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6月21日《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史学版发表了黄朴民先生的史学评论《白起范睢生死劫》,文章讲述的是战国时,秦国应侯“范睢(雎)”由于武安君白起于长平一役,歼灭赵国主力40余万后,生怕白起乘胜一举拿下赵国而居三公之位,位势高过自己,遂在苏代的挑唆下,因为一己之私利,向秦昭王进谗言,破坏伐赵及东扩大业,并最终害死白起的事。文章立论深刻,说理透彻,文字也很优美。只是不知何故,文中连同题目出现的二十个“范睢(雎)”,十八个写作“范睢(suī)”,两个写作“范雎(jū)”,同一个人名,时而这样写,时而那样写,一般读者很难判明孰是孰非,唯一可以明确的是,两种写法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但不管哪种写法正确,其中的错误是如何造成的,恐怕都与当前通行的历史著作《史记》、《战国策》等众多古籍对这个人名的讹误有关,因此,对于此人名用字,确有辨明是非,纠正讹误之必要。
“范睢(雎)”这个名字,当前通行的《战国策》和《史记》多作“范睢”,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战国策》(即清嘉庆年间黄丕烈刊刻《士礼居丛书》本)即作“范睢”,今人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不但所有篇章中所有此人名亦皆作“范睢”,而且《秦策三》“范子因王稽入秦”的“范子”明确注为“即范睢,战国魏人,字叔”,贺伟、侯仰军校点《战国策》(齐鲁书社2005)也一律作“范睢”;《史记》的多数版本亦作“范睢”,如中华书局校点本写作“睢”字,中华书局(2006年)简体白本本传一律作“睢”,萧枫主编中国古籍出版社(2005年)简体本以及中州书社《史记》(1997年)简体本传通篇作“睢”,郭逸、郭曼标点,上海古籍社(1997年)版简体本也通篇作“睢”;其他史书也作“睢”,如各种版本的《资治通鉴》一律作“睢”,中华书局繁体竖排本、中华书局白话简体本(199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版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文白对照全译本(1991—2000)一至四版等均写作“范睢”;《纲鉴易知录·周纪赧王49年》(中华书局1960)凡此人名字皆作“睢”;《汉书·邹阳传》中华书局校点本“范睢(雎)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句作“范睢”;新版《辞源》凡涉及此人时,均作“范睢”。
以上提到的古籍的古今注本或不出音注,或以“suī”音为注,《战国策·秦策三》“范子因王稽入秦”鲍本注“名睢,字叔,后封应侯”,元吴师道补曰:“睢,音虽。”《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下》:“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胡三省《音注》:“睢,音虽。”又“秦王用范睢之谋”,“若睢者亦非能为秦忠谋”等,胡注并曰:“睢,息随翻。”(译作普通话就是suī),王伯祥《史记选》亦作“范睢”,并注“睢,音虽,从目。”说明“范睢”的写法由来已久(至迟在元代就是这样写的)。但是,我们仍然认为此人名用字作“睢”是错误的,写作“雎(jū)”才是正确的。
首先,作为人名用字“雎”与“且”古籍中互为异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范jū”一名凡五见,一律作“且”,如:“范且穷弓而弓折。” “范且、虞庆之言皆文辩辞胜而反事之情。”《韩非子·难言》有“范雎折胁于魏”句等可证,此“范且”就是《战国策》和《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范睢(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范且曰:‘弓之折,必于其尽也,不于其始也。’”清人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引顾广圻曰“范且”即“范雎也,‘且’‘雎’同字”{1},此“雎”字有的版本虽写作“睢”,因为“且”“睢”字形(“睢”从目隹声)和读音(“且”为精纽鱼部,“睢”为心纽脂部)迥异,意义也毫无关系,绝非同字,“且”与“雎”倒是古代读音相近,具体声韵关系见下。此外,战国魏国人有“唐雎”,又作“唐且”,《战国策·秦策三》:“于是唐雎载音乐,与之五十(“十”当为“千”字之误)金,居武安。”《史记·魏世家》:“魏人唐雎者,年九十余矣。”唐司马贞《索隐》“雎,七馀切。”诸“唐雎”《战国策》又作“唐且”,《楚策三》:“唐且见春申君。”《魏策四》“魏人有唐且者,年九十余。”又“安陵君因使唐且使于秦。”上述各“唐且”之“且”,鲍本均作“雎”,《史记·古今人表》亦作“雎”。这种异文情况及古人音注,说明诸人名用字为“雎”字,清人黄丕烈即主张“‘雎’‘且’字同”。{2}
其次,根据古人名的用字规律可知,“睢”亦当为“雎”字之误。王念孙《读书杂志》针对《战国策·赵策四》把“触龙”作“触詟”的问题,提出古代人名用字规律性一个颇具启发的论述:“《荀子·臣道》篇曰‘若曹触龙之于纣者,可谓国贼矣’,《史记·高祖功臣表》有‘临辕夷侯戚触龙’,《惠景间侯者表》有‘山都敬侯王触龙’,是古人多以触龙为名,未有名触詟者。”同王念孙分析古人多以“触龙”为名,而不以“触詟”为名的道理一样,古人亦多以“雎”“且”为名,而不以“睢”为名,除上述所引战国“范且(雎)”“唐且(雎)”之证外,战国时楚国有大夫昭雎(“昭雎”之名《战国策·楚策》多见),宋国有渔夫豫且(一作“余且”),秦有医者夏无且,秦末有大将龙且等,皆以“且”或“雎”为名,却没有用“睢”字命名的。
再次,钱大昕在《通鉴注辨正卷一》也从古代人名用字的角度指明了其中的是非和致误的原因:“按:《史记》索隐、正义于‘雎’字无音。依注(指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读,则字当从目旁。考武梁祠画像作‘范且’。‘且’与‘雎’同。字宜从‘且’,不从‘目’矣。古人名‘且’者甚多,如穰且、豫且、龙且、夏无且之类,皆读子余切。范雎、唐雎亦宜同此音,刊本作‘睢’,盖转写讹混,注读为‘雖’,失之甚矣。”{3}
东汉武梁祠石画像中同现魏“须贾”“范且”之像的情况,亦可证此人名当作“雎”字。清乾隆五十年,黄易等人于山东济宁嘉祥县紫云山挖土,得东汉武梁祠石画像多尊,其中就有范雎之像,字作“范且”,他后面是战国魏中大夫“须贾”,可证此“范且”就是曾为须贾家臣、后来致白起于死地的范雎。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一》据此论述说:“‘范且’之后又有‘魏须贾’一人,‘贾’字虽泐其上半,犹可识。战国、秦、汉人多以且为名,读子余切,如穰且,豫且,夏无且,龙且皆是。‘且’旁或加‘隹’,如范雎、唐雎,文殊而音不殊也。”{4}
钱氏从古代人名用字的角度指明了两个字的是非和致误原因,即误“雎”为“睢”,是古书长期辗转传抄和刊刻过程中,因字形相近造成的。
由于“且”“雎”古读音相近,作人名用字的时候,人们往往用笔画少的代替笔画多的,形成文字通假现象。
关于“且”“雎”古读音相同或相近,古籍中可通用的情况,也许一般读者不易理解,觉得一读“qiě”,一读“jū”,读音有很大差别。实则作为声符和形声字关系的“且”和“雎”,古代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雎”《广韵》《韵会》并“七余切”,《集韵》“千余切”,上述韵书并直音“疽”,其异体字“鴡”,《唐韵》“七余切”,《集韵》“千余切”,并直音“疽”。“且”字《集韵》《韵会》《正韵》并“子余切”,亦直音为“疽”。即是说“雎(鴡)”在《广韵》时,为清纽鱼部字,而“且”字在当时有两个读音,一读精纽鱼部,一读清纽鱼部,读清纽的“且”同“雎”为旁纽兼叠韵,读音相近,读精纽的“且”与“雎”为双声兼叠韵关系,读音相同。作为古人名用字的“且”,古籍注“子余反”“子闾反”“即于反”“即馀切”等,如《史记·项羽本纪》:“(项梁)引兵攻亢父,与齐田荣、司马龙且救东阿”之“且”字,唐张守节《正义》注为“子余反”,又“(项王)乃使龙且往击之。”裴骃引韦昭注“音,子闾反”,《战国策》及《史记·刺客列传》所记载荆轲刺秦王之事,有秦王被荆轲持匕首追逐于庭堂上的情节,《战国策·燕策三》和《史记·刺客列传》中“夏无且”的“且”字吴师道和司马贞分别注为“即于切”和“即馀切”。一些典籍中记载的战国时宋国渔夫豫且(或“余且”)捕获神龟或龙鱼的故事,《史记·龟策列传》:“渔者豫且,举网得而囚之,置之笼中。”司马贞《索隐》注“且”为“子余切”。《庄子·外物》:“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陆德明注:“且,子馀反。”
诸切语充分反映了这样一条规律,中古为精母鱼韵字的“且”字发展到今天,其韵母一部分读“u”母(组、阻、诅、俎、租、粗等),一部分读“ü”母(雎、沮、狙、疽、苴、龃等)。“且”字作为“祖”的本字,正应该读“u”母,即“zǔ”音,作为“雎”的通用字和其他用法,应该读“ü”韵母即“jū”音,这是符合语音的发展规律的。中古精母字,由于受“ü”这个细音韵母的影响,一部分分化成了普通话的“j”组声母,另一部分由于受后面洪音韵母“u”的影响,则变成了普通话的“z”组声母。对于古人名的“且”字,古训诂学家既有注“子余反”“子闾反”的,又有注“即于反”“即馀切”的,就反映了声母的这种分化情况。
至于“雎”的反切上字为送气音如“七”“千”,普通话声母读送气音“q”,而它们本身的声母普通话却读不送气音“j”,那是语音发展变化的结果。按正常音变规律,中古时的清纽字,到了普通话中在洪音韵母前演化为声母“c”,位于细音韵母前的则演化为“q”,这是多数清纽字的变化情况,可是还有极少数演化为“z”和“j”的,资料显示,“且”在《广韵》时有两个音,一读精纽鱼部,一读清纽鱼部,“雎”字,由于受声符精纽音影响,演化成了“j”声母,变作“且”的同音字即读“jū”音了。这种演化早在元代就开始了,按周德清《中原音韵》的标音,“雎”的声母已经读“z”音了,而“z”声母在细音前,按正常的音变规律,普通话正读“jū”音。
尽管现在《史记》、《战国策》的通行版本多误“范雎”作“范睢”,但一些辞书如《辞海》、《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在“且”字下均注有“jū”音,并指出为古代人名用字,甚至对现代人在读音、用字方面具有规范作用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不但于“且”字下注有“jū”音,而且还特别指明“范且”和“范雎”为同一人名的关系,很难能可贵,值得学界借鉴。中华书局校点本《史记》和众多流行本《战国策》、《资治通鉴》等不察个中原因,讹误多仍旧。对于这种讹误,当前通行的《史记》和《战国策》如不加以更正,恐会使广大读者习非成是,造成更大混乱,企盼出版部门,本着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予以更正。
注释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272页,中华书局,1998
{2}《战国策》9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卷四》3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4}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卷六》3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通讯地址:程国煜024001赤峰学院中文系; 于智荣222005淮海工学院中文系)
“范睢(雎)”这个名字,当前通行的《战国策》和《史记》多作“范睢”,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战国策》(即清嘉庆年间黄丕烈刊刻《士礼居丛书》本)即作“范睢”,今人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不但所有篇章中所有此人名亦皆作“范睢”,而且《秦策三》“范子因王稽入秦”的“范子”明确注为“即范睢,战国魏人,字叔”,贺伟、侯仰军校点《战国策》(齐鲁书社2005)也一律作“范睢”;《史记》的多数版本亦作“范睢”,如中华书局校点本写作“睢”字,中华书局(2006年)简体白本本传一律作“睢”,萧枫主编中国古籍出版社(2005年)简体本以及中州书社《史记》(1997年)简体本传通篇作“睢”,郭逸、郭曼标点,上海古籍社(1997年)版简体本也通篇作“睢”;其他史书也作“睢”,如各种版本的《资治通鉴》一律作“睢”,中华书局繁体竖排本、中华书局白话简体本(199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版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文白对照全译本(1991—2000)一至四版等均写作“范睢”;《纲鉴易知录·周纪赧王49年》(中华书局1960)凡此人名字皆作“睢”;《汉书·邹阳传》中华书局校点本“范睢(雎)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句作“范睢”;新版《辞源》凡涉及此人时,均作“范睢”。
以上提到的古籍的古今注本或不出音注,或以“suī”音为注,《战国策·秦策三》“范子因王稽入秦”鲍本注“名睢,字叔,后封应侯”,元吴师道补曰:“睢,音虽。”《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下》:“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胡三省《音注》:“睢,音虽。”又“秦王用范睢之谋”,“若睢者亦非能为秦忠谋”等,胡注并曰:“睢,息随翻。”(译作普通话就是suī),王伯祥《史记选》亦作“范睢”,并注“睢,音虽,从目。”说明“范睢”的写法由来已久(至迟在元代就是这样写的)。但是,我们仍然认为此人名用字作“睢”是错误的,写作“雎(jū)”才是正确的。
首先,作为人名用字“雎”与“且”古籍中互为异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范jū”一名凡五见,一律作“且”,如:“范且穷弓而弓折。” “范且、虞庆之言皆文辩辞胜而反事之情。”《韩非子·难言》有“范雎折胁于魏”句等可证,此“范且”就是《战国策》和《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范睢(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范且曰:‘弓之折,必于其尽也,不于其始也。’”清人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引顾广圻曰“范且”即“范雎也,‘且’‘雎’同字”{1},此“雎”字有的版本虽写作“睢”,因为“且”“睢”字形(“睢”从目隹声)和读音(“且”为精纽鱼部,“睢”为心纽脂部)迥异,意义也毫无关系,绝非同字,“且”与“雎”倒是古代读音相近,具体声韵关系见下。此外,战国魏国人有“唐雎”,又作“唐且”,《战国策·秦策三》:“于是唐雎载音乐,与之五十(“十”当为“千”字之误)金,居武安。”《史记·魏世家》:“魏人唐雎者,年九十余矣。”唐司马贞《索隐》“雎,七馀切。”诸“唐雎”《战国策》又作“唐且”,《楚策三》:“唐且见春申君。”《魏策四》“魏人有唐且者,年九十余。”又“安陵君因使唐且使于秦。”上述各“唐且”之“且”,鲍本均作“雎”,《史记·古今人表》亦作“雎”。这种异文情况及古人音注,说明诸人名用字为“雎”字,清人黄丕烈即主张“‘雎’‘且’字同”。{2}
其次,根据古人名的用字规律可知,“睢”亦当为“雎”字之误。王念孙《读书杂志》针对《战国策·赵策四》把“触龙”作“触詟”的问题,提出古代人名用字规律性一个颇具启发的论述:“《荀子·臣道》篇曰‘若曹触龙之于纣者,可谓国贼矣’,《史记·高祖功臣表》有‘临辕夷侯戚触龙’,《惠景间侯者表》有‘山都敬侯王触龙’,是古人多以触龙为名,未有名触詟者。”同王念孙分析古人多以“触龙”为名,而不以“触詟”为名的道理一样,古人亦多以“雎”“且”为名,而不以“睢”为名,除上述所引战国“范且(雎)”“唐且(雎)”之证外,战国时楚国有大夫昭雎(“昭雎”之名《战国策·楚策》多见),宋国有渔夫豫且(一作“余且”),秦有医者夏无且,秦末有大将龙且等,皆以“且”或“雎”为名,却没有用“睢”字命名的。
再次,钱大昕在《通鉴注辨正卷一》也从古代人名用字的角度指明了其中的是非和致误的原因:“按:《史记》索隐、正义于‘雎’字无音。依注(指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读,则字当从目旁。考武梁祠画像作‘范且’。‘且’与‘雎’同。字宜从‘且’,不从‘目’矣。古人名‘且’者甚多,如穰且、豫且、龙且、夏无且之类,皆读子余切。范雎、唐雎亦宜同此音,刊本作‘睢’,盖转写讹混,注读为‘雖’,失之甚矣。”{3}
东汉武梁祠石画像中同现魏“须贾”“范且”之像的情况,亦可证此人名当作“雎”字。清乾隆五十年,黄易等人于山东济宁嘉祥县紫云山挖土,得东汉武梁祠石画像多尊,其中就有范雎之像,字作“范且”,他后面是战国魏中大夫“须贾”,可证此“范且”就是曾为须贾家臣、后来致白起于死地的范雎。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一》据此论述说:“‘范且’之后又有‘魏须贾’一人,‘贾’字虽泐其上半,犹可识。战国、秦、汉人多以且为名,读子余切,如穰且,豫且,夏无且,龙且皆是。‘且’旁或加‘隹’,如范雎、唐雎,文殊而音不殊也。”{4}
钱氏从古代人名用字的角度指明了两个字的是非和致误原因,即误“雎”为“睢”,是古书长期辗转传抄和刊刻过程中,因字形相近造成的。
由于“且”“雎”古读音相近,作人名用字的时候,人们往往用笔画少的代替笔画多的,形成文字通假现象。
关于“且”“雎”古读音相同或相近,古籍中可通用的情况,也许一般读者不易理解,觉得一读“qiě”,一读“jū”,读音有很大差别。实则作为声符和形声字关系的“且”和“雎”,古代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雎”《广韵》《韵会》并“七余切”,《集韵》“千余切”,上述韵书并直音“疽”,其异体字“鴡”,《唐韵》“七余切”,《集韵》“千余切”,并直音“疽”。“且”字《集韵》《韵会》《正韵》并“子余切”,亦直音为“疽”。即是说“雎(鴡)”在《广韵》时,为清纽鱼部字,而“且”字在当时有两个读音,一读精纽鱼部,一读清纽鱼部,读清纽的“且”同“雎”为旁纽兼叠韵,读音相近,读精纽的“且”与“雎”为双声兼叠韵关系,读音相同。作为古人名用字的“且”,古籍注“子余反”“子闾反”“即于反”“即馀切”等,如《史记·项羽本纪》:“(项梁)引兵攻亢父,与齐田荣、司马龙且救东阿”之“且”字,唐张守节《正义》注为“子余反”,又“(项王)乃使龙且往击之。”裴骃引韦昭注“音,子闾反”,《战国策》及《史记·刺客列传》所记载荆轲刺秦王之事,有秦王被荆轲持匕首追逐于庭堂上的情节,《战国策·燕策三》和《史记·刺客列传》中“夏无且”的“且”字吴师道和司马贞分别注为“即于切”和“即馀切”。一些典籍中记载的战国时宋国渔夫豫且(或“余且”)捕获神龟或龙鱼的故事,《史记·龟策列传》:“渔者豫且,举网得而囚之,置之笼中。”司马贞《索隐》注“且”为“子余切”。《庄子·外物》:“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陆德明注:“且,子馀反。”
诸切语充分反映了这样一条规律,中古为精母鱼韵字的“且”字发展到今天,其韵母一部分读“u”母(组、阻、诅、俎、租、粗等),一部分读“ü”母(雎、沮、狙、疽、苴、龃等)。“且”字作为“祖”的本字,正应该读“u”母,即“zǔ”音,作为“雎”的通用字和其他用法,应该读“ü”韵母即“jū”音,这是符合语音的发展规律的。中古精母字,由于受“ü”这个细音韵母的影响,一部分分化成了普通话的“j”组声母,另一部分由于受后面洪音韵母“u”的影响,则变成了普通话的“z”组声母。对于古人名的“且”字,古训诂学家既有注“子余反”“子闾反”的,又有注“即于反”“即馀切”的,就反映了声母的这种分化情况。
至于“雎”的反切上字为送气音如“七”“千”,普通话声母读送气音“q”,而它们本身的声母普通话却读不送气音“j”,那是语音发展变化的结果。按正常音变规律,中古时的清纽字,到了普通话中在洪音韵母前演化为声母“c”,位于细音韵母前的则演化为“q”,这是多数清纽字的变化情况,可是还有极少数演化为“z”和“j”的,资料显示,“且”在《广韵》时有两个音,一读精纽鱼部,一读清纽鱼部,“雎”字,由于受声符精纽音影响,演化成了“j”声母,变作“且”的同音字即读“jū”音了。这种演化早在元代就开始了,按周德清《中原音韵》的标音,“雎”的声母已经读“z”音了,而“z”声母在细音前,按正常的音变规律,普通话正读“jū”音。
尽管现在《史记》、《战国策》的通行版本多误“范雎”作“范睢”,但一些辞书如《辞海》、《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在“且”字下均注有“jū”音,并指出为古代人名用字,甚至对现代人在读音、用字方面具有规范作用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不但于“且”字下注有“jū”音,而且还特别指明“范且”和“范雎”为同一人名的关系,很难能可贵,值得学界借鉴。中华书局校点本《史记》和众多流行本《战国策》、《资治通鉴》等不察个中原因,讹误多仍旧。对于这种讹误,当前通行的《史记》和《战国策》如不加以更正,恐会使广大读者习非成是,造成更大混乱,企盼出版部门,本着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予以更正。
注释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272页,中华书局,1998
{2}《战国策》9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卷四》3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4}钱大昕《嘉定钱大昕全集卷六》3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通讯地址:程国煜024001赤峰学院中文系; 于智荣222005淮海工学院中文系)