”《战国策》又作“唐且”,《楚策三》:“唐且见春申君。”《魏策四》“魏人有唐且者,年九十余。”又“安陵君因使唐且使于秦。”上述各“唐且”之“且”,鲍本均作“雎”,《史记·古今人表》亦作“雎”。这种异文情况及古人音注,说明诸人名用字为“雎”字,清人黄丕烈即主张“‘雎’‘且’字同”。{2}
  其次,根据古人名的用字规律可知,“睢”亦当为“雎”字之误。王念孙《读书杂志》针对《战国策·赵策四》把“触龙”作“触詟”的问题,提出古代人名用字规律性一个颇具启发的论述:“《荀子·臣道》篇曰‘若曹触龙之于纣者,可谓国贼矣’,《史记·高祖功臣表》有‘临辕夷侯戚触龙’,《惠景间侯者表》有‘山都敬侯王触龙’,是古人多以触龙为名,未有名触詟者。”同王念孙分析古人多以“触龙”为名,而不以“触詟”为名的道理一样,古人亦多以“雎”“且”为名,而不以“睢”为名,除上述所引战国“范且(雎)”“唐且(雎)”之证外,战国时楚国有大夫昭雎(“昭雎”之名《战国策·楚策》多见),宋国有渔夫豫且(一作“余且”),秦有医者夏无且,秦末有大将龙且等,皆以“且”或“雎”为名,却没有用“睢”字命名的。
  再次,钱大昕在《通鉴注辨正卷一》也从古代人名用字的角度指明了其中的是非和致误的原因:“按:《史记》索隐、正义于‘雎’字无音。依注(指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读,则字当从目旁。考武梁祠画像作‘范且’。‘且’与‘雎’同。字宜从‘且’,不从‘目’矣。古人名‘且’者甚多,如穰且、豫且、龙且、夏无且之类,皆读子余切。范雎、唐雎亦宜同此音,刊本作‘睢’,盖转写讹混,注读为‘雖’,失之甚矣。”{3}
  东汉武梁祠石画像中同现魏“须贾”“范且”之像的情况,亦可证此人名当作“雎”字。清乾隆五十年,黄易等人于山东济宁嘉祥县紫云山挖土,得东汉武梁祠石画像多尊,其中就有范雎之像,字作“范且”,他后面是战国魏中大夫“须贾”,可证此“范且”就是曾为须贾家臣、后来致白起于死地的范雎。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一》据此论述说:“‘范且’之后又有‘魏须贾’一人,‘贾’字虽泐其上半,犹可识。战国、秦、汉人多以且为名,读子余切,如穰且,豫且,夏无且,龙且皆是。‘且’旁或加‘隹’,如范雎、唐雎,文殊而音不殊也。”{4}
  钱氏从古代人名用字的角度指明了两个字的是非和致误原因,即误“雎”为“睢”,是古书长期辗转传抄和刊刻过程中,因字形相近造成的。
  由于“且”“雎”古读音相近,作人名用字的时候,人们往往用笔画少的代替笔画多的,形成文字通假现象。
  关于“且”“雎”古读音相同或相近,古籍中可通用的情况,也许一般读者不易理解,觉得一读“qiě”,一读“jū”,读音有很大差别。实则作为声符和形声字关系的“且”和“雎”,古代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雎”《广韵》《韵会》并“七余切”,《集韵》“千余切”,上述韵书并直音“疽”,其异体字“鴡”,《唐韵》“七余切”,《集韵》“千余切”,并直音“疽”。“且”字《集韵》《韵会》《正韵》并“子余切”,亦直音为“疽”。即是说“雎(鴡)”在《广韵》时,为清纽鱼部字,而“且”字在当时有两个读音,一读精纽鱼部,一读清纽鱼部,读清纽的“且”同“雎”为旁纽兼叠韵,读音相近,读精纽的“且”与“雎”为双声兼叠韵关系,读音相同。作为古人名用字的“且”,古籍注“子余反”“子闾反”“即于反”“即馀切”等,如《史记·项羽本纪》:“(项梁)引兵攻亢父,与齐田荣、司马龙且救东阿”之“且”字,唐张守节《正义》注为“子余反”,又“(项王)乃使龙且往击之。”裴骃引韦昭注“音,子闾反”,《战国策》及《史记·刺客列传》所记载荆轲刺秦王之事,有秦王被荆轲持匕首追逐于庭堂上的情节,《战国策·燕策三》和《史记·刺客列传》中“夏无且”的“且”字吴师道和司马贞分别注为“即于切”和“即馀切”。一些典籍中记载的战国时宋国渔夫豫且(或“余且”)捕获神龟或龙鱼的故事,《史记·龟策列传》:“渔者豫且,举网得而囚之,置之笼中。”司马贞《索隐》注“且”为“子余切”。《庄子·外物》:“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陆德明注:“且,子馀反。”
  诸切语充分反映了这样一条规律,中古为精母鱼韵字的“且”字发展到今天,其韵母一部分读“u”母(组、阻、诅、俎、租、粗等),一部分读“ü”母(雎、沮、狙、疽、苴、龃等)。“且”字作为“祖”的本字,正应该读“u”母,即“zǔ”音,作为“雎”的通用字和其他用法,应该读“ü”韵母即“jū”音,这是符合语音的发展规律的。中古精母字,由于受“ü”这个细音韵母的影响,一部分分化成了普通话的“j”组声母,另一部分由于受后面洪音韵母“u”的影响,则变成了普通话的“z”组声母。对于古人名的“且”字,古训诂学家既有注“子余反”“子闾反”的,又有注“即于反”“即馀切”的,就反映了声母的这种分化情况。
  至于“雎”的反切上字为送气音如“七”“千”,普通话声母读送气音“q”,而它们本身的声母普通话却读不送气音“j”,那是语音发展变化的结果。按正常音变规律,中古时的清纽字,到了普通话中在洪音韵母前演化为声母“c”,位于细音韵母前的则演化为“q”,这是多数清纽字的变化情况,可是还有极少数演化为“z”和“j”的,资料显示,“且”在《广韵》时有两个音,一读精纽鱼部,一读清纽鱼部,“雎”字,由于受声符精纽音影响,演化成了“j”声母,变作“且”的同音字即读“jū”音了。这种演化早在元代就开始了,按周德清《中原音韵》的标音,“雎”的声母已经读“z”音了,而“z”声母在细音前,按正常的音变规律,普通话正读“jū”音。
  尽管现在《史记》、《战国策》的通行版本多误“范雎”作“范睢”,但一些辞书如《辞海》、《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在“且”字下均注有“jū”音,并指出为古代人名用字,甚至对现代人在读音、用字方面具有规范作用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不但于“且”字下注有“jū”音,而且还特别指明“范且”和“范雎”为同一人名的关系,很难能可贵,值得学界借鉴。中华书局校点本《史记》和众多流行本《战国策》、《资治通鉴》等不察个中原因,讹误多仍旧。对于这种讹误,当前通行的《史记》和《战国策》如不加以更正,恐会使广大读者习非成是,造成更大混乱,企盼出版部门,本着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予以更正。
  
  注释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272页,中华书局,1998
  {2}《战国策》9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卷四》3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4}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卷六》3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通讯地址:程国煜024001赤峰学院中文系; 于智荣222005淮海工学院中文系)
其他文献
“驯”是一个意义单一、读音比较特殊的字。在电视、广播以及人们日常口语中,“驯”的读音很混乱,或读为xún,或读为xùn,莫衷一是。  现行常用字典词典的注音也很不统一,《现代汉语词典》(第一、二、三、四版)、《汉语大词典》均注音为xún,1977年出版的《辞海·语词分册》(1989年修订)也注音为xún,另注xùn,说明是“训”的通假字。《辞源》(1983年修订本)、《汉语大字典》注音跟《辞海》一
期刊
在传统训诂学中,所谓的反训,指的是—个词具有两种相反的意义,或者说是一个词与本身构成反义词。对反训存在与否和如何定称等问题,历来分歧较大。“施受同词”是反训的一个主要例证,也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释的一种现象。所谓的施受同词,是认为如“受”有{受}和{授}两个相反义,“借”有{借入}和{借出}两个相反义。在具体上下文中,的确可以这样解释。但我们认为,在理论上如果严格地从共时同一性角度来确定词,同一个
期刊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岁正是人生最关键的少年期,虽然稍显稚嫩,却已透露出风华正茂的英气。而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中文》专版已经走过整整10个年头,伴随着全球范围内“汉语热”的急剧升温,《学中文》已经成为海外读者非常欢迎的版面之一,已经由一个咿呀学语“婴儿”成长为一名独具自主创新意识的“少年”。  汉语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最重要、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既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明,又
期刊
旗语是一种视觉通讯手段,曾广泛应用于航海、铁路及某些体育比赛(如F1赛车)。中国近代旗语主要是直接引用或者模仿、学习西方旗语。汉语拼音产生后,它成为中国旗语设计的基础。中国语文学家,特别是汉字改革家认为:汉语拼音在旗语通讯中起着重大或主要作用。它的拉丁化、音素化可以把任何汉语语句转换为旗语形式;或者说基于汉语拼音的拉丁化、音素化旗语有着最强的表达能力,可以表达任何复杂的含义。本文作者发现:中国旗语
期刊
长期以来,徐德江先生对语言文字的“细胞”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深入探索。  朱星先生1979年6月29日为郭绍虞先生题写书名的徐德江著《语言文字理论新探》所写的“序”指出:“徐德江同志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用以钻研语言理论。”在学习中徐德江深刻体会到革命导师对“细胞”分析法的重视。他把自己提出的理论称为“细胞分析法的语言文字理论”。他在著作中引用列宁的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的是资产
期刊
不久前,有位著名的文化学者在一次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作为评委在讲评文化知识问答时,竟把成语“杯水车薪”中的“车”读作“jū”,观众立刻哗然,这位专家事后还理直气壮地辩解说,“车”字古音读“jū”嘛。不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车”有两个读音,一为“chē”,另一个读音读“jū”,但只有在象棋中的“车”作为棋子读作“jū”,在一般成语和古诗词中,“车”应读作“chē”。这是一般文学常识。如成语“杯
期刊
黎锦熙、王力、吕叔湘三位先生都是百年来中国语文学界极有学术造诣和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然而一些著作多提后两位,对黎先生很少提及,这恐怕有失公允。  关于黎先生的学术成就,刘庆俄、胡双宝等先生已经论述,我不再重复。我想突出强调说明的是,黎  先生作为中国语言文字学界的一代宗师,不仅在学术造诣上远远超过一般权威、大师,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唯科学是从。而要做到一生唯科学是从,必须是不重个人名利,公而忘私
期刊
黎锦熙先生是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的奠基人,是国语运动的倡导者和急先锋,是在国内外有深远影响的大学者。今年3月27日,是他逝世30周年的纪念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用毕生精力为我国的语言学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一代宗师。    一 光辉的一生    黎锦熙先生字邵西,湖南省湘潭县晓霞镇石潭坝村人。1890年2月2日生于书香门第的世族之家。4岁即从塾师读《诗经》,11岁读完“十三经”及大量散文名作,15岁
期刊
战国末期,从诸侯割据走向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时,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实现统一的条件。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秦王政“承六世之余烈”,在尉缭、李斯、王翦、蒙武等辅佐下,经过十年苦战,终于消灭了割据称雄的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攻战日作,流血于野”生灵涂炭的局面,完成了彪炳千秋、统一中国的伟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大帝国。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自立名为始皇帝,废
期刊
通常所谓“现代联绵字观念”,就是指今之主流派学人对联绵字的看法,是以“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为核心的一种理论,所以也说“现代联绵字理论”。笔者教书的前20年讲授现代联绵字理论不走样,因为从老师那里学来后,一直没有怀疑过此理论。不过,也没觉得它多么伟大。到2002年查一本讲20世纪中国语言学的书,无意间发现书中说现代联绵字理论是“20世纪汉语研究的重大理论建树之一”,则不免疑惑:不就是那么点儿常识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